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铸钢节点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48875发布日期:2023-03-04 04:22阅读:78来源:国知局
基于铸钢节点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铸钢节点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


背景技术:

2.我国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及钢-砼组合结构基本都采取了混凝土现场浇筑的方式进行施工,其缺点主要有:支模架、模板材料投入量大、周转率较低,造成较大资源浪费;现场产生大量扬尘、噪音、污水、建筑垃圾,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施工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投入量大,且相对工效不高,施工成本大大提高。
3.目前我国对建筑的装配率提出了要求,但严格意义上来讲,当下对新建建筑有装配率要求的各个城市应用的装配式技术基本上主要针对水平结构构件,竖向结构构件除了灌浆套筒连接技术比较成熟外,其余技术应用很少。
4.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进现有剪力墙的连接方式,提高装配率。有效解决竖向墙板构件的干式连接问题,并大幅度提高建筑的装配率,进而克服现有混凝土墙现场浇筑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施工成本高等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铸钢节点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多个墙板;相邻两墙板之间设置有楼板;位于最上层的墙板的上方设有屋面板,位于最下层的墙板的下方设有基础梁;最下层的墙板与基础梁之间连接有预埋件;
7.所述墙板的四个顶点位置分别设置一铸钢节点;所述铸钢节点的内部设有腹板及用于穿设紧固件的通孔;相邻两墙板通过对应位置的铸钢节点实现固定连接;
8.所述墙板的内部设有骨架体;所述骨架体包括在连接在相邻两铸钢节点之间的梁筋组;每一梁筋组包括三根或四根梁筋;所述梁筋组上固设箍筋;两相互平行的梁筋组之间设有若干分布筋。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于铸钢节点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所述铸钢节点的通孔中设置紧固件实现固接;楼板与铸钢节点的结合部位采用现浇混凝土实现固接。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于铸钢节点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所述紧固件为铆钉或螺栓。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于铸钢节点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所述分布筋的两端分别具有一搭接部。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于铸钢节点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所述梁筋的两端分别螺接一套筒。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于铸钢节点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所述预埋件包括钢板;所
述钢板上固设螺栓杆;所述螺栓杆的上端设有紧固螺母及调节螺母。
14.综上,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剪力墙结构竖向墙板构件的干式连接问题,并大幅度提高建筑的装配率,进而克服现有混凝土墙现场浇筑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施工成本高等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图1的剖视图;
17.图3是图1中铸钢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图1中局部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图1中楼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图2中局部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21.图7是图6中局部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22.图8是图6中分布筋的结构示意图;
23.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10是本实用新型施工方法的示意图;
25.图中:1-墙板,11-铸钢节点,111-腹板,112-通孔;12-分布筋,13-梁筋,131-套筒;14-箍筋;2-紧固件,3-预埋件,31-钢板,32-螺栓杆,33-紧固螺母,34-调节螺母;4-基础梁,41-细石膨胀砼;5-楼板,6-屋面板,61-现浇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26.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铸钢节点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多个墙板1;相邻两墙板1之间设置有楼板5;位于最上层的墙板1的上方设有屋面板6,位于最下层的墙板1的下方设有基础梁4;最下层的墙板1与基础梁4之间连接有预埋件3;
27.参见图4,所述墙板1的四个顶点位置分别设置一铸钢节点11;参见图3,所述铸钢节点11的内部设有腹板111及用于穿设紧固件2的通孔112;相邻两墙板1通过对应位置的铸钢节点11实现固定连接;铸钢节点11的通孔112设置紧固件2实现固接;本实用新型的紧固件2优选为铆钉或螺栓。
28.参见图2,所述墙板1的内部设有骨架体;结合图6,所述骨架体包括在连接在相邻两铸钢节点11之间的梁筋组;再参见图7,每一梁筋组包括三根或四根梁筋13;所述梁筋组上固设箍筋14;两相互平行的梁筋组之间设有若干分布筋12;纵横交错的分布筋12形成骨架体。参见图8,所述分布筋12的两端分别具有一搭接部。
29.更好的,所述梁筋13的两端分别螺接一套筒131。
30.参见图5,所述楼板5与铸钢节点11的结合部位采用现浇混凝土61实现固接。
31.参见图9,所述预埋件3包括钢板31;所述钢板31上固设螺栓杆32;所述螺栓杆32的上端设有紧固螺母33及调节螺母34。
32.参见图10,本实用新型的剪力墙结构可采用如下的施工方法,包括
33.步骤一:墙板1的制作
34.加工制作铸钢节点11、分布筋12、梁筋13及箍筋14;
35.将梁筋13焊接到铸钢节点11上,之后依次焊接梁筋13及分布筋12形成骨架体;焊接工艺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执行。组装模板后,将骨架体放入固定,浇筑混凝土并养护成型,形成墙板1;
36.以上所有操作均在工厂完成,为确保墙板1在工地安装能够顺利进行,其制作精度控制在毫米级。
37.步骤二:基础梁4的制作
38.绑扎基础梁钢筋,支好模板后,将基础梁钢筋笼放入模板,并在相应位置放置预埋件3,之后浇筑混凝土并养护成型,形成基础梁4;
39.步骤三:楼板5的制作
40.制作叠合板的钢筋骨架,支好模板后,将其钢筋骨架放入模板,浇筑混凝土并养护成型,形成楼板5;
41.步骤四:现场浇筑
42.s1,将基础梁4运输至工地并安装就位;
43.s2,将墙板1和楼板5运输至工地进行现场;先在基础梁4对应于第一层墙板1的底面位置处铺设20mm厚坐浆层,以保证墙板与基础梁紧密接触,吊装第一层墙板1于预定位置后,将墙板1与预埋件3用高强螺栓连接;
44.连接过程中应利用预埋件3的调节螺母34使墙板1准确就位;然后,用不低于c40的细石膨胀砼41填实基础梁4的凹槽,并确保该处铸钢节点11的下表面与混凝土紧密接触,用砂浆填实铸钢节点11的内部空间及其与基础梁凹槽之间的缝隙;
45.s3,安装楼板5于预定位置后,支好侧模并浇筑其现浇混凝土层61,待现浇混凝土养护完成后,在楼板5对应于墙板1的底面位置处铺设20mm厚坐浆层,在楼板1切角的侧面抹20~30mm厚砂浆,以确保后续待吊墙板底面与楼板以及墙板铸钢节点与楼板切角密实接触;
46.s4,吊装第二层墙板1,并固定其位置后,用紧固件2将其与第一层墙板1连接为一体;然后,用砂浆将该处铸钢节点11(第一层上部铸钢节点及二层下部铸钢节点)内部空间填实;
47.s5,重复s3、s4,直至完成预定层数的墙板1及屋面板6的安装。
4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铸钢节点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有效地解决剪力墙结构竖向墙板构件的干式连接问题,并大幅度提高建筑的装配率,进而克服现有混凝土墙现场浇筑造成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施工成本高等问题。
49.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