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防渗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599924发布日期:2024-01-06 23:08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面防渗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防渗施工,具体涉及一种屋面防渗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屋面是指建筑物屋顶的表面,也指屋脊与屋檐之间的部分。这一部分占据屋顶的较大面积,或者说屋面是屋顶中面积较大的部分。一般包含砼现浇楼面、水泥砂浆找平层、保温隔热层、防水层、水泥砂浆保护层、排水系统、女儿墙及避雷措施等,特殊工程时还有瓦面的施工(挂瓦条)。

2、目前,我国城市建筑现有屋顶多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板结构,主要是平面的。由于屋面的面积较大,为保证浇筑后的混凝土有充足时间进行固化,未提供混凝土强度和质量,避免出现坑洼及裂缝的能够缺陷,往往需要对屋面的混凝土进行分段浇筑。

3、但是分段浇筑在拼接处容易产生缝隙,导致屋面存在渗水的现象。

4、为此,提出一种屋面防渗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屋面防渗施工方法,通过在屋面的混凝土分段浇筑完成后,在两端的拼接处开设基坑,并将混凝土内的方钢暴露在基坑内,并在基坑底部的拼接缝隙处向下挖设嵌合槽,根据嵌合槽的尺寸,准备相应的止水条,止水条卡紧在嵌合槽内,接着将压紧座固定在基坑的底部位于方钢的两侧,使得压紧座压紧在止水条上,从而对止水条起到一个限位固定作用,并在压紧座上设置加固架,位于方钢两侧的两个加固架之间设置加固件,加固件压紧方钢,加固架内设置顶紧组件,顶紧组件抵在加固件的两端,通过加固件与顶紧组件的设置,将方钢与止水条进行连接,提高了整体性,增加了密封条安装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对方钢进行加固;接着在基坑两侧的边沿搭建围板,并进行再次浇筑,浇筑完成后,由于围板与基坑边沿存在间隙,使得浇筑后的混凝土层能够架两段拼接的屋面上,混凝土层的设置能够增加与屋面的接触面,从而提高了后浇筑混凝土层的稳定性;混凝土层在浇筑过程中设置预埋螺栓,接着在梯型坡道的顶面开设台阶孔,通过将坡道安装到混凝土层上,使得预埋螺栓穿过台阶孔,再拧入锁紧螺母进行固定,从而将坡道固定在混凝土层上,坡道的设置罩设在混凝土层上,再次提高了防水效果,同时坡道能够对混凝土层起到一个保护作用。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屋面防渗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a、开槽

5、首先在屋面的两个水泥地面的拼接处开设基坑,使得屋面内的方钢暴露在基坑内,再在基坑底部的拼接缝隙处再次开设嵌合槽;

6、b、止水条的安装

7、针对嵌合槽的尺寸,准备相应尺寸的止水条,并将止水条卡紧在嵌合槽内;

8、c、止水条的固定

9、1)压紧

10、通过设置压紧座,压紧座的两端固定在基坑的底部,压紧座的底部设置卡槽,止水条的顶部设于卡槽中,使得压紧座将止水条压紧在嵌合槽内;

11、2)方钢加固

12、压紧座设置在方钢的两侧,在压紧座的顶面设置加固架,位于方钢两侧的两个加固架之间设置加固件,加固件压紧在方钢上,加固架内设置顶紧组件,顶紧组件抵在加固件两端的底部;

13、d、混凝土浇筑

14、在基坑的两边搭建围板,且围板与基坑边沿之间形成间距,使得浇筑后的混凝土层顶面的两端能够架设在屋面上;浇筑完成后进行养护,养护完成后将围板拆除;

15、e、坡道安装

16、混凝土层的顶面在浇筑过程中设置预埋螺栓;坡道采用梯型结构,坡道的顶面设置台阶孔,预埋螺栓穿过台阶孔,预埋螺栓顶部拧入锁紧螺母,锁紧螺母拧紧在台阶孔中,从而将坡道固定在混凝土层上。

17、进一步,止水条采用遇水膨胀材料制成,止水条呈t型结构,止水条包括嵌入部与限位部,限位部设于嵌入部顶部的两端,嵌入部与嵌合槽匹配设遇水膨胀材料置,限位部抵在基坑的底面,嵌入部与限位部为一体成型结构。止水条采用遇水膨胀材料制成,使得止水条遇水后膨胀,使得止水条将嵌合槽完全堵死,提高了防水性能,止水条设置呈t型结构,使得止水条的两端限位部能够架设在基坑的底部,同时嵌入部卡紧在嵌合槽内,从而增加了止水条安装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止水条安装的稳固性。

18、进一步,压紧座包括卡紧部与固定部,固定部设于卡接部的两端,卡紧部与固定部一体设置,固定部设有台阶孔,台阶孔内拧入有锁紧螺丝,锁紧螺丝拧入基坑的底部,使得固定部与基坑固定连接,卡紧部的底部设有卡槽,止水条的顶部与卡槽匹配设置,止水条卡紧在卡槽内,使得卡紧部将止水条压紧在基坑内。固定部用于将压紧座固定在基坑内,卡紧部卡紧在止水条上,将止水条压紧在嵌合槽内,提高了止水条安装的稳固性。

19、进一步,加固架采用u型结构,加固架底部的两端向外侧延伸形成有固定块,固定块通过紧固螺丝拧紧在压紧座的顶面,从而使得加固架与压紧座之间形成有安装腔,加固件的两端分别于加固架活动连接,加固件的两端设于安装腔内,加固件抵紧在方钢的顶面,顶紧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安装腔内的底面上,顶紧组件的顶面抵在加固件两端的底部。固定块用于将加固架固定在压紧座上,加固架固定在压紧座上后形成安装腔,安装腔用于顶紧组件的安装,加固件压紧在方钢上,将通过加固件、加固架与压紧座将方钢与基坑之间连接在一起,从而保证了方钢与基坑的整体性,对方钢起到一个加固作用,顶紧组件顶紧在加固件的两端,从而提高了加固件设置稳定性。

20、进一步,加固件包括压紧杆、调节螺杆与调节螺母,压紧杆的底部压紧在方钢的顶面,调节螺杆的底部穿过加固架的顶部并固定连接在压紧杆顶部的两端,调节螺母拧入到调节螺杆的两端,调节螺母拧紧在加固架顶部的上下两侧。通过调节螺杆驱动压紧杆下压,使得压紧杆压紧在方钢的顶面,调节螺母对压紧杆进行固定,从而完成对方钢的加固。

21、进一步,压紧杆的底部设有凹槽,凹槽内转动连接有延展件,延展件的底面与压紧杆的底面在同一个平面上,使得延展件与压紧杆的底面均抵在方钢的顶面上。延展件的设置增加了加固件与方钢的接触面积,对方钢在同一平面内多角度进行压紧,增加对方钢的加固效果。

22、进一步,延展件包括延展杆、转动轴与紧固螺母,延展杆活动连接在凹槽内,转动轴的底部穿过压紧杆并固定连接在延展杆中心的顶部,紧固螺母拧入在转动轴上,紧固螺母拧紧在压紧杆上,转动轴的顶部设有限位端。延展杆的设置增加了接触面积,同时还能够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施加两个方向的压紧力,从而实现对方钢的加固。转动轴带动延展杆转动,延展杆调节完成后,通过紧固螺母进行固定。

23、进一步,顶紧组件包括顶紧板、升降件与缓冲件,升降件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安装腔的底部,缓冲件固定连接在升降件上,顶紧板固定连接在缓冲件的顶部,顶紧板的顶面抵在压紧杆底面的两端。升降件带动缓冲件与顶紧板进行升降,使得顶紧板抵在压紧杆底面的两端,缓冲件起到一个缓冲作用,顶紧组件抵在压紧杆的两端,增加了加固件与加固架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加固件的稳固性,同时增加了方钢与基坑的整体性,从而提高了对方钢的加固效果。

24、进一步,升降件包括固定座、升降螺杆与升降套,固定座固定连接在压紧座上,升降螺杆固定连接在固定座的顶面,升降套的底面设有槽孔,槽孔的内侧壁设有内螺纹,升降螺杆设有外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匹配设置,使得升降套与升降螺杆螺纹连接。通过升降套与升降螺杆的螺纹连接,使得升降条进行转动,能够实现缓冲件与顶紧板的升降。

25、进一步,缓冲件包括伸缩杆与伸缩弹簧,伸缩杆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升降套的顶面,顶紧板的底部对应伸缩杆设有定位套,伸缩杆的顶面固定连接在定位套内,伸缩弹簧套设在伸缩杆的外侧,伸缩弹簧的两端分别抵在压紧板的底部与升降套的顶部之间。伸缩杆起到阻尼作用,弹簧的伸缩对压紧杆的下压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压紧杆直接下压到顶紧板上,造成压紧杆变形。

26、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7、本发明在步骤b中,通过在屋面的混凝土分段浇筑完成后,在两端的拼接处开设基坑,并将混凝土内的方钢暴露在基坑内,并在基坑底部的拼接缝隙处向下挖设嵌合槽,根据嵌合槽的尺寸,准备相应的止水条,止水条卡紧在嵌合槽内,止水条的设置对拼接处的缝隙起到一个防水作用,增加拼接段之间的密封防水性。

28、本发明在步骤c中,将压紧座固定在基坑的底部位于方钢的两侧,使得压紧座压紧在止水条上,从而对止水条起到一个限位固定作用,并在压紧座上设置加固架,位于方钢两侧的两个加固架之间设置加固件,加固件压紧方钢,加固架内设置顶紧组件,顶紧组件抵在加固件的两端,通过加固件与顶紧组件的设置,将方钢与止水条进行连接,提高了整体性,增加了密封条安装的稳定性,同时还能对方钢进行加固。

29、本发明在步骤e中,在基坑两侧的边沿搭建围板,并进行再次浇筑,浇筑完成后,由于围板与基坑边沿存在间隙,使得浇筑后的混凝土层能够架两段拼接的屋面上,混凝土层的设置能够增加与屋面的接触面,从而提高了后浇筑混凝土层的稳定性;混凝土层在浇筑过程中设置预埋螺栓,接着在梯型坡道的顶面开设台阶孔,通过将坡道安装到混凝土层上,使得预埋螺栓穿过台阶孔,再拧入锁紧螺母进行固定,从而将坡道固定在混凝土层上,坡道的设置罩设在混凝土层上,再次提高了防水效果,同时坡道能够对混凝土层起到一个保护作用。

30、本发明中加固架采用u型结构,加固架底部的两端向外侧延伸形成有固定块,固定块通过紧固螺丝拧紧在压紧座的顶面,从而使得加固架与压紧座之间形成有安装腔,加固件的两端分别于加固架活动连接,加固件的两端设于安装腔内,加固件抵紧在方钢的顶面,顶紧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安装腔内的底面上,顶紧组件的顶面抵在加固件两端的底部。固定块用于将加固架固定在压紧座上,加固架固定在压紧座上后形成安装腔,安装腔用于顶紧组件的安装,加固件压紧在方钢上,将通过加固件、加固架与压紧座将方钢与基坑之间连接在一起,从而保证了方钢与基坑的整体性,对方钢起到一个加固作用,顶紧组件顶紧在加固件的两端,从而提高了加固件设置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