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底流口等静压成型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59736发布日期:2022-11-29 20:35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陶瓷底流口等静压成型的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等静压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陶瓷底流口等静压成型的模具。


背景技术:

2.等静压成型技术是粉体成型的重要手段,因等静压技术在工艺上有独特的优势性,该技术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发展也很快,目前已成为制造高性能材料、多孔材料和特种性能制件的实用方法。等静压技术使用静态液体或气体作为压力介质传递压力,在成型过程中离不开成型模具的使用,成型模具要求密闭、有弹性。陶瓷底流口的成型就需要用到等静压成型模具。
3.现有用于陶瓷底流口的等静压成型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多利用橡皮筋对弹性包套顶部的上端塞和底部的下端塞进行固定,防止其脱落,该方法需要多次缠绕橡皮筋才能使其到达一定的紧固力,操作很不方便,不利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陶瓷底流口等静压成型的模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模具顶部的上端塞和底部的下端塞进行固定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瓷底流口等静压成型的模具,包括弹性包套、上端塞、下端塞和芯模,所述上端塞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塞块,所述第一塞块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槽体,所述下端塞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塞块,所述第二塞块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分别与芯模的顶端和底端过盈配合,所述弹性包套的顶部外侧和底部外侧均套设有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第一弧形压板和第二弧形压板,所述第一弧形压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弧形压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第二固定块与螺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扭块。
6.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压板和第二弧形压板内侧壁均设置有橡胶内衬。
7.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上端塞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端塞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
8.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下端塞的底部开设有圆形槽和连通槽,所述圆形槽与第二通孔相连通,所述连通槽与圆形槽相连通。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所述连通槽有多个,多个所述连通槽呈圆周分布在圆形槽的外侧。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该陶瓷底流口等静压成型的模具,通过在弹性包套的顶部和底部设置紧固件,通过同时旋转紧固件两端的扭块即可使紧固件缩紧,对上端塞和下端塞进行固定,操作简
单省力,使用更加方便,使固定后的上端塞和下端塞受力更加均匀,使其固定更加牢靠,有利于推广使用。
12.2、该陶瓷底流口等静压成型的模具,通过在上端塞和下端塞的内部设置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在芯模进入到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的过程中,能够及时的将槽体内部的气体排出,使芯模的两端能够完全到达槽体的内部,使芯模的固定更加牢靠,防止芯模偏移,有利于保证良好的毛坯成型效果。
附图说明
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下端塞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弹性包套;2、上端塞;3、下端塞;4、紧固件;5、第一通孔;6、芯模;7、第一塞块;8、第一槽体;9、第二塞块;10、第二槽体;11、第二通孔;12、圆形槽;13、连通槽;41、第一弧形压板;42、第二弧形压板;43、橡胶内衬;44、扭块;45、螺杆;46、第一固定块;47、第二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20.请参阅图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陶瓷底流口等静压成型的模具,包括弹性包套1、上端塞2、下端塞3和芯模6,上端塞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塞块7,第一塞块7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槽体8,下端塞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塞块9,第二塞块9的顶部开设有第二槽体10,第一槽体8和第二槽体10分别与芯模6的顶端和底端过盈配合,弹性包套1的顶部外侧和底部外侧均套设有紧固件4,紧固件4包括第一弧形压板41和第二弧形压板42,第一弧形压板4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46,第二弧形压板4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47,第一固定块46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45,第二固定块47与螺杆45螺纹连接,螺杆4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扭块44。
21.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将芯模6的底端插入到第二槽体10的内部,随后将弹性包套1套设在芯模6的外侧,此时芯模6和弹性包套1之间形成型腔,将坯料从弹性包套1的顶部投入到型腔的内部,盖上上端塞2,使芯模6的顶端进入到第一槽体8的内部,此时芯模6的位置固定,随后将紧固件4套设在弹性包套1的底部外侧,使第一弧形压板41和第二弧形压板42分别环绕在第二塞块9的外侧,随后同时拧动第一弧形压板41和第二弧形压板42
两端的扭块44,扭块44同时带动螺杆45旋转,在螺杆45的作用下,第一弧形压板41和第二弧形压板42均向内侧靠拢收紧,从而使下端塞3固定,同理,利用紧固件4能够对上端塞2进行固定,操作简单省力,使用更加方便,而且使固定后的上端塞2和下端塞3受力更加均匀,使其固定更加牢靠,有利于推广使用。
22.具体的,第一弧形压板41和第二弧形压板42内侧壁均设置有橡胶内衬43。
23.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弧形压板41和第二弧形压板42内侧壁设置橡胶内衬43,在第一弧形压板41和第二弧形压板42两端的第一固定块46和第二固定块47接触后,在螺杆45的作用下,橡胶内衬43会产生形变,第一弧形压板41和第二弧形压板42能够进一步收缩,在对弹性包套1提供防护的前提下,使上端塞2和下端塞3的固定更加牢固。
24.具体的,上端塞2的内部开设有第一通孔5,下端塞3的内部开设有第二通孔11。
25.本实施例中:通过在上端塞2和下端塞3的内部设置第一通孔5和第二通孔11,在芯模6进入到第一槽体8和第二槽体10的过程中,能够及时的将第一槽体8和第二槽体10内部的气体排出,使芯模6的两端能够完全进入到第一槽体8和第二槽体10的内部,使芯模6的固定更加牢靠,防止芯模6偏移,有利于保证良好的毛坯成型效果。
26.具体的,下端塞3的底部开设有圆形槽12和连通槽13,圆形槽12与第二通孔11相连通,连通槽13与圆形槽12相连通。
27.本实施例中:当下端塞3位于平面上时,第二通孔11被堵塞,第二槽体10内部的气体不易排除,第二槽体10内部的气体可以通过第二通孔11进入到圆形槽12内部,随后气体通过连通槽13从圆形槽12的内部排出。
28.具体的,连通槽13有多个,多个连通槽13呈圆周分布在圆形槽12的外侧。
29.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呈圆周分布的连通槽13,使气体排出更加通畅。
3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