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温度调节模块的换电站
1.本技术要求申请日为2021/09/30的中国专利申请202122411238.1的优先权。本技术引用上述专利申请的全文。
技术领域
2.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换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温度调节模块的换电站。
背景技术:3.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低噪音、运营和维护都十分经济等优点,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电动汽车使用的能源为自身搭载的动力电池组提供的电能,电动汽车在电能使用完后需要充电。由于现有的电池技术和充电技术的限制,电动汽车充满电需要花费较长时间,不如燃油汽车直接加油简单快速。因此,为了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在电动汽车的电能快耗尽时更换电池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为了便于给电动汽车更换电池,满足电动汽车的换电需求,需要建造换电站,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需要建造更多的换电站来满足需求。
4.当前换电站的温度调节模块设置在换电站的顶部,使得换电站顶部局部受压变形,进而凹陷积水,在授权公告号为cn21292116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换电站空调排水方案,在空调安装平台的底板上设置了一块高度较低的排水区域,雨水会从非排水区域流至排水区域,再从位于排水区域的排水口流出,但是该排水方案中空调安装平台位于充电室的上方,这样空调设备不仅占用充电室空间,还存在换电站用电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换电站的空调设置不合理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温度调节模块的换电站。
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7.一种具有温度调节模块的换电站,所述换电站包括行车通道,所述温度调节模块位于所述行车通道的上方,所述温度调节模块包括框架和温度调节设备,所述框架为上端开口的空腔,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安装于所述空腔的内部,所述框架上设置有排水口。
8.在本方案中,该换电站将温度调节模块设置在换电站的行车通道的上方,一方面实现了模块化,不占用充电室的空间,且便于与外部设备快速装配,并且换电站的顶部由于有框架支撑,受力均衡而不会产生局部凹陷的情况,避免换电站顶部积水,同时雨水或温度调节设备产生的冷凝水流入空腔并从排水口排出。另一方面,温度调节模块不再设置于充电室上方,极大地降低了雨水进入充电室的可能性,消除了存在的安全隐患。其中,框架的上端开口还便于温度调节设备散热。
9.较佳地,所述行车通道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功能室或充电室,所述排水口设置于所述框架朝向所述功能室或充电室的侧壁上。
10.在本方案中,由于温度调节模块设置在行车通道的上方,可遮蔽下方的行车通道,避免行车通道日晒雨淋,提高用户换电体验。排水口设置在框架朝向功能室或充电室的侧
壁上,便于从行车通道的侧方排水,而不会将水排至行车通道上,同时也便于后期将排水管设置在行车通道的侧方,而不影响行车。
11.较佳地,所述框架上所述排水口所在侧壁与所述功能室或充电室的侧面连接,所述功能室或充电室的顶部至少高于所述排水口的上边缘,以便于所述排水口连通的排水结构安装于所述功能室或充电室的内部。
1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便于将排水结构隐藏设置在功能室或充电室内,既不会影响行车通道行车,又使换电站简洁美观。
13.较佳地,所述排水结构延伸至所述功能室或充电室底部的排水通道。
1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便于将内腔的水通过排水结构导入功能室或充电室底部的排水通道中,实现隐蔽排水。
15.较佳地,所述框架朝向所述功能室或充电室的侧壁的底部开孔形成所述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呈矩形。
1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在不增大排水口高度的情况下,可通过增大排水口的宽度来实现增大排水通道,使得排水口对矩形梁的强度影响小,且可降低矩形梁的厚度,使得温度调节模块简洁美观。
17.较佳地,所述排水结构还包括排水转接件和排水管,所述排水转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方管和圆管,所述方管的形状与所述排水口的形状相匹配,所述方管与所述排水口相通且倾斜向下延伸设置,所述圆管与所述排水管连接。
18.在本方案中,排水转接件用于将排水口与功能室或充电室的排水管连通,实现转接功能,其中倾斜设置的方管,便于依靠水的重力排水,从排水口流出的水经倾斜设置的方管、圆管快速流入功能室或充电室内的排水管。
19.较佳地,所述圆管和所述排水管套接或通过法兰盘连接。
2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便于快速安装管道。
21.较佳地,所述排水口设置有过滤件。
22.在本方案中,过滤件用于过滤杂物,防止杂物进入并阻塞排水管。
23.较佳地,所述过滤件包括相互连接的过滤面以及引导面,所述过滤面为向外凸起的格栅面,所述过滤件在安装至所述框架时所述引导面倾斜设置。
24.在本方案中,过滤面用于过滤杂物,引导面为平面,用于形成出水通道。
25.较佳地,所述框架的底部包括至少两个台阶面,所述至少两个台阶面在高度方向上呈阶梯状排列,所述排水口位于最低的所述台阶面,所述温度调节设备安装于较高的所述台阶面。
26.在本方案中,台阶面便于加工制作框架,也便于温度调节设备在水平位置安装,阶梯式的台阶面便于水快速汇聚至最低点并通过排水口排出。
27.较佳地,所述框架具有与所述排水口相连的出水通道,所述出水通道倾斜设置,并且所述出水通道的入口高于所述出水通道的出口。
2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便于快速排水。
29.较佳地,所述温度调节模块还包括风控设备,所述框架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出风窗口,所述风控设备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出风窗口,所述出风窗口的最低点低于所述风控设备和所述温度调节设备的安装位置。
30.在本方案中,出风窗口主要用于风控设备对外排风,当排水口不能够及时排水时,水还能够复用通风的出风窗口排水,防止水进入温度调节模块内的设备,提高安全性。
31.较佳地,所述出风窗口设置于所述框架对应所述换电站的行车通道的车辆驶出侧的侧壁上,所述出风窗口的下方设置有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框架的两侧。
32.在本方案中,从出风窗口流出的水流入引流槽内,引流槽将水引流至行车通道的两侧,避免水流入行车通道上。
33.较佳地,所述出风窗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出风窗口沿所述换电站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34.在本方案中,两个出风窗口便于与两个风控设备一一对应设置,提高排风效果。
35.较佳地,所述引流槽的端部连接有排水引流管,所述排水引流管从所述引流槽延伸至地面。
36.在本方案中,设置排水引流管,防止排水时雨水飞溅,实现雨水的隐蔽排放,提高排水效果。
37.较佳地,所述引流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封口板,所述排水引流管的入口靠近所述封口板的内侧设置。
38.在本方案中,在引流槽的两端设置封口板,防止雨水从引流槽的端部开口流出,使雨水汇聚在引流槽内,然后通过排水引流管排至地面。
39.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40.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该换电站将温度调节模块设置在换电站的行车通道的上方,一方面实现了模块化,不占用充电室的空间,且便于与外部设备快速装配,并且换电站的顶部由于有框架支撑,受力均衡而不会产生局部凹陷的情况,避免换电站顶部积水,同时雨水或温度调节设备产生的冷凝水流入空腔并从排水口排出。另一方面,温度调节模块不再设置于充电室上方,极大地降低了雨水进入充电室的可能性,消除了存在的换电站用电安全隐患。其中,框架的上端开口还便于温度调节设备散热。
附图说明
4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换电站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温度调节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4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温度调节模块在隐藏排水转接件和侧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4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换电站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5.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图。
46.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温度调节模块的过滤件的结构示意图。
47.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设有排水引流管的换电站的结构示意图。
48.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引流槽和排水引流管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49.附图标记说明:
50.温度调节模块10
51.充电室20
52.行车通道30
53.框架1
54.出水通道11
55.排水口12
56.过滤件13
57.过滤面131
58.引导面132
59.阻挡面133
60.台阶面14
61.出风窗口15
62.引流槽16
63.温度调节设备2
64.排水转接件3
65.方管31
66.圆管32
67.风控设备4
68.排水引流管40
69.封口板50
具体实施方式
70.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7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温度调节模块的换电站,该换电站包括充电区、换电区和温度调节区。其中,充电区是电动汽车电池充电的区域,充电区内可形成至少一个充电室,充电室内可安装有用于存放电池的电池支架、为电池充电的充电机以及取放电池的电池转运设备;换电区是为电动汽车更换电池的区域,该区域内形成有行车通道,行车通道供换电车辆驶入进行换电操作以及在换电结束后驶出;温度调节区是温度调节模块所在的区域,温度调节模块包括框架和温度调节设备,框架为上端开口的空腔,温度调节设备安装于该空腔的内部,温度调节模块用于调节充电室的温度,以将充电室的温度控制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提高充电室内电池充电与存储的安全性。温度调节模块位于换电区的上方。
7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框架上设置有排水口。由于温度调节设备如空调在进行温度调节时会产生冷凝水,框架上设置有排水口,可用于排出这些冷凝水。当然,该排水口还可以排出其他方式生成的废水,比如雨水或者露水等。
7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温度调节模块的换电站,该换电站包括温度调节模块10和两个充电室20,两个充电室20间隔设置,两个充电室20之间的间隔区域即为换电区域,换电区域内有行车通道30,供换电车辆驶入进行换电操作以及在换电结束后驶出。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将温度调节模块10设置在该行车通道的上方。
74.在上述实施例中,温度调节模块10一方面可以作为换电区的顶部对下方的行车通
道30形成遮蔽,能避免行车通道30日晒雨淋,还能与两个充电室20的顶部整体形成换电站的顶部,提升换电站的整体美观度。
75.另一方面,如图4和图5所示,排水口12设置在框架1朝向充电室20的侧壁上,便于往行车通道30的侧方排水,而不会将水排至行车通道30上,同时也便于将排水口连接的排水结构设置在行车通道30的侧方,而不影响行车。进一步地,框架1上排水口12所在侧壁与充电室20的侧面连接,充电室20的顶部至少高于排水口12的上边缘,这样排水口12连通的排水结构安装在充电室20的内部,形成隐蔽的排水结构,并且不会影响行车通道30行车,又使换电站简洁美观。具体的,排水结构延伸至功充电室20底部的排水通道,便于将内腔的水通过排水结构导入充电室20底部的排水通道中,实现隐蔽排水。优选地,将排水结构设置在充电室20的监控室内,使得排水结构远离充电室20内的电池,提高安全性。在其他实施例中,换电站也可仅包括一个充电室,或包括更多的充电室。
76.在其他实施例中,换电站中的充电室20也可以用能够实现其他功能的功能室进行替换;或者,充电室20内包括能够实现其他功能的功能室。
77.如图1-图5所示,温度调节模块10设置在换电站的顶部位置,实现模块化,便于与充电室20快速装配。温度调节模块10包括框架1和温度调节设备2,框架1为上端开口的空腔,温度调节设备2安装在空腔内,框架1上设置有排水口12。雨水或温度调节设备2产生的冷凝水流入空腔并从排水口12排出,而不会沿换电站的屋顶流下,使得换电站简洁美观。其中,框架1的上端开口还便于温度调节设备2散热。
78.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温度调节设备2具体为空调,空调通过送风管给充电室20输送冷气或热气调温,还可通过回风管收集回风,以节约能耗。
79.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的侧壁上可设置排水通道的区域有限,为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大排水通道,可将排水口设置为矩形,这样可在不增大排水口高度的情况下,可通过增大排水口的宽度,来实现增大排水通道。
80.如图3所示,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框架1朝向充电室20的侧壁的底部为矩形梁,矩形梁上开槽形成排水口12。排水口12呈矩形,可在不增大排水口12高度的情况下,可通过增大排水口12的宽度,来实现增大排水通道,使得排水口12对矩形梁的强度影响小,且可降低矩形梁的厚度,使得温度调节模块10简洁美观。当然,排水口12呈矩形不受限于侧壁底部为矩形梁。
81.进一步地,通常情况下,排水管横截面呈圆形,为了采用排水管为排水口进行排水,如图2和图5所示,排水口12上连接有排水转接件3,排水转接件3用于将排水口12与充电室20的排水管连通,实现转接功能。排水转接件3包括依次连接的方管31和圆管32,方管31的形状与排水口12的形状相配,方管31与排水口12相通且倾斜向下延伸设置,便于依靠水的重力排水。圆管32和排水管通过法兰盘连接,实现排水管的快速安装。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圆管32和排水管也可通过套接连接。从排水口12流出的水经倾斜设置的方管31、圆管32快速流入充电室20内的排水管,排水顺畅。
82.如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1具有与排水口12相连的出水通道11,出水通道11倾斜设置,并且出水通道11的入口高于出水通道11的出口,实现排水顺畅。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杂物进入并阻塞排水管,排水口12设置有过滤件13。其中,过滤件13可为格栅或者滤网等。
83.如图6所示,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过滤件13包括相互连接的过滤面131和引导面132。其中,过滤面131可为向外凸起的格栅面,用于过滤杂物;引导面132为平面,用于形成出水通道。具体地,框架1朝向充电室20的侧壁的底部为矩形梁,矩形梁上开槽,过滤件13可安装于矩形梁上开槽处,引导面132倾斜设置,形成出水通道,便于需要排出的水从排水口12顺畅排出。
84.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矩形梁为中空结构,该过滤件还包括阻挡面133,该阻挡面133位于矩形梁和过滤件的连接处,用于阻挡水流入矩形梁内。
85.如图3所示,为了便于安装设备和排水,在框架1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台阶面,这些台阶面在高度方向上呈阶梯状排列,该排水口12位于最低的台阶面14处(即图3中所标注的台阶面14处),温度调节设备2安装于较高的台阶面处(即图3中温度调节模块的右侧)。水从较高的台阶面快速汇聚至低的台阶面14,而不会进入温度调节设备2。
86.在此基础上,框架1上还安装有风控设备4,风控设备4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用于排风的风机,通过对充电室20内安装的充电器进行抽排风,以降底温度。框架1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出风窗口15,出风窗口15设置在框架1对应行车通道30的车辆驶出侧的侧壁上,风控设备4的出风口朝向出风窗口15,出风窗口15的最低点低于风控设备4和温度调节设备2的安装位置。出风窗口15主要用于风控设备4对外排风,当排水口12不能够及时排水时,水还能够复用通风的出风窗口15排水,防止水进入温度调节模块10内的设备,提高安全性。在本实施例中,出风窗口15安装有百叶窗,提高出风窗口15的美观度。
87.如图2和图3所示,出风窗口15的下方设置有引流槽16,引流槽16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框架1的两侧,使得从出风窗口15流出的水流入引流槽16内,并通过引流槽16将水引流至行车通道30的两侧,而不会流入行车通道30上。
88.与图2和图3所示不同,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出风窗口15设置为两个,两个出风窗口15沿换电站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两个出风窗口15便于与两个风控设备4一一对应设置,提高排风效果。
89.如图7和图8所示,引流槽16的端部连接有排水引流管40,排水引流管40从引流槽16延伸至地面,防止排水时雨水飞溅,实现雨水的隐蔽排放,提高排水效果。引流槽1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封口板50,排水引流管40有两个,两个排水引流管40的入口分别位于引流槽16的两端且靠近封口板50位于封口板50的内侧。通过设置封口板50,可以防止雨水从引流槽16的端部开口流出,使雨水汇聚在引流槽16内,然后通过排水引流管40排至地面。排水引流管40包括引流管和排水管,引流管的上端与引流槽16的底面开孔连通,引流管的下端插设于排水管,排水管竖直延伸至地面,并且排水管的下端设有倾斜预设角度的管道,以减缓雨水的流速,降低雨水对地面的冲击力,保护地面。
90.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