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性能好的建筑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84220发布日期:2022-10-29 04:13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震性能好的建筑钢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震性能好的建筑钢结构。


背景技术:

2.钢结构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体系,打通房地产业、建筑业、冶金业之间的行业界线,集合成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这就是业内人士普遍看好的钢结构建筑体系,钢结构建筑相比传统的混凝土建筑而言,用钢板或型钢替代了钢筋混凝土,强度更高,并且由于构件可以工厂化制作,现场安装,因而大大减少工期,由于钢材的可重复利用,可以大大减少建筑垃圾,更加绿色环保,因而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应用在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中。
3.现有的专利公告号cn213508896u公开了一种抗震型建筑钢结构,通过本实用新型由四组卸力推杆与伸缩套管组成十字型结构支撑体系,从而增强了支撑立杆与上下两端顶部钢架与底部钢架之间的结构强度,由于卸力推杆的外侧一端直接与钢结构桁架内壁相连接,在当卸力推杆受力晃动时,卸力推杆能够向伸缩套管所在位置靠拢,从而通过缓冲弹簧将压力传递给伸缩套管,在缓冲弹簧的作用下延长地震时变形压力的作用时间,使伸缩套管受到的压力减小,从而达到减震的作用,减轻伸缩套管的承压负担,提高结构之间的抗震能力。
4.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钢结构的抗震性不够,在晃动或发生地震时钢结构的稳定性不好,容易导致结构发生晃动或损坏,降低钢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震性能好的建筑钢结构,具备提高钢结构的抗震性,防止钢结构发生剧烈晃动,提高钢结构使用寿命和实用性的优点,解决了现有钢结构的抗震性不够,在晃动或发生地震时钢结构的稳定性不好,容易导致结构发生晃动或损坏,降低钢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实用性的问题。
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抗震性能好的建筑钢结构,包括桁架以及用于提高桁架抗震性的减震部件,所述减震部件包括分别设于桁架四个拐角处的固定块、设于固定块一侧的卸力推杆、用于对桁架进行吸能减震的抗震器、设于抗震器内侧的橡胶绞盘、开设于抗震器外侧圆周排列的四个滑动通孔、设于滑动通孔内侧的伸缩套管、开设于伸缩套管内侧的滑动槽、设于滑动槽内侧的第一导向杆、分别设于伸缩套管一侧和卸力推杆一侧的固定环、设于固定环一侧且位于第一导向杆外侧的第一弹簧、设于滑动槽底部的吸能支杆、设于伸缩套管另一端的垫板以及用于对垫板进行抗震的缓冲部件,所述第一导向杆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伸缩套管与滑动通孔滑动连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缓冲部件包括开设于抗震器一侧且位于滑动通孔两侧的安装槽、设于安装槽一侧的第二导向杆、套设于第二导向杆外侧的第二弹簧、设于第二弹簧一端的滑动架以及设于滑动架一侧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滑动架铰接,所述支撑杆与垫板铰接,所述滑动架与安装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与滑动架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吸能支杆外侧套设有第三弹簧。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垫板一侧设有弹性板,所述弹性板为喇叭状设置。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另一侧设有缓冲块。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设有固定螺栓。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杆截面为t字形,所述滑动槽截面为“凸”字形。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桁架、固定块、卸力推杆、抗震器、橡胶绞盘、滑动通孔、伸缩套管、滑动槽、第一导向杆、固定环、第一弹簧、吸能支杆、垫板以及缓冲部件,所述第一导向杆与滑动槽滑动连接,所述伸缩套管与滑动通孔滑动连接,所述抗震器位于桁架的中心处,桁架发生晃动时,固定块上的卸力推杆通过第一导向杆对伸缩套管进行挤压或拉伸,这时伸缩套管在滑动通孔内进行滑动,然后伸缩套管一端的垫板对橡胶绞盘进行挤压,两个固定环对第一弹簧进行挤压或者拉伸,这时吸能支杆对第一导向杆进行吸能耗能,避免桁架持续发生剧烈晃动,提高钢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槽、第二导向杆、第二弹簧、滑动架以及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滑动架铰接,所述支撑杆与垫板铰接,所述滑动架与安装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与滑动架固定连接,伸缩套管带动垫板对橡胶绞盘进行挤压时,垫板通过支撑杆带动滑动架在安装槽内进行滑动,这时第二弹簧对滑动架进行拉动,能够提高垫板的缓冲效果。
16.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三弹簧,能够使第三弹簧对导向杆进行支撑,提高第一导向杆抗压的减震效果。
17.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弹性板,所述弹性板为喇叭状设置,固定环彼此靠近时两个弹性板彼此靠近,能够增加固定环的抗震性。
18.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缓冲块,能够使缓冲块对滑动架进行吸能,提高滑动架在安装槽内滑动的稳定性。
19.6、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连接板以及固定螺栓,能够使连接板对桁架拐角处的两侧进行连接,通过固定螺栓将固定块与桁架进行固定,提高桁架的稳定性。
20.7、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导向杆截面为t字形,所述滑动槽截面为“凸”字形,能够防止第一导向杆脱离滑动槽。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左视剖视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图2中a处放大图。
24.图中:1、桁架;11、固定块;12、卸力推杆;13、抗震器;14、橡胶绞盘;15、滑动通孔;16、伸缩套管;17、滑动槽;18、第一导向杆;19、固定环; 20、第一弹簧;21、吸能支杆;22、垫板;23、安装槽;24、第二导向杆;25、第二弹簧;26、滑动架;27、支撑杆;28、第三弹簧;29、弹性板;30、缓冲块;31、连接板;32、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

技术实现要素: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27.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抗震性能好的建筑钢结构,包括桁架1以及用于提高桁架1抗震性的减震部件,所述减震部件包括分别设于桁架1四个拐角处的固定块11、设于固定块11一侧的卸力推杆12、用于对桁架1进行吸能减震的抗震器13、设于抗震器13内侧的橡胶绞盘14、开设于抗震器13外侧圆周排列的四个滑动通孔15、设于滑动通孔15内侧的伸缩套管16、开设于伸缩套管16内侧的滑动槽17、设于滑动槽17内侧的第一导向杆18、分别设于伸缩套管16一侧和卸力推杆12一侧的固定环19、设于固定环 19一侧且位于第一导向杆18外侧的第一弹簧20、设于滑动槽17底部的吸能支杆21、设于伸缩套管16另一端的垫板22以及用于对垫板22进行抗震的缓冲部件,所述第一导向杆18与滑动槽17滑动连接,所述伸缩套管16与滑动通孔15 滑动连接。
28.参考图3,所述缓冲部件包括开设于抗震器13一侧且位于滑动通孔15两侧的安装槽23、设于安装槽23一侧的第二导向杆24、套设于第二导向杆24外侧的第二弹簧25、设于第二弹簧25一端的滑动架26以及设于滑动架26一侧的支撑杆27,所述支撑杆27与滑动架26铰接,所述支撑杆27与垫板22铰接,所述滑动架26与安装槽2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5与滑动架26固定连接。
29.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安装槽23、第二导向杆24、第二弹簧25、滑动架 26以及支撑杆27,所述支撑杆27与滑动架26铰接,所述支撑杆27与垫板22 铰接,所述滑动架26与安装槽2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25与滑动架26固定连接,伸缩套管16带动垫板22对橡胶绞盘14进行挤压时,垫板22通过支撑杆27带动滑动架26在安装槽23内进行滑动,这时第二弹簧25对滑动架26 进行拉动,能够提高垫板22的缓冲效果。
30.参考图3,所述吸能支杆21外侧套设有第三弹簧28。
31.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第三弹簧28,能够使第三弹簧28对第一导向杆 18进行支撑,提高第一导向杆18抗压的减震效果。
32.参考图1,所述垫板22一侧设有弹性板29,所述弹性板29为喇叭状设置。
33.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弹性板29,所述弹性板29为喇叭状设置,固定环 19彼此靠近时两个弹性板29彼此靠近,能够增加固定环19的抗震性。
34.参考图3,所述安装槽23另一侧设有缓冲块30。
35.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缓冲块30,能够使缓冲块30对滑动架26进行吸能,提高滑动架26在安装槽23内滑动的稳定性。
36.参考图1,所述固定块11两侧分别设有连接板31,所述连接板31一侧设有固定螺栓32。
37.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连接板31以及固定螺栓32,能够使连接板31对桁架1拐角处的两侧进行连接,通过固定螺栓32将固定块11与桁架1进行固定,提高桁架1的稳定性。
38.参考图2,所述第一导向杆18截面为t字形,所述滑动槽17截面为“凸”字形。
39.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导向杆18截面为t字形,所述滑动槽17 截面为“凸”字形,能够防止第一导向杆18脱离滑动槽17。
4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41.在使用时,首先通过固定螺栓32将固定块11与桁架1进行固定,当桁架1 发生晃动时,这时桁架1四个拐角处的固定块11上的卸力推杆12通过第一导向杆18对伸缩套管16进行挤压,同时固定环19彼此靠近时两个弹性板29彼此靠近,同时弹性板29对固定环19进行支撑,这时第三弹簧28对第一导向杆 18进行支撑,这时伸缩套管16在滑动通孔15内进行滑动,然后伸缩套管16一端的垫板22对橡胶绞盘14进行挤压,同时两个固定环19对第一弹簧20进行挤压,这时吸能支杆21对第一导向杆18进行吸能耗能,固定环19彼此靠近时两个弹性板29彼此靠近,这时伸缩套管16带动垫板22对橡胶绞盘14进行挤压时,然后垫板22通过支撑杆27带动滑动架26在安装槽23内进行滑动,这时第二弹簧25对滑动架26进行拉动,同时缓冲块30对滑动架26进行吸能。
42.综上所述:该抗震性能好的建筑钢结构,通过设置桁架1、固定块11、卸力推杆12、抗震器13、橡胶绞盘14、滑动通孔15、伸缩套管16、滑动槽17、第一导向杆18、固定环19、第一弹簧20、吸能支杆21、垫板22以及缓冲部件,桁架1发生晃动时,固定块11上的卸力推杆12通过第一导向杆18对伸缩套管 16进行挤压或拉伸,这时伸缩套管16在滑动通孔15内进行滑动,然后伸缩套管16一端的垫板22对橡胶绞盘14进行挤压,两个固定环19对第一弹簧20进行挤压或者拉伸,这时吸能支杆21对第一导向杆18进行吸能耗能,避免桁架1 持续发生剧烈晃动,提高钢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解决了现有钢结构的抗震性不够,在晃动或发生地震时钢结构的稳定性不好,容易导致结构发生晃动或损坏,降低钢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实用性的问题。
4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4.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