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52247发布日期:2022-12-07 02:05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砂浆搅拌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搅拌机。


背景技术:

2.玻化微珠砂浆是应用于外墙内外保温的一种新型无机砂浆材料,以玻化微珠为轻质骨料、玻化微珠保温胶粉料按一定比例搅拌均匀混合而成,具有强度高、质轻、保温、隔热好、电绝缘性能好、耐磨、耐腐蚀、防辐射等显著特点,在生产玻化微珠复合砂浆时,需要将原料与水放入至同一容器中进行搅拌,从而形成复合砂浆,这个过程中需要人工对容器中加入原料,增加了人工的工作量以及工作难度,不利于搅拌工作的高效进行。
3.检索到专利号为cn202123162351.7,专利名称为一种玻化微珠复合砂浆生产用自动上料装置的公开材料,该结构中,描述了用于调节输送装置的高低的结构,而在实际现场工作的时候,母料和玻化微珠需要完成混合,然后形成可以加水即可使用的物料,该结构中,混合方式过于简单,并且缺少计量,混合比例难以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搅拌机,不仅能实现混合比例,而且混合方式简单,速度可调。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搅拌机,包括用于支撑作用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用于运送母料的第一螺旋输送机和用于输送混合后物料的第二螺旋输送机,所述支架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暂存玻化微珠的玻化微珠斗,所述玻化微珠斗的下端连接着第二螺旋输送机,且玻化微珠从玻化微珠斗的下端开口流入到第二螺旋输送机的内部,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上设置有用于接收物料的进料口,且进料口设置在玻化微珠斗与第二螺旋输送机连接处的上游,母料经过连接处与玻化微珠混合经过第二螺栓输送机搅拌。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的出料端通过软连接件与第二螺旋输送机上的进料口连接,所述软连接件为胶管或伸缩管。
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的出料端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暂存物料的筒体,所述筒体上设置有用于计量母料的计量阀,经过计量阀的开启和关闭实现计量。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的出料端与筒体之间通过软连接件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玻化微珠下料速度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在第二螺旋输送机外侧面上的固定座,贯穿固定座且能在固定座内抽拉的拉杆,设置在固定座上用于固定拉杆的锁紧螺栓,与拉杆相连的用于调节玻化微珠斗与第二螺旋输送机连接处进料大小的调节片。
10.进一步的,所述玻化微珠斗的底部设置有轨道,所述轨道上用于放置调节片,所述玻化微珠斗的下部设置有内层板,所述内层板设置在玻化微珠斗的内部,将玻化微珠斗的
下部分为两部分,所述内层板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方便拉杆移动的让位口。
11.进一步的,所述拉杆与调节片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片的结构为弧形结构,且开口朝下。
1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描述了将母料与玻化微珠进行混合并搅拌的设备,第一螺旋输送机用于运送母料,将母料经过第一螺旋输送机运送到顶端后,落入到第二螺旋输送机的进料口,然后经过第二螺旋输送机进行输送,在第二螺旋输送机上设置有玻化微珠斗,该玻化微珠斗的下端开口,且与第二螺旋输送机之间为联通关系,也即是玻化微珠斗内的玻化微珠通过重力作用,自动进入到第二螺旋输送机内,通过第二螺旋输送机进行混合并搅拌,也即是在运送的过程中,实现混合搅拌。
14.2、为了实现计量,在第二螺旋输送机的出料端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暂存物料的筒体,在筒体上设置了计量阀,通过后台控制器进行控制计量阀的开关,预先设定一定的指,达到设定的指后,计量阀打开,母料进入到第二螺旋输送机内,在出料口上设置了用于排气的排气管,防止内部形成真空。
[0015] 3、玻化微珠斗的底部为轨道,调节片放置在轨道上,放置调节片移动的时候脱轨。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图1的立体图;
[0018]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0019]
图4为图2中玻化微珠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调节装置中去掉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1、支架;2、第一螺旋输送机;3、筒体;4、计量阀;5、第二螺旋输送机;6、玻化微珠斗;7、调节装置;8、软连接件;9、排气管;10、进料管;11、轨道;12、让位口;13、内层板;71、固定座;72、拉杆;73、锁紧螺栓;74、调节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如图1-5所示:
[0024]
实施例1
[0025]
一种新型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搅拌机,包括用于支撑作用的支架1,所述支架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运送母料的第一螺旋输送机2和用于输送混合后物料的第二螺旋输送机5,所述支架1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暂存玻化微珠的玻化微珠斗6,所述玻化微珠斗6的下端连接着第二螺旋输送机5,且玻化微珠从玻化微珠斗6的下端开口流入到第二螺旋输送机5的内部,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5上设置有用于接收物料的进料口,且进料口设置在玻化微珠斗6与第
二螺旋输送机5连接处的上游,母料经过连接处与玻化微珠混合经过第二螺栓输送机搅拌。
[0026]
本实施例中,描述了将母料与玻化微珠进行混合并搅拌的设备,第一螺旋输送机2用于运送母料,将母料经过第一螺旋输送机2运送到顶端后,落入到第二螺旋输送机5的进料口,然后经过第二螺旋输送机5进行输送,在第二螺旋输送机5上设置有玻化微珠斗6,该玻化微珠斗6的下端开口,且与第二螺旋输送机5之间为联通关系,也即是玻化微珠斗6内的玻化微珠通过重力作用,自动进入到第二螺旋输送机5内,通过第二螺旋输送机5进行混合并搅拌,也即是在运送的过程中,实现混合搅拌。
[0027]
实施例2
[0028]
所述第一螺旋输送机2的出料端通过软连接件8与第二螺旋输送机5上的进料口连接,所述软连接件8为胶管或伸缩管。
[0029]
区别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螺旋输送机2的出料端与第二螺旋输送机5上的进料口之间设置了软性连接,采用软连接件8,例如,胶管,布筒或者伸缩管均可。
[0030]
实施例3
[0031]
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5的出料端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暂存物料的筒体3,所述筒体3上设置有用于计量母料的计量阀4,经过计量阀4的开启和关闭实现计量。
[0032]
区别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实现计量,在第二螺旋输送机5的出料端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暂存物料的筒体3,在筒体3上设置了计量阀4,通过后台控制器进行控制计量阀4的开关,预先设定一定的指,达到设定的指后,计量阀4打开,母料进入到第二螺旋输送机5内,在出料口上设置了用于排气的排气管9,防止内部形成真空。
[0033]
实施例4
[0034]
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5的出料端与筒体3之间通过软连接件8连接。
[0035]
区别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螺旋输送机5的出料端与筒体3之间也采用软连接。
[0036]
实施例5
[0037]
所述第二螺旋输送机5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玻化微珠下料速度的调节装置7,所述调节装置7包括固定在第二螺旋输送机5外侧面上的固定座71,贯穿固定座71且能在固定座71内抽拉的拉杆72,设置在固定座71上用于固定拉杆72的锁紧螺栓73,与拉杆72相连的用于调节玻化微珠斗6与第二螺旋输送机5连接处进料大小的调节片74。
[0038]
区别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螺旋输送机5上设置了用于调节玻化微珠下料速度的调节装置7,通过手动拉动拉杆72移动,可以调节连接处的下料口大小,然后通过锁紧螺栓73对拉杆72进行固定。
[0039]
实施例6
[0040]
所述玻化微珠斗6的底部设置有轨道11,所述轨道11上用于放置调节片74,所述玻化微珠斗6的下部设置有内层板13,所述内层板13设置在玻化微珠斗6的内部,将玻化微珠斗6的下部分为两部分,所述内层板13的下端设置有用于方便拉杆72移动的让位口12。
[0041]
区别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玻化微珠斗6的底部为轨道11,调节片74放置在轨道11上,放置调节片74移动的时候脱轨。
[0042]
实施例7
[0043]
所述拉杆72与调节片74之间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片74的结构为弧形结构,且开口
朝下。
[0044]
区别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调节片74为弧形结构,开口朝下,方便贴合圆筒结构的第二螺旋输送机5。
[004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法(或工作原理):
[0046]
本技术在工作的时候,先将调节装置7调节到封闭状态,然后将玻化微珠放置在玻化微珠斗6内,上述操作完毕后,启动第一螺旋输送机2和第二螺旋输送机5,然后经母料倒入第一螺旋输送机2,母料经过运送后到达筒体3内,经过计量阀4的控制,会向第二螺旋输送机5内倒入一定量的母料,然后开始对调节装置7进行调节,通过手动调节拉杆72的位置,进而达到调节片74的位置调节,然后经过第二螺旋输送机5输送出来的混合物料进行检测,在指标范围内后,开始整体运行混合搅拌,在质量范围外的情况下,开始通过调节拉杆72进行玻化微珠的下料速度的调节。
[0047]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48]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