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束与混凝土剪力墙的锚固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48310发布日期:2023-01-24 22:5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束与混凝土剪力墙的锚固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束与混凝土剪力墙的锚固连接结构,属于建筑结构设计与预制装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钢管束是若干u型钢或矩形钢管、钢板拼装组成的具有空腔的结构单元,钢管束与内填混凝土组合构成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如图6所示;采用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替代传统混凝土剪力墙,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与钢柱、钢梁共同作用组成新型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具备钢结构项目所有优点,满足装配式、标准化需求,随着钢结构在住宅、公共建筑等领域的推广发展,该结构体系的应用日益广泛。
3.对于有地下室的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结构,因地下部分防腐、防水、挡土等因素,地下剪力墙一般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考虑首层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向地下一层混凝土剪力墙的过渡以及自身钢管束的锚固,一般将首层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中的钢管束锚入地下混凝土剪力墙内,锚入施工时地下混凝土剪力墙墙内的拉筋或箍筋与钢管束干涉,如图7和8所示,需要在钢管束上批量开孔穿筋,施工繁琐,同时钢管束上还要批量设置栓钉,工作量大,施工效率低,工程造价高,是目前钢管束结构设计和施工的一大痛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钢管束与混凝土剪力墙的锚固连接结构,在钢管束和混凝土结合面采取措施,避免在钢管束上大量开孔穿拉筋或箍筋,使钢管束的制作和混凝土剪力墙的钢筋施工化繁为简,降低施工难度;避免钢管束和混凝土结合面批量设置栓钉,减少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造价。
5.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钢管束与混凝土剪力墙的锚固连接结构,包括钢管束,锚入混凝土剪力墙内部的钢管束外侧面设置钢筋桁架,所述钢筋桁架平行于混凝土剪力墙内部的纵向钢筋,钢筋桁架的下弦钢筋与钢管束外侧面焊接连接,钢筋桁架的上弦钢筋与混凝土剪力墙内部的水平钢筋抵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钢管束两侧的外侧面分别设置有钢筋桁架,且钢管束两侧外侧面设置的钢筋桁架对称布置;使钢管束两侧共同受力。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钢筋桁架的上弦钢筋直径大于钢筋桁架的下弦钢筋直径,钢筋桁架的下弦钢筋直径大于钢筋桁架的腹杆钢筋直径。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钢筋桁架的上弦钢筋直径与混凝土剪力墙内部的纵向钢筋直径相同;使钢筋桁架的上弦钢筋可以充当混凝土剪力墙内部的纵向钢筋。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一个上弦钢筋、一个下弦钢筋和一个呈波浪状的腹杆钢筋,所述腹杆钢筋置于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之间并分别与上弦钢筋和下弦钢筋焊接连接。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钢筋桁架包括一个上弦钢筋、两个下弦钢筋和两个呈波浪状的腹杆钢筋,所述两个腹杆钢筋分别置于上弦钢筋和两个下弦钢筋之间并分别与上弦钢筋和两个下弦钢筋焊接连接;钢筋桁架的两个下弦钢筋与钢管束外侧面焊接连接后,钢筋桁架与钢管束外侧面围成一个三角形,有效提高钢筋桁架的支撑能力和稳定性。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位于钢管束外侧面同一侧的相邻两个钢筋桁架之间的混凝土剪力墙内部设置至少一根纵向钢筋;使钢筋桁架更好的与混凝土剪力墙内部钢筋配合,实现对混凝土剪力墙内部钢筋的合理布置。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4.在钢管束外侧面焊接钢筋桁架,可在工厂提前预制加工,提高效率;利用钢筋桁架替代混凝土剪力墙内部的拉筋或箍筋,避免了在钢管束上大量开孔穿拉筋或箍筋,使钢管束的制作和混凝土剪力墙的钢筋施工化繁为简,降低施工难度;钢筋桁架同时替代栓钉,避免钢管束和混凝土结合面批量设置栓钉,减少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造价。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平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竖直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钢筋桁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钢筋桁架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钢筋桁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现有技术中钢管混凝土束剪力墙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是现有技术中钢管束锚入地下混凝土剪力墙内的水平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8是现有技术中钢管束锚入地下混凝土剪力墙内的竖直方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
24.1-钢管束,2-混凝土剪力墙,21-纵向钢筋,22-水平钢筋,3-钢筋桁架,31-下弦钢筋,32-上弦钢筋,33-腹杆钢筋,4-栓钉,5-拉筋或箍筋。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26.实施例一
27.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钢管束与混凝土剪力墙的锚固连接结构,包括钢管束1,锚入混凝土剪力墙2内部的钢管束1外侧面设置钢筋桁架3,钢筋桁架3平行于混凝土剪力墙2内部的纵向钢筋21,钢筋桁架3的下弦钢筋31与钢管束1外侧面焊接连接,钢筋桁架3的上弦钢筋32与混凝土剪力墙2内部的水平钢筋22抵接。
28.本实施例在钢管束1两侧的外侧面分别设置有钢筋桁架3,且钢管束1两侧外侧面设置的钢筋桁架3对称布置;使钢管束1两侧共同受力。
29.本实施例中,钢筋桁架3的上弦钢筋32直径大于钢筋桁架3的下弦钢筋31直径,钢筋桁架3的下弦钢筋31直径大于钢筋桁架3的腹杆钢筋33直径;同时,钢筋桁架3的上弦钢筋32直径与混凝土剪力墙2内部的纵向钢筋21直径相同;使钢筋桁架3的上弦钢筋32可以充当
混凝土剪力墙2内部的纵向钢筋21。
30.本实施例中的钢筋桁架3包括一个上弦钢筋32、一个下弦钢筋31和一个呈波浪状的腹杆钢筋33,腹杆钢筋33置于上弦钢筋32和下弦钢筋31之间并分别与上弦钢筋32和下弦钢筋31焊接连接;位于钢管束1外侧面同一侧的相邻两个钢筋桁架3之间的混凝土剪力墙2内部设置至少一根纵向钢筋21;使钢筋桁架3更好的与混凝土剪力墙2内部钢筋配合,实现对混凝土剪力墙2内部钢筋的合理布置。
31.施工时,首先制作钢筋桁架3,然后将钢筋桁架3焊接在钢管束1外侧面,此过程可在工厂提前预制加工;钢管束1运输至施工现场后,将钢管束1按要求锚入混凝土剪力墙2的钢筋笼体中,然后浇筑混凝土剪力墙2,从而将钢管束1锚固在混凝土剪力墙2中。
32.实施例二
33.本实施例是一种钢管束与混凝土剪力墙的锚固连接结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结构相似,其区别仅在于:
34.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钢筋桁架3包括一个上弦钢筋32、两个下弦钢筋31和两个呈波浪状的腹杆钢筋33,两个腹杆钢筋33分别置于上弦钢筋32和两个下弦钢筋31之间并分别与上弦钢筋32和两个下弦钢筋31焊接连接;即其中一个腹杆钢筋33置于上弦钢筋32和其中一个下弦钢筋31之间并分别与上弦钢筋32和其中一个下弦钢筋31焊接连接,另外一个腹杆钢筋33置于上弦钢筋32和另外一个下弦钢筋31之间并分别与上弦钢筋32和另外一个下弦钢筋31焊接连接;钢筋桁架3的两个下弦钢筋31与钢管束1外侧面焊接连接后,钢筋桁架3与钢管束1外侧面围成一个三角形,有效提高钢筋桁架3的支撑能力和稳定性。
35.本实用新型在钢管束1外侧面焊接钢筋桁架3,钢筋桁架3起到的作用主要有:
36.(1)保证钢管束1与混凝土有效结合,增强钢管束1和混凝土的整体性;
37.(2)替代栓钉4作用,提高交界面的抗剪性能;
38.(3)替代拉筋或箍筋5,避免在钢管束1上大量开孔穿筋;
39.(4)替代拉筋或箍筋5发挥作用,在施工时确保混凝土剪力墙2钢筋不偏不移,同时约束混凝土剪力墙2钢筋和混凝土,有利于在地震情况下钢筋和混凝土的协同作用,防止混凝土剪力墙2钢筋在反复拉压下失稳。
40.本实用新型在钢管束外侧面焊接钢筋桁架,可在工厂提前预制加工,提高效率;利用钢筋桁架替代混凝土剪力墙内部的拉筋或箍筋,避免了在钢管束上大量开孔穿拉筋或箍筋,使钢管束的制作和混凝土剪力墙的钢筋施工化繁为简,降低施工难度;钢筋桁架同时替代栓钉,避免钢管束和混凝土结合面批量设置栓钉,减少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造价。
4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否则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
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