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27287发布日期:2022-09-24 00:58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


背景技术:

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3.公告号为cn205134642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以alc板材为主体的内隔墙,包括主体框架、以及安装在主体框架内的alc板材组;所述的主体框架由框架梁和框架柱组成,alc板材组由若干块alc板材平铺组成;alc板材的上端面通过u型连接件与框架梁相连。上述装置通过u型连接件与框架梁相连,同时相邻的alc板材间通过聚合物水泥砂浆连接,能够有效预防alc板材安装后在接缝处产生裂缝。
4.在实现上述申请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安装内隔墙时,相邻的隔墙本体间通仅过聚合物水泥砂浆连接,连接强度较低,且水泥砂浆涂抹后,需要等待其凝固,才完成连接,导致施工周期延长。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隔墙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
6.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包括若干个隔墙本体,所述隔墙本体一侧间隔设置有两个加固块,另一侧开设有用于供相邻隔墙本体的加固块插接的加固槽,两个所述加固槽相靠近的内壁均滑动设置有插接部,两个所述加固块相靠近的一端均开设有用于供插接部插接的插接槽;当所述加固块与加固槽形成插接至与加固槽槽底相抵时,插接部与插接部处于相对位置;所述隔墙本体设置有当插接块与插接部处于相对位置时,用于控制插接部与插接槽形成插接以将加固块锁定于加固槽中的控制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相邻隔墙本体时,将加固块与加固槽形成插接,使得加固块与加固槽槽底相抵,此时插接块与插接部处于相对位置,此时借助控制组件控制插接部与插接槽形成插接,从而将加固块锁定在加固槽中,起到提高相邻隔墙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9.可选的,所述隔墙本体开设有位于两个加固槽之间的容置腔,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容置腔中的连接套筒以及与连接套筒螺纹连接的两个控制螺杆,两个所述控制螺杆同轴且相对设置,两个所述控制螺杆相远离的一端为插接部,所述容置腔内壁开设有与加固槽相连通且用于供控制螺杆滑动穿设的滑移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插接部与插接槽处于相对位置时,转动连接套筒,驱动两个控制螺杆朝向相远离方向滑移,插接部伸出滑移孔并与插接槽形成插接,即可将加固块锁定在加固槽中。
11.可选的,所述连接套筒外周侧设置有呈正六边形中空结构的套环,所述隔墙本体开设有与容置腔相连通且用于供套环部分裸露的操作孔。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套环的设置,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连接诶套筒进行转动。
13.可选的,所述隔墙本体开设有用于供加固块滑动连接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设置有用于迫使加固块具有朝向远离收纳槽槽底运动趋势的驱动件,所述隔墙本体设置有当加固块滑动至完全收回收纳槽时,用于固定加固块的固定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完成相邻隔墙本体之间连接时,将加固块滑移至完全收回收纳槽,此时借助固定件对加固块进行固定,使得加固块收纳于收纳槽中,提高隔墙本体平整度。连接相邻隔墙本体时,由于驱动件的设置,使得加固块具有朝向远离手暗沉槽底移动的趋势,使得加固块能够与加固槽形成插接。
15.可选的,所述隔墙本体开设有与收纳槽相连通的螺纹孔,所述固定件为螺纹连接于螺纹孔中的固定螺栓,所述加固块开设有用于供固定螺栓插接的固定槽,当所述加固块完全收回收纳槽时,固定槽与螺纹孔处于相对位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加固块完全收回收纳槽时,固定槽与螺纹孔处于相对位置,此时拧紧固定螺栓,使得固定螺栓的螺杆部与固定槽形成插接,即可将加固块锁定于收纳槽中。
17.可选的,所述加固块靠近收纳槽槽底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收纳槽槽口处设置有用于限制限位板与收纳槽相脱离的限位环。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与限位环的设置,能够阻止加固块与收纳槽相脱离。
19.可选的,所述驱动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限位板相抵,另一端与收纳槽槽底相抵。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弹簧设置为驱动件,具有结构简单,受力稳定的优点。
21.可选的,所述隔墙本体开设有与螺纹孔相连通且用于容置固定螺栓螺帽的沉头槽。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沉头槽的设置,能够提高隔墙本体的平整度。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4.1.本技术能够提高相邻隔墙本体之间的连接强度;
25.2.通过套环的设置,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连接套筒进行转动。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本实施例体现加固槽的爆炸示意图;
28.图3是本实施例体现连接套筒的剖视示意图;
29.图4是本实施例体现弹簧的爆炸示意图。
30.附图标记说明:
31.1、隔墙本体;101、加固槽;102、容置腔;103、滑移孔;104、螺纹孔;105、收纳槽;106、操作孔;2、加固块;21、插接槽;22、固定槽;3、固定螺栓;4、控制组件;41、连接套筒;42、控制螺杆;421、插接部;5、套环;6、弹簧;7、限位板;8、限位环;9、转动板;10、平整块;11、沉
头槽。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参照图1、2,建筑结构包括若干个隔墙本体1,隔墙本体1呈方形结构,隔墙本体1一长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加固块2,两个加固块2沿隔墙本体1长度方向对称设置,隔墙本体1的另一长侧开设有加固槽101,加固槽101与加固块2相适配。当两个隔墙本体1朝向相靠近方向移动时,加固块2能够插接入加固槽101中。
34.参照图2、3,隔墙本体1开设有容置槽,容置孔位于两个加固槽101之间,容置槽槽口处过盈卡接有堵板,堵板与容置槽之间形成容置腔102。隔墙本体1设置有控制组件4。具体的,控制组件4包括连接套筒41以及螺纹连接于连接套筒41中的两个控制螺杆42,容置腔102内壁间隔且固定连接有两个转动板9,转动板9开设有用于供转动孔,转动孔孔壁设有用于供连接套筒41转动连接的轴承,连接套筒41伸入轴承并与轴承内圈固定连接。
35.进一步的,参照图3,两个控制螺杆42同轴且相对设置,并且两个控制螺杆42的螺纹旋向相反,转动连接套筒41,能够驱动两个控制螺杆42朝向相远离或相靠近方向移动。两个控制螺杆42相远离的一端为插接部421,两个加固块2相靠近的一端开设有与插接部421相适配的插接槽21。容置腔102两个相对的内壁均开设有与加固槽101相连通的滑移孔103。
36.参照图3,连接套筒41外周侧固定连接有套环5,套环5呈正六边形中空结构,隔墙本体1开设有与容置腔102相连通的操作孔106,通过操作孔106套环5能够部分裸露出来,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对套环5进行转动,进而驱使连接套筒41发生转动。
37.当加固块2插接入加固槽101至与加固槽101槽底相抵时,滑移孔103与插接槽21处于相对位置,此时转动套环5,驱动连接套筒41发生转动,继而驱使两个控制螺杆42朝向相远离方向滑移,使得插接部421能够伸出滑移孔103并与插接部421形成插接,从而将加固块2锁定在加固槽101中,完成相邻隔墙本体1之间的连接,提高相邻隔墙本体1之间的连接强度。
38.参照图2、3,为提高隔墙本体1表面平整度,在操作孔106的孔口处过盈卡接平整块10,平整块10为弹性材料制成。当完成相邻隔墙本体1之间的连接后,将平整块10卡入操作孔106,使得平整块与隔墙本体1表面齐平。
39.当相邻隔墙本体1之间完成连接时,突出隔墙本体1表面的加固块2影响隔墙整体的平整度,为改善上述问题,对本实施例进行进一步改进。
40.参照图4,在隔墙本体1开设用于供加固块2滑动连接的收纳槽105,隔墙本体1能够朝向靠近收纳槽105槽底方向滑移至完全收回收纳槽105中。当加固块2完全收回收纳槽105时,加固块2远离收纳槽105槽底的一端与隔墙本体1侧边齐平。
41.参照图4,加固块2靠近收纳槽105槽底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7,收纳槽105槽口处过盈卡接有限位环8,限位环8能够阻止限位板7在滑移过程中与收纳槽105相脱离。收纳槽105内设置有驱动件。驱动件为弹簧6,弹簧6的一端与收纳槽105槽底相抵,另一端与限位板7相抵。在弹簧6的作用下,限位板7与限位环8相抵,加固块2伸出收纳槽105。
42.参照图4,隔墙本体1开设有螺纹孔104,螺纹孔104与收纳槽105相连通。隔墙本体1设置有固定件,固定件为螺纹连接于螺纹孔104中的固定螺栓3,加固块2开设有固定槽22,
固定槽22与固定螺栓3的螺杆部相适配。当加固块2完全收回收纳槽105时,固定槽22与螺纹孔104处于相对位置,此时拧紧固定螺栓3,使得固定螺栓3的螺杆部与固定槽22形成插接,即可将加固块2锁定在收纳槽105中,使得隔墙整体的表面平整。
43.参照图4,隔墙本体1开设有沉头槽11,沉头槽11与固定螺栓3相连通。当拧紧固定螺栓3时,固定螺栓3的螺帽能够容置于沉头槽11中,起到提高隔墙本体1表面平整度的作用。
4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45.连接相邻隔墙本体1时,将加固块2插接入加固槽101,使得加固块2与加固槽101槽底相抵,此时插接槽21与滑移孔103处于相对位置,此时转动连接套筒41,使得两个控制螺杆42朝向相远离方向滑移,使得插接部421与插接槽21形成插接,从而实现相邻隔墙本体1的连接,提高连接强度。
4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