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肢型钢柱的施工升降机免做基础顶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40672发布日期:2023-01-14 08:58阅读:65来源:国知局
基于双肢型钢柱的施工升降机免做基础顶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1.基于双肢型钢柱的施工升降机免做基础顶撑结构,属于施工升降机支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车辆越来越多,为保证有限的占地面积内能够停放更多的车辆,更多的采用地下车库设计。高层建筑在主体施工阶段,为方便施工人员上下楼和材料的垂直运输,必须安装施工升降机,但由于地下车库面积巨大,其外边缘距离主楼很远,为方便材料运输,主楼施工升降机不得不设置在地下车库顶板上。传统的做法是施工升降机基础范围下的地下车库顶板采用满堂钢管支撑,将车库顶板上部施工升降机自重及施工荷载卸荷至建筑基础。但该做法,需单独设置施工升降机基础,且满堂支撑架体搭设工作量大,施工繁琐,且经济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层地下车库顶板安装施工升降机时施工升降机载荷逐层轴向传力,卸荷效果好,施工简单的基于双肢型钢柱的施工升降机免做基础顶撑结构。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基于双肢型钢柱的施工升降机免做基础顶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支撑钢柱,每相邻的两层结构楼板之间、以及最下层的结构楼板与建筑基础之间均设置有支撑钢柱,各支撑钢柱正对设置,施工升降机导轨架设置在最上层的结构楼板的上侧,且施工升降机导轨架位于支撑钢柱的正上方,支撑钢柱的高度可调。
5.优选的,所述的支撑钢柱包括上支撑钢柱以及下支撑钢柱,上支撑钢柱与下支撑钢柱之间可拆卸的连接。
6.优选的,所述的上支撑钢柱和下支撑钢柱通过连接螺栓连接,连接螺栓的顶部通过通过上连接螺母与上支撑钢柱固定连接,连接螺栓的底部通过下连接螺母与下支撑钢柱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的上支撑钢柱包括工字钢以及上支撑板,工字钢竖向设置,上支撑板安装在工字钢的顶部。
8.优选的,所述的上支撑钢柱还包括拉结横杆,工字钢并排且间隔设置有两条,拉结横杆设置在两工字钢之间,拉结横杆同时与两工字钢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的拉结横杆为水平设置的角钢。
10.优选的,所述的上支撑钢柱还包括肋板,肋板设置在工字钢与上支撑板之间。
11.优选的,所述的上支撑钢柱还包括上连接板,上连接板与工字钢的底部固定连接。
12.优选的,在所述的上连接板与工字钢之间设置有肋板。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基于双肢型钢柱的施工升降机免做基础顶撑结构的相邻两层结构楼板之间以及最下层的结构楼板与建筑基础之间均设置有支撑钢柱,通过支撑钢柱实现了对施工升降机的支撑,逐层将施工升降机自重及施工荷载卸荷至建筑基础上,保证了建筑结构及施工升降机使用安全;支撑钢柱的组装不需采用大型机械设备,工人操作方便,组装速度快,免去了升降机基础和满堂支撑架体,简化了施工程序,节省了人工、材料、机械费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基于双肢型钢柱的施工升降机免做基础顶撑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16.图2为支撑钢柱的立体示意图。
17.图3为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连接的主视示意图。
18.图中:1、建筑基础
ꢀꢀ
2、结构楼板
ꢀꢀ
3、支撑钢柱
ꢀꢀ
4、结构梁
ꢀꢀ
5、施工升降机导轨架
ꢀꢀ
6、下支撑板
ꢀꢀ
7、肋板
ꢀꢀ
8、工字钢
ꢀꢀ
9、拉结横杆
ꢀꢀ
10、下连接板
ꢀꢀ
11、连接螺栓
ꢀꢀ
12、上连接板
ꢀꢀ
13、上支撑板
ꢀꢀ
14、上调节螺母
ꢀꢀ
15、上紧固螺母
ꢀꢀ
16、下调节螺母
ꢀꢀ
17、下紧固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然而熟悉本领域的人们应当了解,在这里结合附图给出的详细说明是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必然超出了有限的这些实施例,而对于一些等同替换方案或常见手段,本文不再做详细叙述,但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20.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21.基于双肢型钢柱的施工升降机免做基础顶撑结构,包括至支撑钢柱3,每相邻的两层结构楼板2之间、以及最下层的结构楼板2与建筑基础1之间均设置有支撑钢柱3,各支撑钢柱3正对设置,施工升降机导轨架5设置在最上层的结构楼板2的上侧,且施工升降机导轨架5位于支撑钢柱3的正上方,支撑钢柱3的高度可调。本基于双肢型钢柱的施工升降机免做基础顶撑结构的相邻两层结构楼板2之间以及最下层的结构楼板2与建筑基础1之间均设置有支撑钢柱3,通过支撑钢柱3实现了对施工升降机的支撑,逐层将施工升降机自重及施工荷载卸荷至建筑基础1上,保证了建筑结构及施工升降机使用安全;支撑钢柱3的组装不需采用大型机械设备,工人操作方便,组装速度快,免去了升降机基础和多层支撑架体,简化了施工程序,节省了人工、材料、机械费用。
22.具体的:如图1所示:多层地下车库的结构楼板2设置在建筑基础1的上侧,结构楼板2与建筑基础1之间间隔设置,各结构楼板2的底部均设置有结构梁4。
23.在每相邻的两层结构楼板2之间以及最下层的结构楼板2与建筑基础1之间均设置有支撑钢柱3,支撑钢柱3的底部与建筑基础1或下侧对应的结构楼板2相连,顶部支撑在上侧对应的结构楼板2的底部。各支撑钢柱3均竖向设置,且各支撑钢柱3均正对设置,施工升降机导轨架5安装在最上层的结构楼板2的上侧,施工升降机导轨架5位于支撑钢柱3的正上方。
24.如图2所示:支撑钢柱3包括上支撑钢柱以及下支撑刚钢柱,上支撑钢柱设置在下支撑钢柱的正上方,上支撑钢柱的顶部支撑在上侧相邻的结构楼板2的底部,下支撑钢柱的
底部支撑在建筑结构1或与其相邻的结构楼板2的顶部,上支撑钢柱的底部与下支撑钢柱的顶部可拆卸的连接,使支撑钢柱3的高度可调,以方便支撑钢柱3的拆装。
25.上支撑钢柱包括工字钢8、上支撑板13以及上连接板12,工字钢8竖向设置,工字钢8并排且间隔设置有两条,上支撑板13和上连接板12均为方形钢板,上支撑板13水平设置在工字钢8的顶部,上支撑板13与工字钢8的顶部固定连接,在上支撑钢板13与工字钢8的顶部之间设置有肋板7,上连接板12设置在工字钢8的底部,上连接板12与工字钢8的底部固定连接,上连接板12与工字钢8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肋板7。
26.上支撑钢柱还包括拉结横杆9,拉结横杆9为角钢,拉结横杆9水平设置,上支撑钢柱的两工字钢8之间设置有拉结横杆9,拉结横杆9的两端分别与两工字钢8之间焊接。工字钢8的两侧均设置有拉结横杆9,拉结横杆9沿工字钢8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根,使上支撑钢柱的两工字钢8连接为一个整体。
27.下支撑钢柱包括工字钢8、下支撑板6以及下连接板10,工字钢8竖向设置,工字钢8并排且间隔设置有两条,下支撑板6与下连接板10均为方形钢板,下支撑板6水平设置在工字钢8的下侧,下支撑板6与工字钢8的底部固定连接,在下支撑板6与工字钢8的底部之间设置有肋板7;下连接板10设置在工字钢8的上侧,下连接板10与工字钢8的顶部固定连接,且在下连接板10与工字钢8之间设置有肋板7。
28.下支撑钢柱还包括拉结横杆9,拉结横杆9为角钢,拉结横杆9水平设置,下支撑钢柱的两工字钢8之间设置有拉结横杆9,拉结横杆9的两端分别与两工字钢8之间焊接。工字钢8的两侧均设置有拉结横杆9,拉结横杆9沿工字钢8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根,使下支撑钢柱的两工字钢8连接为一个整体。
29.如图3所示:上连接板12间隔设置在下连接板10的正上方,上连接板12和下连接板10之间通过连接螺栓11连接。上连接板12上设置有供连接螺栓11通过的上通孔,下连接板10上设置有供连接螺栓11通过的下通孔。连接螺栓11的上端可滑动的穿过上通孔,连接螺栓11的上部螺纹连接有上连接螺母,上连接螺母包括上调节螺母14和上紧固螺母15,上调节螺母14和上紧固螺母15分别设置在上连接板12的两侧,将上连接板12与连接螺杆11的上部固定连接。连接螺栓11的下端可滑动的穿过下通孔,连接螺栓11的下部螺纹连接有下连接螺母,下连接螺母包括下调节螺母16和下紧固螺母17,下调节螺母16和下紧固螺母17分别设置在下连接板10的两侧,将下连接板10与连接螺杆11的下部固定连接。从而实现了上连接板12与下连接板10的固定,且方便调节上支撑钢柱和下支撑钢柱的间距。连接螺栓11环绕上支撑钢柱设置有若干个。
30.其中,工字钢8采用18号工字钢,上支撑钢柱的两工字钢8的间距以及下支撑钢柱的两工字钢8的间距均为100mm,拉结横杆9为角钢,每相邻的两拉结横杆9的间距为500mm。上连接板12、下连接板10、上支撑板13和下支撑板6均为700*700mm的钢板,且上连接板12、下连接板10、上支撑板13和下支撑板6的厚度均为20mm。
31.在本实施例中,上支撑板13通过四根m10膨胀螺栓与上侧相邻的结构楼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下支撑板6通过根m10膨胀螺栓与建筑基础1或下侧相邻的结构楼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
32.本基于双肢型钢柱的施工升降机免做基础顶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3.1)支撑钢柱3的各部件根据图纸提前加工,运至现场进行工具化安装。根据确定的
施工升降机的位置,确定施工升降机导轨架5的位置,在建筑结构1及结构楼板2的顶部划“十”字控制线,以控制线为基准,将升降机导轨架5的立柱位置投测至结构楼板2的顶部和底部以及建筑结构1上。
34.2)根据建筑基础1或结构楼板2底部的“十”字控制线,安装支撑钢柱3的下段,并安装连接螺杆13、上调节螺母14、下调节螺母16。
35.3)根据结构楼板2顶部的控制线以及上支撑板13的尺寸,通过膨胀螺栓将上支撑板13固定在结构楼板2的顶部。
36.4)安装支撑钢柱3的上段,并根据结构楼板2顶部的“十”字控制线进行校准,安装上紧固螺母15和下紧固螺母17,使支撑钢柱3上下顶紧。
3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