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合板安装就位校核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52189发布日期:2023-01-24 23:30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叠合板安装就位校核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叠合板安装就位校核结构。


背景技术:

2.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在安装叠合板时,需要在叠合板与四周建筑横梁骨架之间预留后期混凝土浇灌的位置,但现在安装叠合板通过工人肉眼预测安装位置,偏差较大,在浇灌后尺寸与设计图纸不符,需要返工,导致工期被延长,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叠合板安装就位校核结构,具有在安装叠合板前,在测量骨架的距离后快速安装固定架与限位架,限制出叠合板的安装区域,为叠合板与骨架之间的混凝土浇灌预留出距离,根据图纸的位置调节两个限位架之间的距离,避免在安装叠合板后,与骨架之间的距离过大或过小,导致后期浇筑混凝土后尺寸与设计图纸尺寸不符的问题,保证建筑成型后的尺寸与设计尺寸的统一,避免二次安装与调整的问题,从而减少重新安装叠合板的几率,保障工作效率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架,所述固定架两侧端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螺杆,所述固定架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支撑杆,所述定位支撑杆与所述固定架设为一体结构,所述限位架上端与下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螺孔与第二连接螺孔,所述连接螺杆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螺孔,所述第一连接螺孔两侧均设置有限位螺母,所述第二连接螺孔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定位支撑杆一侧开设有固定螺孔。
5.其中,所述固定螺孔与所述第二连接螺孔内壁均设置有与所述固定螺栓相匹配的螺纹,所述固定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连接螺孔与所述固定螺孔旋转固定。
6.其中,所述限位螺母设置在所述限位架一端的两侧,两个所述限位螺母通过螺纹旋转固定在所述连接螺杆上,所述限位架一端通过两个所述限位螺母夹持限位。
7.其中,所述限位架一侧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顶端与底端均设为开口结构。
8.其中,所述固定架底部等间隔设置有若干个c形固定卡块,所述c形固定卡块顶部与所述固定架底面固定连接。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本新型在安装叠合板前,在测量骨架的距离后快速安装固定架与限位架,限制出叠合板的安装区域,为叠合板与骨架之间的混凝土浇灌预留出距离,根据图纸的位置调节两个限位架之间的距离,避免在安装叠合板后,与骨架之间的距离过大或过小,导致后期浇筑混凝土后尺寸与设计图纸尺寸不符的问题,保证建筑成型后的尺寸与设计尺寸的统一,
避免二次安装与调整的问题,从而减少重新安装叠合板的几率,保障工作效率。
11.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图。
16.图中:1、固定架;11、连接螺杆;12、定位支撑杆;121、固定螺孔;13、c形固定卡块;2、限位架;21、第一连接螺孔;211、限位螺母;22、第二连接螺孔;221、固定螺栓;23、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17.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叠合板安装就位校核结构,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两侧均设置有限位架2,固定架1两侧端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螺杆11,固定架1底部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定位支撑杆12,定位支撑杆12与固定架1设为一体结构,限位架2上端与下端分别开设有第一连接螺孔21与第二连接螺孔22,连接螺杆11一端穿过第一连接螺孔21,第一连接螺孔21两侧均设置有限位螺母211,第二连接螺孔22内部设置有固定螺栓221,定位支撑杆12一侧开设有固定螺孔121。
18.本实施方案中:本新型中将固定架1与限位架2固定在叠合板四周的横梁骨架上,在安装叠合板之间,需要提前搭建横梁骨架,在安装叠合板时,需要在叠合板与骨架之间留出建筑混凝土的间隙,将固定架1底部的定位支撑杆12插入骨架,内部,使固定架1连接在与骨架顶部中心位置,将两个限位架2对称安装在骨架的两侧,根据预留间距,测量出固定架1与限位架2之间的距离,将限位架2一端的第一连接螺孔21穿过连接螺杆11,旋转第一连接螺孔21两端的限位螺母211,使两个限位螺母211对限位架2进行夹持固定,从而通过限位螺母211对限位架2的位置进行限位固定,再将固定螺栓221穿过第二连接螺孔22与定位支撑杆12一侧的固定螺孔121旋转固定,使限位架2的下端与固定架1进行连接,使限位架2保持稳定性,固定架1与限位架2连接后相互支撑,稳定安装在骨架上,通过限位架2间隔出叠合板与骨架之间浇筑混凝土的距离,在叠合板四周骨架的两端均安装上本新型,在叠合板安装位置的四角形成直角夹角限位结构,使叠合板四角对准限位结构降落安装,即可完成对叠合板的安装位置进行校准,将叠合板安装在若干个限位架2形成的限位区域之间,完成叠合板的校准,在将叠合板安装完成后,将限位螺母211旋松,将固定螺栓221拆除,从上方将固定架1、限位架2拔起拆除,不影响叠合板的安装,使骨架与叠合板之间留有混凝土建筑的空间,本新型在安装叠合板前,在测量骨架的距离后快速安装固定架1与限位架2,限制出叠合板的安装区域,为叠合板与骨架之间的混凝土浇灌预留出距离,根据图纸的位置调节两个限位架2之间的距离,避免在安装叠合板后,与骨架之间的距离过大或过小,导致后期浇筑混凝土后尺寸与设计图纸尺寸不符的问题,保证建筑成型后的尺寸与设计尺寸的统一,避免二次安装与调整的问题,从而减少重新安装叠合板的几率,保障工作效率。
19.固定螺孔121与第二连接螺孔22内壁均设置有与固定螺栓221相匹配的螺纹,固定螺栓221穿过第二连接螺孔22与固定螺孔121旋转固定;使固定螺栓221能够与固定螺孔121
旋转固定,从而使限位架2与固定架1连接固定
20.限位螺母211设置在限位架2一端的两侧,两个限位螺母211通过螺纹旋转固定在连接螺杆11上,限位架2一端通过两个限位螺母211夹持限位;能够通过限位螺母211对限位架2进行固定,从而调整两个限位架2之间的距离,使其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骨架,提高本新型的适配范围。
21.限位架2一侧两端均开设有限位槽23,限位槽23顶端与底端均设为开口结构;在吊装的叠合板逐渐下落时,使叠合板四周延伸的钢筋嵌入限位槽23内部,进一步对叠合板的安装位置进行限制,两端的开口使限位架2在拆卸时不会受到叠合板上钢筋的阻挡。
22.固定架1底部等间隔设置有若干个c形固定卡块13,c形固定卡块13顶部与固定架1底面固定连接;增加固定架1与骨架连接效果,使固定架1更加稳定的安装在骨架上。
2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时,首先测量骨架的宽度,确认中心线,再根据设计图纸测量出骨架两侧预留的距离,将固定架1底部的定位支撑杆12插入骨架内部,使固定架1位于骨架顶部中心线位置,使固定架1底部的c形固定卡块13与骨架中的钢筋卡合连接,再将限位架2一端的第一连接螺孔21穿过连接螺杆11,根据骨架两侧预留的距离,调节限位架2的位置,旋转第一连接螺孔21两端的限位螺母211,使两个限位螺母211对限位架2进行夹持固定,将固定螺栓221穿过第二连接螺孔22与定位支撑杆12一侧的固定螺孔121旋转固定,使限位架2的下端与固定架1进行连接,吊装叠合板下降至安装区域,人工辅助叠合板进入若干个限位架2形成的安装区域内部,使叠合板四周延伸的钢筋嵌入限位槽23内部,直至完全下落安装,将限位螺母211旋松,将固定螺栓221拆除,从上方将固定架1、限位架2拔起拆除,在对叠合板顶部进行混凝土浇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