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建筑钢屋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跨度钢结构屋面整体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2.现有技术中的屋顶支撑按结构体系划分,可分为有檩屋盖和无檩屋盖。有檩屋盖是由屋顶材料、檩条、支撑、屋架等组成;无檩结构是指不用檩条等屋顶构件,屋顶板直接放在屋架上。由于轻型钢结构屋盖具有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自重轻和建设周期短等优点,因而在重型和大型厂房、大跨度的公共建筑中,已越来越多地使用有檩体系的轻型钢屋盖结构。在传统的工业厂房的屋顶系统设计中,大跨度屋顶檩条通常按简支梁模型计算,为满足强度及变形的要求,通常断面较大。
3.根据形状分类,屋顶可以分为平面型和斜面型,两种形状的屋顶的支撑结构也对应不相同。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阶段的两种形状屋顶施工不同,支撑结构需要随之改变,增加施工时间,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提高支撑结构的通用性,降低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大跨度钢结构屋面整体支撑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跨度钢结构屋面整体支撑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大跨度钢结构屋面整体支撑结构,包括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下方设置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用于支撑屋顶的支撑结构,若干所述支撑结构远离屋顶的一端均连接有基面;
8.每个所述支撑结构均包括主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连接在基面上,所述主支撑杆远离基面的一端与支撑面连接,所述主支撑杆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上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螺纹套筒的一端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有齿形板;
9.所述支撑面远离主支撑杆的两侧对称铰接有若干伸缩气缸,若干所述伸缩气缸远离支撑面的一端与齿形板抵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结构通过螺纹套筒对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进行调整,进而调整支撑面角度,同时通过伸缩气缸与齿型板抵接,保证支撑机构的稳定性,提高支撑结构的通用性,降低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11.可选的,所述主支撑杆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限位杆,两个所述限位杆均固定安装在基面上,两个所述限位杆远离基面的一端均固定安装在固定套板上,固定套板固定套接在主支撑杆远离基面的一端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杆对螺纹套筒起到限位作用,当主支撑杆转动带动
螺纹套筒发生运动时,保证螺纹套筒发生垂直方向移动,提高支撑结构稳定性的同时保证支撑结构正常运行。
13.可选的,所述支撑面以主支撑杆为对称轴,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滚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滚轮,两个所述第一滚轮均固定套接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一转轴上还铰接有第一连杆远离螺纹套筒的一端。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一滑轨,对第一连杆的运动方向起到限定作用,同时设置第一滚轮,降低第一连杆移动的阻力,提高施工效率。
15.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滚轮上都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若干第一通孔的其中一个内套接有固定杆。
16.可选的,所述第一滑轨上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
17.所述固定杆两端套接在其中一个第二通孔内。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杆套接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对第一滑轨上的第一滚轮起到限位作用,将第一滚轮位置固定进而固定第一连杆,提高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19.可选的,所述基面以主支撑杆为对称轴,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滑轨上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滚轮,两个所述第二滚轮均固定套接在第二转轴上;
20.所述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二转轴上;
21.所述第二转轴上还铰接有齿形板。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杆移动带动第二转轴移动,通过第二滚轮在第二滑轨上滑动,减少第二连杆移动时的阻力,降低施工难度,方便施工人员施工。
23.可选的,所述主支撑杆包括螺杆,所述螺杆转动连接在基面上,所述螺杆远离基面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球体,所述连接球体远离螺杆的一端抵接有支撑面。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接球体与支撑面抵接,使主支撑杆可以对不同类型的支撑面进行支撑,扩大与支撑面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支撑机构对支撑面的支撑稳定性。
25.可选的,所述支撑面远离主支撑杆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屋顶;
26.所述基面远离支撑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房屋主体。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屋顶和房屋主体进行连接,提高支撑结构对屋顶的支撑效果。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9.1.支撑结构通过螺纹套筒对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进行调整,进而调整支撑面角度,同时通过伸缩气缸与齿型板抵接,保证支撑机构的稳定性,提高支撑结构的通用性,降低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30.2.固定杆套接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对第一滑轨上的第一滚轮起到限位作用,将第一滚轮位置固定进而固定第一连杆,提高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31.3.设置连接球体与支撑面抵接,使主支撑杆可以对不同类型的支撑面进行支撑,扩大与支撑面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支撑机构对支撑面的支撑稳定性。
附图说明
3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3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剖视图。
35.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面;11、第一滑轨;12、第一滚轮;13、第一转轴;14、第一通孔;15、固定杆;16、第二通孔;2、支撑结构;21、主支撑杆;211、螺杆;212、连接球体;22、螺纹套筒;23、第一连杆;24、第二连杆;25、齿形板;26、伸缩气缸;27、限位杆;28、固定套板;3、基面;31、第二滑轨;32、第二滚轮;33、第二转轴;4、屋顶;5、房屋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大跨度钢结构屋面整体支撑结构。
38.参照图1,图2和图3,大跨度钢结构屋面整体支撑结构2包括支撑面1,支撑面1上固定连接有屋顶4,支撑面1远离屋顶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撑结构2,若干支撑结构2均包括主支撑杆21,主支撑杆21包括连接球体212,连接球体212与支撑面1抵接,支撑面1上以主支撑杆21为对称轴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一滑轨11,连接球体212远离支撑面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211,螺杆211远离支撑球体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基面3上,基面3上以主支撑杆21为对称轴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第二滑轨31。基面3远离支撑面1的一侧上固定连接有房屋主体5。
39.参照图1,图2和图3,螺杆211靠近连接球体212的一端上固定套接有固定套板28,固定套板28上固定套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限位杆27,两个限位杆27远离固定套板2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基面3上,两个限位杆27上滑动套接有螺纹套筒22,螺纹套筒22螺纹连接在螺杆211上,螺纹套筒22两端铰接有第一连杆23,第一连杆23远离螺纹套筒22的一端转动套接在第一转轴13上,第一连杆23远离螺纹套筒22的一端上还铰接有第二连杆24,第二连杆24远离第一连杆23的一端铰接有齿形板25,齿形板25滑动连接在第二滑轨31上,齿形板25上抵接有若干个伸缩气缸26的输出端,若干伸缩气缸26远离齿形板25的一端铰接在第一滑轨11上。
40.参照图1,图2和图3,第一滑轨11上设置有若干均匀设置的第二通孔16。第一滑轨1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滚轮12,两个第一滚轮12滑动连接在第一滑轨11上,两个第一滚轮12均固定套接在第一转轴13上。两个第一滚轮12上都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14,第一通孔14和第二通孔16横截面相同,若干第一通孔14的其中一个中套接有固定杆15,固定杆15还固定套接在若干第二通孔16中的其中一个内。
41.参照图1,图2和图3,第二滑轨3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滚轮32,两个第二滚轮32滑动连接在第二滑轨31上,两个第二滚轮32均固定套接在第二转轴33上,第二转轴33上铰接有第二连杆24远离第一连杆23的一端。第二转轴33上还铰接有齿形板25。
42.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大跨度钢结构屋面整体支撑结构2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一种大跨度钢结构屋面整体支撑结构2时,首先将第一滑轨11固定安装在支撑面1上,将第二滑轨31固定安装在基面3上,之后转动螺杆211,螺杆211转动带动螺纹套筒22在限位杆27上发生垂直方向上的移动,同时通过螺纹套筒22带动第一连杆23发生移动,通过第一连杆23带
动第一滚轮12在第一滑轨11上发生移动,同时通过第一连杆23带动第二连杆24发生移动,第二连杆24通过第二转轴33带动第二滚轮32在第二滑轨31上滑动,进而带动齿形板25向远离主支撑杆21的方向移动,通过伸缩气缸26与齿型板抵接,固定齿型板位置,提高支撑结构2对屋顶4的支撑能力,提高支撑结构2整体稳定性,同时使支撑结构2可以适应不同形状的屋顶4施工,提高支撑结构2的通用性,降低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之后将固定杆15对应固定套接在第一通孔14和第二通孔16内,使第一滚轮12在第一滑轨11上位置固定,提高支撑结构2整体稳定性。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