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保温墙板及装配式内保温墙板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34439发布日期:2022-11-25 23:16阅读:53来源:国知局
内保温墙板及装配式内保温墙板构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保温墙板及装配式内保温墙板构造。


背景技术:

2.建筑外内保温墙板的脱落、开裂、空鼓、泛霜等问题给城市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多地陆续禁用外墙外保温系统,集成保温墙体的研发成为热点。目前市场上对集成保温墙体的研究多集中在外墙,采用预制三明治夹心保温墙体等技术,对内保温墙板的研究较少,市场应用也较少,这是由于内保温将会占用室内空间。但随着城市更新项目越来越多,外墙集成保温技术在一些古建筑、老旧建筑的翻新、改建中并不适用。对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占用空间较小的内保温墙板,并能够适用于既有建筑的改造项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保温墙板及装配式内保温墙板构造,解决了传统内保温墙板占用室内空间大以及适用于既有建筑改造的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保温墙板,包括保温层及饰面层,所述保温层位于一建筑墙体的外侧,所述饰面层位于所述保温层的外侧,且所述饰面层与所述保温层连接,所述保温层采用气凝胶绝热毡,所述饰面层采用竹木纤维板。
5.可选的,所述饰面层与所述保温层通过保温钉连接。
6.可选的,所述饰面层的外表面覆盖有装饰膜。
7.可选的,所述装饰膜为pp膜、pvc膜或petg膜。
8.可选的,所述饰面层的厚度介于5mm-8mm之间,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介于10mm-40mm之间。
9.可选的,所述饰面层及所述保温层上对应开设有用于供线缆穿设的孔洞。
10.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内保温墙板构造,包括龙骨支架以及安装在所述龙骨支架上的墙板单元,所述墙板单元由若干如上所述的内保温墙板拼接而成。
11.可选的,所述内保温墙板的饰面层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榫头和榫槽,相邻两块所述内保温墙板通过所述饰面层上的榫头及榫槽对应拼接。
12.可选的,所述装配式内保温墙板构造还包括金属卡件,所述金属卡件设置于最外侧的所述内保温墙板的外端面处,所述金属卡件用于将所述内保温墙板压紧在所述龙骨支架上。
13.可选的,所述金属卡件包括安装部、卡紧部及垂直连接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卡紧部的中间部,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内保温墙板与所述建筑墙体之间且与所述建筑墙体连接,所述中间部与所述最外侧的内保温墙板的外端面相贴合,所述卡紧部与所述内保温墙板的外表面相贴合。
14.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保温墙板及装配式内保温墙板构造中,至少具有以下
有益效果之一:
15.1)所述保温层采用气凝胶绝热毡,所述饰面层采用竹木纤维板,两者均为绿色环保材料;
16.2)气凝胶绝热毡隔热隔声性能优异,保温效果好;
17.3)同样节能效果条件下,气凝胶绝热实际使用厚度比传统材料少约3/4,减少了传统做法内保温占用的室内空间;
18.4)可标准化、装配化生产,现场干式工法安装,重量轻,安装便捷,能够从根源上解决外保温脱落等问题;
19.5)所述内保温墙板与外围护结构独立,可根据需要进行更新与替换;
20.6)不仅适用于新建建筑,也同样适用于老旧建筑或古建筑改造项目,解决了目前城市更新项目中保温难做的问题。
附图说明
21.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提供的附图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其中: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保温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内保温墙板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保温墙板的拼接示意图。
25.附图中:
26.1-保温层;2-饰面层;3-建筑墙体;4-保温钉;5-榫头;6-榫槽;7-金属卡件。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未按比例绘制,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此外,附图所展示的结构往往是实际结构的一部分。特别的,各附图需要展示的侧重点不同,有时会采用不同的比例。
28.如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若干”通常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如在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至少两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除非内容另外明确指出外。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至少两个该特征。
29.请参照图1-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内保温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内保温墙板构造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保温墙板,包括保温层1及饰面层2,所述保温层1位于一建筑墙体3的外侧,所述饰面层2位于所述保温层1的外侧,且所述饰面层2与所述保温层1连接,所述保温层1采用气凝胶绝热毡,所述饰面层2采用竹木纤维板。
30.需要理解的是,本文中提及的“内侧”及“外侧”均是相对于既有建筑而言,所述“内侧”是指朝向所述既有建筑的屋内的一侧,也即靠近所述建筑墙体3的一侧,所述“外侧”是指朝向所述既有建筑的屋外的一侧,也即远离所述建筑墙体3的一侧。
31.所述气凝胶绝热毡是一种新型保温材料,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固体物质形态。在绝热领域,气凝胶绝热毡采用的气凝胶原材料多为二氧化硅气凝胶,是目前已知的密度最小、质量最轻的固体材料。二氧化硅气凝胶同时具有低导热系数(0.013~0.025w/(m.k))、高孔隙率(80~99.8%)等特点,其孔径尺寸低于常压下空气分子平均自由程,在气凝胶空隙中空气分子近似静止,从而避免了空气的对流传热;气凝胶的体积密度及纳米网格结构的弯曲路径也阻止了气态和固态热传导,其空隙壁也可以将热辐射降低。因此,气凝胶的绝热效果远优于其他保温材料。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凝胶绝热毡采用优质纤维针刺毡作为基材,与二氧化硅凝胶复合而成,同样节能效果条件下,气凝胶绝热实际使用厚度比传统材料少约3/4。
32.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内保温墙板集保温、装饰功能于一体,具有隔热性能优异,保温效果好且占用空间小、施工便捷、施工周期短、无湿作业等优点,可标准化、装配化生产,能够从根源上解决外保温脱落等问题,并且除了新建建筑外,本技术的内保温墙板也适用于既有建筑改造项目。
33.本实施例中,所述饰面层2采用竹木纤维板,基材板是一种木塑挤出的木塑产品,其主要成分是pvc树脂、钙粉及少量竹粉木粉,经过微发泡工艺高温挤出,经过定型模然后冷却成型。
34.较佳的,所述饰面层2的外表面覆盖有装饰膜。本实施例中,可采用覆膜工艺将装饰膜覆至所述竹木纤维板的外表面。所述装饰膜为pp膜、pvc膜或petg膜,当然,也可以采用常见的纸、布等,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
35.本实施例中,所述饰面层2与所述保温层1通过保温钉4连接。所述保温钉4具有抗老化、防腐、耐寒耐热性能好以及承载力高等特点,安装简便,不需要特殊的安装工具。本技术对于所述保温钉4的数量以及分布方式不作任何限制。
36.较佳的,所述饰面层2的厚度介于5mm-8mm之间,所述保温层1的厚度介于10mm-40mm之间。需要注意的是,所述饰面层2及所述保温层1的厚度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的方案,具体的厚度需要根据需求来设计合适的厚度,在此不做限制。
37.较佳的,所述饰面层2及所述保温层1上对应开设有用于供线缆穿设的孔洞,所述孔洞的开设可根据需求进行预加工,本技术对于是否开洞、开洞的数量、大小及位置均不作任何限制。
38.基于此,请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内保温墙板构造,包括龙骨支架(图中未示出)以及安装在所述龙骨支架上的墙板单元,所述墙板单元由若干如上所述的内保温墙板拼接而成。
39.请结合图3,并结合图1,所述内保温墙板的饰面层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榫头5和榫槽6,相邻两块所述内保温墙板通过所述饰面层2上的榫头5及榫槽6对应拼接。采用榫卯连接的方式能够使相邻两块内保温墙板相互咬合,提高所述内保温墙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对于所述榫头5及所述榫槽6的形状及数量均不作任何限制,只要相邻两块内保温墙板能够相互匹配即可。
40.较佳的,所述装配式内保温墙板构造还包括金属卡件7,所述金属卡件7设置于最外侧的所述内保温墙板的外端面处,所述金属卡件7用于将所述内保温墙板压紧在所述龙骨支架上。除了位于最外侧的内保温墙板之外,其他内保温墙板之间通过榫头5和榫槽6进行拼接,故不需要通过所述金属卡件7进行固定,同时也避免所述金属卡件7影响装配式内保温墙板的整体美观性,而位于最外侧的所述内保温墙板,则可以通过所述金属卡件7做进一步的固定,提高所述内保温墙板的稳固性。
41.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卡件7包括安装部、卡紧部及垂直连接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卡紧部的中间部,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内保温墙板与所述建筑墙体3之间且与所述建筑墙体3连接,例如通过螺钉,所述中间部与所述最外侧的内保温墙板的外端面相贴合,所述卡紧部与所述内保温墙板的外表面相贴合。
42.本实施例中,所述龙骨支架可采用调平龙骨,所述龙骨支架的材质可采用连续热镀锡钢板及钢带,找平螺栓规格分为60mm、80mm及100mm三种,可以提供10-100mm的调节空间,调平龙骨施工现场采用全干法施工。
43.具体安装步骤如下:
44.1)了解安装技术要求和安装质量要求,根据排版图对所述内保温墙板进行预排,按图纸编号,从小到大编号依次整理并核对尺寸。
45.2)在建筑墙体3的外表面自上而下安装横向龙骨,通过找平螺栓调节平整度;
46.3)根据现场情况,确定第一块内保温墙板的安装位置,一般从一个房间的内阳角位置、门边、窗边开始安装第一块内保温墙板,用枪钉进行固定,然后轻轻敲击竹木纤维板,使其固定在墙面上,接着安装踢脚线、顶面收口、落地窗侧面收口条和装配化门套。
47.需要注意的是,安装内保温墙板时,需要先检查内保温墙板安装的位置是否需要设置水电预埋口,如有需要,在该位置需要开好相应的孔洞。
48.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保温墙板及装配式内保温墙板构造,集保温、装饰功能于一体,具有隔热性能优异,保温效果好且占用空间小、施工便捷、施工周期短、无湿作业等优点,可标准化、装配化生产,能够从根源上解决外保温脱落等问题,并且除了新建建筑外,也适用于既有建筑改造项目。
49.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实用新型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