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基础改筏板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89245发布日期:2022-11-15 21:31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条形基础改筏板基础,属于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目前,大量的既有建筑已经不能满足抗震要求,需要对这些建筑进行抗震加固改造,尤其是基础部分相对比较薄弱。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改造首先要解决的是地基基础的加固问题,由于整栋建筑物的荷载都是通过基础将荷载传递到地基中去,因此,地基基础的抗震加固在既有建筑抗震加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地基基础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才能保证整栋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条形基础底面积不满足要求,又不便将条形基础采用混凝土套或钢筋混凝土套加大基础底面积时,通过在原条形基础之间围成的空余面积处增设肋梁和筏板,将原条形基础改成筏板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条形基础改筏板基础,通过在原条形基础之间围成的空余面积处增设肋梁和筏板,将原条形基础改成筏板基础,从而提高地基基础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4.条形基础改筏板基础,包括新增肋梁、新增筏板、新增混凝土垫层、筏板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增肋梁和新增筏板用于连接并封闭原条形基础之间围成的空余面积,将条形基础改为筏板基础;所述的新增肋梁和新增筏板内包括板面纵筋、板面受力筋、构造筋、板底纵筋、板底受力筋、肋梁受力筋、箍筋、肋梁腰筋;所述的板面纵筋、板面受力筋沿新增筏板的板面位置水平方向互相垂直布置,板面纵筋、板面受力筋均每隔一根植入原条形基础中;所述的新增筏板厚度不小于300mm;所述的筏板端部的厚度不小于200mm;所述的板底纵筋、板底受力筋沿新增筏板的板底位置水平方向互相垂直布置;所述的新增肋梁和新增筏板内的板面纵筋、板面受力筋、构造筋、板底纵筋、板底受力筋、肋梁受力筋、箍筋、肋梁腰筋等绑扎在一起;所述的新增肋梁和新增筏板内的钢筋布置好后,进行模板支护,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5.进一步地,所述的新增肋梁和新增筏板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
6.进一步地,所述的板面纵筋、板面受力筋均为φ10@150~250,所述的板面纵筋、板面受力筋端部均植入原条形基础深度不小于200mm。
7.进一步地,所述的筏板端部内的构造筋为3φ12钢筋。
8.进一步地,所述的板底纵筋为φ10@150~250钢筋。
9.进一步地,所述的板底受力筋为φ12@150~200钢筋。
10.进一步地,所述的肋梁腰筋为φ12@200~300钢筋。
11.进一步地,所述的肋梁受力筋为3φ16钢筋,且肋梁受力筋穿过原基础墙。
12.进一步地,所述的箍筋为φ8@200~300钢筋,每隔一根植入原条形基础中。
13.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凝土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10。
14.上述条形基础改筏板基础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15.步骤一:首先在原基础墙上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钻孔,用于植入肋梁受力筋。
16.步骤二:将原基础墙和原条形基础凿毛和刷洗干净。
17.步骤三:在新增肋梁和新增筏板的位置内绑扎钢筋和灌注混凝土前,先铺一层高强度等级水泥浆或涂混凝土界面剂,以增加新、旧结构间的混凝土基础的粘结力。
18.步骤四:在原基础墙上植入肋梁受力筋,在原条形基础上植入箍筋,并进行板面纵筋、板面受力筋、构造筋、板底纵筋、板底受力筋、肋梁腰筋的布置和绑扎固定。
19.步骤五:在新增肋梁和新增筏板浇筑前对钢筋的布置和模板支护等检查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20.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最显著的优势在于:通过在原条形基础之间围成的空余面积处增设肋梁和筏板,将原条形基础改成筏板基础,从而提高地基基础的强度、刚度和耐久性,如果该技术在既有老旧建筑抗震加固中加以推广应用,将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22.图1为条形基础改筏板基础平面布置图;
23.图2为图1的1-1剖面图;
24.图3为图1的2-2剖面图;
25.图4为图3的a处剖面放大图;
26.图5为图3的b处剖面放大图。
27.图中,1:新增肋梁;2:新增筏板;3:原条形基础;4:原基础墙;5:板面纵筋;6:板面受力筋;7:构造筋;8:板底纵筋;9:肋梁受力筋;10:箍筋;11:板底受力筋;12:肋梁腰筋;13:新增混凝土垫层;14:筏板端部;15:板面位置;16:板底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28.条形基础改筏板基础,参见图1~5所示,包括新增肋梁1、新增筏板2、新增混凝土垫层13、筏板端部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增肋梁1和新增筏板2用于连接并封闭原条形基础3之间围成的空余面积,将条形基础改为筏板基础;所述的新增肋梁1和新增筏板2内包括板面纵筋5、板面受力筋6、构造筋7、板底纵筋8、板底受力筋11、肋梁受力筋9、箍筋 10、肋梁腰筋12;所述的板面纵筋5、板面受力筋6沿新增筏板2的板面位置15水平方向互相垂直布置,板面纵筋5、板面受力筋6均每隔一根植入原条形基础3中;所述的新增筏板2 厚度不小于300mm;所述的筏板端部14的厚度不小于200mm;所述的板底纵筋8、板底受力筋11沿新增筏板2的板底位置16水平方向互相垂直布置;所述的新增肋梁1和新增筏板 2内的板面纵筋5、板面受力筋6、构造筋7、板底纵筋8、板底受力筋11、肋梁受力筋9、箍筋10、肋梁腰筋12等绑扎在一起;所述的新增肋梁1和新增筏板2内的钢筋布置好后,进行模板支护,然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
29.进一步地,所述的新增肋梁1和新增筏板2浇筑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30。
30.进一步地,所述的板面纵筋5、板面受力筋6均为φ10@150~250,所述的板面纵筋5、板面受力筋6端部均植入原条形基础3深度不小于200mm。
31.进一步地,所述的筏板端部14内的构造筋为3φ12钢筋。
32.进一步地,所述的板底纵筋8为φ10@150~250钢筋。
33.进一步地,所述的板底受力筋11为φ12@150~200钢筋。
34.进一步地,所述的肋梁腰筋12为φ12@200~300钢筋。
35.进一步地,所述的肋梁受力筋9为3φ16钢筋,且肋梁受力筋9穿过原基础墙4。
36.进一步地,所述的箍筋10为φ8@200~300钢筋,每隔一根植入原条形基础3中。
37.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凝土垫层13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10。
38.上述条形基础改筏板基础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39.步骤一:首先在原基础墙4上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钻孔,用于植入肋梁受力筋9。
40.步骤二:将原基础墙4和原条形基础3凿毛和刷洗干净。
41.步骤三:在新增肋梁1和新增筏板2的位置内绑扎钢筋和灌注混凝土前,先铺一层高强度等级水泥浆或涂混凝土界面剂,以增加新、旧结构间的混凝土基础的粘结力。
42.步骤四:在原基础墙4上植入肋梁受力筋9,在原条形基础3上植入箍筋10,并进行板面纵筋5、板面受力筋6、构造筋7、板底纵筋8、板底受力筋11、肋梁腰筋12的布置和绑扎固定。
43.步骤五:在新增肋梁1和新增筏板2浇筑前对钢筋的布置和模板支护等检查合格后,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44.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典型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不限于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