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建筑工程用升降式支架。
背景技术:2.建筑工程,指通过对各类房屋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的建造和与其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的安装活动所形成的工程实体。其中“房屋建筑”指有顶盖、梁柱、墙壁、基础以及能够形成内部空间,满足人们生产、居住、学习、公共活动需要的工程,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在高处进行施工作业,经常需要使用到升降式支架。
3.目前,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升降式支架,其专利号为:cn211850708u,其通过十字底座、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连接头、旋转轴和接触板的配合使用,旋转轴转动时,与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连接头螺纹配合,使得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对转动,从而带动接触板升降,操作简单,使用便捷,且平稳性较高,实用性较强,但是上述装置在使用时,其通过手动转动旋转把手对支架进行升降,费时费力,而且缺少支撑组件,影响升降支架的稳定性;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升降式支架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建筑工程用升降式支架。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升降式支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面安装有一组行走轮,所述底板的外表面安装有两个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连接板、螺纹杆以及转动块,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两个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均安装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伺服电机、丝杆、移动板以及l型承载板,两个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架的外表面均安装有连接块,每个所述连接块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每个所述导向杆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导向块,每个所述导向块均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安装有防护栏。
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板的外表面,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与连接板螺纹连接有,所述转动块安装于螺纹杆的顶端。
7.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块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接触板,所述接触板的底面安装有一组插地锥。
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安装有两个滑筒,两个所述滑筒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杆,两个所述滑杆的底端均与接触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伺服电机固定镶嵌于所述支撑架的上表面,所述伺服电机的外表面与支撑架的上表面之间安装有两个加强板,所述丝杆的顶端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板与丝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所述l型承载板安装于移动板的
外表面,所述l型承载板的上表面与支撑板的底面固定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内壁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与移动板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建筑工程用升降式支架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底板、行走轮、支撑组件、支撑架、升降组件、支撑板、连接块、导向杆、导向块以及防护栏之间的配合设置,利用升降组件,能够自动对支撑板和防护栏进行升降,无需手动转动旋转把手,省时省力,利用支撑组件,能够对该装置进行支撑,能够提高该装置的稳定性。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伺服电机、加强板、丝杆、移动板、l型承载板、滑槽、滑块以及支撑板之间的配合设置,伺服电机工作能够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能够使得移动板在滑槽和滑块的导向下移动,从而能够带动l型承载板移动,进而能够使得支撑板在两个支撑架之间进行升降,能够方便该装置的使用。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板、螺纹杆、转动块、接触板、插地锥、滑筒以及滑杆之间的配合设置,转动转动块能够带动螺纹杆转动,从而能够使得接触板在滑筒和滑杆的导向下移动,能够使得插地锥插入到地面以下,能够对该装置进行支撑和固定,能够保证该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降组件正视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降组件左视图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底板;2、行走轮;3、支撑组件;301、连接板;302、螺纹杆;303、转动块;304、接触板;305、插地锥;306、滑筒;307、滑杆;4、支撑架;5、升降组件;501、伺服电机;502、加强板;503、丝杆;504、移动板;505、l型承载板;506、滑槽;507、滑块;6、支撑板;7、连接块;8、导向杆;9、导向块;10、防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升降式支架,该装置用于建筑施工过程中方便进行高处施工作业,该装置能够自动对支撑板6和防护栏10进行升降,无需手动转动旋转把手,省时省力,同时能够对该装置进行支撑,能够提高该装置的稳定性。
23.参见图1~图4,一种建筑工程用升降式支架,包括底板1,底板1的底面安装有一组行走轮2,行走轮2的数量有四个,每个行走轮2分别位于底板1底面的四个边角处,设置的行走轮2,能够方便对该装置进行移动。
24.底板1的外表面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撑组件3,支撑组件3包括连接板301、螺纹杆302以及转动块303,连接板301固定连接于底板1的外表面,螺纹杆302的外表面与连接板301螺纹连接有,转动块303安装于螺纹杆302的顶端。
25.在转动块303的外表面开设有一圈防滑纹,转动转动块303能够带动螺纹杆302转动,利用螺纹杆302和连接板301之间的螺纹配合,螺纹杆302转动能够使得螺纹杆302的底端移动。
26.在转动块303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接触板304,接触板304的底面安装有一组等距离排列的插地锥305,螺纹杆302转动能够带动接触板304向下移动,能够使得插地锥305插入到地面以下,能够对该装置进行支撑和固定。
27.在连接板301的外表面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滑筒306,两个滑筒306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杆307,两个滑杆307的底端均与接触板30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28.当接触板304移动时,能够使得滑杆307在滑筒306的内壁滑动,能够对接触板304进行导向和限位,能够保证接触板304在移动时的稳定性。
29.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支撑架4,两个支撑架4的内部均安装有升降组件5,升降组件5包括伺服电机501、丝杆503、移动板504以及l型承载板505,伺服电机501固定镶嵌于支撑架4的上表面,伺服电机501的外表面与支撑架4的上表面之间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加强板502,加强板502能够保证伺服电机501和支撑架4之间的连接效果,丝杆503的顶端与伺服电机5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30.丝杆503的底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两个伺服电机501的型号大小一致,且两个升降组件5中的伺服电机501由同一个控制器控制工作,伺服电机501工作能够带动加强板502转动。
31.移动板504与丝杆503的外表面螺纹连接,l型承载板505安装于移动板504的外表面,l型承载板505的上表面与支撑板6的底面固定连接。
32.利用丝杆503和移动板504之间的螺纹配合,丝杆503转动能够带动移动板504移动,从而能够使得l型承载板505升降,能够带动支撑板6以及防护栏10升降,方便该装置的使用。
33.在支撑架4的内壁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槽506,两个滑槽506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507,且滑块507与移动板50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34.当移动板504在支撑架4的内部移动时,能够使得滑块507在滑槽506的内壁滑动,能够对移动板504进行导向,能够保证移动板504在移动时的稳定性。
35.两个支撑架4之间设置有支撑板6,设置的支撑板6,能够对施工人员和工具进行支撑,支撑板6的上表面安装有防护栏10,设置的防护栏10,能够对支撑板6的上表面进行防护,避免支撑板6上表面的物品掉落。
36.在两个支撑架4的外表面均安装有连接块7,每个连接块7的底面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8,导向杆8的底端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每个导向杆8的外表面均滑动连接有导向块9,每个导向块9均与支撑板6固定连接。
37.设置的连接块7,能对导向杆8进行支撑,当支撑板6在两个支撑架4之间进行升降时,能够使得导向块9在导向杆8的外表面滑动,能够对支撑板6进行导向和支撑,能够保证支撑板6在移动时的稳定性。
38.工作原理: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的行走轮2,能够方便将该装置移动至适当位置进行使用,将该装置移动至适当位置后,转动转动块303,转动块303能够带动螺纹杆302转动,从而能够使得接触板304在滑筒306和滑杆307的导向下移动,能够使得插地锥305
插入到地面以下,能够对该装置进行支撑和固定,能够保证该装置在使用时的稳定性,当需要对支撑板6进行升降时,首先将两个伺服电机501启动,伺服电机501工作能够带动丝杆503转动,利用丝杆503以及移动板504之间的螺纹配合,丝杆503转动能够使得移动板504在滑槽506和滑块507的导向下移动,从而能够带动l型承载板505移动,进而能够使得支撑板6在两个支撑架4之间进行升降,能够方便该装置的使用。
3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