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轻质室内吊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9551发布日期:2023-05-19 21:3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轻质室内吊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室内装修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轻质室内吊顶。


背景技术:

1、吊顶是指房屋居住环境的顶部装修的一种装饰。简单的说,就是指天花板的装饰,是室内装饰的重要部分之一,吊顶具有保温,隔热,隔声,吸声的作用,也是电气、通风空调、通信和防火、报警管线设备等工程的隐蔽层。

2、在公开号为cn 21674032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吊顶结构,涉及建筑装饰领域,一种装配式吊顶结构,包括吊顶板,所述吊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主龙骨,所述主龙骨上设置有吊杆,所述吊杆上螺纹连接有两个第一螺纹帽,所述主龙骨上开设有为t字形的固定槽,所述吊杆延伸至固定槽的内部,所述吊顶板上设置有自锁机构。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上述装置中当工作人员需对吊顶板与主龙骨进行连接时,扣件、三角卡块、固定槽以及卡槽进行固定。此外,当工作人员需对吊顶板进行拆卸时,工作人员需通过蛮力对吊顶板进行拆卸,进而提高工作人员拆卸吊顶板的难度,从而不利于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轻质室内吊顶。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轻质室内吊顶,包括吊顶板,所述吊顶板的上表面等间距分布有多个主龙骨,多个所述的主龙骨的上表面等间距分布有多个副龙骨,多个所述主龙骨的底面均固定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吊顶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多个与多个固定杆一一对应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杆与固定槽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槽的内底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远离固定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安置槽,所述安置槽的内顶壁上开设有与固定槽相互连通的限位槽,所述吊顶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吊顶板与主龙骨的连接组件。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对吊顶板进行安装时,工作人员需使固定槽与固定杆正对,进而工作人员向上移动吊顶板,从而使固定杆与固定槽产生相对滑动,进而使固定杆的底面抵紧固定槽的内底壁。在此过程中,连接组件自动启动,进而使吊顶板与主龙骨相互固定。此外,当工作人员需拆卸吊顶主板时,工作人员只需关闭连接组件即可,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拆卸吊顶主板的难度,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安装槽内的安装杆、固定设置在安置槽内的气缸、固定设置在安装槽远离固定槽内壁上的开关以及滑动设置在限位槽内的限位杆,所述安装杆的上表面与其靠近固定杆的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限位杆的底面与其靠近气缸的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第二倾斜面,所述气缸与开关电连接。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固定杆与固定槽产生相对滑动时,固定杆的底面逐渐靠近并最终抵紧第一倾斜面,从而使安装杆在固定杆的作用下向靠近开关的方向滑动,进而使安装杆逐渐靠近并最终抵紧开关,从而使气缸的输出轴向上滑动,进而使气缸的输出轴逐渐靠近并最终抵紧第二倾斜面,从而使限位杆在气缸输出轴的作用下向靠近固定杆的方向滑动,进而使限位杆抵紧固定杆,从而降低了固定杆发生滑动的概率,进而固定了吊顶板,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安装吊顶板的难度,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6、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槽的内顶壁上开设有第一复位槽,所述第一复位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一复位块,所述第一复位块靠近固定杆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复位槽靠近固定杆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复位块与安装杆相互固定。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固定杆与安装杆相互分离时,第一复位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靠近固定杆的方向滑动,进而使安装杆跟随第一复位块向靠近固定杆的方向滑动,从而使安装杆与开关相互分离,进而关闭气缸,从而使气缸的输出轴向下滑动,进而使气缸的输出轴与限位杆相互分离,从而使限位杆与固定杆相互分离,进而使吊顶主板与主龙骨相互分离,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拆除吊顶主板的难度,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8、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槽的内底壁上开设有第二复位槽,所述第二复位槽内滑动设置有第二复位块,所述第二复位块远离固定杆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复位槽远离固定杆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复位块与限位杆相互固定。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气缸的输出轴与限位杆相互分离时,第二复位块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向远离固定杆的方向滑动,进而使限位杆跟随第二复位块向远离固定杆的方向滑动,进而提高了第二倾斜面与气缸输出轴正对的概率。

10、进一步的,所述主龙骨的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块,所述副龙骨的上表面螺纹贯穿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滑块转动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使副龙骨与主龙骨相互连接时,工作人员需使滑块与滑槽正对,进而工作人员需转动螺纹杆,从而使螺纹杆向下运动,进而使滑块在螺纹杆的作用下向下滑动,从而使副龙骨与主龙骨相互连接,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连接主龙骨与副龙骨的难度,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12、进一步的,所述滑槽的内底壁上开设有抵紧槽,所述抵紧槽内滑动设置有抵紧杆,所述抵紧杆远离滑块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抵紧槽远离滑块的内壁上,所述抵紧杆的上表面与其靠近滑块的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第三倾斜面。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块在螺纹杆的作用下向下滑动时,滑块逐渐靠近并最终抵紧第三倾斜面,进而使抵紧杆在滑块的作用下向远离滑块的方向滑动。在此过程中,当滑块的底面抵紧滑槽的内底壁时,抵紧杆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向靠近滑块的方向滑动,从而使抵紧杆抵紧滑块,进而降低了滑块在受到外力作用下发生滑动的概率,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14、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用于降低工作人员转动螺纹杆难度的把手。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转动把手时,工作人员需转动螺纹杆,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转动螺纹杆的难度,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16、进一步的,所述抵紧杆靠近滑块的侧壁上固定设置有用于提高装置稳定性的橡胶片。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具有良好的弹性,采用橡胶制成的橡胶片提高了抵紧杆与滑块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上限,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技术中,当工作人员需对吊顶板进行安装时,工作人员需使固定槽与固定杆正对,进而工作人员向上移动吊顶板,从而使固定杆与固定槽产生相对滑动,进而使固定杆的底面抵紧固定槽的内底壁。在此过程中,连接组件自动启动,进而使吊顶板与主龙骨相互固定。此外,当工作人员需拆卸吊顶主板时,工作人员只需关闭连接组件即可,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拆卸吊顶主板的难度,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20、2、本技术中,当固定杆与固定槽产生相对滑动时,固定杆的底面逐渐靠近并最终抵紧第一倾斜面,从而使安装杆在固定杆的作用下向靠近开关的方向滑动,进而使安装杆逐渐靠近并最终抵紧开关,从而使气缸的输出轴向上滑动,进而使气缸的输出轴逐渐靠近并最终抵紧第二倾斜面,从而使限位杆在气缸输出轴的作用下向靠近固定杆的方向滑动,进而使限位杆抵紧固定杆,从而降低了固定杆发生滑动的概率,进而固定了吊顶板,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安装吊顶板的难度,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21、3、本技术中,当固定杆与安装杆相互分离时,第一复位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靠近固定杆的方向滑动,进而使安装杆跟随第一复位块向靠近固定杆的方向滑动,从而使安装杆与开关相互分离,进而关闭气缸,从而使气缸的输出轴向下滑动,进而使气缸的输出轴与限位杆相互分离,从而使限位杆与固定杆相互分离,进而使吊顶主板与主龙骨相互分离,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拆除吊顶主板的难度,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