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梁调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41416发布日期:2023-02-17 21:42阅读:42来源:国知局
预制梁调坡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调坡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预制梁调坡器。


背景技术:

2.目前行业内桥梁施工用桥梁预制梁体制造过程中,对于坡度的调整大多使用调坡器。通常的调坡器包括上下两块承压板,两块承压板之间通过三角板进行铰接,在两块承压板之间设有千斤顶,通过调节千斤顶的高度,进而调整上侧承压板两侧的高度,以实现上侧承压板不同坡度的调整。
3.在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调坡器的下侧承压板四个端角均设置有独立的千斤顶,即,其中两个千斤顶位于下侧承压板的一侧,另外两个位于下侧承压板的另一侧,在大部分应用情景仅需要进行纵坡调节时,需要逐个千斤顶调节高度,并需要反复校对同侧的两个千斤顶的高度,以保持上侧承压板的横向水平,操作繁琐,降低了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预制梁调坡器,其能够提高调坡器的纵坡调节效率。
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
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预制梁调坡器,其包括:
7.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凸设有第一铰接部;
8.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凸设有第二铰接部,所述第一铰接部和所述第二铰接部铰接,且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间隔设置;以及
9.两个调节件,所述两个调节件分别位于所述铰接位置的两侧,每个所述调节件均包括基座及螺纹顶升柱,所述基座及所述螺纹顶升柱螺纹配合,所述基座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体上;
10.其中一个所述螺纹顶升柱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用于抵接所述第一板体一端的中部,另一个所述螺纹顶升柱远离所述基座的一端用于抵接所述第一板体另一端的中部。
11.可选地,所述螺纹顶升柱包括依次连接的外螺纹柱、连接柱以及抵接柱,所述外螺纹柱和所述基座螺纹配合,其中一个所述抵接柱用于抵接所述第一板体一端的中部,另一个所述抵接柱用于抵接所述第一板体另一端的中部。
12.可选地,所述连接柱上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的轴心线和所述外螺纹柱的轴心线垂直。
13.可选地,所述基座包括空心柱以及多个稳固板,所述多个稳固板和所述空心柱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板体上,所述多个稳固板沿所述空心柱的周向外壁间隔分布,所述空心柱和所述外螺纹柱螺纹配合。
14.可选地,所述空心柱的轴心线和所述第二板体垂直。
15.可选地,所述预制梁调坡器还包括两个限位环,所述两个限位环均安装在所述第一板体上;
抵接柱;400-第一铰接部;500-第二铰接部;600-限位环;700-铰接轴;10-板体中心线。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32.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5.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6.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37.目前行业内桥梁施工用桥梁预制梁体制造过程中,对于坡度的调整大多使用调坡器。
38.通常的调坡器包括上下两块承压板,两块承压板之间通过三角板进行铰接,在两块承压板之间设有千斤顶,通过调节千斤顶的高度,进而调整上侧承压板两侧的高度,以实现上侧承压板不同坡度的调整。
39.现有的调坡器的下侧承压板四个端角均设置有独立的千斤顶,即,其中两个千斤顶位于下侧承压板的一侧,另外两个位于下侧承压板的另一侧,在大部分应用情景仅需要进行纵坡调节时,需要逐个千斤顶调节高度,并需要反复校队同侧的两个千斤顶的高度,以保持上侧承压板的横向水平,操作繁琐,降低了作业效率。
40.有鉴于此,请参考图1-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的预制梁调坡器1000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接下来将对其进行详细的描述。
41.请先参考图1和图2,其中,以图1中的相对位置进行说明,图1中示出的上下左右前后方向可以理解为在图1中的相对位置,或者以该产品常规放置时所处的相关位置关系。
42.该预制梁调坡器1000包括第一板体100、第二板体200以及两个调节件300,其中,第一板体100凸设有第一铰接部400,第二板体200凸设有第二铰接部500,第一铰接部400和第二铰接部500铰接,且第一板体100和第二板体200间隔设置,且第一板体100和第二板体200均为矩形板体。
43.具体来说,第一板体100和第二板体200均为长方形板体,其中,第一板体100位于
第二板体200的上方,第一板体100的长度大于第二板体200,第一板体100的宽度等于第二板体200,此处的第一板体100和第二板体200可以理解为现有技术中的上侧承压板和下侧承压板。
44.具体来说,预制梁调坡器1000还包括铰接轴700,该铰接轴700为销轴,铰接轴700同时贯穿第一铰接部400和第二铰接部500,即,第一铰接部400通过铰接轴700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铰接部500,以便于第一板体100调整倾斜角度,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板体100调整倾斜角度可以理解为纵向坡度的调节。
45.容易理解的是,第一铰接部400和第二铰接部500均位于第一板体100和第二板体200之间,第一铰接部400固定连接在第一板体100,第二铰接部500固定连接在第二板体200。
4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铰接部400和第二铰接部500均为三角形板体结构,第一铰接部400垂直连接于第一板体100,第一铰接部400位于第一板体100的下表面中心区域,第二铰接部500垂直连接于第二板体200,第二铰接部500位于第二板体200的上表面中心区域。
47.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板体100和第二板体200平行的情况下,同时穿过第一板体100的中心到第二板体200的中心的线可以理解为板体中心线10,第一板体100和第二板体200均与该板体中心线10垂直,且板体中心线10与铰接轴700的轴心线垂直。
48.其中,两个调节件300分别位于铰接位置的左右两侧,两个调节件300关于铰接轴700的轴心线对称设置,具体来说,每个调节件300均包括基座310及螺纹顶升柱320,基座310及螺纹顶升柱320螺纹配合,基座310固定连接在第二板体200上,具体来说,位于左侧的基座310固定连接在第二板体200的左端,位于右侧的基座310固定连接在第二板体200的右端,其中一个螺纹顶升柱320远离基座310的一端用于抵接第一板体100一端的中部,另一个螺纹顶升柱320远离基座310的一端用于抵接第一板体100另一端的中部。
49.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第一板体100一端的中部可以理解为第一板体100的左端下表面的中部,第一板体100另一端的中部可以理解为第一板体100的右端下表面的中部,此处的中部可以理解为第一板体100沿宽度方向上的中部区域。
50.在进行预制梁调坡器1000的纵坡调节过程中,通过转动两个螺纹顶升柱320,使其中一个螺纹顶升柱320升高以及另一个螺纹顶升柱320降低,以使第一板体100朝第一方向转动,即,可以使第一板体100朝一个方向倾斜,具有纵向坡度,或者,使其中一个螺纹顶升柱320降低以及另一个螺纹顶升柱320升高,以使第一板体100朝第二方向转动,即,可以使第一板体100朝另一个方向倾斜,具有纵向坡度,此处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分别理解为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
51.由于,左侧的螺纹顶升柱320远离基座310的一端用于抵接第一板体100一端的中部,右侧的螺纹顶升柱320远离第二基座310的一端用于抵接第一板体100另一端的中部,因而,在进行纵坡调节作业时,减少了横向调平过程,提高了预制梁调坡器1000的纵坡调节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52.请继续参考图3并结合图1,该螺纹顶升柱320包括依次连接的外螺纹柱321、连接柱322以及抵接柱323,外螺纹柱321和基座310螺纹配合,其中位于左侧的抵接柱323用于抵接第一板体100左端的中部,位于右侧的抵接柱323用于抵接第一板体100右端的中部,需要说明的是,位于左侧的外螺纹柱321的螺纹方向和位于右侧的外螺纹柱321的螺纹方向相
反。
53.为了方便旋转外螺纹柱321,以使外螺纹柱321靠近或者远离第一板体100,即,驱使左侧的抵接柱323抵接并顶升第一板体100的左端,同时,右侧的抵接柱323下降,使第一板体100的左端抬高且第一板体100的右端降低,或者是,驱使右侧的抵接柱323顶升第一板体100的右端,同时,左侧的抵接柱323下降,使第一板体100的左端降低,第一板体100的右端升高,以进行纵坡调节,保证第一板体100的纵坡坡度与预制梁的设计纵坡坡度一致。
54.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柱322上设有调节孔3221,该调节孔3221为通孔,调节孔3221的轴心线和外螺纹柱321的轴心线垂直,这样方便通过在调节孔3221中插入钢管,操作人员通过扳动钢管,即可旋转外螺纹柱321。
55.此外,请参考图4并结合图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基座310包括空心柱311以及多个稳固板312,具体来说,稳固板312可以选用钢板,且稳固板312的形状为梯形,稳固板312的数目为六个,六个稳固板312和空心柱311均固定连接在第二板体200上,具体来说,六个稳固板312沿空心柱311的周向外壁均匀间隔分布,空心柱311内设有内螺纹,以便于和外螺纹柱321螺纹配合,其中,空心柱311的轴心线和第二板体200垂直。
56.容易理解的是,两个空心柱311也关于铰接轴700的轴心线对称设置在铰接轴700的两侧,通过旋转连接柱322,进而使外螺纹柱321相对于空心柱311转动,以驱动抵接柱323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57.其中,该预制梁调坡器1000还包括两个限位环600,在两个限位环600均安装在第一板体100上,具体地,两个限位环600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板体100的左端下表面和第一板体100的右端下表面,左右两侧的抵接柱323分别可活动地设置于两个限位环600内,容易理解的是,该限位环600的内径大于或等于抵接柱323的外径,该限位环600可以避免抵接柱323在上下方向的运动中发生偏离。
58.请参考图5并结合图1,为了保证第一板体100仅进行纵向坡度的调节,避免第一板体100在横向上的倾斜,第一铰接部400的数目为两个,两个第一铰接部400间隔设置,第二铰接部500的数目为一个,第二铰接部500的部分结构位于两个第一铰接部400之间,即,第二铰接部500的部分结构被夹持在两个第一铰接部400之间,以限制第二铰接部500在铰接轴700的轴心线上的移动,容易理解的是,铰接轴700依次贯穿其中一个第一铰接部400、第二铰接部500以及另一个第一铰接部400。
59.具体来说,在使用预制梁调坡器1000时,需要先将纵坡调节器放置在制梁台座上正对预制梁底钢板处,利用钢管穿设进左右两侧的连接柱322上的调节孔3221,通过扳动钢管使外螺纹柱321旋转,进而调节左右两侧的抵接柱323的高度,具体来说,需要将左右两侧的抵接柱323调至相同高度,使第一板体100水平,并用水平尺测量。
60.然后进行纵坡调节,即,根据预制梁的设计纵坡坡度,调节左右两侧的抵接柱323的高度,且左右两侧的抵接柱323均抵接第一板体100的下表面,使第一板体100沿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倾斜,然后测量在纵坡方向上,第一板体100和第二板体200之间的最大高度l1和最小高度l2,则纵坡坡度等于(l1-l2)/l,其中l为第二板体200的长度,可以通过多次调节后,最终使预制梁调坡器1000的纵坡坡度与预制梁的设计纵坡坡度一致。
61.完成纵坡调节完成后,在第一板体100上安装预制梁底部预埋钢板,浇筑预制梁,浇筑完成的预制梁纵坡坡度可以和预制梁的设计纵坡坡度的参数一致。
62.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为了可以更加快速将预制梁调坡器1000的纵坡坡度调节至预制梁的设计纵坡坡度一致,同时,使预制梁调坡器1000的纵坡坡度调节更加简单便捷,可以在左右两侧的外螺纹柱321上均设置刻度,这样可以根据刻度,单人就可以完成外螺纹柱321精准的定位,并将预制梁调坡器1000的纵坡坡度调节至预制梁的设计纵坡坡度一致,例如预先记录在左右两侧的外螺纹柱321的刻度数值对应的预制梁调坡器1000的纵坡坡度。
63.综上所述,该预制梁调坡器1000包括第一板体100、第二板体200以及两个调节件300,第一板体100凸设有第一铰接部400,第二板体200凸设有第二铰接部500,第一铰接部400和第二铰接部500铰接,且第一板体100和第二板体200间隔设置,两个调节件300分别位于铰接位置的两侧,每个调节件300均包括基座310及螺纹顶升柱320,基座310及螺纹顶升柱320螺纹配合,基座310固定连接在第二板体200上,其中一个螺纹顶升柱320远离基座310的一端用于抵接第一板体100一端的中部,另一个螺纹顶升柱320远离基座310的一端用于抵接第一板体100另一端的中部。
64.在进行预制梁调坡器1000的纵坡调节过程中,通过转动两个螺纹顶升柱320,使其中一个螺纹顶升柱320升高以及另一个螺纹顶升柱320降低,以使第一板体100朝第一方向转动,即,可以使第一板体100朝一个方向倾斜,具有纵向坡度,或者,使其中一个螺纹顶升柱320降低以及另一个螺纹顶升柱320升高,以使第一板体100朝第二方向转动,即,可以使第一板体100朝另一个方向倾斜,具有纵向坡度,由于,其中一个螺纹顶升柱320远离基座310的一端用于抵接第一板体100一端的中部,另一个螺纹顶升柱320远离第二基座310的一端用于抵接第一板体100另一端的中部,因而,在进行纵坡调节作业时,减少了横向调平过程,优化了调节工序,提高了预制梁调坡器1000的纵坡调节效率,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使操作精度得到有效保障,即,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调坡器的四组千斤顶因单侧调节不同步,而出现错误横坡设置的情况,同时,消除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同侧两个顶升件的高度差造成的梁板偏斜问题。
6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