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固组件及保温装饰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18312发布日期:2023-11-17 13:4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锚固组件及保温装饰墙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建筑保温,尤其涉及一种锚固组件,另外,还涉及一种保温装饰墙体结构。


背景技术:

1、建筑施工领域应用较为广泛的保温装饰板通常由保温层和装饰板粘接复合而成,装饰板粘接在保温层的外侧面,装饰板一般采用涂料饰面的纤维增强硅酸钙板或纤维增强水泥压力板、陶瓷板、超薄大理石板等硬度高、刚性强的无机板材,具有美观防护功能。保温装饰板安装时通常采用粘接和锚固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保温装饰板内侧粘接到基层墙体上,另一方面通过锚固件将装饰板锚固于基层墙体上,通过粘锚结合的方式以保证保温装饰板牢固安装。

2、其中,为了防止装饰板脱落,锚固件的外侧需要卡接到装饰板上,对装饰板起到锚固的作用,如公开号为cn216690165u、公开日为2022年06月07日公开的一种燕尾槽薄瓷板及燕尾钩干字件挂装体,干字件本体上下两侧边均垂直方向上一体成型有限位板,干字件本体上靠近限位板的一端上下两侧均一体成型有燕尾钩,同一个干字件本体上的两个燕尾钩分别与相邻两个薄瓷板(也即装饰板)上的燕尾槽相嵌设,薄瓷板卡入到燕尾钩和限位板之间形成的卡槽中,然后通过l形双胀栓墙体挂板锚固于墙体上。

3、但是,由于上述方案中干字件本体为一个实心板件,安装时上层装饰板通过自重压紧在干字件本体上并与下层装饰板紧密贴合,上层装饰板、干字件、下层装饰板三者之间刚性连接且贴合紧密,在外界温度变化时产生温差变化(如昼夜温差、四季温差)保温装饰板发生热胀,或者经历阴雨天气保温装饰板发生湿胀,使装饰板之间产生极大的相互挤压应力,而在现有技术中上层装饰板、干字件、下层装饰板三者之间完全刚性连接且贴合紧密的情形下,相互挤压的应力在上下方向无法释放,向内也顶不动基层墙体无法释放,必然应力达到一定程度后通过装饰板向基层墙体外侧方向鼓胀变形释放应力,宜导致应力集聚过大部位保温装饰板的装饰板与保温板之间分离,或保温装饰板整体与基层墙体分离,在大风天气负风压的作用下,致使装饰板或保温装饰板脱落,保温装饰板每平方米可达到30kg的重量,坠落时会产生极大安全隐患,且造成建筑物外墙装饰或装饰保温的严重损坏。

4、因此,针对上述方案使用的干字件结构易使竖直方向上保温装饰板之间产生应力集聚导致保温装饰板脱落的现状,研发一种能够避免保温装饰板之间应力集聚的保温装饰板应力消除锚固件、锚固组件及保温装饰墙体结构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方案使用的干字件结构易使竖直方向上保温装饰板之间产生应力集聚导致保温装饰板或者其上装饰板脱落的问题,提出并设计一种保温装饰板应力消除锚固件、锚固组件及保温装饰墙体结构,能够避免应力集聚,防止保温装饰板及其上的装饰板脱落,提高安全系数。

2、一方面,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温装饰板应力消除锚固件,包括上卡板和下卡板,上卡板设置有上层卡接部,下卡板设置有下层卡接部,上卡板与下卡板之间具有应力消除缝。通过在上卡板设置上层卡接部用于卡到上层装饰板,通过在下卡板设置下卡接部用于卡到下层装饰板,卡合上层装饰板和下层装饰板后,因上卡板和下卡板之间设置应力消除缝,在保温装饰板发生热胀以及湿胀时,该应力消除缝被挤压收缩吸收保温装饰板产生的形变应力,进而消除竖直方向上保温装饰板产生的形变胀力,避免应力集聚,防止保温装饰板的脱落,增强安全性。

3、进一步的,应力消除缝的高度为0.5mm至2.5mm,也即上卡板和下卡板之间的间距。保证保温装饰板之间的紧凑性、缝隙较小的基础上,还能够容留出消除应力的缝隙。

4、进一步的,应力消除缝内外方向的长度大于待安装保温装饰板上的装饰板厚度,以保证装饰板的挤压力下能够发生弹性变形,能够更好的将变形作用于装饰板。而保温装饰板的保温层一般选用挤塑板等板材,并非像装饰板一样具有较大刚性,故本方案主要解决装饰板处产生的胀力问题。

5、进一步的,上卡板与下卡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位于上卡板、下卡板的后方,应力消除缝的前端为敞开结构。上卡板与下卡板之间通过设置于后部的连接板连接,由连接板的高度形成应力消除缝,并且前部敞开,为形变端,装饰板产生的胀力挤压上卡板和下卡板,进而压缩应力消除缝,当外部环境影响下胀力减小时,能够在连接板的作用下使上卡板、下卡板回弹,达到根据胀力自动调整应力消除缝的效果,具有更好的消除应力集聚功能。

6、进一步的,上卡板与下卡板平行布置(由于实际生产中无法保证完全平行,这里指保持基本平行的关系),上卡板与下卡板之间仅通过连接板连接。上卡板与下卡板能够对上层保温装饰板、下层保温装饰板起到定位功能,平行布置具有保证上层保温装饰板与下层保温装饰板之间位置准确性的功能,保证间隔距离一致,排布整齐;上卡板与下卡板之间仅通过连接板连接能够保证更好的弹性形变效果。

7、进一步的,上层卡接部为向上凸起的单层片状结构且位于上卡板的前端部,下层卡接部为向下凸起的单层片状结构且位于下卡板的前端部。使用时,可以在装饰板底面以及顶面的中间部位或外侧部位开设卡槽,上层卡接部卡入到上层装饰板的底面卡槽中,下层卡接部卡入到下层装饰板的顶面卡槽中,单层片状结构能够使开设的卡槽位置选择更多。

8、进一步的,上层卡接部为向上凸起的双层片状结构形成的卡槽结构,外层片位于上卡板的前端部,内层片位于连接板外侧且具有大于零的间距。下层卡接部为向下凸起的双层片状结构形成的卡槽结构,外层片位于下卡板的前端部,内层片位于连接板外侧且具有大于零的距离。使用时,可以在装饰板底面以及顶面的外侧部位开设卡槽,上层卡接部卡到上层装饰板的底部,下层卡接部卡到下层装饰板的上部,通过装饰板上部和下部外侧面开设边槽,避免片状结构外露出装饰板影响美观。

9、进一步的,上卡板和下卡板的后部设置有后连接部。用于连接墙体连接件,实现中间衔接。

10、进一步的,上卡板、下卡板、连接板、后连接部一体成型,且均为金属材质,上卡板与后连接部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上,连接板向下凸出于后连接部,形成限位结构且有利于降低板缝宽度。便于加工制造、保证弹性形变性能。

11、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锚固组件,包括上述的保温装饰板应力消除锚固件,还包括墙体连接件,墙体连接件呈l型板,保温装饰板应力消除锚固件位于墙体连接件的前部,后连接部上设置长条孔,后连接部通过紧固件与墙体连接件连接,紧固件穿过长条孔,紧固件优选为螺栓。实现保温装饰板应力消除锚固件与墙体连接件的连接,设置长条孔能够进行前后移动,调节保温装饰板应力消除锚固件前端与墙体连接件后端之间的间距,适应不同保温装饰板的厚度要求,墙体连接件用于连接到基层墙体上,进而实现保温装饰板的锚固。

12、进一步的,上卡板、下卡板、后连接部的两侧面与墙体连接件的横板两侧面平齐,下卡板的底面与墙体连接件的横板底面在同一平面上(由于制造产生误差,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上)。

13、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保温装饰墙体结构,包括上述的保温装饰板应力消除锚固件,还包括基层墙体、粘结砂浆层和保温装饰板,保温装饰板具有多块,保温装饰板通过粘结砂浆层和锚固组件粘结并锚固于基层墙体上,保温装饰板应力消除锚固件位于上下相邻两块保温装饰板之间,保温装饰板包括保温层和装饰板,上层卡接部与上层装饰板的底部卡接,下层卡接部与下层装饰板的顶部卡接,墙体连接件与基层墙体连接。有效消除上下层保温装饰板之间因热胀及湿胀产生的应力,避免保温装饰板或装饰板脱落产生的安全隐患,且避免造成建筑物外墙装饰或装饰保温的损坏。本方案中的基层墙体为混凝土浇注而成的混凝土墙体,安装保温装饰板后形成混凝土保温墙体结构。

14、另,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外一种保温装饰墙体结构,包括上述的锚固组件,还包括钢结构架和保温装饰板,保温装饰板具有多块,保温装饰板通过锚固组件锚固于钢结构架上,保温装饰板应力消除锚固件位于上下相邻两块保温装饰板之间,保温装饰板包括保温层和装饰板,上层卡接部与上层装饰板的底部卡接,下层卡接部与下层装饰板的顶部卡接,墙体连接件与钢结构架连接。有效消除上下层保温装饰板之间因热胀及湿胀产生的应力,避免保温装饰板或装饰板脱落产生的安全隐患,且避免造成建筑物外墙装饰或装饰保温的损坏。

15、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6、本方案提供了一种保温装饰板应力消除锚固件、锚固组件及保温装饰墙体结构,通过在上卡板设置上层卡接部用于卡到上层装饰板,通过在下卡板设置下卡接部用于卡到下层装饰板,卡合上层装饰板和下层装饰板后,因上卡板和下卡板之间设置应力消除缝,在保温装饰板发生热胀以及湿胀时,该应力消除缝被挤压收缩吸收保温装饰板产生的形变应力,进而消除竖直方向上保温装饰板产生的形变胀力,避免应力集聚,防止温装饰板或装饰板脱落产生的安全隐患,且避免造成建筑物外墙装饰或装饰保温的损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