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理治疗方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40270发布日期:2023-05-05 13:56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理治疗方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心理治疗方舱。


背景技术:

1、在自然灾害医学救援中,受难者在灾害中可能会经历亲人的伤亡,或是自己身体也受到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受难者会因灾难而产生一些身心反应。而其中的一系列心理反应如果过于强烈或持续存在,就可能导致精神疾患。有研究表明,重大灾害后精神障碍的发生率为10%-20%,而一般性心理应激障碍更为普遍。因此,在当代的医疗救援技术中,在全世界针对各大灾难的救援活动之中,灾后心理辅导基本上已被列为了正式的医疗救助手段和项目。

2、对此,针对野外特殊环境例如战地、自然灾害等,需要一种既具有灵活机动性,同时也能适应野外恶劣环境下的医疗救治装备。

3、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810341611.0公开了一种心理防护方舱,包括方舱,所述方舱的内部通过隔离板隔离成多个隔离室,每个所述隔离室内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上开设有多个微小圆形通孔,每个所述隔离室的内部还放置有多个躺床,所述方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安装座。但本技术人实际的生产应用中发现,该方案仅侧重于提供一个相对密闭的隔离室,其功能集成度有限,方舱的信息化程度难以支撑远程医疗救援工作的开展;而且其模块化兼容能力不足,难以实现多个方舱的联动布局,在灾害环境或野战环境组建方舱医院,同时该方案对工作环境的人居友好性也设计不足,舱壁采用传统的简易铁皮等材料难以在复杂环境下满足工作人员长时间、半永久性地开展医疗诊断救援的需求。

4、因此,面对自然灾害医学救援中的心理辅导和治疗需求,需开发出一种具有可快速部署的机动化性能、以及人性化作业环境的医疗救援装备,能够实现与其它多个模块化医疗功能单元组建成灾害现场临时医院,半永久性地长期部署于野外现场,以满足抢险救灾,突发事故处置、以及军事行动等复杂环境的心理辅导及治疗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心理治疗方舱,能够灵活部署,对设备具有运载过程中减震防护功能和使用时的调平功能,具有高度的模块化和功能性特点,能够实现信息化互联功能,同时具备人性化的可长时间作业环境。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心理治疗方舱,包括舱体、心理治疗设备、供配电系统、通信系统、环境保障系统。

3、所述舱体在前壁设有舱门,舱体内部设有互相隔断的工作区、设备间。

4、所述心理治疗设备,包括设置在舱内的心理测评及情绪管理一体机、呐喊宣泄仪、vr心理训练仪。

5、所述供配电系统,其包括配电柜、线缆,用于对方舱内设备的供电。

6、所述通信系统,其包括环形网络交换机,用于方舱内部通信以及与外部通信系统组网实现信息互联。

7、所述环境保障系统,其包括暖通系统、通风系统、照明系统。

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心理治疗方舱内还设有医生工作站,所述医生工作站与环形网络交换机信息互联;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与环形网络交换机信息互联的无线路由器、视频监控、打印机、话机、音箱、显示屏。

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心理治疗方舱内还设有办公桌、椅子、茶几、陈列桌。

10、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舱体内壁表层设有不小于5mm厚的用竹炭材质制成的功能板,以增强方舱内部的隔音性能。

1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方舱侧壁上还设有电源及信号线、液体管道、气体管道能够通过的接口窗,所述接口窗包括壁盒框、壁盒盖、长铰链、挡水板,所述壁盒框嵌装在舱壁上,并带有密封橡胶条;所述壁盒盖通过长铰链与壁盒框相连接,所述挡水板设置在壁盒盖后侧以在壁盒盖打开时对其进行支撑。

1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舱门为双开门结构,开启角度大于110°,设有限位装置以避免门开启时与舱板碰撞;舱门门框采用铝型材,铝型材上设有密封胶条,舱门上方安装防雨雨檐;所述主舱底部四个角部位置设有调平支腿,调平支腿举升行程不小于300mm,用于方舱的调平;所述舱体是采用金属管材焊接成型的框架结构,框架用碳纤维复合板进行包裹,所述碳纤维复合板由铝合金材质的加强筋嵌装聚氨酯泡沫并在双面铺设碳纤维蒙皮,用环氧树脂粘接组成;舱内各面采用铝塑板粘贴,并在底面铺设防滑地板革。

1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舱体底板与舱内设备之间设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设有纵向减震装置,纵向减震装置包括与设备相连的上基体和与舱体底板相连的下基体。

14、所述上基体由盖板和与盖板相连的盖板筒体组成,盖板筒体内部设有与盖板相连的减能杆,所述减能杆在自由端设有用于摩擦耗能的减能斜面。

15、所述下基体由底板和底板相连的第一底板筒体和第二底板筒体构成,第二底板筒体下端内部设有径向阶梯盲孔,孔内设有阶梯轴,阶梯轴外径小的一端远离孔口,并在外部套设有减能弹簧,另一端的下部位置设有与所述减能斜面相适配的斜面结构,并在端面设有与减能杆杆部轮廓相适配的弧面结构。

16、所述盖板筒体和第一底板筒体内部嵌装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长度大于第二底板筒体高度。

1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减震器还设有横向减震装置,所述横向减震装置是由设置在盖板下部的两个以上减震瓦组成,所述减震瓦绕着盖板中心以圆周分布,减震瓦为开口向外的弧形结构,其一端与盖板底部固定连接,另一端设有与所述下基体的第二底板筒体内壁在常态下相适配并抵接的弧面。

1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减震器还设有调平装置,所述调平装置由调高筒、定位齿圈,以及滑条、滑槽的组合构成,所述调高筒设有内螺纹,下基体的第一底板筒体外壁设有与其相适配并连接的外螺纹;所述定位齿圈设于底板的上表面,滑槽和滑条设在调高筒外壁,其中滑条、滑槽组合不少于两组,且至少有一组沿定位齿圈的周向间距是定位齿圈齿距的整数倍和半个齿距之和,滑条下端设有与定位齿圈相适配的齿形结构,上端两侧设有滑动销;所述滑槽中部沿着调高筒轴向为空槽结构,滑槽上部、下部分别与调高筒外壁相连接,下部为开口结构,滑槽两侧与调高筒外壁之间设有容纳滑动销上下运动的空间,所述滑条与调高筒之间磁性连接。

1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舱体一侧的侧壁前端底部位置设有水接口窗,后端位于设备间位置的侧壁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空调百叶窗、氧气接口窗,在设备间相对侧的侧壁从上向下依次设置有空调百叶窗、排风口、电源及信号线接口窗;所述环境保障系统的暖通系统、通风系统的设备设于设备间,暖通系统由设于方舱后壁上方的空调、风道和空调控制器组成;所述通风系统设置在暖通系统下部位置,包括抽风扇、排风扇,设备间的主舱后壁下部位置设有百叶窗门;所述供配电系统采用三相四线制交流380v供电,设有短路保护、漏电保护、过流保护及防浪涌、避雷保护装置。

20、本技术实施例的优点是:

21、1、心理治疗方舱采用可移动的方舱结构,改进了传统只能采用固定地点进行医学心理治疗的模式,以舱室作为依托空间便于灵活部署,更好的适应恶劣环境下的心理治疗和救援作业的开展。

22、2、心理治疗方舱内部设置有丰富的心理治疗设备,包括心理测评及情绪管理一体机、呐喊宣泄仪、vr心理训练仪,可以在简陋、恶劣的救治环境下为患者提供先进、完善的心理医疗救助。

23、3、心理治疗方舱的舱壁设有隔音装置,对舱内和舱外环境进行声音隔离,使得舱外噪音不影响舱内心理救治的开展,也为舱内的呐喊宣泄仪等设备的使用提供了个人空间,同时不对舱外环境造成影响。

24、4、心理治疗方舱的信息化布局设置,实现了现代化的医疗信息管理,同时能够与其他相关的轻量化方舱医疗救治系统通信系统组网实现信息化互通互联;方舱的模块化设计以及高度集成化设计,可与其它医疗功能方舱模块构建一体化的医疗系统,从而在野外场地建立多功能的方舱医院。

25、5、心理治疗方舱的结构和尺寸特点能够满足不同运载工具的运输需求,方舱的舱体板料用材也有良好的隔热、隔音性能,同时方舱的内部装饰兼具功能性和美观性,为工作人员提供友好型的人性化工作环境;方舱同时具有温度调节、通风、照明等功能,从而提供进一步的人性化作业环境,可使方舱长时间、半永久性地应用在野外恶劣环境。

26、6、心理治疗方舱内部的设备在与舱体底板连接处安装有减震装置,在纵向和横向对设备进行减震保护,最大程度的避免重要设备在运输过程中因颠簸而造成的损坏。

27、7、心理治疗方舱内部的设备在与舱体底板连接处还设置有调平装置,在设备使用时可针对复杂的地势情况对重要设备进行适应性高度调节,而且在高度调节完成后可对调高装置进行止动防松,进一步确保设备使用过程的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