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枕预应力筋张拉机的张拉杆锁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61807发布日期:2023-04-26 17:03阅读:86来源:国知局
轨枕预应力筋张拉机的张拉杆锁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张拉装置,特别是指轨枕预应力筋张拉机的张拉杆锁止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世界各国铁路混凝土轨枕铺设范围逐步扩大,大多数国家都发展预应力整体式轨枕。我国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和既有主要干线也全部采用混凝土轨枕。其主要优点是纵、横向阻力大,提供足够的稳定性,轨枕承载能力可根据不同高速运行条件进行设计,寿命长、费用低、维修工作量小等。

2、预应力混凝轨枕是铁路轨道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生产工艺可分为长线台座法和流水机组法两种类型。目前,法、意、德、英等西欧国家普遍采用长线台座法工艺。我国从1956年引进了经苏联改进的匈牙利混凝土枕流水机组法工艺后,于1958年在丰台桥梁工厂建成了我国第一条预应力混凝枕生产流水线,至今已有固定生产企业40多家,生产线均采用流水机组法。

3、混凝土轨枕也随着我国铁路及研制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水平及生产实践获得了长足进步。不仅年产量大幅提高,而且在生产工艺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随着轨枕改型换代的不断加快,轨枕已从过去使用了几年不变的ⅰ型过渡到ⅱ型再到新ⅱ型、ⅲa型、ⅲb型,基本上是3年更新一次,而新建铁路和既有线的维护又需要不同的轨枕同时生产;由于不同型号轨枕的规格和生产工艺上存在区别、轨枕生产精度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劳动力不断上涨等因素,现有的轨枕生产线和新建生产线均需兼顾生产多种型号的产品,传统粗放式单一型的半自动化轨枕生产线已无法适应轨枕的发展和现在市场的需求。

5、作为生产线上的关键设备---轨枕预应力施工设备正是上述要求的主要针对对象。设计一种能够适应多型号的轨枕预应力施工、适应长线法的生产线流转与其相兼容;同时还要实现高度自动化和预应力施工的高精度化等要求,是适应轨枕发展及市场需求的关键。

6、轨枕预应力施工分为预应力张拉和预应力放张两个环节,传统的预应力张拉机构只是单一的放置在生产线上的张拉工位,与整个生产线无法实现联动,导致生产线无法实现自动化运行;同时,由于多型号轨枕的生产造成轨枕模具外形的不同,传统的张拉设备只能是模具放置不动、通过人工进行手动对位、手动连接张拉装置,只是完成了张拉过程中的预应力筋的张拉作业,其余环节均为人工作业,导致张拉精度低,数据化、信息化管理无法完善。此种作业方式随着现在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轨枕型号和工艺要求的愈发完善,现在已经无法适应轨枕生产,必须采取一种能够到达生产工艺要求的预应力施工精度准确,适应多型号模具、适应生产线自动化运转的的自动张拉机构进行此环节的作业。预应力施工质量的关键取决于张拉机构的安全和准确。张拉工序及配套设施作为其中的关键工序及配套设备不仅是设计及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点之一,同时也是本领域的重要研发方向。

7、申请人检索的专利文献包括:

8、专利号为201520935115.x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轨枕预应力筋张拉机的张拉杆锁止装置,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由多块板材组成的敞口的条形盒状的轨枕模具,其包括,在轨枕模具的内腔的前端预留锚具腔,在轨枕模具的内腔的后端设有可前后移动的预应力筋夹具,预应力筋夹具也带有锚具腔,每个锚具腔都与轨枕模具的内腔相接通,在每个锚具腔内都设有一可沿锚具前后滑移的锚具,锚具的长度大于锚具腔的开口宽度,在锚具上开有多个用于箍住带有顿头的预应力筋的档孔,在预应力筋夹具上连接有穿透轨枕模具后端的滑移螺杆,与滑移螺杆相对应的在轨枕模具外设有一可前后移动、上下升降的拉伸行走小车,所述的滑移螺杆上配装有穿心千斤顶、压力传感器和第二锚圈,压力传感器位于穿心千斤顶与第二锚圈之间,该穿心千斤顶与拉伸行走小车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的压力传感器和穿心千斤顶都与一控制单元相连。其中存在的问题是滑移螺杆与穿心千斤顶采用固定装配,虽然能够完成张拉操作,但一是拆装不便、自重较大且调整困难;二是不易实现自动化快速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枕预应力筋张拉机的张拉杆锁止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实现轨枕模具张拉杆与张拉设备之间的锁止连接,进而满足对于轨枕模具预应力筋的张拉施工要求。

2、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技术构思是:

3、轨枕预应力筋张拉机的张拉杆锁止装置,该装置设置于主支架上且可沿张拉或放张方向运动;包括后部固定有张拉千斤顶的箱体,水平滑架固定于箱体右侧,竖直滑架设于水平滑架内部且与其上开设的水平滑槽滑动装配,张拉千斤顶的第二张拉杆内端通过箱体侧壁、水平滑架后端延伸于竖直滑架内,连接器在竖直滑架上装配的动力源驱动下纵向移动,连接器两端分别开设与第二张拉杆同轴向的卡槽,卡槽与第二张拉杆以及轨枕模具上第一张拉杆的张拉端适配。

4、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构思还有:

5、卡槽的作用是用于连接第一张拉杆,第二张拉杆的张拉固定端,为更好地与张拉杆适配并简化结构,连接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卡槽为n形或门型。

6、竖直滑架上装配的动力源的主要作用是驱动连接器的纵向直线运动,进而完成与张拉杆的连接及松脱,其中动力源可以选择多种直线驱动机构,包括但不局限于直线电机、液压缸、气缸、丝杠进给机构、平行四边形机构等等,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优选的技术实现手段是,竖直滑架上装配的动力源选用装配于竖直滑架顶部的竖直油缸,其下部的动作执行端固定有连接器。

7、为便于竖直油缸与连接器的装配,优选的技术实现手段是,所述的竖直油缸的活塞杆下端固定有连接器。

8、为便于连接器的卡槽与张拉杆的卡装,优选的技术实现手段是,第二张拉杆与第一张拉杆的相邻端膨出并与卡槽适配。

9、为便于张拉操作以及预应力保持,优选的技术实现手段是,箱体前部设置的旋转马达上的螺母套与第一张拉杆上的螺母适配。

10、为简化结构并便于实现零部件的安装,优选的技术实现手段是,竖直油缸的顶部通过水平滑架表面的开孔延伸于外部。

11、更为优选的技术实现手段是,所述的开孔为长圆孔。

12、为便于实现箱体与主支架沿张拉方向的移动配合,进而便于调整张拉杆位置以实现与连接器的配合,优选的技术实现手段是,水平油缸驱动箱体在主支架的导轨上沿张拉方向滑动配合。

13、本实用新型中的张拉千斤顶为现有技术,在专利文献中多有报道且有市售商品,申请人在此对其结构不再赘述。

1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后部”、“右侧”、“内部”、“内端”、“后端”、“纵向”、“顶部”、“下端”、“下部”、“外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5、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技术进步在于:

16、1、本实用新型采用与箱体配合的水平滑架与竖直滑架作为装置的主要承载框架,一是可与箱体同步动作并易于实现结构稳定,且利于箱体驱动装置的布置;二是便于实现连接器的移动和与张拉杆的配合。

17、2、采用竖直油缸驱动连接器,在满足施工中对预应力施加、持荷、锁紧等具体要求的前提下,操作快捷,动作完成准确性高。

18、3、水平油缸及竖直油缸的结构设计,可通过设定油缸最大行程满足位移行程准确的要求,有效简化了结构。

19、4、连接器上与张拉杆膨出端适配的卡槽结构,有效实现了定位的准确快速,为张拉施工的有序进行提供了结构保障。

20、5、竖直滑架与水平滑架通过水平滑槽滑动装配,提高了与张拉杆张拉端的配合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