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锚式连接销的铝型材用防尘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07854发布日期:2023-03-10 21:12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锚式连接销的铝型材用防尘盖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公开涉及铝型材防尘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锚式连接销的铝型材用防尘盖。


背景技术:

2.洁净厂房也叫无尘车间、洁净室,是指将一定空间范围之内空气中的微粒子、有害空气、细菌等污染物排除,并将室内温度、洁净度、室内压力、气流速度与气流分布、噪音振动及照明、静电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围内,而所给予特别设计的房间。亦即是不论外在的空气条件如何变化,其室内均能具有维持原先所设定要求的洁净度、温湿度及压力等性能的特性。现有洁净厂房大多是采用铝型材进行加工的,且铝型材的外表面沿长度方向均设置有贯通两端的凹槽,为了与其他部件的连接,在铝型材的凹槽内安装有锚式定位销,通过该锚式定位销与其他部件的连接,以最终完成洁净厂房的组装。
3.众所周知,洁净厂房对于洁净度的要求较高,要具有防尘性,因此,通过铝型材组装成型的洁净厂房,均需要采用封装条将铝型材外表面的凹槽进行密封封装,以达到防尘的目的。然而,现有的封装条均是长条型,在进行带有锚式连接销的铝型材密封封装时,需要在设置锚式定位销的位置切断,封装条切断的位置为直线,而锚式定位销的顶盖为圆形,因此,在锚式定位销与密封条的接口处无法完全对接,存在缝隙,容易落入灰尘,而且锚式定位销中顶盖上的沉头盲孔是暴露在外面,在锚式定位销中顶盖上的沉头盲孔内也会落入灰尘,上述两处的落灰处均不便打扫,存在落尘隐患。
4.因此,如何有效解铝型材在锚定连接销位置的防尘问题,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锚式连接销的铝型材用防尘盖,以解决以往的长条型封装条无法实现铝型材在锚定连接销位置的完全封装,存在落尘隐患,不便于打扫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体为,一种带有锚式连接销的铝型材用防尘盖,所述铝型材的外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贯通两端的凹槽,所述锚式连接销安装在所述凹槽内,用于与其他部件连接,所述锚式连接销的顶盖为圆形,在所述顶盖上设置有与扳手配合的沉头盲孔,所述防尘盖包括:锚式连接销防尘部以及两个铝型材凹槽防尘部;
7.所述锚式连接销防尘部包括:第一防尘盖以及定位销;
8.所述第一防尘盖的上下两侧侧边为对称圆弧型,与所述锚式连接销的顶盖适配;
9.所述定位销与所述锚式连接销中顶盖上的沉头盲孔适配,可插设在所述沉头盲孔内,所述定位销的上端端面与所述第一防尘盖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10.每个所述铝型材凹槽防尘部均包括:第二防尘盖以及两个限位板;
11.所述第二防尘盖为长条型;
12.两个所述限位板均位于所述第二防尘盖的下方,沿着所述第二防尘盖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两个所述限位板的上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防尘盖的上下两侧连接,两个所述限位板之间的距离与所述铝型材中凹槽的宽度适配;
13.两个所述铝型材凹槽防尘部分别位于所述锚式连接销防尘部的两端,两个所述铝型材凹槽防尘部中第二防尘盖的一端端部分别与所述锚式连接销防尘部中第一防尘盖的左右两端端部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铝型材凹槽防尘部与所述锚式连接销防尘部为一体成型。
14.优选,每个所述限位板均包括:密封板以及安装引导板;
15.所述密封板的上端侧壁与所述限位板的下表面垂直固定连接;
16.所述安装引导板的上端侧壁与所述密封板的下端侧壁呈角度一体连接,且所述安装引导板与所述密封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17.进一步优选,所述定位销包括:限位盖以及定位柱;
18.所述限位盖的端面为圆型,与所述顶盖上沉头盲孔的沉头部适配,所述限位盖的上端端面与所述第一防尘盖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19.所述定位柱为圆柱体,与所述顶盖上沉头盲孔的盲孔部适配,所述定位柱的上端端面与所述限位盖的下端端面固定连接。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锚式连接销的铝型材用防尘盖,由锚式连接销防尘部以及与其两端一体连接的两个铝型材凹槽防尘部构成,其中,锚式连接销防尘部主要用于锚式定位销的封装防尘,锚式连接销防尘部通过定位销插设在锚式定位销顶盖的沉头盲孔内,一方面实现定位,另一方面实现沉头盲孔的封堵,避免落尘,同时该锚式连接销防尘部中的第一防尘盖与锚式定位销的顶盖适配,可将顶盖进行遮挡进一步防止落尘,而分别位于锚式连接销防尘部两端的两个铝型材凹槽防尘部则与以往的封装条接头类似,通过上述防尘盖的设计,不仅实现铝型材凹槽处的封装防尘,而且如果需要其他封装条对接时,由于其端部为直线型,便于与其他封装条密封对接,防止在对接处出现缝隙,有效解决落尘隐患,而且采用该防尘该后,铝型材的外表面整体为平面有没有任何的凹陷处,不能容易存灰,方便打扫。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锚式连接销的铝型材用防尘盖,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安装方便、防尘效果好等优点。
2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公开。
附图说明
23.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有锚式连接销的铝型材用防尘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27.为了解决以往的长条型封装条无法实现铝型材在锚定连接销位置的完全封装,存在落尘隐患,不便于打扫的问题。本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带有锚式连接销的铝型材用防尘盖,其中,所述铝型材的外表面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贯通两端的凹槽,锚式连接销安装在该凹槽内,用于与其他部件连接,所述锚式连接销的顶盖为圆形,在顶盖上设置有与扳手配合的沉头盲孔,参见图1,本实施方案提供的防尘盖主要由锚式连接销防尘部1以及两个铝型材凹槽防尘部2构成,其中,锚式连接销防尘部1由一体连接的第一防尘盖 11以及定位销12构成,所述第一防尘盖11的上下两侧侧边为对称圆弧型,与锚式连接销的顶盖适配,定位销12与锚式连接销中顶盖上的沉头盲孔适配,可插设在沉头盲孔内,且定位销12的上端端面与第一防尘盖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上述两个铝型材凹槽防尘部2结构相同,每个铝型材凹槽防尘部2均由一体连接的第二防尘盖21以及两个限位板 22构成,其中,第二防尘盖21为长条型,两端的端头均为直线端头,两个限位板22均位于第二防尘盖21的下方,沿着第二防尘盖21的长度方向设置,且两个限位板22的上端分别与第二防尘盖21的上下两侧连接,两个限位板22之间的距离与铝型材中凹槽的宽度适配,恰好可插入到铝型材的凹槽内。上述两个铝型材凹槽防尘部2分别位于锚式连接销防尘部1的两端,两个铝型材凹槽防尘部2中第二防尘盖2的一端端部分别与锚式连接销防尘部1中第一防尘盖11的左右两端端部固定连接,且两个铝型材凹槽防尘部 2与锚式连接销防尘部1为一体成型。
28.采用上述实施方案提供的防尘盖进行带有锚式连接销的铝型材的封装密封时,将锚式连接销防尘部的定位销插设在锚式定位销顶盖的沉头盲孔内,将铝型材凹槽防尘部的两个限位板插设在凹槽内,完成防尘盖的安装,其中,锚式连接销防尘部主要用于锚式定位销的封装防尘,锚式连接销防尘部通过定位销插设在锚式定位销顶盖的沉头盲孔内,一方面实现定位,另一方面实现沉头盲孔的封堵,避免落尘,同时该锚式连接销防尘部中的第一防尘盖与锚式定位销的顶盖适配,可将顶盖进行遮挡进一步防止落尘,而分别位于锚式连接销防尘部两端的两个铝型材凹槽防尘部则与以往的封装条接头类似,通过上述防尘盖的设计,不仅实现铝型材凹槽处的封装防尘,而且如果需要其他封装条对接时,由于其端部为直线型,便于与其他封装条密封对接,防止在对接处出现缝隙,有效解决落尘隐患,而且采用该防尘该后,铝型材的外表面整体为平面有没有任何的凹陷处,不能容易存灰,方便打扫。
29.为了方便铝型材凹槽防尘部的安装,参见图1,将限位板22设计为由密封板221以及安装引导板222构成,其中,密封板221的上端侧壁与限位板22的下表面垂直固定连接,安装引导板222的上端侧壁与密封板221的下端侧壁呈角度一体连接,且安装引导板222与密封板221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即铝型材凹槽防尘部中两个安装引导板222直接的距离小于两个密封板221之间的距离。
30.通过上述的设计,由于在进行安装时,首先是两个安装引导板插入到铝型材的凹槽内,而由于两个安装引导板之间的距离较小,因此,比较容易安装,而根部的两个密封板
与铝型材凹槽适配,提高其安装的稳定性。
31.参见图1,为本实施方案提供的一种定位销的具体结构,该定位销12由限位盖121 以及定位柱122构成,其中,限位盖121的端面为圆型,与顶盖上沉头盲孔的沉头部适配,该限位盖121的上端端面与第一防尘盖1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定位柱122为圆柱体,与顶盖上沉头盲孔的盲孔部适配,定位柱122的上端端面与限位盖121的下端端面固定连接;上述定位销完全按照锚式连接销顶盖上沉头盲孔的形状和结构进行设计,可实现完全密封,有效提高安装的牢固程度。
32.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33.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的内容,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