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建筑立面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58609发布日期:2022-12-31 09:16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结构建筑立面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安全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结构建筑立面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钢结构建筑是一种新的建筑体系,用型钢替代了钢筋混凝土,强度更高,抗震性更好,由于构件可以工厂化制作,现场安装,因而大大减少工期,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3.在建造钢结构建筑的过程中,为了保障施工安全,需要对钢结构建筑靠近外墙的钢管柱进行立面防护工作,如图1所示,通常在钢管柱的内部设置立柱,将立柱与地面连接,再将水平的防护杆与立柱连接,完成立面防护工作。
4.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是:施工结束之后需要拆除立柱,会对地面造成损坏,需要进行修补,且立面防护的整体结构不便于拆除,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还会延长施工时间,不利于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钢结构建筑立面防护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横杆上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通过横杆上设置的螺纹与两侧的钢管柱紧密连接,通过横杆下设置的立杆实现对整个装置的支撑,达到钢结构建筑立面防护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对建筑地面的损伤小,且本装置便于拆除,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时间,有利于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钢结构建筑立面防护装置,包括钢管柱、立杆和横杆,所述立杆与横杆垂直设置,还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横杆的两端设有旋向相反的外螺纹,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与横杆左端外螺纹旋向相同的内螺纹,所述第一挡板与横杆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与横杆右端外螺纹旋向相同的内螺纹,所述第二挡板与横杆的右端连接,所述立杆的下端与地面连接,所述第一挡板的左侧端面与钢管柱的外表面接触,所述第二挡板的右侧端面与钢管柱的外表面接触。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与钢管柱接触的一侧分别设有耐磨橡胶垫。
8.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与钢管柱接触的一侧分别设有耐磨橡胶垫。
9.所述立杆的下端设有支撑板。
10.所述第一挡板的右侧设有第一止退机构,所述第二挡板的左侧设有第二止退机构,所述第一止退机构上设有与横杆左端外螺纹旋向相同的内螺纹,所述第一止退机构与横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止退机构上设有与横杆右端外螺纹旋向相同的内螺纹,所述第二止退机构与横杆活动连接。
11.所述第一止退机构和第二止退机构采用开口止动螺母加蝶型止动片或双螺母叠
锁其中任意一种。
12.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为l型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下端面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在水平方向上设有与横杆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相对设置。
13.所述横杆和立杆的外表面设有反光条。
14.所述立杆的上端与横杆通过扣件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横杆上设置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通过横杆上设置的螺纹与两侧的钢管柱紧密连接,通过横杆下设置的立杆实现对整个装置的支撑,达到钢结构建筑立面防护的功能,本实用新型对建筑地面的损伤小,且本装置便于拆除,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时间,有利于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17.2.通过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与钢管柱接触的一侧分别设有耐磨橡胶垫,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与钢管柱接触时,能够增加两者之间的摩擦力,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钢管柱表面因加工均存在一定的误差,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与钢管柱的表面在理想状态下是面接触,但由于误差的存在,会有部分区域是点接触,导致本装置与钢管柱的接触不稳定,通过耐磨橡胶垫能够与钢管柱表面充分接触,将原本挡板与钢管柱表面的硬接触变成耐磨橡胶垫与钢管柱表面的软接触,有利于本装置与钢管柱的稳定连接。
18.3.通过在立杆的下端设置支撑板,能够增大立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立杆下端部收到的压强,立杆的支撑更加稳定,从而使得本装置能够稳定可靠实现钢结构建筑立面防护工作。
19.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挡板的右侧设有第一止退机构,第二挡板的左侧设有第二止退机构,在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调整到合适位置后,使用第一止退机构和第二止退机构对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防止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位置发生改变,可靠的保证本装置与钢管柱的连接。
20.5.通过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设置成l型板,能够增加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与钢管柱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本装置的可靠性。
21.6.通过在横杆和立杆的表面设有反光条,能够在光线暗的时候起到警示作用,从而减少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有利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22.7.本实用新型中,立杆与横杆的通过扣件连接,在施工结束后便于施工人员的拆除,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施工顺利地进行。
23.8.意想不到的是,本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减少横杆的使用长度,现有技术中,相邻的四根钢管柱之间需要使用从第一根钢管柱到第四根钢管柱长度的横杆,而本装置只需在第一根钢管柱和第二根钢管柱、第三根钢管柱和第四根钢管柱之间设置,节省了三分之一的横杆长度,有效地地降低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24.图1为现有技术中钢结构建筑立面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27.图4为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28.图5为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的区别在于连接块上螺纹孔的螺纹旋向不同。
29.图中1、立柱;2、防护杆;3、钢管柱;4、立杆;41、连接板;42、扣件;43、螺母;44、支撑板;5、横杆;6、第一挡板;61、l型板;62、连接块;7、第二挡板;8、第一止退机构;9、第二止退机构;10、耐磨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1.如图1-5所示,一种钢结构建筑立面防护装置,包括钢管柱3、立杆4和横杆5,所述立杆4与横杆5垂直设置,还包括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所述横杆5的两端设有旋向相反的外螺纹,所述第一挡板6上设有与横杆5左端外螺纹旋向相同的内螺纹,所述第一挡板6与横杆5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二挡板7上设有与横杆5右端外螺纹旋向相同的内螺纹,所述第二挡板7与横杆5的右端连接,所述立杆4的下端与地面连接,所述第一挡板6的左侧端面与钢管柱3的外表面接触,所述第二挡板7的右侧端面与钢管柱3的外表面接触。通过在横杆5的两端设置相反旋向的外螺纹,在转动横杆5的时候,能够实现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的相对运动,便于施工人员的调节。
32.所述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与钢管柱3接触的一侧分别设有耐磨橡胶垫10。在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与钢管柱3接触时,能够增加两者之间的摩擦力,第一挡板6、第二挡板7和钢管柱3表面因加工均存在一定的误差,第一挡板6、第二挡板7与钢管柱3的表面在理想状态下是面接触,但由于误差的存在,会有部分区域是点接触,导致本装置与钢管柱3的接触不稳定,通过耐磨橡胶垫10能够与钢管柱3表面充分接触,将原本挡板与钢管柱3表面的硬接触变成耐磨橡胶垫10与钢管柱3表面的软接触,有利于本装置与钢管柱3的稳定连接。
33.所述立杆4的下端设有支撑板44,能够增大立杆4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立杆4下端部收到的压强,立杆4的支撑更加稳定,从而使得本装置能够稳定可靠实现钢结构建筑立面防护工作,所述立杆4的上端在横杆5、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的位置调整完成后与横杆5的中部连接,再通过支撑板44将立杆4与地面连接,从而稳固地支撑本装置。
34.所述第一挡板6的右侧设有第一止退机构8,所述第二挡板7的左侧设有第二止退机构9,所述第一止退机构8上设有与横杆5左端外螺纹旋向相同的内螺纹,所述第一止退机构8与横杆5活动连接,所述第二止退机构9上设有与横杆5右端外螺纹旋向相同的内螺纹,所述第二止退机构9与横杆5活动连接。第一止退机构8和第二止退机构9能够防止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的位置发生改变,可靠的保证本装置与钢管柱3的连接。
35.所述第一止退机构8和第二止退机构9采用开口止动螺母加蝶型止动片或双螺母叠锁其中任意一种,图2中的第一止退机构和第二止退机构采用的双螺母叠锁。
36.所述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为l型板61,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7的下端面设有连接块62,所述连接块62在水平方向上设有与横杆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
板7相对设置。
37.所述横杆5和立杆4的外表面设有反光条,能够在光线暗的时候起到警示作用,从而减少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有利于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8.所述立杆4的上端设有连接板41,所述横杆5通过扣件42和螺母43与连接板41连接,在施工结束后便于施工人员的拆除,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有利于施工顺利地进行。
3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40.将第一挡板6、第二挡板7、第一止退机构8和第二止退机构9在横杆5上安装好,放置在两根钢管柱3中间,将l型板61的内侧与钢管柱3相对,转动横杆5,使得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分别向着两侧的钢管柱3运动,当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的内侧壁与钢管柱3的表面距离微小距离后停止转动横杆5(微小距离可以是10mm,可以是5mm),此时横杆5能够在垂直方向上正常运动,将横杆5调整到和立杆4长度配合的高度,将横杆5简单支在立杆4上,将横杆5向钢管柱3一侧推动,使得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的水平一侧与钢管柱3紧密接触,转动横杆5,使得第一挡板6和第二挡板7的垂直一侧与钢管柱3紧密接触,然后通过扣件42和螺母43将横杆5与立杆4连接,将支撑板44与地面连接,最后将第一止退机构8和第一挡板6紧密连接,将第二止退机构9与第二挡板7紧密连接。
41.本实用新型对建筑地面的损伤小,且本装置便于拆除,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施工时间,有利于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42.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的“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部件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43.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仅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照本实用新型原理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或者同等替换,这些改进或同等替换也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