桁条插条及桁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18171发布日期:2023-01-20 18:02阅读:28来源:国知局
桁条插条及桁条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温室建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桁条插条及桁条组件。


背景技术:

2.目前,温室搭建时需要使用,屋面桁条插条,为了使温室顶部能更好的吸收阳光,提高透光率,且容易排放雨水,常见的温室多采用双坡形屋面结构,如文洛式温室。现有技术中,玻璃与桁条之间连接时,会出现缝隙,使温室密封效果不好,并造成屋顶玻璃固定不稳定的情况,为解决该问题,在现有技术中已采用玻璃密封胶和代替玻璃密封胶的一种pvc插条,来增强密封效果,但玻璃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发生固化现象,固化后玻璃胶会脱落,严重影响密封效果。现有的pvc插条密封效果较好,但是截面面积较大,插条为一体式结构,导致温室后期更换、维修拆卸很不方便,同时也导致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桁条插条及桁条组件,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插条与桁条为一体式结构,后期维修、更换、拆卸困难技术问题。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桁条插条,包括:主体部,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桁条;
5.第一夹持密封件,所述第一夹持密封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
6.第二夹持密封件,所述第二夹持密封件设置于所述主体部,所述第一夹持密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密封件相互面对设置,所述第一夹持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密封件之间形成夹持区间,所述夹持区间用于夹持所述板构件以使所述板构件与所述桁条固定。
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设置有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相互面对设置;
8.所述第一夹持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夹持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部。
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主体部具有平板结构,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体部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侧边上。
1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均具有平板结构,所述第一支撑部的长度与所述主体部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主体部成角度设置;
11.所述第二支撑部的长度与所述主体部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二支撑部与所述主体部成角度设置。
1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主体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共同形成u型槽结构,沿着所述u型槽的深度,所述第一支撑部与所述第二支撑部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1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部面对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侧面,所述第一夹持密封件具有长条结构,所述第一夹持密封件
的长度沿所述第一支撑部的长度方向延伸;
14.所述第二夹持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部面对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一侧面,所述第二夹持密封件具有长条结构,所述第二夹持密封件的长度沿所述第二支撑部的长度方向延伸。
1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密封件与所述第一支撑部成角度设置;
16.所述第二夹持密封件与所述第二支撑部成角度设置。
1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密封件均具有弹性。
18.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桁条组件,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桁条插条,因而,具有该桁条插条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桁条组件还包括:
20.桁条,所述桁条设置有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分别可拆卸地设置有所述桁条插条;
21.板构件,所述板构件通过所述桁条插条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板构件的相对设置的两侧板面分别与所述第一夹持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密封件抵接。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23.本技术提供的桁条插条包括:主体部,可拆卸地设置于桁条;第一夹持密封件,第一夹持密封件设置于主体部;第二夹持密封件,第二夹持密封件设置于主体部,第一夹持密封件与第二夹持密封件相互面对设置,第一夹持密封件和第二夹持密封件之间形成夹持区间,夹持区间用于夹持板构件以使板构件与桁条固定。
24.本技术提供的桁条插条,能够将板构件与桁条进行可拆卸连接,并且板构件与本桁条插条之间、本桁条插条与桁条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为后续板构件和/或本桁条插条的检修、维修、更换提供便利,操作简单,还能够降低桁条损坏的概率。
25.本技术提供的桁条组件,包括上述所述的桁条插条,因而,通过本桁条插条将玻璃或者其他材质的板构件与桁条进行可拆卸连接,安装和拆卸过程简单、便捷,便于后续维修和更换。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桁条插条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桁条插条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桁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
31.100-桁条,300-板构件,101-第一安装部,102-第二安装部,1-主体部,2-第一支撑
部,3-第二支撑部,4-第一夹持密封件,5-第二夹持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3.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
34.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7.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的桁条插条及桁条组件。
38.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桁条插条,本桁条插条包括:主体部1、第一夹持密封件4和第二夹持密封件5,第一夹持密封件4和第二夹持密封件5对称地设置在主体部1上,并且第一夹持密封件4和第二夹持密封件5相互面对设置,使得在第一夹持密封件4和第二夹持密封件5之间形成夹持区间,夹持区间用于夹持板构件300,而桁条100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本桁条插条的主体部1的安装部,将主体部1安置于安装部后将板构件300设置在夹持区间内,即可完成板构件300与桁条100的安装,并且板构件300与桁条100是通过本桁条插条进行固定,而本桁条插条与桁条100之间以及板构件300与本桁条插条的夹持区间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后期维修和更换。需要说明的是,板构件300具体为玻璃或者pvc板,为温室建造的必要构件。
39.可见,本技术提供的桁条插条,能够将板构件300与桁条100进行可拆卸连接,并且板构件300与本桁条插条之间、本桁条插条与桁条100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为后续板构件300和/或本桁条插条的检修、维修、更换提供便利,操作简单,还能够降低桁条100损坏的概率。
4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主体部1设置有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第二支撑部3与第一支撑部2相互面对设置;
41.第一夹持密封件4设置于第一支撑部2,第二夹持密封件5设置于第二支撑部3。
4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主体部1具有平板结构,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分别设置在主体部1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侧边上。
43.在该实施例中,主体部1具有平板结构,主体部1的长度与桁条100的长度近似相等,平板结构包括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侧边和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两侧边,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分别设置在主体部1的平板结构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两侧边,优选地,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沿主体部1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中线对称设置,从而使得设置在第一支撑部2上的第一夹持密封件4和设置在第二支撑部3上的第二夹持密封件5对称设置,在第一夹持密封件4和第二夹持密封件5同时夹持住板构件300时,两者对板构件300施加的力尽量相等,避免板构件300局部受力过大。
4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均具有平板结构,第一支撑部2的长度与主体部1的长度相同,第一支撑部2与主体部1成角度设置;
45.第二支撑部3的长度与主体部1的长度相同,第二支撑部3与主体部1成角度设置。
4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支撑部2、主体部1和第二支撑部3共同形成u型槽结构,沿着u型槽的深度,第一支撑部2与第二支撑部3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47.在该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也具有平板结构,优选地,第一支撑部2的长度、第二支撑部3的长度和主体部1的长度相同,优选地,第一支撑部2与主体部1成角度设置,第二支撑部3与主体部1成角度设置,从而使得第一支撑部2、主体部1和第二支撑部3共同形成u型槽结构,更优选地,第一支撑部2与主体部1之间的角度和第二支撑部3与主体部1之间角度均为钝角,使得沿着u型槽的深度第一支撑部2与第二支撑部3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从而使得主体部1与第一支撑部2和第二支撑部3共同形成的结构在结构上具有弹性,从而确保本桁条插条在桁条100的安装部内能够与安装部的内壁贴合或者抵接,从而确保本在安装部的稳定性,进而确保板构件300相对桁条100的稳定性。
48.优选地,第一支撑部2、主体部1和第二支撑部3具有一体结构,确保三者共同形成的u型槽的结构强度。
4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夹持密封件4设置于第一支撑部2面对第二支撑部3的一侧面,第一夹持密封件4具有长条结构,第一夹持密封件4的长度沿第一支撑部2的长度方向延伸;
50.第二夹持密封件5设置于第二支撑部3面对第一支撑部2的一侧面。
51.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夹持密封件4设置在第一支撑部2的内壁面,也就是第一支撑部2面对第二支撑部3的一侧壁面,第二夹持密封件5设置在第二支撑部3的内壁面,也就是第二支撑部3面对第一支撑部2的一侧壁面,使得将板构件300安置于夹持区间内后第一夹持密封件4和第二夹持密封件5均能够紧密地抵接板构件300,从而确保板构件300在夹持区间内的稳定性。
5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夹持密封件4与第一支撑部2成角度设置;第二夹持密封件5与第二支撑部3成角度设置。
53.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夹持密封件4的一侧边与第一支撑部2连接,并且第一夹持密封件4与第一支撑部2之间形成角度,第二夹持密封件5的一侧边与第二支撑部3连接,并且两者之间形成角度,优选地,第一夹持密封件4和第二夹持密封件5朝向主体部1倾斜,使得在将板构件300插入夹持区间时,避免第一夹持密封件4和第二夹持密封件5产生干扰,确保板构件300插接到位。
5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夹持密封件4和第二夹持密封件5均具有
弹性。
55.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夹持密封件4和第二夹持密封件5均具有弹性,使得将板构件300插入夹持区间内后,第一夹持密封件4和第二夹持密封件5均与板构件300发生相互挤压,使得第一夹持密封件4和第二夹持密封件5均发生轻微形变,一方面确保第一夹持密封件4和第二夹持密封件5对板构件300的夹持紧密程度,另一方面使得第一夹持密封件4与板构件300之间以及第二夹持密封件5与板构件300之间具有较好的密封性,避免有水进入桁条100或者使用本桁条插条建造的温室内。
56.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桁条插条能够将用于建造温室的板构件与桁条可拆卸连接,便于本桁条插条以及板构件的维修和更换,并且本桁条插条与板构件之间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从而大幅度降低使用本桁条插条建造的温室发生漏水的概率。
57.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桁条组件,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桁条插条,因而,具有该桁条插条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5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桁条组件还包括:
59.桁条100,桁条100设置有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分别可拆卸地设置有桁条插条;
60.板构件300,板构件300通过桁条插条设置于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板构件300的相互面对设置的两侧板面分别与第一夹持密封件4和第二夹持密封件5抵接。
61.在该实施例中,桁条100为由型材制成的长条结构,桁条100具有长度较长的两侧边和长度较短的两端部,桁条100的一个侧边形成有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均具有槽体结构,并且第一安装部101的槽体结构的开口与第二安装部102的槽体结构的开口方向相反,第一安装部101内设置有一个桁条插条,桁条插条的开口朝向与第一安装部101的开口方向相同,第二安装部102内设置有另一个桁条插条,该桁条插条的开口朝向与第二安装部102的开口方向相同,使得第一安装部101内的桁条插条和第二安装部102内的桁条插条能够各自安装一个板构件300,并且两个板构件300沿同一平面设置并朝向相反的方向延伸,按照此规律,相邻的两个板构件300之间设置有一个桁条100,从而完成温室的建造。
6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