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44676发布日期:2023-03-14 23:19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搅拌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


背景技术:

2.混凝土搅拌机是把水泥、砂石骨料和水混合并拌制成混凝土混合料的机械,按搅拌原理可主要分为自落式搅拌机和强制式搅拌机。
3.授权公告号为cn206493429u公开了一种单卧轴混凝土搅拌机,包括连接座、转动设置在连接座上的搅拌筒、位于搅拌筒上的进出料口和位于搅拌筒轴向一侧并延伸至搅拌筒内以对搅拌筒内混凝土进行搅拌的搅拌机构,连接座沿搅拌筒径向滑移设置有位于搅拌筒外圆周侧壁处的抵触块,连接座与抵触块之间设置有用于推动抵触块向搅拌筒方向移动并使抵触块沿搅拌筒径向与搅拌筒相抵的弹性件,该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搅拌筒的稳定性。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相关技术中的搅拌机通常使用电机驱动搅拌机构进行搅拌作业,产生的震动较大,导致工作环境中的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工作环境中的噪声污染,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单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单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单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包括连接座、支撑腿和搅拌筒,所述搅拌筒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支撑腿固定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搅拌筒内设置有用于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缓冲组件和消能组件,所述缓冲组件用于对所述搅拌装置所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所述消能组件用于将震动产生的动能进行部分消能。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搅拌装置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过程中,由于使用大功率电机进行驱动,导致工作过程中会产生震动,且搅拌过程中搅拌装置在搅拌筒内与混凝土发生碰撞,产生一定噪音;利用缓冲组件对整体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并利用消能组件将震动的动能部分消除,从而达到减震的效果,进而降低噪音;另外,降低整体震动还可以减少零件出现松动的情况发生。
9.可选的,所述搅拌筒的外表面覆设有吸声棉层。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吸声棉层对搅拌筒内发出的噪音进行部分吸收,以营造更安静的工作环境;吸声棉具有成本低廉、防水耐潮、便于加工等优点。
11.可选的,所述混凝土搅拌机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通过所述支撑腿与所述连接座相连接,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的抵接块和阻尼弹簧,所述阻尼弹簧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块靠近地面的一侧,所述阻尼弹簧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抵接块的一
侧,所述抵接块的另一侧用于与地面抵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整体发生震动时,混凝土搅拌机会在纵向产生一定位移并与地面碰撞,通过阻尼弹簧的设置,将整体在纵向上产生的位移进行分解,并通过阻尼效果进行逐渐削弱,从而达到缓冲的效果。
13.可选的,所述支撑腿包括套杆和移动杆,所述套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座相连接,所述套杆的另一端开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杆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移动槽内,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块相连接;所述消能组件包括阻尼层和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移动槽的底壁上和所述移动杆靠近所述移动槽的一端,所述移动槽的内壁和所述移动杆的表面均覆设有所述阻尼层。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整体发生震动时,混凝土搅拌机会在纵向产生一定位移,带动移动杆在套杆内发生移动;移动杆与套杆发生相对位移的过程中,阻尼层之间发生剧烈摩擦,将动能转化为热能发散,从而达到消能的效果;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最终使套杆和移动杆恢复原位。
15.可选的,所述阻尼层为高阻尼橡胶层。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阻尼橡胶层具有摩擦系数大、阻尼效果好、成本低廉等优点。
17.可选的,所述搅拌筒上开设有卸料口,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搅拌筒同轴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关技术中在将搅拌筒内的混凝土倒出时,需要人工将搅拌筒进行转动,并将混凝土从卸料口处倒出,对施工人员的力量要求较高,且较为危险;利用驱动电机驱动搅拌筒进行转动,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安全系数,省时省力。
19.可选的,所述卸料口处转动设置有遮挡门,所述搅拌筒上设置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遮挡门进行转动。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搅拌筒翻转进行倾倒时,可能发生未倾斜到指定角度,搅拌筒内的混凝土就已经泄漏出来的情况;通过遮挡门在未达指定角度之前对搅拌筒进行遮挡,利用转动件在搅拌筒转至正确位置后驱动遮挡门转动打开,减少了上述情况的发生。
21.可选的,所述转动件包括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设置在所述搅拌筒上,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遮挡门同轴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转动电机驱动遮挡门进行转动,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在使用搅拌装置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过程中,由于使用大功率电机进行驱动,导致工作过程中会产生震动,且搅拌过程中搅拌装置在搅拌筒内与混凝土发生碰撞,产生一定噪音;利用缓冲组件对整体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并利用消能组件将震动的动能部分消除,从而达到减震的效果,进而降低噪音;另外,降低整体震动还可以减少零件出现松动的情况发生;
25.2.在整体发生震动时,混凝土搅拌机会在纵向产生一定位移并与地面碰撞,通过阻尼弹簧的设置,将整体在纵向上产生的位移进行分解,并通过阻尼效果进行逐渐削弱,从
而达到缓冲的效果;
26.3.在整体发生震动时,混凝土搅拌机会在纵向产生一定位移,带动移动杆在套杆内发生移动;移动杆与套杆发生相对位移的过程中,阻尼层之间发生剧烈摩擦,将动能转化为热能发散,从而达到消能的效果;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最终使套杆和移动杆恢复原位。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单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单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座;11、驱动电机;2、支撑腿;21、套杆;211、移动槽;22、移动杆;3、搅拌筒;31、吸声棉层;32、卸料口;33、遮挡门;34、转动电机;4、连接块;5、缓冲组件;51、抵接块;52、阻尼弹簧;6、消能组件;61、复位弹簧;62、阻尼层。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单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
32.参照图1、图2,一种单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包括连接座1、支撑腿2和搅拌筒3,搅拌筒3转动设置在连接座1上,支撑腿2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连接座1上,搅拌筒3的外表面覆设有吸声棉层31,搅拌筒3内设置有用于对混凝土进行搅拌的搅拌装置,连接座1上设置有缓冲组件5和消能组件6,缓冲组件5用于对搅拌装置所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消能组件6用于将震动产生的动能进行部分消能。
33.参照图1,混凝土搅拌机还包括连接块4,连接块4通过支撑腿2与连接座1相连接,缓冲组件5包括设置在连接座1上的抵接块51和阻尼弹簧52,阻尼弹簧52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连接块4靠近地面的一侧,阻尼弹簧52的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抵接块51的一侧,抵接块51的另一侧用于与地面抵接。
34.在本实施例中,在整体发生震动时,混凝土搅拌机会在纵向产生一定位移并与地面碰撞,通过阻尼弹簧52的设置,将整体在纵向上产生的位移进行分解,并通过阻尼效果进行逐渐削弱,从而达到缓冲的效果。
35.参照图2,作为支撑腿2的一种实施方式,支撑腿2包括套杆21和移动杆22,套杆21的一端与连接座1相连接,套杆21的另一端开设有移动槽211,移动杆22的一端插设在移动槽211内,移动杆22的另一端与连接块4相连接;消能组件6包括阻尼层62和复位弹簧61,复位弹簧61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移动槽211的底壁上和移动杆22靠近移动槽211的一端,移动槽211的内壁和移动杆22的表面均覆设有阻尼层62。
36.在本实施例中,当整体发生震动时,混凝土搅拌机会在纵向产生一定位移,带动移动杆22在套杆21内发生移动;移动杆22与套杆21发生相对位移的过程中,阻尼层62之间发生剧烈摩擦,将动能转化为热能发散,从而达到消能的效果;在复位弹簧61的作用下,最终使套杆21和移动杆22恢复原位。
37.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阻尼层62的材料选取高阻尼橡胶,高阻尼橡胶具有摩擦系数大、阻尼效果好、成本低廉等优点。
38.参照图1,搅拌筒3上开设有卸料口32;相关技术中,在将搅拌筒3内的混凝土倒出
时,需要人工将搅拌筒3进行转动,并将混凝土从卸料口32处倒出,对施工人员的力量要求较高,且较为危险。
39.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11通过螺栓固定设置在连接座1上,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与搅拌筒3同轴连接;利用驱动电机11驱动搅拌筒3进行转动,减少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安全系数,省时省力。
40.相关技术中,在将搅拌筒3翻转进行倾倒时,可能发生未倾斜到指定角度,搅拌筒3内的混凝土就已经泄漏出来的情况。
41.参照图1,卸料口32处转动设置有遮挡门33,搅拌筒3上设置有转动件,转动件用于驱动遮挡门33进行转动。
42.在本实施例中,转动件为转动电机34;通过遮挡门33在未达指定角度之前对搅拌筒3进行遮挡,利用转动电机34在搅拌筒3转至正确位置后驱动遮挡门33转动打开,减少了上述情况的发生。
4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单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的实施原理为:利用吸声棉层31对搅拌筒3内的噪音进行部分吸收;
44.在整体发生震动时,混凝土搅拌机会在纵向产生一定位移并与地面碰撞,通过阻尼弹簧52的设置,将整体在纵向上产生的位移进行分解,并通过阻尼效果进行逐渐削弱,从而达到缓冲的效果;
45.同时,混凝土搅拌机会在纵向产生一定位移,带动移动杆22在套杆21内发生移动;移动杆22与套杆21发生相对位移的过程中,阻尼层62之间发生剧烈摩擦,将动能转化为热能发散,从而达到消能的效果;在复位弹簧61的作用下,最终使套杆21和移动杆22恢复原位;
46.当搅拌结束需要将搅拌筒3内的混凝土倒出时,启动驱动电机11驱动搅拌筒3进行转动,在搅拌筒3转至正确位置后启动转动电机34驱动遮挡门33转动打开,将混凝土倒出。
47.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达到减震的效果,降低了整体的噪音,便于营造较为安静的工作环境,降低整体震动还可以减少零件出现松动的情况发生;利用对搅拌筒3等部件进行的结构设计,减少了人力成本,增加了安全系数,提高了工作效率。
48.以上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