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45205发布日期:2023-02-03 21:22阅读:58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


背景技术:

2.现代建筑工程中会使用组合框架。组合框架由于钢与混凝土的组合作用,可以节省了钢材的设计用量,混凝土翼板能有效地抑制钢梁的局部屈曲失稳,提高构件的延性。
3.与钢框架相比,组合框架的刚度和承载力都提高很多并且减小了梁高和楼层结构高度,以及梁柱节点设计成的半刚性连接可以充分利用节点的延性来优化框架的内力分布,提高抗震性能。此外,组合框架的抗侧刚度较大,可减小支撑结构的材料设计用量。
4.为了适应大多数应用场景,组合框架中钢支撑结构被设置为高度和宽度皆可调,但是实际上,现有组合框架中的钢支撑结构仅通过调节连接距离来完成高度和宽度的调节,这导致存在高度和宽度的可调范围比较小的问题,因此使现有组合框架并不能适应大多数应用场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能够解决现有组合框架中的钢支撑结构存在的高度和宽度的可调范围比较小的问题。
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包括:制成材料为钢筋混凝土并且通过互相连接围合成主体框架的现浇立柱,以及位于同一延伸面上并且设置在主体框架内两个竖直现浇立柱之间的折角板和连接板;
7.所述折角板的设置形状为折角状并且折角的角度可调,以及所述折角板的两个折边端分别与一个竖直现浇立柱可拆卸连接并且连接夹角的角度可调;
8.所述连接板的设置形状为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长板状并且长度可调,以及所述连接板的两个较短端侧均与一个折角板的折角端中折角大于或等于180
°
的端侧可拆卸连接。
9.可选地,所述折角板包括:两个设置形状均为长板状的转板;
10.在每个所述折角板中,两个所述转板相互靠近并且在垂直于厚度方向的端侧上均凹陷有若干个凹槽,以及在沿着厚度方向并且垂直于所述凹槽的主要延伸面的方向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呈圆环状排列的圆插孔;
11.两个所述转板的凹槽相互嵌合连接成所述折角端并且嵌合连接时的相对位置可绕圆环的圆心调整,以及在嵌合连接后通过相应的圆插孔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12.可选地,所述转板在开设有圆插孔的一端还在所述圆插孔排列成的圆环的圆心处开设有延伸方向与所述圆插孔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中心孔;
13.以及,两个所述转板在嵌合连接后还通过相应的中心孔与所述连接板连接。
14.可选地,所述连接板在连接所述折角板的折角端的一端在垂直于厚度方向上凹陷有可供所述折角端插入和抽出的固定槽,以及在沿着厚度方向并且垂直于所述固定槽的主要延伸面的方向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呈圆环状排列的圆形固定孔,以及在所述固定孔排列
成的圆环的圆心处开设有延伸方向与所述固定孔的延伸方向平行的通心孔;
15.以及,所述折角板还包括:连接组;
16.所述连接组通过贯穿所述圆插孔和固定孔,以及通过贯穿所述中心孔和所述通心孔可拆卸连接所述折角板和所述连接板。
17.可选地,所述转板远离与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也凹陷有所述凹槽并且也开设有所述圆插孔中心孔;
18.以及,竖直的所述现浇立柱的靠近所述折角板和连接板的端侧在靠近顶端处和靠近底端处均设置有连接端;
19.所述连接端被构成为凸出有若干个连接片并且所述连接端在沿着厚度方向并且垂直于所述连接片的主要延伸面的方向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呈圆环状排列的圆形连接孔,以及在所述连接孔排列成的圆环的圆心处开设有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接孔的延伸方向平行的转心孔;
20.所述连接端和所述转板通过所述连接组可拆卸连接。
21.可选地,所述连接板包括:两个设置形状均为长板状的插槽板和插入板;
22.所述插槽板的较短边端侧与一个所述折角板连接,以及所述插入板的较短边端侧与另一个所述折角板连接;
23.以及,所述插槽板在远离与所述折角板连接的端侧在垂直于厚度方向上凹陷有插槽;插入板远离与所述折角板连接的端侧被构成为可在所述插槽内插入和抽出;
24.以及,所述插槽板在主要延伸面上开设有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插槽的外插孔;所述插入板的插入端在主要延伸面上开设有内插孔;
25.以及,所述连接板还包括:连接扣;
26.所述连接扣通过贯穿所述外插孔和内插孔固定所述插槽板和插入板的相对位置。
27.可选地,所述外插孔和内插孔排列呈行列状;
28.以及所述连接扣被构成为设置形状为长条状并且可覆盖住成行排列的所述外插孔和内插孔。
29.可选地,在每个所述连接板中,所述连接扣的设置数量为两个。
30.有益效果:
31.本技术中现浇立柱和折角板的连接角度可调,以及折角板的折角角度也可调,此外,连接板的长度也可调,综上可知,本技术既有角度调节也有距离调节,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中钢支撑结构的高度和宽度的可调范围更大,因此能适应更多的使用场景。
附图说明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现浇立柱、折角板和连接板的连接示意图;
3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现浇立柱的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折角板的结构示意图;
37.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折角板的侧视图;
38.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插槽板和插入板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39.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插槽板和插入板连接时的侧视图;
40.其中,1-现浇立柱;11-连接端;111-连接片;112-连接孔;113-转心孔;2-折角板;21-转板;211-凹槽;212-圆插孔;213-中心孔;22-连接组;3-连接板;31-插槽板;311-第一固定槽;312-第一固定孔;313-第一通心孔;314-插槽;315-外插孔;32-插入板;321-第二固定槽;322-第二固定孔;323-第二通心孔;324-插入端;325-内插孔;33-连接扣。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将详细地对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实施例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仅是与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系统和方法的示例。
4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钢筋混凝土现浇框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现浇立柱、折角板和连接板的连接示意图,框架结构包括:现浇立柱1、折角板2和连接板3。
43.现浇立柱1的制成材料为钢筋混凝土,设置数量为若干根,如图1所示,若干根现浇立柱1互相连接围合成基本框架。
44.竖直的现浇立柱1的靠近折角板2和连接板3的端侧在靠近顶端处和靠近底端处均设置有连接端11,如图3所示,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现浇立柱的结构示意图,连接端11被构成为凸出有若干个连接片111并且连接端11在沿着厚度方向并且垂直于连接片111的主要延伸面的方向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呈圆环状排列的圆形连接孔112,以及在连接孔112排列成的圆环的圆心处开设有延伸方向与连接孔11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转心孔113。
45.折角板2的设置形状为折角状并且折角的角度可调,以及折角板2的两个折边端分别与一个竖直现浇立柱1可拆卸连接并且连接夹角的角度可调。
46.折角板2包括:两个设置形状均为长板状的转板21,以及连接组22。如图4和图5所示,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折角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折角板的侧视图,在每个折角板2中,两个转板21相互靠近并且在垂直于厚度方向的端侧上均凹陷有若干个凹槽211,以及在沿着厚度方向并且垂直于凹槽211的主要延伸面的方向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呈圆环状排列的圆插孔212。
47.两个转板21的凹槽211相互嵌合连接成折角端并且嵌合连接时的相对位置可绕圆环的圆心调整,以及在嵌合连接后通过相应的圆插孔212与连接板3连接。转板21在开设有圆插孔212的一端还在圆插孔212排列成的圆环的圆心处开设有延伸方向与圆插孔21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中心孔213。
48.转板21远离与连接板3的一侧也凹陷有凹槽211并且也开设有圆插孔212中心孔213,以及与连接端11配合使用。连接端11和转板21通过连接组22可拆卸连接。连接组22可通过贯穿连接孔112和圆插孔212,以及通过贯穿转心孔113和中心孔213连接连接端11和转板21。
49.连接板3的设置形状为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的长板状并且长度可调,以及连接板3的
两个较短端侧均与一个折角板2的折角端中折角大于或等于180
°
的端侧可拆卸连接。如图1、图6和图7所示,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插槽板和插入板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插槽板和插入板连接时的侧视图,连接板3包括:两个设置形状均为长板状的插槽板31和插入板32,以及连接扣33。
50.插槽板31的较短边端侧与一个折角板2连接并且连接的端侧在垂直于厚度方向上凹陷有可供折角端插入和抽出的第一固定槽311,以及在沿着厚度方向并且垂直于第一固定槽311的主要延伸面的方向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呈圆环状排列的圆形的第一固定孔312,以及在第一固定孔312排列成的圆环的圆心处开设有延伸方向与第一固定孔31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第一通心孔313。插槽板31在远离与折角板2连接的端侧在垂直于厚度方向上凹陷有插槽314,以及插槽板31在主要延伸面上开设有延伸方向垂直于插槽314的外插孔315。
51.插入板32的较短边端侧与另一个折角板2连接连接并且连接的端侧在垂直于厚度方向上凹陷有可供折角端插入和抽出的第二固定槽,以及在沿着厚度方向并且垂直于第二固定槽的主要延伸面的方向上均匀开设有若干个呈圆环状排列的圆形的第二固定孔322,以及在第二固定孔322排列成的圆环的圆心处开设有延伸方向与第二固定孔322的延伸方向平行的第二通心孔323。插入板32远离与折角板2连接的端侧被构成为可在插槽314内插入和抽出的插入端324,以及插入板32在主要延伸面上开设有内插孔325。外插孔315和内插孔325排列呈行列状。
52.连接扣33被构成为设置形状为长条状并且可覆盖住成行排列的外插孔315和内插孔325,以及通过贯穿外插孔315和内插孔325固定插槽板31和插入板32的相对位置。在每个连接板3中,连接扣33的设置数量为两个。
53.设置在主体框架内两个竖直现浇立柱1之间的折角板2和连接板3处于同一延伸面上,以及连接组22通过贯穿圆插孔212、第一固定孔312和第二固定孔322,以及通过贯穿中心孔213、第一通心孔313和第二通心孔323可拆卸连接折角板2和连接板3。
54.工作原理:在确定竖直的现浇立柱1的的高度和相邻两个现浇立柱1之间的距离后,首先在现浇立柱1上安装四个连接端11,然后在每个连接端11上通过连接组22连接一个转板21。
55.然后嵌合连接同处于上方或者下方的两个转板21的另一端,使其形成折板2的折角端。插槽板31设置有第一固定槽311的一端与一个折板2的折角端连接,插入板32设置有第二固定槽的一端与另一个折板2的折角端连接。
56.最后,根据两个折板2的折角端之间的距离,通过连接口33连接插槽板31和插入板32。
57.以上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