金刚砂撒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19769发布日期:2022-10-14 22:58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金刚砂撒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刚砂撒料装置,属于撒料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金刚砂地坪是国内对耐磨硬化地坪的俗称,具有耐磨抗压,减少灰尘,表面坚硬,容易清洁,经济耐用等优点。
3.金刚砂地坪材料是工厂预拌、现场即用的干撒式地面硬化剂。施工时将其均匀地撒布在初凝阶段的混凝土表面,经整体固化后与混凝土地面形成一个密实整体、超强硬化面层,抗压、抗冲击、耐磨损且具有高精密度性和着色的高性能耐磨地面。
4.在施工过程中通常使用撒料机进行撒料作业,但以下情况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传统的撒料机采用人工推动的方式行进,这样使得工人劳动强度过大,同时降低了施工效率。
5.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金刚砂撒料装置,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传统的撒料机采用人工推动的方式行进,这样使得工人劳动强度过大,同时降低了施工效率的问题。
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金刚砂撒料装置包括
8.撒料箱,用于存储物料,所述撒料箱的下部设置有撒料孔
9.撒料组件,设置在撒料箱内的下部,用于将物料从撒料孔撒出,
10.支架组,支架组支撑于撒料箱的下方,
11.车轮组,车轮组设置在支架组的下部,所述车轮组包括
12.方向轮总成,设置在撒料箱的前部,
13.动力轮总成,设置在撒料箱的后部,动力轮总成与撒料组件动力连接,
14.动力组,动力组设置在支架组上,动力组为动力轮总成提供动力。
15.其中,物料从撒料箱落下时经过导向轮总成与驱动轮总成之间。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撒料装置在动力组的驱动下,由动力轮总成向方向轮总成的方向运动,由于物料从撒料箱落下时经过导向轮总成与驱动轮总成之间,所以当装置前进或后退时会被车轮组碾压,提高了撒料质量。
1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撒料组件包括
18.主驱动轴,轴向延伸方向与撒料箱撒料方向垂直,
19.搅拌杆,设置在主驱动轴外侧,连接片与搅拌杆非转动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搅拌杆在主驱动轴的转动作用下能够对撒料箱内的物料进行持续搅拌,在搅拌杆的搅拌过程使物料之间处于相对运动的状态,从而产生动力从撒料箱底部撒出。
2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撒料孔设置有若干个,相邻撒料孔沿主驱动轴轴向等
间距设置。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大量独立设置的撒料孔,既满足了物料的排出,又不会因单一设置撒料孔时撒料孔开口过大使物料短时间内快速撒出,控制了物料的排泄速度。
2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动力组包括
24.动力源,安装在支架组上,
25.传动组件,安装在支架组上并与动力源动力连接,传动组件位于动力源的下侧,传动组件与动力轮总成动力连接。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动力源通过传动组件对车轮直接驱动,使操作人员能够利用动力组提供的动力驱动撒料机运动进行撒料作业,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方向轮总成包括
28.连接架,与支架组外侧转动连接,
29.前置方向轮,转动设置在连接架的下部,
30.方向控制件,固定安装在连接架的上部。
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加装方向轮总成后,在动力组驱动撒料箱运动的过程中,调整转动方向控制件的角度,通过连接架对前置方向轮的转动角度进行调整,进而可以调整撒料箱的运动方向,提高了撒料箱的操控自由度。
3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动力轮总成包括
33.后置车轮轴,设置有两组,后置车轮轴水平设置与支架组连接,两组后置车轮轴同轴设置,后置车轮轴与撒料组件动力连接,
34.后置驱动轮,设置有两组,两组后置驱动轮分别安装在两组后置车轮轴上。
35.减速机模块,位于两组后置驱动轮之间,减速机模块与传动组件动力连接,减速机模块内置有
36.差速器,差速器与两组后置车轮轴动力连接。
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组通过传动组件向减速机模块提供动力,减速机模块将转速降低后通过差速器将转动扭矩分配至后置车轮轴,使后置车轮轴带动后置驱动轮转动,在撒料装置转弯的过程中两组后置驱动轮通过差速器调整转动速度,使得撒料装置能够顺畅转弯。
3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后置驱动轮和前置方向轮的轴向长度与直径的比值大于,前置方向轮的轴向宽度大于两组后置驱动轮之间间隙宽度,撒料箱沿两组后置驱动轮轴向的宽度小于两组后置驱动轮轴向的总宽度。
3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置驱动轮和前置方向轮的轴向长度与直径的比值大于,减少后置驱动轮和前置方向轮对地面的压强,同时使撒料箱撒料的宽度能够被后置驱动轮完全碾压,提高了撒料质量,前置方向轮大于两组后置驱动轮间隙,使前置方向轮和与后置驱动轮在行进过程中对地面物料的碾压产生重叠,提高对物料的碾压质量。
4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支架组包括
41.支撑架,支撑于撒料箱的下方及两侧,
42.乘坐支架,设置在支撑架的上部,乘坐支架位于后置驱动轮上方,
43.其中,乘坐支架与方向控制件分别位于撒料箱的两侧。
4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乘坐支架,使操作人员在操作撒料箱运动时能够坐在撒料箱上,避免长时间站立,提高了操作人员的舒适度,乘坐支架与方向控制件位于撒料箱的不同侧,便于操作人员对方向控制件操作时观察到撒料箱内的物料状态,同时利用操作人员的重量对后置驱动轮产生一定下压力,有利于后置驱动轮对物料进行碾压。
4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包括
46.前置刮板,一端与连接架下部铰接,另一端与前置方向轮外侧抵接,前置刮板共设有两组,两组前置刮板关于连接架对称设置,
47.后置刮板,一端与支撑架下部铰接,另一端与后置驱动轮外侧抵接。
4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物料附着在车轮组表面时,通过前置刮板和后置刮板可分别将粘连在前置方向轮和后置驱动轮上的物料刮除,从而减少了物料的非正常损耗。
4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包括
50.压力件,分别设置在两组前置刮板之间以及后置刮板与支撑架之间,压力件为前置刮板和后置刮板分别抵接在前置方向轮和后置驱动轮外侧的一端提供压力。
5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压力件,为前置刮板和后置刮板分别与前置方向轮和后置驱动轮抵接的一端提供压力,使前置刮板和后置刮板分别始终与前置方向轮和后置驱动轮抵接,减少了在颠簸路况下,前置刮板和后置刮板分别与前置方向轮和后置驱动轮的抵接端脱离抵接状态。
5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53.1.在撒料机上加装动力组,使操作人员能够利用动力组提供的动力驱动撒料机运动进行撒料作业,无需操作人员移动撒料机,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54.2.在加装方向轮总成后,在动力组驱动撒料箱运动的过程中,通过方向控制件对前置方向轮的方向进行调整,进而可以调整撒料箱的运动方向,提高了撒料箱的操控自由度。
55.3.设置乘坐支架,使操作人员在操作撒料箱运动时能够坐在撒料箱上,避免长时间站立,提高了操作人员的舒适度,乘坐支架与方向控制件位于撒料箱的不同侧,便于操作人员对方向控制件操作时观察到撒料箱内的物料状态,同时利用操作人员的重量对后置驱动轮产生一定下压力,有利于后置驱动轮对物料进行碾压。
56.4.当物料附着在车轮组表面时,通过前置刮板和后置刮板可分别将粘连在前置方向轮和后置驱动轮上的物料刮除,从而减少了物料的非正常损耗。
57.5.后置驱动轮和前置方向轮的轴向长度与直径的比值大于,减少后置驱动轮和前置方向轮对地面的压强,同时使撒料箱撒料的宽度能够被后置驱动轮完全碾压,提高了撒料质量,前置方向轮大于两组后置驱动轮间隙,使前置方向轮和与后置驱动轮在行进过程中对地面物料的碾压产生重叠,提高对物料的碾压质量。
58.6.动力组通过传动组件向减速机模块提供动力,减速机模块将转速降低后通过差速器将转动扭矩分配至后置车轮轴,使后置车轮轴带动后置驱动轮转动,在撒料装置转弯的过程中两组后置驱动轮通过差速器调整转动速度,提高撒料装置过弯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5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60.图2为图1a处的结构放大图;
61.图3为本实用新型撒料组件处的安装位置和结构示意图;
62.图4为图3中撒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63.图5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组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64.图6为本实用新型刮板组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65.图7为本实用新型与前置刮板连接的铰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66.图8为本实用新型圆柱套筒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67.图中:1、支架组;2、支撑钢;3、传动输入端;4、传动输出端;5、动力输出端;6、弹性件;10、竖直支架;11、撒料箱;12、水平支撑板;13、车轮支架;14、座椅;15、座椅杆;16、圆柱套筒;17、车把;18、前置方向轮;19、支撑柱;20、加强杆;21、主驱动轴;22、从动柱体;23、连接片;25、撒料孔;30、前置刮板;31、前置铰接部;40、后置车轮轴;41、后置驱动轮;42、后置刮板;43、后置铰接部;50、发动机;51、减速机输入轴;52、发动机输出轴;53、减速机模块;60、三角转动块;61、前置轮连接架;62、三角连接块;63、转动柱;101、撒料组件;102、方向轮总成;103、动力轮总成;104、搅拌杆;105、动力源;106、支撑架;107、乘坐支架;108、铰接组件;109、刮板部;201、方向控制件;202、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68.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69.如图1-8所示,金刚砂撒料装置,包括撒料箱11、支架组1、车轮组、撒料孔25和动力组,撒料箱11内设置有撒料组件101,撒料组件101包括主驱动轴21、连接片23和搅拌杆104,撒料孔25的形状可以为圆形孔、三角形孔和矩形孔,撒料孔25设置在撒料箱11底部,相邻撒料孔25沿撒料箱11撒料方向的垂直的方向等间距设置。主驱动轴21转动设置在撒料箱11底部,主驱动轴21轴向延伸方向与撒料箱11撒料方向垂直,主驱动轴21的两端贯穿撒料箱11延伸至撒料箱11的外部。连接片23设置在撒料箱11底部,连接片23设置有若干个,若干连接片23沿主驱动轴21轴向等间距设置,连接片23与主驱动轴21固定连接。搅拌杆104包括四个从动柱体22,四个从动柱体22均设置在主驱动轴21外侧,连接片23与从动柱体22固定连接,四个从动柱体22沿主驱动轴21等角度圆周阵列设置。
70.如图1和图3所示,支架组1固定安装撒料箱11的下方及两侧,支架组1包括支撑架106和乘坐支架107,其中支撑架106包括竖直支架10、水平支撑板12、车轮支架13和加强杆20,竖直支架10设置有两组,两组竖直支架10分别位于主驱动轴21轴向两端的方向,竖直支架10固定设置在撒料箱11的两侧,竖直支架10与撒料箱11之间留有间隙,主驱动轴21的端部位于该间隙内。水平支撑板12水平固定安装在竖直支架10的下端。车轮支架13固定安装在水平支撑板12下部,车轮支架13位于水平支撑板12水平端远离竖直支架10的一端,车轮支架13共设置有两个,两个车轮支架13沿撒料箱11撒料的方向为对称线对称设置。加强杆20设置在撒料箱11的开口处,加强杆20的两端均与撒料箱11内壁固定连接。
71.如图3所示,乘坐支架107包括座椅14和座椅杆15,座椅杆15共设置有四个,座椅杆15竖直固定安装在水平支撑板12上端面,四个座椅杆15均分布在矩形的四角,座椅14固定在座椅杆15的上端,座椅14靠近撒料箱11的一端与撒料箱11外壁固定连接。
72.如图1、图5和图8所示,车轮组包括方向轮总成102和动力轮总成103,方向轮总成102包括圆柱套筒16、连接架202、前置方向轮18和方向控制件201,圆柱套筒16竖直设置,圆柱套筒16与撒料箱11外侧面通过支撑钢2固定连接。连接架202包括支撑柱19、三角连接块62和三角转动块60,三角转动块60一侧由圆柱套筒16上端插入圆柱套筒16内,三角连接块62一侧由圆柱套筒16下端插入圆柱套筒16,三角转动块60和三角连接块62均与圆柱套筒16转动连接,支撑柱19与三角转动块60远离圆柱套筒16的一侧竖直固定连接。
73.如图1所示,支撑柱19远离三角转动块60的一端固定有水平设置的前置轮连接架61,三角转动块60和三角连接块62之间的转动轴心可安装转动柱63,转动柱63与圆柱套筒16内壁转动连接(如图8所示),支撑柱19竖直穿过三角连接块62,前置轮连接架61与前置方向轮18的轴向两端轴心转动连接。方向控制件201包括车把17,车把17中心部分固定安装在三角转动块60的上端面,车把17位于三角转动块60中心位置,车把17在安装后两端的延伸方向需与前置方向轮18的轴线方向相同,车把17可与乘坐支架107位置互换。
74.如图1和图5所示,动力轮总成103包括一对后置车轮轴40和一对后置驱动轮41,一对后置车轮轴40水平设置在两个车轮支架13之间,一对后置车轮轴40的端部分别与两个车轮支架13转动连接,一对后置车轮轴40与两个车轮支架13连接的一端通过带轮组分别与主驱动轴21的两端动力连接,后置车轮轴40相互靠近的一端与动力组动力连接,一个后置驱动轮41固定安装在一根后置车轮轴40上,一对后置驱动轮41呈并排状分布。撒料机的运动方向即为撒料箱11的撒料方向,撒料机由后置驱动轮41向前置方向轮18的方向移动。
75.后置驱动轮41和前置方向轮18的直径与长度之比小于1,最优比值为1/2。
76.如图5和图6所示,动力组包括动力源105和传动组件,动力源105包括发动机50,发动机50设置有动力输出端5,发动机50固定安装在水平支撑板12上部,且发动机50最优选的位置位于座椅14的正下方,动力轮总成103还包括减速机模块53,传动组件包括传动件,减速机模块53包括传动输入端3和传动输出端4,传动件包括减速机输入轴51和发动机输出轴52,发动机输出轴52安装在发动机50的动力输出端5,发动机输出轴52与发动机50的动力输出端5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轴键连接或直接焊接,减速机输入轴51安装在减速机模块53的传动输入端3,减速机模块53的传动输出端4与一对后置车轮轴40相互靠近的一端连接,减速机模块53内置有差速器,差速器用来保证两个后置驱动轮41在转弯等各种运动条件下的动力传递,通过减速机输入轴51输入减速机模块53内的动力经过减速和内置减速机模块53内的差速器分配后从传动输出端4输出至后置车轮轴40上,从而带动后置驱动轮41转动,一对后置驱动轮41仅同向转动,减速机输入轴51与发动机输出轴52动力连接,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皮带轮连接或链轮连接。
77.如图1、图6和图7所示,撒料装置包括刮板组件,刮板组件包括铰接组件108和刮板部109,铰接组件108包括前置铰接部31和一对后置铰接部43,刮板部109包括一对前置刮板30和后置刮板42。一对前置刮板30的一端通过前置铰接部31与前置轮连接架61连接(前置刮板30与前置铰接部31的连接方式如图7所示),一对前置刮板30可沿前置铰接部31独立翻转,一对前置刮板30的另一端与前置方向轮18外表面滑动抵接。后置刮板42的一端通过后置铰接部43与水平支撑板12连接,后置刮板42的另一端与后置驱动轮41外表面滑动抵接。
78.如图2所示,压力件包括配重块或弹性件6,配重块应安装在前置刮板30和后置刮板42远离铰接处的一端,弹性件6设置在两块前置刮板30之间,弹性件6通过弹性拉力使前
置刮板30与前置方向轮18处于常抵接状态。
79.使用时,将金刚砂等需要撒出的物料倒入撒料箱11内部,而后工作人员坐在座椅14上,手持车把17两端,通过车把17转动三角转动块60,三角转动块60以圆柱套筒16为轴心圆周运动,此时前置方向轮18以圆柱套筒16为轴心发生转动,此时若撒料机在行进状态下,则会开始转弯动作(操作方式和原理与三轮车操作相同)。
80.启动发动机50,发动机50通过发动机输出轴52输出动力(带动发动机输出轴52转动),发动机输出轴52通过传动机构减速机输入轴51转动,减速机输入轴51带动减速机模块53内部结构动作,将转动扭矩传递至后置车轮轴40上,从而使后置车轮轴40带动后置驱动轮41转动,此时后置驱动轮41同向转动,从而驱动整个撒料机向安装前置方向轮18的方向运动,使用者通过上述过程可驱动整个撒料机转弯。
81.在撒料机运动过程中,后置车轮轴40通过带轮组或链轮组带动主驱动轴21转动,从而通过连接片23带动从动柱体22以主驱动轴21为轴心转动,从而使位于撒料箱11内的物料发生运动,位于撒料箱11底部靠近撒料孔25的物料进入撒料孔25内后排出至外部地面,物料在地面堆积后,随着撒料机的持续运动,当后置驱动轮41压过在地面上的物料时能够产生压平物料的效果。
82.在撒料机持续运转过程中,前置方向轮18和后置驱动轮41反复压过物料,部分物料粘连在前置方向轮18和后置驱动轮41的表面,随着前置方向轮18和后置驱动轮41的转动,当前置刮板30与前置方向轮18上粘连的物料接触后,前置刮板30将物料从前置方向轮18表面刮除,当后置刮板42与后置驱动轮41上粘连的物料接触后,后置刮板42将后置驱动轮41上的物料刮除。
83.当撒料作业结束后将撒料机移动至指定停放地点后,关闭发动机50即可。
84.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