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外墙线条结构。
背景技术:2.在房屋建筑时,在对外墙制作时,需要借助混凝土和砖块砌成,混凝土合砖块之间形成线条,通过线条结构能够对外墙进行形状定型,而目前的外墙线条结构随社会不断地发展,也在不断改进。
3.现今市场上的此类外墙线条结构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在使用时由于混凝土层和挑板一与混凝土层和挑板二之间为水平线接触面,造成接触面积有限,造成牢固性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外墙线条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外墙线条结构的问题。
5.本技术提供外墙线条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外墙线条结构,包括挑板一和挑板二,所述挑板一设置于挑板二的下方,所述挑板二和挑板一之间设置有保温板,所述挑板一和挑板二之间边缘处设置有混凝土层,且混凝土层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钢筋层,所述混凝土层和保温板之间设置有防水结构,所述挑板一与混凝土层和挑板二与混凝土层连接处的一侧均设置有加固结构,所述混凝土层与挑板二和混凝土层与挑板一均设置有齿槽。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齿槽能够增加混凝土层与挑板二和混凝土层与挑板一之间的牢固,通过保温板的作用下能够实现保温效果。
8.可选的,所述防水结构包括硅树脂层二,所述硅树脂层二设置于保温板的一侧,所述硅树脂层二远离保温板的一侧设置有防水膜,所述防水膜靠近混凝土层的一侧设置有硅树脂层一。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后期使用时通过硅树脂层一、防水膜和硅树脂层二共同的配合下,够实现防水效果。
10.可选的,所述硅树脂层一远离防水膜一侧与混凝土层之间紧密贴合,所述硅树脂层一和硅树脂层二关于防水膜的垂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硅树脂层二和硅树脂层一共同的作用下,对防水效果进一步提高。
12.可选的,所述加固结构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设置于混凝土层与挑板一和混凝土层与挑板二接触面的外部,所述连接板的内部横向开设有螺孔,所述连接板内部通过螺孔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柱。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层与挑板一和混凝土层与挑板二之间通过连接板和紧固螺柱的配合下,能够增加相邻两者之间的牢固性。
14.可选的,所述挑板一、挑板二和混凝土层靠近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供紧固螺柱插接的螺纹槽,所述螺孔和紧固螺柱均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螺孔和紧固螺柱之间一一对应。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四个螺孔和四个紧固螺柱的配合下,能够增加连接板与挑板一、挑板二和混凝土层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16.可选的,所述钢筋层的顶端和底端均延伸至挑板一和挑板二的内部,所述保温板与挑板一和挑板二之间紧密贴合。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钢筋层的作用下增加挑板一和混凝土层与混凝土层和挑板二之间的牢固性,同时通过紧密贴合,尽量避免产生缝隙,造成牢固性不佳。
18.可选的,所述齿槽呈v型设置,所述齿槽在混凝土层顶端和底端并处于钢筋层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此能够增加混凝土层与挑板一和混凝土层与挑板二之间连接面积。
2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21.1.通过设置有齿槽,通过在混凝土层和挑板一与混凝土层和挑板二之间设置多个齿槽,通过多个齿槽的作用下,能够增加挑板一与混凝土层和混凝土层与挑板二之间的接触面积,因此提高两者之间的牢固性,提高了该外墙线条结构挑板一、挑板二和混凝土层相邻之间的牢固性;
22.2.通过设置有硅树脂层一、防水膜以及硅树脂层二,硅树脂层一处于混凝土层靠近保温板一侧,而硅树脂层二处于保温板靠近混凝土层一侧,同时硅树脂层一和硅树脂层二之间设置硅树脂层二,后期通过硅树脂层一、防水膜和硅树脂层二共同的配合下,增加该结构的防水效果;
23.3.通过设置有紧固螺柱、螺孔以及连接板,螺孔摆放在挑板一与混凝土层或混凝土层与挑板二连接处的外部,连接板通过紧固螺柱贯穿螺孔并与挑板一、挑板二和混凝土层之间进行固定连接,通过紧固螺柱和连接板共同的作用下提高了该外墙线条结构挑板一、挑板二和混凝土层之间的牢固性。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技术的紧固螺柱和连接板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挑板一;2、挑板二;3、防水结构;301、硅树脂层一;302、防水膜;303、硅树脂层二;4、混凝土层;5、保温板;6、加固结构;601、紧固螺柱;602、螺孔;603、连接板;7、钢筋层;8、齿槽。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0.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公开外墙线条结构,参照图1-3,包括挑板一1和挑板二2,挑板一1设置于挑板二2的下方,挑板二2和挑板一1之间设置有保温板5,通过保温板5的作用下起到保温作用。挑板一1和挑板二2之间边缘处设置有混凝土层4,且混凝土层4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钢筋层7,钢筋层7的两端分别贯穿至对应的挑板一1或挑板二2。通过钢筋层7的作用下能够增加混凝土层4和挑板一1与挑板二2之间的强度。混凝土层4和保温板5之间设置有防水结构3,防水结构3包括硅树脂层二303,硅树脂层二303设置于保温板5的一侧,硅树脂层二303远离保温板5的一侧设置有防水膜302,防水膜302靠近混凝土层4的一侧设置有硅树脂层一301。硅树脂层一301远离防水膜302一侧与混凝土层4之间紧密贴合,硅树脂层一301和硅树脂层二303关于防水膜302的垂直中心线呈对称分布,通过硅树脂层一301、防水膜302和硅树脂层二303的作用下能够进一步提高该结构的防水效果。
32.参照图3,使用时在制作时,将硅树脂层二303先涂敷在保温板5外侧,再在硅树脂层二303外侧铺设防水膜302,随后在防水膜302的外侧涂敷硅树脂层一301,随后混凝土层4灌输填充在硅树脂层一301外部,后期通过硅树脂层一301、防水膜302和硅树脂层二303的作用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该结构的防水效果。
33.参照图1和图4,挑板一1与混凝土层4和挑板二2与混凝土层4连接处的一侧均设置有加固结构6;加固结构6包括连接板603,连接板603设置于混凝土层4与挑板一1和混凝土层4与挑板二2接触面的外部,连接板603的内部横向开设有螺孔602,连接板603内部通过螺孔602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柱601,提高之间连接的牢固性。挑板一1、挑板二2和混凝土层4靠近连接板603的一侧开设有供紧固螺柱601插接的螺纹槽,螺孔602和紧固螺柱601均设置有四个,四个螺孔602和紧固螺柱601之间一一对应,提高相邻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34.参照图1和图4,使用时,在混凝土层4与挑板一1或混凝土层4与挑板二2接触的外部摆放连接板603,再将紧固螺柱601通过旋转插入螺孔602内部并延伸至挑板一1、挑板二2和混凝土层4外部的螺纹槽中,因此通过紧固螺柱601和连接板603的作用下,能够增加挑板一1与混凝土层4和混凝土层4和挑板二2之间的牢固性。
35.参照图1-2,混凝土层4与挑板二2和混凝土层4与挑板一1均设置有齿槽8,钢筋层7的顶端和底端均延伸至挑板一1和挑板二2的内部,保温板5与挑板一1和挑板二2之间紧密贴合。齿槽8呈v型设置,齿槽8在混凝土层4顶端和底端并处于钢筋层7的两侧均设置有两个。
36.参照图1和图3,使用时在挑板二2底端和挑板一1顶端均开设齿槽8,而后期混凝土层4通过注入的方式与挑板二2和混凝土层4进行填充,在填充时,部分混凝土层4进入齿槽8内部形成v状,等待一端时间凝固即可,而通过齿槽8的作用下能够增加挑板一1、挑板二2和混凝土层4相邻之间的接触面积。
37.本技术的外墙线条结构的实施原理为:
38.首先在挑板一1和挑板二2之间安装保温板5,再在保温板5的外部涂敷有硅树脂层二303,再在硅树脂层二303的外部铺设防水膜302,同时在防水膜302的外部涂敷硅树脂层一301,随后将钢筋层7插入混凝土层4和挑板二2之间。
39.其次通过建筑模具摆放在混凝土层4和挑板二2一侧,向挑板二2和挑板一1之间灌
输混凝土层4,经过一段时间凝固,随后将连接板603摆放在挑板二2和混凝土层4或混凝土层4和挑板一1之间,将紧固螺柱601旋转插入螺孔602并延伸至挑板一1、挑板二2和混凝土层4之间。
40.最后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连接板603的作用下,能够增加挑板一1与混凝土层4或混凝土层4和挑板二2之间的牢固性,通过保温板5的作用下起到保温作用,而通过硅树脂层一301、防水膜302和硅树脂层二303的作用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水效果,最终完成该外墙线条结构的工作。
41.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