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

文档序号:34563494发布日期:2023-06-28 10:34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

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是指以工厂化生产的混凝土预制构件为主,通过现场装配的方式设计建造的混凝土结构类房屋建筑。构件的装配方法一般有现场后浇叠合层混凝土、钢筋锚固后浇混凝土连接等,钢筋连接可采用套筒灌浆连接、焊接、机械连接及预留孔洞搭接连接等做法。

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建筑结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它有利于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与现浇施工工法相比,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有利于绿色施工,因为装配式施工更能符合绿色施工的节地、节能、节材、节水和环境保护等要求,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降低噪音、防止扬尘、减少环境污染、清洁运输、减少场地干扰、节约水、电、材料等资源和能源,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而且,装配式结构可以连续地按顺序完成工程的多个或全部工序,从而减少进场的工程机械种类和数量,消除工序衔接的停闲时间,实现立体交叉作业,减少施工人员,从而提高工效、降低物料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为绿色施工提供保障。另外,装配式结构在较大程度上减少建筑垃圾(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竹木材、废弃混凝土等。

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依据装配化程度高低可分为全装配和部分装配两大类。全装配建筑一般限制为低层或抗震设防要求较低的多层建筑;部分装配混凝土建筑主要构件一般采用预制构件、在现场通过现浇混凝土连接,形成装配整体式结构的建筑。

4、我国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研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施工技术,形成了一系列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体系,较为典型的建筑体系有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建筑体系、装配式多层框架建筑体系、装配式大板建筑体系等。到20世纪80年代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应用达到全盛时期,全国许多地方都形成了设计、制作和施工安装一体化的装配式混凝土工业化建筑模式。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采用预制空心楼板的砌体建筑成为两种最主要的建筑体系,应用普及率达70%以上。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功能和物理性能存在许多局限和不足,我国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设计和施工技术研发水平还跟不上社会需求及建筑技术发展的变化,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已逐渐被全现浇混凝土建筑体系取代,目前除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建筑体系应用较广泛外。其他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的工程应用极少。预制结构抗震的整体性和设计施工管理的专业化研究不够,造成其技术经济性较差。是导致预制结构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根本原因。

5、实用新型专利cn214116984u公开了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抗震梁柱连接节点,包括预制混凝土柱、预制混凝土梁、连接钢板、角钢、柱内固筋、十字抗剪件、梁内锚固钢筋、灌浆套筒和隔震橡胶垫块;所述预制混凝土柱内设有预制混凝土柱内钢筋笼,所述预制混凝土柱上设有预埋连接钢板,预埋连接钢板一侧焊接在预制混凝士柱内钢筋网上,同侧设有柱内锚固筋,另一侧预埋连接钢板中心点处焊接十字抗剪件,十字抗剪件外伸,所述的角钢契合十字抗剪件,但该实用新型中柱内钢筋笼裸露,容易引起钢筋锈蚀,同时柱内钢筋笼与预埋连接钢板焊接会带来应力集中和钢筋受力性能改变,影响受力性能和使用年限,并且十字抗剪件插入到预埋角钢缝隙中,仅靠十字抗剪件提供抗剪力,承载能力较小,连接不够牢固,并对安装时的精度和技术有很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开发一种连接简单可靠、构造简单、施工方便的梁柱连接节点形式,能有效解决连接复杂,成本较大等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包括预制混凝土柱、预制混凝土梁、类十字型连接件、角钢。

4、所述预制混凝土柱包括第一预留柱高强螺栓、第二预留柱高强螺栓;所述第一预留柱高强螺栓和所述第二预留柱高强螺栓设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柱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连接侧;所述预制混凝土梁包括横向连接孔、竖向连接孔、外伸钢筋、第二预留梁高强螺栓、第一预留梁高强螺栓;所述横向连接孔和所述竖向连接孔设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与所述预制混凝土柱连接端,所述横向连接孔与所述竖向连接孔形成十字连接孔;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外伸钢筋外伸;所述第一预留梁高强螺栓设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上下面;所述第二预留梁高强螺栓设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左右面;所述类十字型连接件包括竖直板、水平板、u型连接钢片、连接板;所述竖直板与所述水平板垂直设置,所述竖直板和所述水平板形成十字部分;所述u型连接钢片与所述水平板通过焊接连接,所述u型连接钢片设于所述类十字型连接件左右两侧;所述连接板与所述水平板连接,所述连接板连接两侧u型连接钢片;所述角钢在所述预制混凝土柱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连接侧的上下侧各设两个;所述预制混凝土柱与所述角钢通过所述第一预留柱高强螺栓连接;所述类十字型连接件与所述预制混凝土柱之间通过所述第二预留柱高强螺栓连接;所述类十字型连接件的u型连接钢片与上下角钢通过焊接连接;所述预制混凝土梁与所述预制混凝土柱通过所述类十字型连接件连接;所述预制混凝土梁通过所述第一预留梁高强螺栓与上下角钢连接;所述预制混凝土梁通过所述第二预留梁高强螺栓与所述类十字型连接件的u型连接钢片连接固定。

5、进一步地,所述角钢包括短边、长边、钢板、第三预留螺栓孔、第四预留螺栓孔;所述短边与所述长边垂直设置;所述钢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短边与所述长边连接;所述第三预留螺栓孔设于所述短边上、所述第四预留螺栓孔设于所述长边上。

6、进一步地,所述角钢为类l型角钢,所述钢板为弧形的钢板。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三预留螺栓孔设置三排,分别位于所述短边的1/4、2/4、3/4处且与所述预制混凝土柱的第一预留柱高强螺栓对应;所述第四预留螺栓孔位置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的第一预留梁高强螺栓对应。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留柱高强螺栓在所述预制混凝土柱的上下各设置三排,分别对应所述角钢的短边的最上端、1/3、2/3处。

9、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混凝土柱还包括预留钢筋孔、竖向钢筋、箍筋;所述预留钢筋孔、竖向钢筋和箍筋设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柱与所述预制混凝土梁连接侧;所述箍筋与所述竖向钢筋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横向连接孔与所述竖向连接孔尺寸相同,所述横向连接孔处于所述预制混凝土柱的中间高度,所述竖向连接孔位于所述横向连接孔中部。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预留梁高强螺栓、所述第一预留梁高强螺栓位置交错布置;所述外伸钢筋弯起且位置与所述预制混凝土柱的预留钢筋孔对应,所述外伸钢筋插入所述预留钢筋孔中且弯起部分与所述竖向钢筋注浆固定。

12、进一步地,所述u型连接钢片在所述类十字型连接件左右两侧各布置两个,每侧的两个u型连接钢片分别在所述水平板的1/3、2/3处。

13、进一步地,所述类十字型连接件还包括第一预留螺栓孔、第二预留螺栓孔;所述第一预留螺栓孔设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二预留螺栓孔设于所述u型连接钢片上。

14、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混凝土柱上的第二预留柱高强螺栓与所述类十字型连接件的第一预留螺栓孔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横向连接孔与所述竖向连接孔形成的十字连接孔大小与形状与所述竖直板和所述水平板形成的十字部分一致。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中,角钢为类l型角钢,两垂直边之间设有弧形的钢板,整体受力,增加角钢的承载力,同时,角钢与预制柱固定,与预制梁连接和十字连接件连接,能够提供承载力,承受更大的梁的重力,上部角钢提供拉力,下部角钢和上部角钢通过u型钢板进行固定连接,共同受力,增加整体连接件的受力性能,同时,上部角钢、下部角钢、u型钢板也作为定位板存在,在安装时,提高安装精度,降低安装技术难度,同时,下部角钢为类十字连接件提供一定受力性能,避免类十字连接件过早受力、承载力过度。

18、2)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中,通过预埋柱高强螺栓2(1-3)与类十字型连接件进行连接,能够避免预制混凝土柱的不完整性,避免钢筋锈蚀,同时避免了应力集中和钢筋受力性能改变,能够提供更高的受力性能和使用年限,同时采用预留柱高强螺栓,提高连接点处的抗剪性能。

19、3)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中,通过左右设u型连接钢片将上下角钢、中间类十字连接件形成整体,共同受力,承载能力大,能提供较强的抗剪能力,同时提供定位作用,避免预制混凝土梁的左右晃动,避免对连接节点的多种受力,对安装精度和技术难度没有很高的要求,安装更为简单,同时,通过与预制混凝土梁上下左右四个方向的全方面固定连接,增加连接可靠性和整体性。

20、4)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式混凝土梁柱连接节点采用干作业施工,简化施工,连接可靠,整体性好,具有优越的抗震性能,刚度显著提升,并降低连接件数量,显著提升其工业化效率,降低资源及能源消耗,可以实现通用化、标准化,连接简单可靠、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能有效解决连接复杂,成本较大等问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