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顶帐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78527发布日期:2023-02-24 20:20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顶帐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顶帐篷。


背景技术:

2.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在现在社会中广泛应用。在长途驾驶过程中,需要过夜、休息,除了找住所以外,还会选择携带帐篷或者车内将就过夜。帐篷占用车内空间大,且组装较为麻烦,且并不是所有环境、时间适合搭建帐篷。
3.专利cn202122916424.0公开了一种锲形折叠车顶帐篷,包括顶盖、摆转杆、底座和多个侧板,底座两侧分别铰装连接有至少一个摆转杆,每个摆转杆的上端均与顶盖铰装连接或滑动连接,底座四个侧边分别铰装一个侧板,两侧的两个侧板中任意一个向上摆转到位后的前侧端面和后侧端面能分别顶在位于前侧的侧板向上摆转到位后的内侧表面和位于后侧的侧板向上摆转到位后的内侧表面;任意一个侧板或任意两个侧板或任意三个侧板或全部侧板向上摆转到位后能支撑住随着摆转杆摆转而向上运动的顶盖;任意一个侧板上设置有出入门,出入门使顶盖、底座和四个侧板围成的帐篷内部空间和帐篷外部空间连通;四个侧板向底座内侧摆转到位后能和摆转杆一起置于顶盖与底座扣合的空间内。该帐篷虽利用了车顶的空间结构,提高了帐篷的适用环境,但其体积大、搭建困难,且不适应城市交通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车顶帐篷。
5.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车顶帐篷,包括基座、侧折叠面、后折叠面、顶面及气杆,所述基座固定在车顶上方,所述基座两侧可转动的与侧折叠面连接,所述顶面固定于侧折叠面上侧及基座前侧,所述侧折叠面后侧设有气杆,所述后折叠面上侧与顶面连接,下侧可开启式与底面连接;
7.开启气杆,将侧折叠面撑起,车顶帐篷打开;关闭气杆,后折叠面向顶面收拢,并且折叠侧折叠面形成板状,车顶帐篷收拢。
8.进一步的,所述顶面中央设有上侧与顶面转动连接的可开启窗面,可开启窗面两侧设有顶面撑杆;可开启窗面打开后,所述顶面撑杆底端卡扣在顶面两侧固定。
9.进一步的,所述可开启窗面上表面设有太阳能板及风扇。
10.进一步的,气杆开启后的所述后折叠面与基座之间通过支撑组件支撑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撑杆座、撑杆转轴、固定撑杆、活动撑杆及撑杆固定件,所述撑杆座固定在基座两侧的后部,所述固定撑杆底端可转动的与撑杆座连接,所述固定撑杆内侧设有可伸缩的活动撑杆,后折叠面两侧的下部设有撑杆固定件,所述活动撑杆伸长后与撑杆固定件卡固。
12.进一步的,后折叠面设有后窗。
13.进一步的,所述基座设有固定扣,所述顶面设有卡扣钩固件,车顶帐篷收拢后,固
定扣与卡扣钩固件固定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顶面内侧且位于可开启窗面下方设有回字形窗框。
15.进一步的,所述侧折叠面设有柔性的折叠中缝。
16.进一步的,所述基座与侧折叠面通过折叠面合页连接。
17.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车顶帐篷折叠后体积小,展开便捷,适用于途中休息,不仅节省空间也不影响行车驾驶。同时,本实用新型车顶帐篷具有窗、风扇等结构,使用舒适、体验感佳。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顶帐篷结构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顶帐篷侧视结构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顶帐篷后视结构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顶帐篷折叠后结构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顶帐篷局部放大结构图。
23.其中,1、基座,2、侧折叠面,3、可开启窗面,4、太阳能板,5、风扇,6、顶面撑杆,7、撑杆组件,8、撑杆座,9、撑杆转轴,10、固定撑杆,11、活动撑杆,12、撑杆固定件,13、折叠中缝,14、气杆,15、窗框,16、固定扣,17、后窗,18、后折叠面,19、折叠面合页,20、卡扣钩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24.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方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阐述。
25.如图所示,一种车顶帐篷,包括基座1、侧折叠面2、后折叠面18、顶面及气杆14,所述基座1固定在车顶上方,所述基座1两侧可转动的与侧折叠面2连接,所述顶面固定于侧折叠面2上侧及基座1前侧,所述侧折叠面2后侧设有气杆14,所述后折叠面18上侧与顶面连接,下侧可开启式与底面连接;
26.开启气杆14,将侧折叠面2撑起,车顶帐篷打开;关闭气杆14,后折叠面18向顶面收拢,并且折叠侧折叠面2形成板状,车顶帐篷收拢。
27.车顶帐篷使用不受停车位置的局限,展开、收拢体积均小,携带方便,且可通过开关一件开启,节约了大量的搭建时间,使用非常便捷,其收拢也非常快速。图中气杆14开关并未指出,可设于气杆14侧面等便于操作的部位。
28.车顶帐篷与车辆的固定方式可为螺丝固定、粘接固定等常见方式。
29.所述顶面中央设有上侧与顶面转动连接的可开启窗面3,可开启窗面3两侧设有顶面撑杆6;可开启窗面3打开后,所述顶面撑杆6底端卡扣在顶面两侧固定。可开启窗面3增加了帐篷内的通风,也可观察帐篷外的环境。
30.所述可开启窗面3上表面设有太阳能板4及风扇5,可以在较热的环境下,在帐篷密闭的状态下进行通风。太阳能板4及风扇5所涉及的电路、储能等方式均为现有常用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赘述,可收纳设置在可开启窗面3内侧。
31.气杆14开启后的所述后折叠面18与基座1之间通过支撑组件支撑连接。后折叠面18与基座1之间得到很好的支撑。
32.所述支撑组件7包括撑杆座8、撑杆转轴9、固定撑杆10、活动撑杆11及撑杆固定件
12,所述撑杆座8固定在基座1两侧的后部,所述固定撑杆10底端可转动的与撑杆座8连接,所述固定撑杆10内侧设有可伸缩的活动撑杆11,后折叠面18两侧的下部设有撑杆固定件12,所述活动撑杆11伸长后与撑杆固定件12卡固。
33.支撑组件7也可简单的为底边之间的卡扣模式、拉链模式等。
34.后折叠面18设有后窗17,增加了内部的舒适感。
35.后折叠面18可为硬质面,如塑料、板材,也可以为柔性面,如塑料布等。后窗17可为硬质的活软质的通明塑料材质。
36.所述基座1设有固定扣16,所述顶面设有卡扣钩固件20,车顶帐篷收拢后,固定扣16与卡扣钩固件20固定连接。使得收拢后的车顶帐篷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存放稳固。
37.所述顶面内侧且位于可开启窗面3下方设有回字形窗框15。
38.所述侧折叠面2设有柔性的折叠中缝13,使其折叠过程中更快速、整洁。
39.所述基座1与侧折叠面2通过折叠面合页19连接,使其折叠过程中更顺畅。
40.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 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