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模板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75860发布日期:2023-03-29 15:26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模板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模板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2.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建筑模板在使用时,需要在底部使用支撑结构对其进行支撑。
3.在现有的支撑结构中有以下弊端:现有的支撑结构的高度大多固定,不能够根据实际施工的需要进行微调,导致支撑结构不能适应多个场景,无法满足用户需求,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建筑模板支撑结构,通过底座、模板本体、“l”型板、安装孔、支撑轴、滑动轴和固定板的配合设置,当需要调节高度时,通过向上滑动支撑轴内部的滑动轴,从而使得滑动轴带动固定板和模板本体向上移动,继而能够对支撑结构的高度进行微调,进而使得支撑结构能适应多个场景,从而满足用户需求,提高了实用性。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建筑模板支撑结构,包括底座和模板本体,所述底座的外侧设有四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l”型板,每个所述“l”型板上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底座上设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上端中部设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上端设有固定板,所述模板本体设置于固定板上表面,所述固定板外侧设置有紧固组件。
7.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轴中部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设置有贴合垫,所述贴合垫位于支撑轴与滑动轴之间,且贴合垫的外径与滑动轴的内径大小相同。
8.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轴一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滑动轴一侧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螺纹孔,多个所述第二螺纹孔均与第一螺纹孔口径大小相同,所述第一螺纹孔一侧设置有调节螺栓,且调节螺栓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为契合设置。
9.进一步限定,所述紧固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滑动贯穿有紧固杆,所述紧固杆底端设置有紧固板,所述紧固板与模板本体活动贴合,所述紧固板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弹簧。
10.进一步限定,所述紧固杆顶端设置有杆柄。
11.进一步限定,所述安装板设置有四个,且分别设置在固定板的四角。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底座、模板本体、“l”型板、安装孔、支撑轴、滑动轴和固定板的配合设置,当需要调节高度时,通过向上滑动支撑轴内部的滑动轴,从而使得滑动轴带动固定板和模板本体向上移动,继而能够对支撑结构的高度进行微调,进而使得支撑结构能适
应多个场景,从而满足用户需求,提高了实用性。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滑动槽和贴合垫,支撑轴内壁的贴合垫会与滑动轴进行贴合,减少支撑轴与滑动轴之间的距离,增加滑动轴在支撑轴内部的稳定性。
15.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和调节螺栓,将调节螺栓拔出后,滑动轴可以在支撑轴上进行上下滑动,从而实现对滑动轴高度的调节,调节完毕后,利用调节螺栓分别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进行螺纹连接,实现对滑动轴高度的固定。
16.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安装板、紧固杆、紧固板和弹簧,向上拉动紧固杆,从而带动紧固板向上移动,并对弹簧进行挤压,之后将模板本体放置于固定板上,再松开紧固杆,弹簧回弹,继而带动紧固板向下移动,对模板本体进行挤压,进而提高了稳定性,也提高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17.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模板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模板支撑结构中支撑轴和滑动轴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模板支撑结构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21.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22.底座1、模板本体2、“l”型板3、安装孔4、
23.支撑轴5、滑动槽51、贴合垫52、
24.滑动轴6、固定板7、
25.第一螺纹孔81、第二螺纹孔82、调节螺栓83、
26.安装板91、紧固杆92、紧固板93、弹簧94。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都使用相同的图号,附图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另外,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顶”、“底”、“左”、“右”、“前”、“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8.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建筑模板支撑结构,包括底座1和模板本体2,底座1为圆柱状,底座1的外侧设置有四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l”型板3,每个“l”型板3上均开设有安装孔4,安装孔4可与螺栓进行连接,底座1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轴5,支撑轴5上端中部安装有滑动轴6,滑动轴6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7,模板本体2设置于固定板7上表面,固定板7外侧设置有紧固组件;
29.支撑轴5中部开设有滑动槽51,滑动槽51内设置有贴合垫52,贴合垫52位于支撑轴5与滑动轴6之间,且贴合垫52的外径与滑动轴6的内径大小相同,通过设置滑动槽51和贴合垫52,支撑轴5内壁的贴合垫52会与滑动轴6进行贴合,减少支撑轴5与滑动轴6之间的距离,增加滑动轴6在支撑轴5内部的稳定性;
30.支撑轴5一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孔81,滑动轴6一侧间隔设置有六个第二螺纹孔82,
六个第二螺纹孔82均与第一螺纹孔81口径大小相同,第一螺纹孔81一侧设置有调节螺栓83,且调节螺栓83与第一螺纹孔81和第二螺纹孔82为契合设置,通过设置第一螺纹孔81、第二螺纹孔82和调节螺栓83,将调节螺栓83拔出后,滑动轴6可以在支撑轴5上进行上下滑动,从而实现对滑动轴6高度的调节,调节完毕后,利用调节螺栓83分别与第一螺纹孔81和第二螺纹孔82进行螺纹连接,实现对滑动轴6高度的固定;
31.紧固组件包括安装板91,安装板91呈“l”型设置,安装板91上端滑动贯穿有紧固杆92,紧固杆92底端设置有紧固板93,紧固板93底端与模板本体2顶端活动贴合,紧固板93顶端与安装板91底壁之间设置有弹簧94,通过设置安装板91、紧固杆92、紧固板93和弹簧94,向上拉动紧固杆92,从而带动紧固板93向上移动,并对弹簧94进行挤压,之后将模板本体2放置于固定板7上,再松开紧固杆92,弹簧94回弹,继而带动紧固板93向下移动,对模板本体2进行挤压,进而提高了稳定性,也提高了安全性;
32.紧固杆92顶端设置有杆柄,通过设置杆柄,从而方便使用者通过杆柄滑动紧固杆92;
33.安装板91设置有四个,且分别设置在固定板7的四角侧壁。
34.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35.本实施例中,使用时,将底座1放置在地面上,再通过螺栓将安装孔4固定住,当需要调节高度时,将调节螺栓83拔出后,滑动轴51可以在支撑轴5上进行上下滑动,从而实现对滑动轴51高度的调节,调节完毕后,利用调节螺栓83分别与第一螺纹孔81和第二螺纹孔82进行螺纹连接,实现对滑动轴51高度的固定;
36.接下来,向上拉动紧固杆92,从而带动紧固板92向上移动,并对弹簧94进行挤压,之后将模板本体2放置于固定板7上,再松开紧固杆92,弹簧94回弹,继而带动紧固板93向下移动,对模板本体2进行挤压,进而提高了稳定性。
3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模板支撑结构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