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不同深度的管井的多层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86218发布日期:2023-02-24 22:34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不同深度的管井的多层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脚手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不同深度的管井的多层脚手架。


背景技术:

2.现在房建管井规格一般的直径为一米到两米,深度为数米,由于工序倒置,或者年久需要维修管井内装饰面时,或者管道检修,贴管道装饰圈或封堵等超高位置工作时,在狭窄空间内很难找到适合使用的脚手架,现有技术中各种脚手架都存在一定不足,如门式脚手架存在形状不匹配的问题,而搭设钢管脚手架时,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人字梯又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且满足不了高度要求。
3.中国现有专利cn209413250u公开了一种适用狭窄空间作业的伸缩式脚手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门架和挂梯;所述门架设有两根立杆和一道横撑,在横撑两端各设有一个与其垂直的连接插头,所述横撑通过连接插头与所述立杆连接;所述横撑采用多级伸缩结构;两个所述门架的四根立杆通过两组平行设置的伸缩架连接,在两个所述门架的顶部铺设有长度可调的脚手板,使脚手架具有伸缩功能,增强了脚手架的变形性能,增加了脚手架的多样性形态,使脚手架的适用性强,在狭窄空间使用稳固;但是该专利只考虑了脚手架的水平宽度适应性,对于不同深度的管井无法进行脚手架高度调节。
4.因此设计一种能适应不同深度的管井的脚手架是工业急需。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找到适用于不同深度的管井的脚手架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同深度的管井的多层脚手架,能适应不同深度的管井对脚手架高度的需要。
6.本实用新型以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适用于不同深度的管井的多层脚手架,自下而上包括钢制基座、垂直插在钢制基座里的中央钢杆,所述中央钢杆分为多段,相邻所述中央钢杆间可拆卸连接,每段中央钢杆连接有偶数根主架杆;当所述主架杆展开至垂直于中央钢杆时,所有所述主架杆在同一水平面形成对称形状,相邻所述主架杆间由连接板连接,多个所述连接板以中央钢杆为中心向外平行排列。
8.多段中央钢杆从下至上叠加并连接在一起,高度随中央钢杆数量的选择而变化,因而可适应不同深度的管井,主架杆展与中央钢杆稳定在垂直状态,连接板相互平行补充相邻主架杆间的空隙,方便工作人员踩踏。
9.优选的,所述主架杆一侧面从上至下设有多层滑轨,相对的侧面设有从上至下设有多层凹槽,相邻的所述主架杆各自的处在同一层的滑轨和凹槽开口两两相对,滑轨内滑动嵌有滑轨滑轮,凹槽内固定嵌有凹槽轮,相邻的所述主架杆间设有可伸缩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端与所述凹槽轮可旋转连接,另一端与凹槽同一平面的相邻主架杆所述滑轨滑轮
可旋转连接,所述滑轨滑轮上带有贯穿滑轨滑轮的连接孔一,所述滑轨上带有连接孔二,当连接孔一与连接孔二重合时用插销插入固定;所述连接板随两端固定后的距离调整长度。
10.优选的,位置在下的滑轨从主架杆侧壁伸出长度比位置在上的滑轨长,以免防碍插销插入。
11.优选的,紧贴所述主架杆下方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中央钢杆间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挡板向平行于主架杆方向延伸。
12.优选的,所述中央钢杆与所述主架杆可旋转连接。
13.优选的,紧贴所述主架杆上方设有旋转夹,所述旋转夹包括可旋转连接的两根旋转杆,以及旋转杆之间的限制杆,所述限制杆中间断开以可旋转连接且限制杆两端与两根旋转杆分别可旋转连接,旋转杆与限制杆旋转时有摩擦力限速。
14.连接板设计成可伸缩且一端位置通过凹槽轮固定嵌在主架杆侧面的凹槽里,但连接板可在主架杆的限制下滑动,另一端与滑轨滑轮可旋转连接,连接板近滑轨一端可滑动展开,连接板易于收纳也易于调节长度适应连接主架杆的需要,多层凹槽的设计使不同长度的连接板收纳起来互不妨碍,也方便主架杆与中央钢杆间旋转折叠,如此在脚手架收起来的时候,体积大大缩小,易于从管井中取出,也易于保存;随着连接板与相邻主架杆滑动过程中角度增大,连接板伸长;旋转夹的设计令主架杆展开过程以摩擦力控制速度,防止打到工作人员,并且在主架杆收纳起来时不需捆绑即可保持折叠状态,方便中央钢杆拆卸。
15.优选的,在所述主架杆离中央钢杆最远端设有弹性垫片,加强主架杆与管井内侧壁的摩擦力,令脚手架稳固。
16.优选的,所述中央钢杆为空心,所述中央钢杆侧面设有多个o型孔,中央钢杆质量尽可以轻,o型孔除减轻重量外还提供给工作人员延中央钢杆攀爬使用。
17.优选的,中央钢杆顶端呈碗状凹陷一,且所述碗状凹陷一内部边缘进一步形成边缘凹陷一,所述边缘凹陷一刚好适配上方的空心中央钢杆下端部。
18.优选的,所述钢制基座底部呈碗状凹陷二,且所述碗状凹陷二内部边缘进一步形成边缘凹陷二,所述边缘凹陷二刚好适配上方的空心中央钢杆下端部。
19.碗状凹陷与边缘凹陷将中央钢杆包裹在其中,防止中央钢杆晃动。
20.优选的,所述中央钢杆与所述主架杆端部以钢缆连接。
21.优选的,所述中央钢杆与边缘凹陷一、边缘凹陷二之间设有重合的钢杆连接孔。
22.优选的,所述主架杆为伸缩杆。
23.优选的,所述中央钢杆为伸缩杆并以钢杆连接孔固定。
24.主架杆的伸缩性能令主架杆长度适应不同直径的管井,中央钢杆的伸缩性能对中央钢杆的高度进行微调并通过钢杆连接孔稳定高度,令主架杆和连接板高度充分适应工作人员需要。
25.优选的,一段所述中央钢杆本身长一米,最长可伸长到1.5米;所述主架杆本身长0.9米,最长可伸长到1.9米。
2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7.(1)选取不同数量的中央钢杆层层叠加成脚手架能适应不同深度的管井。
28.(2)主架杆与中央钢杆间可旋转折叠,连接板可伸缩收纳,在脚手架不用时缩小脚手架的体积,易于保存和搬运。
29.(3)钢缆、挡板、碗状凹陷、边缘凹陷和弹性垫片令脚手架在狭窄管井内保持稳固,安全性高。
30.(4)旋转夹的设计利用摩擦力来减缓主架杆的展开速度,并且在主架杆折叠时反重力保持折叠状态。
31.(5)主架杆为伸缩杆,在水平方向适应不同直径的管井,中央钢杆为伸缩杆,在垂直方向微调适应不同高度的工作需要。
附图说明
32.图1为多层脚手架总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脚手架俯视图。
34.图3为旋转夹结构示意图。
35.图4为主架杆侧面滑轨结构示意图。
36.图5为滑轨滑轮与连接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37.1-脚手架;2-钢制基座;3-中央钢杆;4-主架杆;5-连接板;6
‑ꢀ
挡板;7-钢杆连接孔;8-o型孔;9-碗状凹陷一;10-边缘凹陷一; 11-碗状凹陷二;12-边缘凹陷二;13-钢缆;14-弹性垫片;15-旋转螺栓一;16-旋转夹;17-旋转杆;18-旋转螺栓二;19-限制杆;20-旋转螺栓三;21-滑轨;22-凹槽;23-滑轨滑轮;24-凹槽轮;25-连接孔一;26-连接孔二;27-插销;28-滑轨凹陷;29-轮腰凹陷;30-管井。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39.一种适用于不同深度的管井30的多层脚手架1,如图1~2所示,自下而上包括空心的钢制基座2、垂直插在钢制基座2里的空心中央钢杆3,所述中央钢杆3分为多段,相邻所述中央钢杆3间经钢杆连接孔7可拆卸连接在一起形成多层结构,以此适应不同深度的管井 30,中央钢杆3为可伸缩杆,可根据工作需要对脚手架1的高度进行微调;中央钢杆3侧面设有多个o型孔8,中央钢杆3质量尽可以轻,o型孔8除减轻重量外还提供给工作人员延中央钢杆3攀爬使用;每段中央钢杆3可旋转连接有偶数根主架杆4;所述紧贴主架杆 4下方位置设有挡板6,所述挡板6垂直固定于中央钢杆3上与上方的所述主架杆4平行,主架杆4压下来时正在压在挡板6上不再继续向下转动;中央钢杆3顶端呈碗状凹陷一9,且所述碗状凹陷一9内部边缘进一步形成边缘凹陷一10,所述边缘凹陷一10刚好适配上方的空心中央钢杆3下端部;所述钢制基座2底部呈碗状凹陷二11,且所述碗状凹陷二11内部边缘进一步形成边缘凹陷二12,所述边缘凹陷二12刚好适配上方的空心中央钢杆3下端部,中央钢杆3与边缘凹陷一10、边缘凹陷二12之间设有重合的钢杆连接孔7,用以将多根中央钢杆3连接成多层脚手架1结构;当主架杆4旋转展开至垂直于中央钢杆3时,所述主架杆4在同一水平面形成对称形状,相邻所述主架杆4间由连接板5连接,所述连接板5以中央钢杆3为中心延所述主架杆4向外平行排列,相邻所述主架杆4间距随远离中央钢杆3增加,所述平行连接板5的长度随相邻所述主架杆4间距增加而增长,连接板5相互平行补充相邻主架杆4间的空隙,方便工作人员踩踏,主架杆4末端设有弹性垫片14且主架杆4为伸缩杆,能适应不同直径的管井30;中央钢杆3顶部与主架杆4端部以钢缆13连接,碗状凹陷一9、碗状凹陷二11、边缘凹陷一10
与边缘凹陷二12 将中央钢杆3包裹在其中,钢缆13牵制主架杆4与中央钢杆3间的转动角度,防止脚手架1晃动;如图3所示,中央钢杆3和主架杆4 是以旋转螺栓一15连接的,中央钢杆3和主架杆4之间固定有旋转夹16包括互成角度的两根旋转杆17、在角顶点连接旋转杆17的旋转螺栓二18和限制杆19、方便限制杆19折叠的旋转螺栓三20,主架杆4相对中央钢杆3旋转时,旋转杆17之间展成直角,限制杆19 由折叠状态转成180
°
令主架杆4与中央钢杆3固定的直角状态,旋转螺栓二18与旋转杆17间、旋转螺栓三20与限制杆19间存在一定的摩擦力,令主架杆4展开过程可控,不会因主架杆4重力作用下展开过快打到工作人员,且主架杆4与中央钢杆3折叠时的折叠状态又能克服重力一直保持。
40.如图2、4所示,所述主架杆4一侧面从上至下设有多层滑轨21,相对的侧面设有从上至下设有多层凹槽22,相邻的所述主架杆4各自的滑轨21和凹槽22开口两两相对,滑轨21内嵌有滑轨滑轮23,凹槽22内嵌有凹槽轮24,相邻的所述主架杆4间设有可伸缩的连接板5,所述连接板5一端与所述凹槽轮24可旋转连接,另一端与凹槽22同一平面的相邻主架杆4所述滑轨滑轮23可旋转连接,所述滑轨滑轮23上带有贯穿滑轨滑轮23内部的连接孔一25,所述滑轨21 上带有连接孔二26,当连接孔一25与连接孔二26重合时用插销27 插入固定,由于位置在下的滑轨21较相邻位置在上的滑轨21伸出主架杆4侧壁长度更长,所以在不同层间插入插销27时不会受到妨碍;所述连接板5随两端固定后的距离调整长度;位置在下的滑轨21从主架杆4侧壁伸出长度比位置在上的滑轨21长,以免防碍插销27插入;连接板5设计成可伸缩且一端通过凹槽轮24固定嵌在主架杆4 侧面的凹槽22里,滑轨滑轮23与凹槽轮24区别在于滑轨滑轮23多了连接孔一25和在上下两表面带有滑轨凹陷28且凹槽轮24是固定在凹槽22内不滑动的,但连接板5两端通过轮腰凹陷29嵌在凹槽轮 24和滑轨滑轮23上,使连接板能在主架杆4平面内转动,同一滑轨 21的上下两表面相对延伸嵌入滑轨滑轮23上下表面的滑轨凹陷28,令滑轨滑轮23能延着滑轨21滑动将收纳状态的连接板5展开,连接板5易于收纳也易于调节长度适应连接主架杆4的需要,多层凹槽 22的设计使不同长度的连接板5收纳起来互不妨碍,也方便主架杆4 与中央钢杆3间旋转折叠,如此在脚手架1收起来的时候,体积大大缩小,易于从管井30中取出,也易于保存;随着连接板5与主架杆 4角度增大,连接板5的长度相应伸长同时连接板5与滑轨滑轮23、凹槽轮24间相应滑动。
4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
42.工作人员将钢制基座2固定在管井30底部中央,把折叠状态的一层脚手架1的中央钢杆3插入钢制基座2的碗状凹陷二11和边缘凹陷二12内,通过钢杆连接孔7固定,把折叠的主架杆4展开成90,主架杆4压在挡板6上,旋转夹也同时展开,限制杆19由折叠状态转成180
°
,再将收纳在凹槽22里的不同长度的连接杆5一从多层凹槽22滑出,延相邻主架杆4上的滑轨21滑到相应连接孔二26的位置,将插销27插入连接孔一25和连接孔二26,连接板5滑动的同时,连接板5不断伸长,与滑轨滑轮23、凹槽轮24之间也在不断滑动调整位置,再将可伸缩的主架杆4调整长度并将弹性垫片14抵在管井30内侧壁上,根据工作需要对可伸缩的中央钢杆3长度进行微调;再将上一层的脚手架1安装到底下一层的中央钢杆3的碗状凹陷一9和边缘凹陷一10内,用钢杆连接孔7固定,再展开调整中央钢杆3、主架杆4和连接板5的相对位置,如此反复将多层脚手架1根据管井30深度构建起来,以适应管井30内工作需要。
43.需要将脚手架1收纳起来时,管井30内的工作人员站在最高一层脚手架1的下一层脚手架1上,将最高一层脚手架1的连接杆5一个个收纳入凹槽22,再将主架杆4顶上去和中
央钢杆3折叠起来,再把拆卸钢杆连接孔7的螺栓,将最上层的中央钢杆3分离下来,由管井30边上的工作人员取走,管井30内的工作人员再将最近的主架杆4上的一个连接板5收纳入相应凹槽22,留出人能通过的缝隙,从抓住o型孔8爬至下一层脚手架1上,再将上层脚手架1拆除,由管井30边上的工作人员取走,如此重复,直到管井30内的工作人员站在最底下的脚手架1上弯腰将连接板5一个个收纳到凹槽22内,管井30内的工作人员站在管井30底,将主架杆4和中央钢杆3折叠,再将中央钢杆3和钢制基座2拆离,最底层的脚手架1也被管井 30边的工作人员取走,然后管井30内的工作人员再从管井30底被拉出去,管井30内的工作结束。
44.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做出各种修改和变型,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均落入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