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圈梁模板支设结构及支设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202076发布日期:2023-08-22 07:51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圈梁模板支设结构及支设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圈梁模板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圈梁模板支设结构及支设方法。


背景技术:

1、在建筑施工中,为提高建筑物整体的刚度和稳定性,减少灾害或因地基沉降造成对建筑物的破坏,常需要使用圈梁对建筑物进行加固;圈梁是在房屋的檐口、窗顶、楼层或基础顶面处,沿砌体墙水平方向设置封闭装的梁式构件,其一般设置在基础墙外、檐口以及楼层处;此外,圈梁设置的位置以及设置的数量根据建筑物的类型、层数、受到的振动荷载以及地基情况来决定。

2、相关技术中,圈梁施工步骤是:第一步、捆扎钢筋;按照施工需求,预先准备好符合施工需要的钢筋级别、型号、形状、尺寸以及数量,按照图纸的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捆扎;第二步、圈梁模板的预检;对圈梁模板进行预检,保证其相邻模板的间隙在合理范围内,并对模板的内部进行清理,其中,模板的缝隙不得超过2.5毫米,过大的地方应进行封堵处理,将捆扎好的钢筋置于模板围成的空间内;第三步、混凝土浇筑;根据圈梁的载荷需求,选取何合适的混凝土,将混凝土置入模板的空隙内,混凝土与钢筋结合;为减少在对混凝土浇筑时,出现模板移位的现象,一般在相对的模板穿入对拉螺栓,并将对拉螺栓与模板进行固定,以减少模板在建筑中出现位移的现象。

3、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存在如下缺陷:采用对拉螺栓对相对的模板进行固定,减少在混凝土浇筑时模板出现移位的现象,但在施工完毕对模板进拆除后,对拉螺杆在混凝土浇筑时形成螺杆眼,在后期需对螺杆眼进行封堵,降低了对圈梁施工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少对圈梁后期的施工工序,提高对圈梁的施工效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圈梁模板支设结构及支设方法。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圈梁模板支设结构及支设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一种圈梁模板支设结构,包括承接横梁、固定件以及两个竖直抵紧杆;

4、所述承接横梁设于圈梁模板的顶部;

5、两个所述竖直抵紧杆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承接横梁的两端,且两个所述竖直抵紧杆形成对圈梁模板的加固空间;

6、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竖直抵紧杆上,用于将所述竖直抵紧杆与所述承接横梁固定。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承接横梁安装在模板的顶部,调节承接横梁,承接横梁呈水平状态布置,将一个竖直抵紧杆在承接横梁上滑动,再将另一个竖直抵紧杆在承接横梁上滑动,调节两个竖直抵紧杆,两个竖直抵紧杆与模板的侧面抵紧,调节固定件,固定件将竖直抵紧杆与承接横梁进行固定,实现使用竖直抵紧杆对模板两侧加固的目的;通过移动两个竖直抵紧杆,两个竖直抵紧杆相互靠近,两个竖直抵紧杆与模板的侧面抵紧,调节固定件,固定件将竖直抵紧杆与承接横梁进行固定,当拆除模板时,调节固定件,竖直抵紧杆与承接横梁分离,减少相关技术中需要在圈梁施工完成后对对拉螺杆形成的螺眼进行修复的工序,提高了对圈梁加工的效率,同时不需要进行二次修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圈梁施工的质量。

8、可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销;

9、所述竖直抵紧杆上设有第一固定孔;

10、所述承接横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对应的第二固定孔;

11、所述固定销穿过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所述固定销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竖直抵紧杆的长度方向垂直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固定销,固定销穿过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固定销的侧壁与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的侧壁抵紧;通过使用该固定销穿过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一方面,实现将竖直抵紧杆与承接横梁固定的目的,另一方面,固定销的设置便于进行后期的拆卸,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对圈梁施工的效率。

13、可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孔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孔沿所述承接横梁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固定孔设置为多个,当对不同规格的圈梁模板进行加固时,移动竖直抵紧杆,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相对,将固定销穿过第一固定孔以及第一固定孔;通过将多个第二固定孔设置为多个,并将第二固定孔沿承接横梁的长度方向分布,便于实现对不同规格圈梁模板的加强固定,进而提高支设结构的适用范围。

15、可选的,所述竖直抵紧杆上还设有第三固定孔,所述承接横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固定孔对应的第四固定孔,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三固定孔错位设置。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固定销穿过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再使用另一固定销穿过第三固定孔与第四固定孔;通过将第一固定孔与第三固定孔交错设置、第二固定孔与第四固定孔交错设置,使得固定销将承接横梁与竖直抵紧杆固定时,固定销处于错位的状态,减少出现固定销固定承接横梁与竖直抵紧杆时,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提高了对承接横梁以及竖直抵紧杆的固定强度,进而提高了对圈梁的施工质量。

17、可选的,还包括用于对所述竖直抵紧杆进行加固的抵紧组件;

18、所述抵紧组件设于所述承接横梁的两端;

19、所述抵紧组件包括抵紧架体以及水平抵紧杆;

20、所述抵紧架体设于所述承接横梁的端部,并位于所述竖直抵紧杆远离模板的一侧;

21、所述水平抵紧杆滑动连接于所述抵紧架体上,所述水平抵紧杆的运动方向与所述承接横梁的长度方向相同,并能够与所述竖直抵紧杆抵紧。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抵紧架体,抵紧架体运动至竖直抵紧杆的一侧,调节水平抵紧杆,水平抵紧杆在抵紧架体上运动,水平抵紧杆靠近竖直抵紧杆运动,水平抵紧杆与竖直抵紧杆接触,实现对竖直抵紧杆加固的目的,减少出现对圈梁浇筑时模板运动带动竖直抵紧杆相对运动的现象,进而减少因模板偏移导致圈梁施工质量下降的现象出现,提高了圈梁的施工质量。

23、可选的,所述抵紧组件包括用于驱使所述水平抵紧杆靠近所述竖直抵紧杆的驱动件;

24、所述驱动件包括驱动齿条、驱动齿轮以及限位源;

25、所述驱动齿条滑动连接于所述抵紧架体上,所述水平抵紧杆与所述驱动齿条连接,其中,所述驱动齿条的运动方向与所述水平抵紧杆的长度方向相同;

26、所述驱动齿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抵紧架体上,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驱动齿条啮合;

27、所述限位源设于所述抵紧架体上,用于限制所述驱动齿轮的运动。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驱动齿轮,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的转动带动驱动齿条运动,驱动齿条运动带动水平抵紧杆运动,水平抵紧杆与竖直抵紧杆接触,达到对竖直抵紧杆加固的目的后,调节限制件,限制件将驱动齿轮固定,实现通过水平抵紧杆对竖直抵紧杆加固的目的;通过转动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带动驱动齿条运动,驱动齿条带动水平抵紧杆运动,实现驱使水平抵紧杆与竖直抵紧杆抵紧的目的。

29、可选的,所述抵紧架体与所述承接横梁为转动连接,所述抵紧架体与所述承接横梁转动轴的轴线与所述承接横梁的长度方向垂直。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抵紧架体,抵紧架体转动至模板的一侧,调节水平抵紧杆,水平抵紧杆与竖直抵紧杆接触,实现对竖直抵紧杆的再加固,当对圈梁的模板加工完毕后,转动抵紧架体,将抵紧架体收起,便于对承接横梁与抵紧架体的收纳与运输。

31、可选的,所述抵紧组件还包括用于提高所述水平抵紧杆与所述竖直抵紧杆抵紧强度的抵紧板;

32、所述抵紧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水平抵紧杆靠近所述竖直抵紧杆的一侧,并能够与所述竖直抵紧杆接触,其中,所述抵紧板与所述水平抵紧杆的运动方向垂直。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带动驱动齿条运动,驱动齿条带动水平抵紧杆运动,水平抵紧杆带动抵紧板运动,抵紧板与竖直抵紧杆接触;通过在哎水平抵紧杆的一侧安装第几版,并将抵紧板与水平抵紧板的端部转动连接,一方面,抵紧板增大水平抵紧杆与竖直抵紧杆的接触面积,提高对竖直抵紧杆的加固效果,进而提高对模板的加固效果,另一方面,抵紧板与水平抵紧杆转动连接,施工不规则圈梁时,便于抵紧板与竖直抵紧杆抵紧,提高支设结构的适用范围。

34、可选的,所述承接横梁上设有用于所述抵紧架体容纳的收纳槽,且所述竖直抵紧杆靠近所述承接横梁的端部设有用于所述抵紧架体通过的通槽,所述竖直抵紧杆设于所述承接横梁式,所述通槽与所述收纳槽连通。

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抵紧架体,抵紧架体在承接横梁上转动,抵紧架体穿过通槽进入到承接横梁的收纳槽内,抵紧架体被收纳在承接横梁内;通过在承接横梁上开设收纳槽,并在竖直抵紧杆相对应的位置开设通槽,当对竖直抵紧杆加固完毕后,转动抵紧架体,抵紧架体通过通槽、进入到收纳槽内,实现对抵紧架体的收纳,便于后期对承接横梁、抵紧架体的存放以及运输。

36、第二方面,一种圈梁模板支设方法,包括如下的支设方法:

37、s1:架设承接横梁;将承接横梁安装在模板的顶部,调节承接横梁的位置,使得承接横梁处于水平状态;

38、s2:安装竖直抵紧杆;两个竖直抵紧杆安装在承接横梁的两端,移动两个竖直抵紧杆,两个竖直抵紧杆相互靠近,竖直抵紧杆与模板抵紧,固定销体穿过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将竖直抵紧杆与承接横梁进行固定,为进一步提高竖直抵紧杆与承接横梁的连接强度,使用另一个固定销体穿过第三固定孔与第四固定孔;

39、s3:竖直抵紧杆的加固;转动抵紧架体,抵紧架体通过收纳槽、通槽,抵紧架体的转动带动水平抵紧杆运动,水平抵紧杆运动至竖直抵紧杆的一侧,转动驱动齿轮,驱动齿轮转动带动驱动齿条运动,驱动齿条运动带动水平抵紧杆运动,水平抵紧杆带动抵紧板运动,抵紧板与竖直抵紧杆接触,此时,调节限位源,限位源将驱动齿轮的位置进行限制。

4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41、1.本技术通过移动两个竖直抵紧杆,两个竖直抵紧杆相互靠近,两个竖直抵紧杆与模板的侧面抵紧,调节固定件,固定件将竖直抵紧杆与承接横梁进行固定,当拆除模板时,调节固定件,竖直抵紧杆与承接横梁分离,减少相关技术中需要在圈梁施工完成后对对拉螺杆形成的螺眼进行修复的工序,提高了对圈梁加工的效率,同时不需要进行二次修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圈梁施工的质量;

42、2.本技术通过将第二固定孔设置为多个,当对不同规格的圈梁模板进行加固时,移动竖直抵紧杆,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相对,将固定销穿过第一固定孔以及第一固定孔;通过将多个第二固定孔设置为多个,并将第二固定孔沿承接横梁的长度方向分布,便于实现对不同规格圈梁模板的加强固定,进而提高支设结构的适用范围;

43、3.本技术通过转动驱动齿轮,驱动齿轮转动,驱动齿轮的转动带动驱动齿条运动,驱动齿条运动带动水平抵紧杆运动,水平抵紧杆与竖直抵紧杆接触,达到对竖直抵紧杆加固的目的后,调节限制件,限制件将驱动齿轮固定,实现通过水平抵紧杆对竖直抵紧杆加固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