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施工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50937发布日期:2022-12-14 02:54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施工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施工防护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施工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力工程,即与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有关的工程,广义上还包括把电作为动力和能源在多个领域中应用的工程,而电力工程则需电力施工进行实际运用。
3.但是现有技术中,在实际进行电力施工时,需要在施工场所的外围增添障碍物或防护栏等装置,而防护栏在实际投入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电力施工的位置有些处于泥土地面,常规防护栏在泥土地面的固定效果欠佳,易发生倾倒,防护栏倾倒后,则无法起到防护与警示的效果,若此时非工作人员进入施工场所,严重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常规防护栏在泥土地面的固定效果欠佳,易发生倾倒,防护栏倾倒后,则无法起到防护与警示的效果,若此时非工作人员进入施工场所,严重可能发生触电事故,提供一种电力施工防护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施工防护装置,包括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外表面连接有旋转板,所述螺纹柱通过旋转板连接有中轴,所述中轴的外表面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连接有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外表面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底端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外表面连接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的外表面设置有对接环,所述对接环的内表面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端设置有圆板,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螺纹杆的底端设置有锥形头。
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旋转板的内表面设置有与螺纹柱的外表面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旋转板共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旋转板呈垂直路线排列于螺纹柱的外表面。
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旋转板,可直接对旋转板进行推动,从而达到角度调节的目的。
8.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中轴的两端延伸至旋转板的外部,所述连接板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连接板均位于中轴的外表面。
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中轴,可为其余组件提供稳定的承接支点。
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均延伸至防护板的外部,所述连接轴的顶端连接有限位环板。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连接轴可为其余组件提供额外的对接支点。
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对接环的内表面设置有与螺纹杆的外表面相适配的螺纹孔,且螺纹杆的两端均通过螺纹孔并分别延伸至对接环的外部。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对接环,可为螺纹杆提供稳定的对接支点。
14.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板的底面设置有承接凹槽,所述承接凹槽的内表面呈环形。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承接凹槽,在需要进行定位与固定时,泥土可直接填满承接凹槽,从而使得支撑板支撑于泥土的外表面。
16.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螺纹柱的顶端设置有顶架,所述螺纹柱的底面设置有底架。
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设置底架可为螺纹柱提供稳定的承接支点。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19.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组件与其余组件,既可以通过固定组件将整体防护装置固定于泥土地面,同时还可以通过使用其余组件对整体防护装置的防护角度进行微调,尽量地避免了常规防护栏在泥土地面的固定效果欠佳,易发生倾倒的技术问题,进而规避了防护栏倾倒后,则无法起到防护与警示的效果,若此时非工作人员进入施工场所,严重可能发生触电事故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力施工防护装置整体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力施工防护装置整体组件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力施工防护装置整体组件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力施工防护装置图3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24.图例说明:
25.1、螺纹柱;2、顶架;3、底架;4、旋转板;5、中轴;6、连接板;7、夹持板;8、防护板;9、连接轴;10、底板;11、固定组件;
26.1101、对接环;1102、螺纹杆;1103、圆板;1104、支撑板;1105、锥形头。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1
29.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力施工防护装置,包括螺纹柱1,螺纹柱1的外表面连接有旋转板4,螺纹柱1通过旋转板4连接有中轴5,中轴5的外表面连接有连接板6,连接板6的外表面连接有夹持板7,夹持板7的外表面连接有防护板8,防护板8的外表面设置有连接轴9,连接轴9的底端设置有底板10,底板10的外表面连接有固定
组件11,固定组件11的外表面设置有对接环1101,对接环1101的内表面连接有螺纹杆1102,螺纹杆1102的顶端设置有圆板1103,螺纹杆1102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板1104,螺纹杆1102的底端设置有锥形头1105,旋转板4的内表面设置有与螺纹柱1的外表面相适配的螺纹孔,旋转板4共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旋转板4呈垂直路线排列于螺纹柱1的外表面,通过设置旋转板4,可直接对旋转板4进行推动,从而达到角度调节的目的。
30.实施例2
31.如图1-图4所示,中轴5的两端延伸至旋转板4的外部,连接板6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连接板6均位于中轴5的外表面,通过设置中轴5,可为其余组件提供稳定的承接支点,连接轴9的两端均延伸至防护板8的外部,连接轴9的顶端连接有限位环板,通过设置连接轴9可为其余组件提供额外的对接支点,对接环1101的内表面设置有与螺纹杆1102的外表面相适配的螺纹孔,且螺纹杆1102的两端均通过螺纹孔并分别延伸至对接环1101的外部,通过设置对接环1101,可为螺纹杆1102提供稳定的对接支点,支撑板1104的底面设置有承接凹槽,承接凹槽的内表面呈环形,通过设置承接凹槽,在需要进行定位与固定时,泥土可直接填满承接凹槽,从而使得支撑板1104支撑于泥土的外表面,螺纹柱1的顶端设置有顶架2,螺纹柱1的底面设置有底架3,通过设置底架3可为螺纹柱1提供稳定的承接支点。
32.工作原理:
33.如图1-图4所示,使用时,若需要对防护角度进行微调时,可推动旋转板4,由于旋转板4与螺纹柱1为螺纹连接,所以旋转板4可直接进行角度调节,旋转板4在进行平行的角度调节时,便可带动中轴5进行位移,中轴5便可带动连接板6与夹持板7进行传动,而夹持板7便可带动防护板8进行角度调节,待防护板8调整至预计角度后,便可停止对旋转板4的调节工作;
34.调节完成后,便可将整体组件移动至预计固定的位置进行固定处理,而固定处理时,首先确认固定位置是否属于泥土地面,若不属于泥土地面,则可直接进行固定,无需使用固定组件11,若属于泥土地面;
35.此时便需要使用固定组件11,使用时,将底架3贴合至固定地面的外表面,贴合后,便可使用固定组件11,向右旋转圆板1103,圆板1103在向右进行旋转的过程中便可带动螺纹杆1102进行传动,螺纹杆1102在跟随圆板1103一同发生位移的同时向下发生位移并带动支撑板1104与锥形头1105进行传动,锥形头1105与泥土地面的外表面相接触后,持续转动圆板1103,直至锥形头1105的外表面完全没入泥土的内表面,完全没入的同时,支撑板1104的底面与泥土地面相接触,此时仍需转动圆板1103,因为支撑板1104的底面设置有承接凹槽,所以泥土将会逐渐填满承接凹槽的内表面,泥土将会形成凹凸状环绕支撑板1104的外表面,随后根据上述操作内容重复调节另一侧的固定组件11,此时便可完成固定工作。
3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