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板组及其隔板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24000发布日期:2022-12-02 23:32阅读:28来源:国知局
隔板组及其隔板底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板组及其隔板底座,尤其是指可平行式地接续延伸阻隔宽度的隔板组及其隔板底座。


背景技术:

2.现有隔板组大多需因应使用需求来特制合适尺寸,而量身订制的隔板组因无法符合各种环境需求条件,故移至不同环境使用时常因环境条件不同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或甚至完全不适用,因而仅能再重新订制其他规格的隔板组。此外,部分隔板组的隔板主体与隔板底座是设计成固定无法拆分的样式,因此在运送或收纳上极为不方便。即使有部分隔板组具有活动底座设计,但其大多仅能与一片隔板主体组接。因此,当欲延伸阻隔宽度时,由于每一片隔板主体与底座组接后皆为独立隔板组体,故仅能利用各个独立隔板组体的空间排列来加宽阻隔宽度,如此不仅无法灵活调整所需的阻隔宽度,更因各个独立隔板组体之间无法在结构上相互衔接固定而易出现排列歪七扭八的情形,因而导致阻隔效果及美观上均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现有隔板组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隔板组及其隔板底座。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板底座,其顶部具有间隔设置的一第一接合部及一第二接合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接合部及该第二接合部配置成能够分别与两隔板主体的底侧可拆式地组接,当该两隔板主体分别组接于该隔板底座的该第一接合部与该第二接合部处时,该两隔板主体相互平行地在其厚度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并在其高度方向上延伸超过该隔板底座的该顶部。
5.所述的隔板底座,其中:还包括一座体、一第一滑动件及一第二滑动件,该座体的顶部具有在纵向方向上间隔设置的该第一接合部及该第二接合部,而座体的底部配置成能够与该第一滑动件及该第二滑动件结合,该第一滑动件及该第二滑动件配置成能够在外拉力作用下沿该纵向方向分别自该座体的相对第一侧与第二侧伸出至展开状态,并能够在内推力作用下沿该纵向方向分别朝该座体的该第一侧与该第二侧返回至收合状态。
6.所述的隔板底座,其中:该座体的该底部具有一滑槽,该滑槽沿该纵向方向自该座体的该第一侧延伸至该第二侧,当该第一滑动件及该第二滑动件处于该收合状态时,该第一滑动件及该第二滑动件分别收纳于该滑槽的相对第一区与第二区内。
7.所述的隔板底座,其中:该滑槽的该第一区及该第二区分别设有沿该纵向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阻停部,多个阻停部位于一设置面上,该第一区中的该多个阻停部及该第二区中的该多个阻停部配置成分别能够使该第一滑动件及该第二滑动件定位于该纵向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
8.所述的隔板底座,其中:该阻停部自该设置面凸起或凹入。
9.所述的隔板底座,其中:该第一滑动件及该第二滑动件分别包含有一可形变部,且该可形变部设有一卡制块,当对该第一滑动件或该第二滑动件进行滑动操作时,该卡制块能够沿该纵向方向移动至不同位置处,并在对应该阻停部的位置处接触该阻停部以对该滑动操作产生卡阻力,而该可形变部能够在滑动施力大于一预定值时产生弹性形变以解除该卡阻力。
10.所述的隔板底座,其中:该弹性形变为该可形变部弯离该设置面的弯曲形变。
11.所述的隔板底座,其中:该卡制块具有相对的一前抵面及一后抵面,且该阻停部配置成能够在受到该卡制块的该前抵面内推压迫时产生使该可形变部弯离该设置面的反作用力。
12.所述的隔板底座,其中:该第一区与该第二区的该多个阻停部中分别最靠近该座体的该第一侧及该第二侧的最外者分别具有一限位面,其配置成能够分别在接触该卡制块的该后抵面时抵抗沿该纵向方向对该第一滑动件及该第二滑动件施加的外拉力,以阻挡该第一滑动件及该第二滑动件向外滑动。
13.所述的隔板底座,其中:该限位面与该后抵面相互平行,且该限位面垂直于该滑槽的该设置面。
14.所述的隔板底座,其中:该多个阻停部中除了具有限位面的阻停部之外的其余阻停部均配置成能够在受到该卡制块的该后抵面外拉压迫时产生使该可形变部弯离该设置面的反作用力。
15.所述的隔板底座,其中:该多个阻停部中的该其余阻停部各自具有一导出面,该导出面配置成能够与该卡制块的该后抵面接触并产生该反作用力。
16.所述的隔板底座,其中:该多个阻停部中的该其余阻停部各自还具有一导入面,该导入面配置成能够与该卡制块的该前抵面接触并产生该反作用力。
17.所述的隔板底座,其中:该导出面及该导入面分别为斜导面或凸弧导面。
18.所述的隔板底座,其中:该卡制块的该前抵面为斜导面。
19.所述的隔板底座,其中:该多个阻停部中的所述最外者与其相邻者间隔设置成使对应于该展开状态的该卡制块嵌卡于所述最外者与其相邻者之间。
20.所述的隔板底座,其中:该座体的该底部设有沿该纵向方向延伸并定义出该滑槽的两相对支撑壁,且该第一滑动件及该第二滑动件分别还包含有与该两相对支撑壁适配的两相对侧翼部。
21.所述的隔板底座,其中:该第一滑动件及该第二滑动件分别还包含有一搭接部,该两相对侧翼部分别连接于该搭接部的两相对纵边,且该搭接部的顶面相对于该两相对侧翼部的顶面呈下凹状。
22.所述的隔板底座,其中:该可形变部的尾端连接至该搭接部并与该两相对侧翼部间隔开,且该可形变部的该卡制块向上延伸超过该搭接部的该顶面。
23.所述的隔板底座,其中:该第一滑动件及该第二滑动件分别还包含有一凸翼部,其连接至该搭接部与该两相对侧翼部的尾端,当该第一滑动件及该第二滑动件处于该收合状态时,该凸翼部卡固于该滑槽外。
24.所述的隔板底座,其中:该搭接部设有一限位块,该限位块自该搭接部的该顶面向上凸伸,当该第一滑动件或该第二滑动件处于该收合状态时,该限位块接触该多个阻停部
中的所述最外者以对内推操作产生卡阻力。
25.所述的隔板底座,其中:该第一接合部与该第二接合部呈插槽状。
26.一种隔板组,其中:包括多个隔板主体以及多个隔板底座,每一该多个隔板底座为上述的隔板底座,且每一该多个隔板主体的底侧能够在宽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分别与该多个隔板底座中的至少任两者可拆式地组接,当该多个隔板主体中的任两者分别组接于该第一接合部与该第二接合部处时,该多个隔板主体中的该任两者相互平行地在厚度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叠并在高度方向上延伸超过该多个隔板底座的该顶部。
27.所述的隔板组,其中:该第一接合部与该第二接合部呈插槽状,且每一该多个隔板主体的该底侧具有在该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底凹槽,每一该多个底凹槽配置成能够与该第一接合部与该第二结合部中的任一者相互嵌卡。
28.所述的隔板组,其中:还包括至少一固定件,其底部具有间隔设置的一第一限位部及一第二限位部,其中该第一限位部及该第二限位部配置成能够分别与该多个隔板主体中的任两者的顶侧可拆式地组接。
29.所述的隔板组,其中:该第一限位部与该第二限位部呈插槽状,且每一该多个隔板主体的该顶侧具有在该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顶凹槽,每一该多个顶凹槽配置成能够与该第一限位部与该第二限位部中的任一者相互嵌卡。
30.据此,本实用新型的隔板底座可利用第一接合部与第二接合部,在结构上衔接任意数量的隔板主体,以灵活调整符合环境需求的阻隔宽度,而固定件则可避免相邻隔板主体因外力而相互碰撞或摩擦。通过隔板底座、隔板主体及固定件间的可拆式地设计,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组不仅可依需求灵活调整组接态样,其亦有利于运送及收纳。
31.于本实用新型中,隔板底座的第一接合部及第二接合部可各自呈插槽状设计,而隔板主体的底侧则可具有在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底凹槽。类似地,固定件的第一限位部及第二限位部可各自呈插槽状设计,而隔板主体的顶侧则可具有在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的多个顶凹槽。据此,隔板主体的每一底凹槽可与隔板底座的第一接合部或第二接合部相互嵌卡,而隔板主体的每一顶凹槽则可与固定件的第一限位部或第二限位部相互嵌卡。
32.于本实用新型中,每一隔板底座可包括座体、第一滑动件及第二滑动件,座体的顶部具有于纵向方向上间隔设置的上述第一接合部及第二接合部,而底部则可与该第一滑动件及该第二滑动件结合,其中第一滑动件及第二滑动件是设计成可在外拉力作用下沿纵向方向分别自座体的相对第一侧与第二侧伸出至展开状态,并可在内推力作用下沿纵向方向分别朝座体的第一侧与第二侧返回至收合状态。亦即,通过对第一滑动件及第二滑动件施加外拉力,可拉长第一滑动件的尾端与座体的第一侧间的距离,以及第二滑动件的尾端与座体的第二侧间的距离,进而增加隔板底座贴在立足面(如地面、桌面)上的支撑长度。反之,通过对第一滑动件及第二滑动件施加内推力,可缩短第一滑动件的尾端与座体的第一侧间的距离,以及第二滑动件的尾端与座体的第二侧间的距离,进而减小隔板底座的体积,以利于运送及收纳。
33.于本实用新型中,每一隔板底座的座体底部可具有滑槽,其沿纵向方向延伸于座体的第一侧与第二侧之间,且第一滑动件及第二滑动件可于收合状态时分别收纳于滑槽的相对第一区与第二区内。更具体举例说明,座体底部可设有沿纵向方向延伸的两相对支撑壁,以定义出该滑槽,而第一滑动件及第二滑动件则可分别包含有与该两相对支撑壁适配
的两相对侧翼部。为使第一滑动件及第二滑动件可定位于纵向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处,滑槽的第一区及第二区可在设置面上分别设有沿纵向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阻停部(其可自设置面凸起或凹入),而第一滑动件及第二滑动件可分别包含有可形变部,且可形变部可设有卡制块。在此,可形变部可连接至第一滑动件及第二滑动件的搭接部头端,且位于两侧翼部之间并与两侧翼部间隔开。当对第一滑动件或第二滑动件进行滑动操作时,该卡制块可沿纵向方向移动至不同位置处,并于对应阻停部的位置处接触阻停部,进而对滑动操作产生卡阻力,且可形变部可于滑动施力大于预定值时产生弹性形变,以解除该卡阻力。更具体地举例说明,当对第一滑动件或第二滑动件进行滑入操作时,阻停部可在受到卡制块的前抵面足大的内推压迫力时产生使可形变部弯离设置面的反作用力;反之,当对第一滑动件或第二滑动件进行滑出操作时,阻停部可在受到卡制块之后抵面足大的外拉压迫时产生使可形变部弯离设置面的反作用力。
34.于本实用新型中,滑槽第一区与第二区的阻停部中分别最靠近座体第一侧及第二侧的最外侧阻停部可分别具有一限位面,其配置成可分别于接触卡制块之后抵面时抵抗沿纵向方向对第一滑动件及第二滑动件施加的外拉力,以阻挡第一滑动件及第二滑动件向外滑动,进而避免第一滑动件及第二滑动件因过大外拉力滑离滑槽而与座体分离。在此,最外侧阻停部的限位面与卡制块的后抵面可设计为相互平行的竖直面,即垂直于滑槽的设置面。
35.于本实用新型中,除最外侧阻停部以外的其余阻停部可各自具有一导出面,其配置成可在与卡制块的后抵面接触时产生卡阻力,并在受到卡制块的后抵面足大的外拉压迫力时产生使可形变部弯离设置面的反作用力。在此,第一区中的阻停部的导出面可为自上而下朝座体第一侧倾斜(即朝第一导出方向倾斜)的斜导面,而第二区中的阻停部的导出面则可为自上而下朝座体第二侧倾斜(即朝第二导出方向倾斜)的斜导面。或者,阻停部的导出面可为凸弧导面。
36.于本实用新型中,阻停部可各自具有一导入面,其配置成可在与卡制块的前抵面接触时产生卡阻力,并在受到卡制块的前抵面足大的内推压迫力时产生使可形变部弯离设置面的反作用力。在此,第一区中的阻停部的导入面可为自上而下朝远离座体第一侧的方向倾斜(即朝第一导入方向倾斜)的斜导面,而第二区中的阻停部的导入面则可为自上而下朝远离座体第二侧的方向倾斜(即朝第二导入方向倾斜)的斜导面。或者,阻停部的导入面可为凸弧导面。此外,卡制块的前抵面亦可设计为自下而上朝可形变部尾端倾斜的斜导面,以利于滑入操作。
37.于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滑动件及第二滑动件可分别包含有凸翼部,其可连接至搭接部与两侧翼部的尾端,当第一滑动件及第二滑动件处于收合状态时,该凸翼部可卡固于滑槽外;或者,第一滑动件及第二滑动件可于搭接部设有限位块,其自搭接部的顶面向上凸伸,当第一滑动件或第二滑动件处于收合状态时,该限位块可接触最外侧阻停部相互嵌卡,以抵抗施加于第一滑动件或第二滑动件上的内推力。
38.于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滑动件及第二滑动件的可形变部可具有弹性肋及上述卡制块,其中弹性肋可连接于搭接部与卡制块之间,且其厚度较佳是小于搭接部厚度,以利于可产生弯曲形变。此外,搭接部的顶面可相对于两侧翼部的顶面呈下凹状,而卡制块则向上延伸超过搭接部的顶面。当阻停部为凹型阻停部时,卡制块较佳是进一步向上延伸超过两侧
翼部的顶面;而当阻停部为凸型阻停部时,卡制块则不超过两侧翼部的顶面。
39.为让上述目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是以较佳实施例配合所附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40.通过参考以下阐述说明性实施例的详细叙述及附图,可更佳理解本文所述的特征及优点。
附图说明
41.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的隔板组的使用示意图。
42.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的隔板主体的立体示意图。
43.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的隔板底座的立体示意图。
44.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的固定件的立体示意图。
45.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的隔板底座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46.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的隔板底座的收合状态示意图。
47.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的隔板底座的分解图。
48.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的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49.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的座体剖面示意图。
50.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的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剖面示意图。
51.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例的隔板底座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52.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例的隔板底座的收合状态示意图。
53.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例的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的立体示意图。
54.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例的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的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
55.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具体实施例的座体立体示意图。
56.图16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具体实施例的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的立体示意图。
57.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具体实施例的座体剖面示意图。
58.附图标号说明:10-隔板主体;10a-底凹槽;10b-顶凹槽;100-隔板组;30-隔板底座;30a-第一接合部;30b-第二接合部;31-座体;31a-第一侧;31b-第二侧;310-滑槽;310a-第一区;310b-第二区;310s-设置面;311-支撑壁;3111-内凸缘;32-阻停部;321-第一个阻停部;3211-导入面;3212-导出面;322-第二个阻停部;3221-导入面;3222-导出面;323-第三个阻停部;3231-导入面;3233-限位面;33a-第一滑动件;33b-第二滑动件;331-侧翼部;3311-外凸缘;333-可形变部;3331-卡制块;3332-前抵面;3333-后抵面;3334-弹性肋;334-搭接部;3346-限位块;336-凸翼部;3361-止挡面;337-凹口部;50-固定件;50a-第一限位部;50b-第二限位部;a1-第一导入方向;a2-第二导入方向;b1-第一导出方向;b2-第二导出方向;c-假想中心线;d1-宽度方向;d2-高度方向;d3-厚度方向;d4-纵向方向;h-高度;l-长度;s1-底表面;s2-顶表面;t-厚度;w-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59.以下是借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普通一
般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需注意的是,以下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附图中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可依实际实施状况而随意变更,且本实用新型亦可借由其他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悖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60.实施例1
61.请参见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具体实施例的隔板组100的使用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隔板组100包含有隔板主体10及隔板底座30,隔板主体10的底侧可与隔板底座30的顶部可拆式地组接,以使隔板主体10组接于隔板底座30上。在此,由于隔板底座30的顶部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接合部30a及第二接合部30b,因此多片隔板主体10可通过分别交替组接于第一接合部30a及第二接合部30b上,而在宽度方向d1上接续延长阻隔宽度,并在高度方向d2上延伸超过隔板底座30的顶部,进而在宽度方向d1与高度方向d2上构成阻隔界面。更具体地说,第m片隔板主体10可利用第一接合部30a与第二接合部30b的其中一者组接于隔板底座30上,而第(m+1)片隔板主体10则可利用第一接合部30a与第二接合部30b的另一者组接于隔板底座30上,以使第m片与第(m+1)片隔板主体10可在宽度方向d1上接续并相互平行地在厚度方向d3上部分重叠。举例说明,当第一片隔板主体10组接于第一个与第二个隔板底座30的第一接合部30a上时,第二片隔板主体10则组接于第二个与第三个隔板底座30的第二接合部30b上,而第三片隔板主体10则组接于第三个与第四个隔板底座30的第一接合部30a上,以此类推地使多个隔板主体10与隔板底座30的第一接合部30a或第二接合部30b交替组接。此外,为避免相邻隔板主体10相互碰撞,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组100可进一步包含有固定件50,其底部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部50a及第二限位部50b,且第一限位部50a及第二限位部50b间的间隔距离等于隔板底座30的第一接合部30a与第二接合部30b间的间隔距离,俾使组接于隔板底座30上的相邻隔板主体10的顶侧可分别与第一限位部50a及第二限位部50b组接,以加强组接后的结构稳固度。
62.下文将进一步详细叙述隔板主体10、隔板底座30及固定件50详细结构。
63.请同时并参图1与图2,每一隔板主体10具有沿宽度方向d1延伸于相对两侧边之间的宽度w、沿高度方向d2(垂直于宽度方向d1)延伸于顶侧与底侧之间的高度h、及沿厚度方向d3(垂直于宽度方向d1与高度方向d2)延伸于相对两主面之间的厚度t。作为示例性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隔板主体10于其底侧处可设有在宽度方向d1上间隔设置的底凹槽10a,用于与隔板底座30相互卡接,使得隔板底座30可在隔板主体10底侧处支撑隔板主体10呈直立状态,并使隔板主体10可利用底凹槽10a的卡固作用防止隔板主体10沿宽度方向d1相对于隔板底座30滑动位移。同样地,隔板主体10亦可在其顶侧处设有在宽度方向d1上间隔设置的顶凹槽10b,用于与固定件50相互卡接。本具体实施例所示的底凹槽10a与顶凹槽10b的数量(图中示出四个底凹槽10a及两个顶凹槽10b)及间隔位置仅作为示例性说明,其可依实际需求作变化,进而使隔板底座30得以视需求组接于隔板主体10的宽度方向d1上的不同位置处。
64.另请并参图1与图3,每一隔板底座30顶部处的第一接合部30a及第二接合部30b可在纵向方向d4上相互间隔,俾使分别组接至第一接合部30a与第二接合部30b的相邻两隔板主体10在纵向方向d4上以一间隔距离相互隔开并至少部分重叠。作为示例性说明,本具体实施例的隔板底座30是设计为双插槽,即其第一接合部30a及第二接合部30b皆为插槽状,
以供隔板主体10的底凹槽10a得以与第一接合部30a或第二接合部30b相互嵌卡。此外,本具体实施例的隔板底座30所呈现的弧形构型有利于加强对隔板主体10的支撑强度,然隔板底座30构型并不限于此,其可依需求作任何构型设计。
65.再请并参图1与图4,固定件50底部处的第一限位部50a及第二限位部50b可在纵向方向d4上相互间隔,以避免分别组接至第一限位部50a与第二限位部50b的相邻两隔板主体10顶侧相互碰撞,并加强隔板主体10组接后的结构稳固度。作为示例性说明,本具体实施例的固定件50亦设计为双插槽,即其第一限位部50a及第二限位部50b皆为插槽状,以供隔板主体10的顶凹槽10b得以与第一限位部50a或第二限位部50b相互嵌卡。
66.据此,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组100可依环境需求组接所需数量的隔板主体10及隔板底座30,并可进一步通过调整相邻隔板主体10间的重叠宽度,以灵活调整阻隔宽度符合实际使用的需求。
67.实施例2
68.为了简要说明的目的,上述实施例中任何可作相同应用的叙述皆并于此,且无须再重复相同叙述。
69.请参见图5及图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中隔板底座30呈展开与收合状态的立体示意图,其与第一具体实施例的主要差异在于,本实用新型第二具体实施例的隔板底座30具有展开与收合功能。
70.该隔板底座30包括座体31、第一滑动件33a及第二滑动件33b。座体31的顶部具有上述第一接合部30a及第二接合部30b,而第一滑动件33a及第二滑动件33b可具有相同结构,且配置成得以结合至座体31的底部并可于内推力作用下朝纵向方向d4自如图5所示的展开状态操作成如图6所示的收合状态,或于外拉力作用下朝纵向方向d4自如图6所示的收合状态操作成如图5所示的展开状态。
71.为进一步说明,请参见图7所示的隔板底座30分解图,座体31的底部具有滑槽310,其沿纵向方向d4延伸于座体31的相对第一侧31a与第二侧31b之间,而第一滑动件33a可自座体31的第一侧31a朝第一导入方向a1推入滑槽310,第二滑动件33b则可自座体31的第二侧31b朝第二导入方向a2推入滑槽310,以与座体31底部结合。作示例性说明,座体31的底部可设有沿纵向方向d4延伸的两相对支撑壁311,以定义出滑槽310,而第一滑动件33a及第二滑动件33b则可分别包含有与两相对支撑壁311适配的两相对侧翼部331。在此,座体31的两相对支撑壁311底端可朝彼此弯折成具有内凸缘3111的构型,而两相对侧翼部331的顶端则可设计成具有外凸缘3311的构型,俾使第一滑动件33a及第二滑动件33b可通过外凸缘3311底表面s1抵接于内凸缘3111顶表面s2上的方式嵌入座体31的滑槽310。
72.为使第一滑动件33a与第二滑动件33b可相对于滑槽310定位于纵向方向d4上的不同位置处,滑槽310的第一区310a及第二区310b可分别在设置面310s上设有沿纵向方向d4间隔排列的阻停部32,且设于第一区310a与第二区310b中的阻停部32相对于假想中心线c(垂直于纵向方向d4并位于第一区310a与第二区310b之间)呈镜像对称。本具体实施例是以第一区310a与第二区310b中分别设有三个凸型阻停部32(自设置面310s凸起)作示例性说明,其中阻停部32中分别最远离座体31的第一侧31a与第二侧31b的最内者(即本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个阻停部321)可使第一滑动件33a与第二滑动件33b定位于如图6所示的收合状态(即第一滑动件33a与第二滑动件33b分别收纳于第一区310a与第二区310b内),而阻停部
32中分别最靠近座体31的第一侧31a与第二侧31b的最外者(即本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三个阻停部323)与其相邻者(即本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二个阻停部322)可使第一滑动件33a与第二滑动件33b定位于如图5所示的展开状态(即第一滑动件33a与第二滑动件33b分别自座体31的第一侧31a与第二侧31b沿纵向方向d4向外延伸至最大长度l)。
73.另请参考图8所示的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的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本具体实施例是以包含有可形变部333的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作为示例性说明。由于第一滑动件33a与第二滑动件33b具有相同的结构设计,故以图8同时对第一滑动件33a与第二滑动件33b进行具体说明。为与阻停部32相互配合以产生定位作用,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更包含有一可形变部333,其位于两侧翼部331之间并与两侧翼部331间隔开来呈指叉状(请见图7)。更具体地说,可形变部333可具有卡制块3331及弹性肋3334,弹性肋3334的头端与尾端分别连接至卡制块3331与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的搭接部334(其位于两侧翼部331之间且两相对纵向侧边与两侧翼部331连接)的头端,且卡制块3331可具有相对的前抵面3332及后抵面3333。
74.据此,请并参图7与图8,当对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进行滑动操作时,卡制块3331可沿纵向方向d4移动至不同位置处,并于对应阻停部32的位置处接触阻停部32,以对滑动操作产生卡阻力,而可形变部333则可于滑动施力大于预定值时利用弹性肋3334的弹性形变以解除卡阻力,进而使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得以继续相对于座体31滑动。为避免与设置面310s相对的搭接部334顶面于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滑动时触碰阻停部32,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的搭接部334顶面相对于两侧翼部331顶面呈下凹状,而可形变部333头端处的卡制块3331则向上延伸超过搭接部334顶面但不超过两侧翼部331顶面(本具体实施例是以卡制块3331顶面与侧翼部331顶面等高作示例性态样),以于定位时可与阻停部32接触并产生卡阻力。此外,可形变部333的弹性肋3334厚度通常小于搭接部334的厚度,俾使可形变部333可利用弹性肋3334的弹性形变来解除卡制块3331与阻停部32之间的卡阻力。
75.接着,请并参图5至图10,以下将通过座体31与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间的组装及滑动操作,进一步说明阻停部32与卡制块3331的结构特征与作用。
76.首先,于组装座体31与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时,可将第一滑动件33a及第二滑动件33b的头端(即设有卡制块3331的该端)分别朝座体31的第一侧31a与第二侧31b推进滑槽310,当第一滑动件33a及第二滑动件33b的卡制块3331接触第三个阻停部323时,卡制块3331与第三个阻停部323之间的结构上干涉将对推入操作造成卡阻力,然如图9的座体31剖面示意图所示,本具体实施例的第三个阻停部323设有导入面3231(本具体实施例是以自上而下朝第一导入方向a1/第二导入方向a2倾斜的斜导面作为导入面3231的示例性态样),当卡制块3331的前抵面3332对第三个阻停部323的导入面3231施加足够大的内推压迫力时,第三个阻停部323的导入面3231便可产生使可形变部333弯离设置面310s的反作用力。因此,仅需在卡制块3331接触第三个阻停部323的导入面3231时稍加大内推力,可形变部333便会产生弯离设置面310s的弯曲形变,进而解除卡阻力。接着,卡制块3331便可于内推力作用下滑过第三个阻停部323,并行进至对应于第二个阻停部322与第三个阻停部323之间的位置,而可形变部333则于此位置处因弹性恢复力而回复至未形变状态,使第一滑动件33a及第二滑动件33b因卡制块3331卡入第二个阻停部322与第三个阻停部323之间而定
位于如图5所示的展开状态。在此,如图10的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剖面示意图所示,本具体实施例的卡制块3331的前抵面3332可设计为自上而下朝远离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尾端方向倾斜的斜导面,以利于卡制块3331在内推力作用下滑过阻停部32。
77.进一步地,当欲将第一滑动件33a及第二滑动件33b自如图5所示的展开状态操作成如图6所示的收合状态时,可朝纵向方向d4上的第一导入方向a1及第二导入方向a2,分别对第一滑动件33a及第二滑动件33b施加足以使可形变部333产生弹性形变的内推力,以解除卡制块3331与第二个阻停部322间的卡阻力。如图9所示,本具体实施例的第二个阻停部322设有导入面3221(本具体实施例是以自上而下朝第一导入方向a1/第二导入方向a2倾斜的斜导面作为导入面3221的示例性态样,其倾斜角度可与卡制块3331的前抵面3332的倾斜角度相同),当卡制块3331的前抵面3332对第二个阻停部322的导入面3221施加足够大的内推压迫力时,第二个阻停部322的导入面3221便可产生使可形变部333弯离设置面310s的反作用力,故仅需稍加大内推力即可解除卡制块3331与第二个阻停部322间的干涉。接着,于卡制块3331滑过第二个阻停部322后,可形变部333便回复至未形变状态,而第一滑动件33a及第二滑动件33b得以继续朝内(即第一导入方向a1/第二导入方向a2)滑动,并于卡制块3331接触第一个阻停部321时通过可形变部333的弹性形变而滑过第一个阻停部321。同样地,如图9所示,本具体实施例的第一个阻停部321的导入面3211(本具体实施例是以凸弧导面作为导入面3211的示例性态样),当卡制块3331的前抵面3332对第一个阻停部321的导入面3211施加足够大的内推压迫力时,第一个阻停部321的导入面3211便可产生使可形变部333弯离设置面310s的反作用力,故仅需稍加大内推力即可解除卡制块3331与第一个阻停部321间的干涉。为使卡制块3331滑过第一个阻停部321后定位于第一个阻停部321旁而不再因内推力作用而朝内行进,本具体实施例的第一滑动件33a与第二滑动件33b更于其尾端处包含有凸翼部336,其与两侧翼部331及搭接部334尾端连接。据此,于卡制块3331滑过第一个阻停部321后,第一滑动件33a与第二滑动件33b的凸翼部336便分别被座体31的第一侧31a及第二侧31b挡于滑槽310外(即凸翼部336的止挡面3361与座体31的第一侧31a及第二侧31b相抵),使第一滑动件33a与第二滑动件33b不会因过大内推力而继续内缩,同时第一个阻停部321与卡制块3331间的卡阻力可阻挡第一滑动件33a与第二滑动件33b轻易滑出,进而使第一滑动件33a与第二滑动件33b得以定位于如图6所示的收合状态。
78.又,当欲将第一滑动件33a及第二滑动件33b自如图6所示的收合状态操作成如图5所示的展开状态时,可朝纵向方向d4上的第一导出方向b1及第二导出方向b2,分别对第一滑动件33a及第二滑动件33b施加足以使可形变部333产生弹性形变的外拉力,以解除卡制块3331与第一个阻停部321间的卡阻力。为便于施加外拉力,第一滑动件33a及第二滑动件33b的尾端底面可包含有凹口部337,以利于使用者的手指可扣于凹口部337施力。此外,如图9所示,本具体实施例的第一个阻停部321设有导出面3212(本具体实施例是以凸弧导面作为导出面3212的示例性态样),当卡制块3331的后抵面3333对第一个阻停部321的导出面3212施加足够大的外拉压迫力时,第一个阻停部321的导出面3212便可产生使可形变部333弯离设置面310s的反作用力,故仅稍加大外拉力,即可解除卡制块3331与第一个阻停部321间的干涉。接着,于卡制块3331滑过第一个阻停部321后,可形变部333便回复至未形变状态,且第一滑动件33a及第二滑动件33b得以继续朝外(即第一导出方向b1/第二导出方向b2)滑动,并于卡制块3331接触第二个阻停部322时通过可形变部333的弹性形变来解除卡
制块3331与第二个阻停部322之间的卡阻力。同样地,如图9所示,本具体实施例的第二个阻停部322设有导出面3222(本具体实施例是以自上而下朝第一导出方向b1/第二导出方向b2倾斜的斜导面作为导出面3222的示例性态样),当卡制块3331的后抵面3333对第二个阻停部322的导出面3222施加足够大的外拉压迫力时,第二个阻停部322的导出面3222便可产生使可形变部333弯离设置面310s的反作用力,故仅需稍加大外拉力即可使卡制块3331滑过第二个阻停部322,并停于第二个阻停部322与第三个阻停部323之间。在此,如图9所示,本具体实施例的第三个阻停部323可设有限位面3233(本具体实施例是以垂直于设置面310s且平行于后抵面3333的竖直面作为限位面3233的示例性态样),其配置成得以分别于接触卡制块3331的后抵面3333时抵抗沿纵向方向d4对第一滑动件33a及第二滑动件33b的外拉力,因此可避免卡制块3331因外拉力过大而滑过第三个阻停部323,进而防止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滑出滑轨310而与座体31分离。同时,第二个阻停部322与卡制块3331间的卡阻力则可防止第一滑动件33a与第二滑动件33b轻易缩入,进而使第一滑动件33a与第二滑动件33b得以定位于如图5所示的展开状态。
79.实施例3
80.为了简要说明的目的,上述实施例中任何可作相同应用的叙述皆并于此,且无须再重复相同叙述。
81.请参见图11及图1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例中隔板底座30展开与收合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其与第二具体实施例所述大致相同,惟差异在于,本实用新型第三具体实施例的隔板底座30是采用隐藏式的第一滑动件33a与第二滑动件33b。亦即,如图12所示,于收合状态下,因第一滑动件33a及第二滑动件33b的尾部未设有凸翼,故第一滑动件33a与第二滑动件33b的尾端分别与座体31的第一侧31a及第二侧31b呈共平面。
82.为避免第一滑动件33a与第二滑动件33b由如图11所示的展开状态操作成如图12所示的收合状态时因过大内推力而继续内缩,如图13的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立体示意图所示,本具体实施例的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在其搭接部334的尾端设有一限位块3346,其位于两相对侧翼部331之间并自搭接部334的顶面向上凸伸。当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处于如图12所示的收合状态时,限位块3346对应于第三个阻停部323(示于图7及图9)所设位置,并与第三个阻停部323的导入面3231相抵,以对内推操作产生卡阻力,使得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无法继续内缩。
83.此外,如图14所示的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的另一视角立体示意图,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的尾端底面同样包含有凹口部337,以利于使用者的手指可扣于凹口部337处施加外拉力。
84.实施例4
85.为了简要说明的目的,上述实施例中任何可作相同应用的叙述皆并于此,且无须再重复相同叙述。
86.请参见图15及图1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四具体实施例中座体31与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的立体示意图,其与第二具体实施例所述大致相同,惟主要差异在于,不同于第二具体实施例的凸型阻停部32,本实用新型第四具体实施例的座体31底部所设的阻停部32为凹型设计,其自滑槽310的设置面310s凹入,且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的卡制块3331向上凸伸超过两侧翼部331顶面,以利于与凹型阻停部32产生定位效果。
87.如图17的座体31剖面示意图所示,本具体实施例的第一个阻停部321及第二个阻停部322皆各自具有相对的导入面3211、3221及导出面3212、3222,而第三个阻停部323则具有相对的导入面3231及限位面3233。作示例性说明,本具体实施例将导入面3211、3221及3231示为自上而下朝第一导入方向a1/第二导入方向a2倾斜的斜导面,将导出面3212及3222示为自上而下朝第一导出方向b1/第二导出方向b2倾斜的斜导面,将限位面3233示为垂直于设置面310s的竖直面。以下将并参图15至17进行滑动操作的详细说明。
88.于全展开状态下,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的卡制块3331嵌卡于第三个阻停部323中,并与第三个阻停部323呈凹凸互补。当对全展开状态的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施加外拉力时,由于第三个阻停部323的限位面3233与卡制块3331的后抵面3333呈竖直面并彼此相抵,故可抵抗外拉力以避免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滑出滑轨310而与座体31分离。同时,第三个阻停部323的导入面3231则因与卡制块3331的前抵面3332相抵而对滑入移动产生卡阻力,进而使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得以定位于全展开状态。当欲将全展开状态的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操作成如下述的半展开状态或收合状态时,可稍加大内推力,第三个阻停部323的导入面3231便可因受到卡制块3331的前抵面3332的内推压迫而产生使可形变部333弯离设置面310s的反作用力,进而解除卡阻力,使得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得以朝第一导入方向a1/第二导入方向a2进行滑入操作。
89.当卡制块3331移至对应于第二个阻停部322位置时,可形变部333可借由弹性恢复力恢复至未形变状态,以使卡制块3331嵌卡于第二个阻停部322中,进而产生定位效果。此时,第二个阻停部322的导入面3221可与卡制块3331的前抵面3332相抵以对滑入移动产生卡阻力,而第二个阻停部322的导出面3222则可与卡制块3331的后抵面3333相互干涉以对滑出移动产生卡阻力,俾使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定位于半展开状态。随后,可通过稍加大内推入或外拉力来解除卡阻力,使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可朝内滑至收回状态或反方向滑至全展开状态。
90.当卡制块3331移至对应于第一个阻停部321位置时,卡制块3331可通过可形变部333的弹性恢复力而嵌入第一个阻停部321中,并利用第一个阻停部321的导入面3211与卡制块3331的前抵面3332相抵而对滑入移动产生卡阻力,以及第一个阻停部321的导出面3212则可与卡制块3331的后抵面3333相互干涉以对滑出移动产生卡阻力,进而使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定位于收合状态。如上所述,可通过稍加大外拉力来解除卡阻力,使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可朝外滑出至半展开状态或全展开状态,但因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的凸翼部336于收合状态时将被卡于滑槽310外,故即使加大内推力亦不会使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朝内继续滑动,进而可避免第一滑动件33a/第二滑动件33b过度内缩。
91.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