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用栅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93795发布日期:2022-11-23 02:23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工用栅栏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施工防护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施工用栅栏。


背景技术:

2.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需要通过设置栅栏来起到防护作用。
3.目前的栅栏包括呈矩形设置的栏框,栏框的底部安装有若干用于插入到地内的地钉,栏框的内侧安装有若干呈交错排布的防护柱,防护柱与栏框相互配合,从而起到防护作用并保证了栏框的结构强度。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交错排布的防护柱中含有部分呈水平设置的防护柱,这部分防护柱将便于人为攀爬和翻越栅栏,存在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影响了栅栏对施工区域的防护效果,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人为攀爬和翻越栅栏的情况发生,本技术提供一种施工用栅栏。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施工用栅栏,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施工用栅栏,包括呈矩形设置的栏框,栏框的底部安装有若干用于插入到地内的插杆,栏框的内侧设有若干沿栏框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布的防护柱和沿栏框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转轴,转轴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于栏框并转动穿设于所有防护柱,每根防护柱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安装在转轴侧壁上的第一尖刺组件,栏框的上端安装有第二尖刺组件。
7.可选的,所述第一尖刺组件包括两个共同夹持于转轴的半环和若干安装在半环外壁上的第一防护刺,两个半环的一端相互铰接,两个半环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副连接。
8.可选的,所述防护柱将栏框内部分隔成若干沿栏框宽度方向依次排布的防护腔,所有防护腔的宽度和所有半环的长度均相等。
9.可选的,所述第二尖刺组件包括若干在栏框上端的立板,立板的上端安装有若干尖端朝上的第二防护刺。
10.可选的,所述栏框的左侧安装有呈竖直设置的第一连接套,栏框的右侧安装有呈竖直设置的第二连接套,第二连接套内沿竖直方向滑动穿设有可向下插入到相邻栏框上的第一连接套内的插杆。
11.可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的内壁上均周向设有若干沿竖直方向贯穿于自身上下两端的齿槽,插杆的侧壁上周向设有若干用于滑动卡接在齿槽内的卡齿。
12.可选的,所述插杆的上端安装有用于抵触第二连接套上端的限位板
13.可选的,所述插杆的下端螺纹配合有螺母,当限位板抵触于第二连接套上端时,螺纹配合于插杆下端的螺母将位于第一连接套的下方并可向上旋转抵紧于第一连接套的下端。
1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5.1.第一尖刺组件和第二尖刺组件因自身的尖锐将起到一定的警示效果,从而有效地减少人为攀爬和翻越栅栏的情况发生;
16.2.半环的外壁上密布第一防护刺,从而减少了人为踩踏转轴的情况发生;
17.3.若人强行踩踏转轴,则转轴将会绕自身轴线自转,使得人不易在转轴上站稳,从而进一步减少了人为踩踏转轴的情况发生;
18.4.插杆可插入到位于左侧的栏框上的第二连接套内和位于右侧的栏框上的第一连接套内,从而实现了相邻两个栏框的连接,提高了栏框的稳定性,并防止相邻两个栏框被强制分离,从而保证了栅栏对施工区域的防护效果;
19.5.通过将上下拉动插杆,并使得卡齿卡接在不同的齿槽内,即可实现相邻两个栏框的多角度连接。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整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栏框、插杆和第一尖刺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尖刺组件和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1、栏框;11、地钉;12、防护柱;13、转轴;14、第一连接套;141、齿槽;15、第二连接套;16、插杆;161、卡齿;17、限位板;18、螺母;2、第一尖刺组件;21、半环;22、第一防护刺;23、螺栓连接副;3、第二尖刺组件;31、立板;32、第二防护刺。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施工用栅栏。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施工用栅栏,包括呈矩形设置的栏框1,栏框1的底部安装有若干地钉11,地钉11能够插入到地内,使得栏框1稳定支撑在地面上;栏框1的内侧设有若干沿栏框1的宽度方向依次排布的防护柱12和沿栏框1的宽度方向延伸的转轴13,防护柱12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在栏框1的上下两侧内壁上,从而实现了对栏框1的有效地支撑;转轴13绕自身轴线转动连接于栏框1并转动穿设于所有防护柱12,从而将栏框1和所有防护柱12连接为一体,提高了栅栏的稳定性。
27.防护柱12将栏框1内部分隔成若干沿栏框1宽度方向依次排布的防护腔,每个防护腔内均设有安装在转轴13侧壁上的第一尖刺组件2,栏框1的上端安装有第二尖刺组件3,第一尖刺组件2和第二尖刺组件3因自身的尖锐将起到一定的警示效果,从而有效地减少人为攀爬和翻越栅栏的情况发生。
28.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尖刺组件2包括两个共同夹持于转轴13的半环21和若干安装在半环21外壁上的第一防护刺22,所有防护腔的宽度和所有半环21的长度均相等,故转轴13位于防护腔的部分均将被半环21包裹,且半环21将不易在转轴13上发生晃动;第一防护刺22沿半环21的轴线周向设有多个,第一防护刺22还沿半环21的轴向依次设有多个,故半环21的外壁上密布第一防护刺22,从而减少了人为踩踏转轴13的情况发生;若人强行踩
踏转轴13,则转轴13将会绕自身轴线自转,使得人不易在转轴13上站稳,从而进一步减少了人为踩踏转轴13的情况发生。
29.两个半环21的一端相互铰接,两个半环21的另一端通过螺栓连接副23连接,从而方便了第一尖刺组件2在转轴13上的拆装。在栅栏运输时,工人可将第一尖刺组件2拆除,以便第一防护刺22误伤到搬运工人。
30.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尖刺组件3包括若干在栏框1上端的立板31,立板31的上端安装有若干尖端朝上的第二防护刺32,第二防护刺32能够有效地防止人翻越栅栏。
31.栏框1的左侧安装有呈竖直设置的第一连接套14,栏框1的右侧安装有呈竖直设置的第二连接套15,第二连接套15位于第一连接套14的右上方,第二连接套15内沿竖直方向滑动穿设有插杆16。在相邻两个栏框1中,插杆16可插入到位于左侧的栏框1上的第二连接套15内和位于右侧的栏框1上的第一连接套14内,从而实现了相邻两个栏框1的连接,提高了栏框1的稳定性,并防止相邻两个栏框1被强制分离,从而保证了栅栏对施工区域的防护效果。
32.插杆16的上端安装有限位板17,当插杆16插入到上下相对的第二连接套15和第一连接套14内时,限位板17可压紧于第二连接套15的上端,实现了对插杆16的支撑,防止插杆16掉落;插杆16的下端螺纹配合有螺母18,当限位板17抵触于第二连接套15上端时,螺纹配合于插杆16下端的螺母18将位于第一连接套14的下方并可向上旋转抵紧于第一连接套14的下端,使得第一连接套14和第二连接套15被锁紧固定在一起,从而提高了相邻两个栏框1连接的稳定性。
33.第一连接套14和第二连接套15的内壁上均周向设有若干沿竖直方向贯穿于自身上下两端的齿槽141,插杆16的侧壁上周向安装有若干卡齿161,卡齿161可沿竖直方向滑动插接在第一连接套14和第二连接套15的齿槽141内,使得相邻两个栏框1的连接角度不易发生改变,保证了相邻两个栏框1的稳定连接;通过将上下拉动插杆16,并使得卡齿161卡接在不同的齿槽141内,即可实现相邻两个栏框1的多角度连接。
3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施工用栅栏的实施原理为:转轴13将栏框1和所有防护柱12连接为一体,提高了栅栏的稳定性;半环21的外壁上密布第一防护刺22,使人无法直接踩踏转轴13;若人强行踩踏转轴13,则转轴13将会绕自身轴线自转,使得人不易在转轴13上站稳;且立板31上端的第二防护刺32的尖端朝上,第一尖刺组件2和第二尖刺组件3相互配合,从而减少了人为攀爬和翻越栅栏的情况发生。
3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36.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上方”、“下方”、“上端”、“下端”、“下表面”、“顺时针”、“逆时针”、“左”、“右”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37.同时,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特征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之下”和“上面”包
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是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的高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下”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低于第二特征。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