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位于轨道交通线上的建筑隔振层施工节点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086796发布日期:2023-11-18 03:36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位于轨道交通线上的建筑隔振层施工节点及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位于轨道交通线上的建筑隔振层施工节点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在我司所承建的机场旅客用房项目中,1#旅客过夜用房建筑面积4.34万m2,2#旅客过夜用房建筑面积3.16万m2,其中,基础类型为桩+筏(防水)板基础,主体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盖形式为平屋面、坡屋面。

2、而轨道交通在建地铁3号线、4号线及在建城际r1线下穿旅客过夜用房,地铁3、4号线限速120km/h,城际r1线限速160km/h;1#旅客过夜用房、2#旅客过夜用房为在建地铁3#线、4#线及城际铁路r1线上盖结构;1#旅客过夜用房和2#旅客过夜用房以及公共轨道交通在投入使用后,1#旅客过夜用房和2#旅客过夜用房会受到地铁3号线、4号线及城际r1线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结构竖向振动及二次噪声。

3、因此,目前亟需一种位于轨道交通线上的建筑隔振层施工节点及施工方法,以有效的控制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结构竖向振动及二次噪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位于轨道交通线上的建筑隔振层施工节点及施工方法,通过第一节点有效的控制了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结构竖向振动及二次噪声,降低了轨道交通运行对1#旅客过夜用房和2#旅客过夜用房的影响,通过隔振支座起到支撑和隔振的作用,通过限位墙对上柱墩起到限位的作用。

2、本发明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位于轨道交通线上的建筑隔振层施工节点,所述建筑隔振层施工节点位于轨道交通线的上方,建筑隔振层施工节点包括第一节点,第一节点包括上柱墩和下柱墩,上柱墩和下柱墩彼此上下相对、且呈间隔设置,在上柱墩和下柱墩之间、下柱墩顶面的中部设置有限位墙,限位墙的顶面和上柱墩的底面呈间隔设置,在上柱墩和下柱墩之间、限位墙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隔振支座安装部,在每个隔振支座安装部上均安装有隔振支座;所述上柱墩包括第一混凝土浇筑部,在第一混凝土浇筑部中设置有第一结构钢筋,在限位墙的左侧和右侧、第一结构钢筋上均连接有设置在第一混凝土浇筑部中的上预埋板,两个上预埋板的底面与第一混凝土浇筑部的底面相平齐,下柱墩包括第二混凝土浇筑部,在第二混凝土浇筑部中设置有第二结构钢筋,在限位墙的左侧和右侧、第二结构钢筋上均连接有设置在第二混凝土浇筑部中的下预埋板,两个下预埋板的顶面与第二混凝土浇筑部的顶面相平齐,每个隔振支座的底面和相对应的下预埋板固定连接,每个隔振支座的顶面和相对应的上预埋板抵接。

4、作为优选,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5、进一步的,所述每个下预埋板均设置在隔振支座安装部远离限位墙的一侧,两个下预埋板均与限位墙呈间隔设置,两个上预埋板与两个下预埋板彼此一一对应,每个上预埋板和每个下预埋板均包括板体,在板体的底面上均布有四个支腿,在每块板体上均设置有呈矩形阵列排列的通气孔。

6、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墙包括与第二结构钢筋相连接的限位结构钢筋,限位结构钢筋的下部浇筑在第二混凝土部中,在第二限位结构钢筋上包覆有与第二混凝土部一同浇筑的限位混凝土部。

7、进一步的,建筑隔振层施工节点还包括第二节点,第二节点包括上楼板和结构立柱,结构立柱位于上楼板的下方,在上楼板的底面设置有结构梁,在结构立柱上设置有下楼板,结构梁和下楼板呈间隔设置,在结构梁和下楼板之间安装有隔振支座,在隔振支座的一侧设置有隔断墙,在隔断墙的另一侧设置有连接管路,连接管路包括第一连接管路和第二连接管路,第一连接管路垂直贯穿上楼板且向下延伸,第二连接管路垂直贯穿下楼板且向上延伸,第一连接管路和第二连接管路通过隔振软连接管相连通。

8、进一步的,在结构梁上设置有上预埋板,上预埋板的底面与结构梁的底面相平齐,隔振支座的顶面和上预埋板的底面抵接,在下楼板上设置有下预埋板,下预埋板的顶面和下楼板的顶面相平齐,隔振支座的底面和下预埋板的顶面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在隔振支座远离隔断墙的一侧设置有楼梯节点,所述楼梯节点包括楼梯梁,在上楼板上设置有楼层出入口,楼梯梁设置在楼层出入口上、且与上楼板相连接,在楼梯梁远离隔振支座的一侧上设置有固定在下楼板上的楼梯支墩,在楼梯梁和楼梯支墩上共同安装有楼梯,在楼梯的上部的踏步之间设置有橡胶垫板。

10、一种位于轨道交通线上的建筑隔振层施工节点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s1、下柱墩和限位墙的施工;

12、s1-1、第二结构钢筋和限位结构钢筋绑扎及模板安装:第二结构钢筋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钢筋绑扎,绑扎过程中为两个下预埋板预留安装空间,使两个下预埋板的支腿深入至第二结构钢筋的内部,以满足设计构造要求;

13、s1-2、在绑扎限位结构钢筋时需准确控制顶部标高,同时预留限位混凝土部的厚度;

14、s1-3、下柱墩的模板安装:将侧模一次支设至隔振支座的支撑面,侧模顶标高为隔振支座支撑面标高,在支设过程中不断调整侧模高度,使用水准仪复测,测量过程中保证侧模顶标高一致,在侧模上弹出第二混凝土浇筑部控制线;

15、s2、下预埋板的定位和安装;

16、s2-1、弹放标高及定位控制线:待下柱墩的侧模校核、加固完成后,利用经纬仪及水准仪将建筑轴线和下柱墩顶标高线同时抄测弹放至下柱墩的侧模顶上;

17、s2-2、下预埋板安装:调整第二结构钢筋的间距,将下预埋板的支腿插入第二结构钢筋中,依据抄测在下柱墩侧模上的标高和建筑轴线对下预埋板进行初次定位和临时固定;

18、s2-3、下预埋板标高及定位调校:利用经纬仪测定下预埋板轴线位置,做好标记,在下预埋板上弹墨线,标出下预埋板的中心,使下预埋板的中心和下支墩的中心重合;再利用水准仪测量下预埋板的标高,不满足安装要求时及时调整,直至下预埋板的顶标高及定位轴线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19、s2-4、下预埋板固定:待下预埋板标高及轴线位置调校准确后,通过支腿把下预埋板与第二结构钢筋焊接点焊固定;

20、s3、第二混凝土浇筑部和限位混凝土部浇筑及养护;

21、s3-1、下预埋板安装完成后,开始浇筑第二混凝土浇筑部,在浇筑时浇筑完成一个下柱墩后再浇筑下一个下柱墩;下柱墩在浇筑混凝土时,浇筑过程中对下预埋板的标高和平面位置实时检测,当混凝土浇至下柱墩的顶面时,再次复核轴线位置和标高,在混凝土初凝前,及时对下柱墩的顶面进行找平工作并严格控制下柱墩顶面的水平度误差;

22、s3-2、若一次浇筑难以满足施工精度时,第二混凝土浇筑部采取二次浇筑或二次灌浆的方式;

23、s3-3、限位混凝土部与第二混凝土浇筑部一同一次浇筑完成,限位混凝土部浇筑完成对标高进行复核;

24、s3-4、第二混凝土浇筑部和限位混凝土部在浇筑完成后养护时间大于14d;

25、s4、下预埋板清理、复测、找平;

26、s4-1、在下柱墩施工完毕,将下预埋板清理干净,表面残留的水泥突起清除;对下预埋板的顶面再次进行高差水平测量,使下预埋板表面的高差满足设计要求;

27、s4-2、如果下预埋板顶面的高差超过设计允许的范围,用相应厚度的钢板铺上,找平并点焊,焊点为4角,中间焊2-4点,每点长40mm;

28、s4-3、下预埋板如果局部不平,则局部填铺薄钢板,薄钢板尖边不焊,点焊边;

29、s5、隔振支座安装;

30、s5-1、在下柱墩第二混凝土浇筑部的混凝土强度达到75%后吊装隔振支座,在下预埋板调整完毕,安装隔振支座前,根据平面布置图,将隔振支座的规格及型号在相应的下柱墩上做好标示,同时在下预埋板表面测放隔振支座的安装定位线;

31、s5-2、利用塔吊或汽车吊及小型叉车作为垂直运输及水平运输工具,人工配合运输将隔振支座吊到下柱墩的下预埋板上,调整隔振支座定位,调运过程中注意方向性,严禁倾斜、倒置,防止内部粘滞性阻尼液流出;

32、s5-3、隔振支座安装定位远离限位墙,控制一侧距离下预埋板的边缘10mm,另一侧居中或根据轴线位置实际调整放置;在一个下柱墩上安装多个隔振支座时,在限位墙的两侧对称放置;

33、s5-4、隔振支座就位,隔振支座的预紧螺栓位置方便放松调整;将隔振支座的顶面调平,隔振支座运输至现场时,再测一次高度,各个隔振支座的高差小于2mm;将隔振支座的底板与下预埋板间断焊接,每边2-4条焊缝,焊缝高度为6mm,焊缝长不小于50mm;施工完成将隔振支座用塑料布包裹密实;

34、s6、上柱墩的施工;

35、s6-1、第一结构钢筋的绑扎及模板安装,第一结构钢筋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钢筋绑扎,绑扎过程中为两个上预埋板预留安装空间,使两个上预埋板的支腿深入至第一结构钢筋的内部,以满足设计构造要求;

36、s6-2、上柱墩的模板安装时,支设侧模及底膜;模板与上预埋板之间做好密封措施,防止漏浆,底模的上表面与上预埋板的下表面齐平,上预埋板的支腿与第一结构钢筋固定;

37、s6-3、上预埋板的定位和安装按照s2步骤中下预埋板的施工步骤施工,第一混凝土浇筑部的浇筑及养护按照s3步骤中第二混凝土浇筑部的施工步骤施工,上预埋板清理、复测、找平按照s4步骤中下预埋板的施工步骤施工;

38、s7、隔振支座释放顶升及隔振监测;

39、s7-1、隔振支座顶升前的准备工作,建筑结构及内部装饰装修全部完成且建筑恒载无较大变化后方可进行后续隔振支座的释放顶升工作,释放隔振支座之前需要确认隔振层之间无刚性连接,隔振支座周边及限位墙上垃圾及杂物清理完成;

40、s7-2、隔振支座释放顶升,隔振支座的预紧螺栓作为运输及安装过程中锁定高度作用,不参与实际隔振工作时受力,隔震支座释放工作采用专业千斤顶,反向压缩弹簧隔振支座,然后将隔振支座的预紧螺栓松开,螺母与钢板之间释放的间隙不低于5mm,隔振支座的释放顺序由平面一个角位置往对角方向推进,释放一次完成,隔振支座的顶部配置有调平钢板,根据需要通过加减调平钢板的数量调整隔振支座的高度,隔振支座释放顶升完成后检查并记录各隔振支座弹簧实际工作高度,取隔振支座4边中点的平均值以备存档;

41、s7-3、隔振支座释放顶升后在隔振支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振动传感器分析隔振效果和传递损失,进行隔振效果测试,并作为满足竣工验收条件;试验流程如下:隔振支座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振动传感器;开启传感器设备获得测试数据;测试数据记录和处理;通过振动仪,检测振动条件下测得的峰值加速度等,分析评估隔振器隔振性能和传递损失;根据检测结果、原设计图纸及有关规范经验等,对隔振性能进行综合评估,出具检测报告;

42、s7-4、振动监测系统的安装调试;设备安装:在建筑整体功能完善后,在每个隔振支座安装部处安装调试振动监测数据采集设备;实时监测:安装完成后开启设备,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测,通过监测系统客户端软件,对隔振支座上、下部结构的振动加速度等动态位移原始数据进行时域分析,同步进行指标统计及波形显示,最终在云端实时展示;

43、s8、建筑隔振层施工节点的连接管路安装:建筑隔振层内的第一连接管路垂直贯穿上楼板且向下延伸,第二连接管路垂直贯穿下楼板且向上延伸,第一连接管路和第二连接管路通过隔振软连接管相连通;隔振软连接管360°偏移量大于500mm;

44、s9、建筑隔振层施工节点的楼梯安装:在上楼板上开设楼层出入口,在楼层出入口上设置楼梯梁,在下楼板上支设模板并浇筑楼梯支墩,将楼梯安装在楼梯梁和楼梯支墩上,在楼梯的上部的踏步之间加塞橡胶垫板。

4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46、本发明建筑隔振层施工节点包括第一节点,通过第一节点有效的控制了轨道交通运行引起的结构竖向振动及二次噪声,包括上柱墩和下柱墩,并且在上柱墩和下柱墩之间、下柱墩的顶面上设置限位墙,在限位墙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隔振支座安装部,将隔振支座安装在隔振支座安装部上,通过隔振支座起到支撑和隔振的作用,并且限位墙的设置对上柱墩起到限位的作用,以防止上柱墩向下位移过大而将隔振支座损坏;通过第一节点降低了轨道交通运行对1#旅客过夜用房和2#旅客过夜用房的影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