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40315发布日期:2023-07-28 12:01阅读:22来源:国知局
复合墙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构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墙板。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的墙板,为了提升其保温性,通常将墙板设计为多层结构,并在其中设置保温层,但在低温环境下,墙板的保温性仍然不足。为此,部分墙板中还设置了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能够发热,以向建筑物内散发热量,提升建筑物内的温度,但是此种设有加热装置的墙板存在由于加热装置过热而导致火灾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复合墙板。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复合墙板,包括: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设于第一保温层朝向外界的一侧,第一保温层与第二保温层之间具有间距;第一墙板,设于第一保温层与第二保温层之间,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分别连接于第一墙板的两侧;第二墙板,设于第二保温层朝向外界的一侧,第二墙板与第二保温层相连;加热部,设于第一保温层背离外界的一侧,加热部与第一保温层相连,加热部能够发热;温度检测装置,设置于第二墙板,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二墙板的温度;报警装置,设于第二墙板并与温度检测装置导电连接,报警装置用于在第二墙板的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的情况下发出警报。

4、本技术所提出的复合墙板,能够用于建筑物中,复合墙板由多层组成,以使复合墙板具有保温、加热以及防火功能,以下对复合墙板的结构进行限定。复合墙板包括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其中,第二保温层设于第一保温层朝向外界的一侧,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具有隔热保温功能,以对建筑物内进行保温。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之间具有间距,以便于在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之间设置其他各层以提升复合墙板整体的强度。

5、进一步地,复合墙板还包括第一墙板,第一墙板设于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之间,第一墙板可采用混凝土等强度较高的材料制成,以提升复合墙板的整体强度。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分别连接于第一墙板的两侧,如此,可通过第一墙板对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进行固定,第一墙板对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还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避免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变。

6、进一步地,复合墙板还包括第二墙板,第二墙板设于第二保温层朝向外界的一侧,第二墙板可采用混凝土等强度较高的材料制成。第二墙板与第二保温层相连,通过第二墙板可对第二保温层进行固定以及支撑,并且第二墙板还能够对第二保温层进行防护。

7、进一步地,为了能够对建筑物内进行加热,提升复合墙板的保温功能,本技术在复合墙板中还设置了加热部,加热部能够发热,以实现对建筑物内进行加热的功能。具体地,加热部设于第一保温层背离外界的一侧,加热部与第一保温层相连,在外界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加热部能够发热以提升建筑物内的温度。并且,由于加热部设于第一保温层背离外界的一侧,如此,可使加热部所生成的热量能够更多地向建筑物内传递,还能够通过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对加热部所生成的热量进行阻隔,减少热量向外界的流失。

8、可理解地,由于加热部设于复合墙板内,若加热部的温度过高则容易导致加热部附近的可燃物燃烧,为了避免上述问题,降低火灾风险,本技术在复合墙板中还设置了温度检测装置和报警装置,温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二墙板的温度,报警装置能够在出现火灾风险时发出警报。温度检测装置和报警装置设于第二墙板,具体地,温度检测装置与报警装置导电连接,报警装置设于第二墙板朝向外界的一侧,在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二墙板的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报警装置能够发出警报,以提醒用户停止加热部的运行。

9、通过在复合墙板中设置加热部,可通过加热部对建筑物内进行加热,提升复合墙板的保温加热功能。同时,为了降低由于加热部过热而导致的火灾风险,本技术在复合墙板中设置了温度检测装置和报警装置,报警装置能够在温度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二墙板温度过高时发出警报,如此,可降低火灾风险,提升了复合墙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0、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复合墙板,还可以具有以下区别技术特征: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复合墙板还包括:第一阻燃层,设于第一保温层背离外界的一侧,加热部位于第一阻燃层与第一保温层之间;第二阻燃层,设于第二墙板与第二保温层之间。

12、在该技术方案中,对复合墙板的结构进行进一步限定。复合墙板还包括第一阻燃层和第二阻燃层,第一阻燃层和第二阻燃层用于提升复合墙板的安全性。其中,第一阻燃层设于第一保温层背离外界的一侧,加热部位于第一阻燃层和第一保温层之间,第一阻燃层所采用的材料燃点极高,因此,即使加热件出现过热的问题,第一阻燃层也无法在高温加热下燃烧,以起到对建筑物内进行保护的功能,提升了复合墙板的安全性。第二阻燃层设于第二墙板与第二保温层之间,第二墙板也采用燃点极高的材料制成,通过设置第二阻燃层进一步提升了复合墙板的安全性。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复合墙板还包括:多个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一阻燃层将第一保温层与第一墙板相连;多个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穿过第二阻燃层将第二保温层与第二墙板相连。

14、在该技术方案中,为了使第一保温层能够连接于第一墙板,以及使第二保温层连接于第二墙板,本技术在复合墙板中还设置了多个第一连接件和多个第二连接件。其中,多个第一连接件穿过第一阻燃层将第一保温层与第一墙板相连,多个第二连接件穿过第二阻燃层将第二保温层连接于第二墙板,如此,不仅能够对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进行安装固定,还能够对第一阻燃层和第二阻燃层进行固定,使复合墙板具有较好的一体性。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阻燃层、第一保温层、第一墙板、第二保温层、第二阻燃层和第二墙板依次粘接。

16、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第一阻燃层、第一保温层、第一墙板、第二保温层、第二阻燃层和第二墙板之间的另一种连接方式进行限定,除了通过连接件将各个部件进行连接的结构之外,还可以通过粘接剂将各个部件进行粘接,即第一阻燃层、第一保温层、第一墙板、第二保温层、第二阻燃层和第二墙板依次粘接,以实现对第一保温层、第一阻燃层、第二保温层和第二阻燃层的固定。

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加热部包括:加热件,加热件与外部电源导电连接,加热件能够发热;防护件,加热件设于防护件内。

18、在该技术方案中,对加热部的结构进行限定。加热部包括加热件和防护件,其中,加热件与外部电源导电连接,在外部电源为加热件供电的情况下,加热件能够发热。加热件位于防护件的内部,如此,可通过防护件对加热件进行防护,提升了加热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体地,防护件可以被构造为管状结构,加热件被构造为带状结构,加热件位于管状的防护件内。

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加热部包括电热膜,电热膜与外部电源导电连接,电热膜能够发热。

20、在该技术方案中,对加热部的另一种结构进行限定,加热部还可以被构造为电热膜,电热膜贴附于第一保温层的表面,加热部与外部电源导电连接,在外部电源为加热部供电的情况下,加热部能够发热。由于加热部被构造为电热膜,因此,相较于被构造为带状结构的加热部而言,被构造为电热膜的加热部所生成的热量能够更加均匀地发散至建筑物内,提升了加热部的加热效果。

2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保温层的厚度大于第一保温层的厚度。

22、在该技术方案中,对第一保温层和第二保温层的厚度进行限定,第二保温层的厚度大于第一保温层的厚度。可理解地,保温层的保温效果与其厚度相关,保温层的厚度越大,保温效果越高,由于第二保温层相较于第一保温层更加靠近于外界,因此,通过将第二保温层设置为厚度大于第一保温层,可提升第二保温层的保温效果,更加有利于阻止建筑物内的热量流失,提升了复合墙板的保温效果。

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在第二墙板的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报警装置发光。

24、在该技术方案中,对报警装置进行限定,报警装置能够通过发光的方式进行报警,在第二墙板的温度大于或等于预设温度的情况下,报警装置能够发光,以使用户能够及时地对关闭加热部,防止出现火灾风险。

2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复合墙板还包括:多个钢筋网,多个钢筋网分别设于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内。

26、在该技术方案中,对复合墙板的结构进行进一步限定。复合墙板还包括多个钢筋网,多个钢筋网分别设于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内,通过钢筋网可提升第一墙板和第二墙板的强度,进而提升复合墙板整体的强度。

2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复合墙板还包括:第三墙板,设于第一阻燃层背离外界的一侧,第三墙板与第一阻燃层相连。

28、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复合墙板中还设有第三墙板,第三墙板设于第一阻燃层背离外界的一侧,即第三墙板靠近于建筑物的内部,第三墙板与第一阻燃层相连。第三墙板采用强度较高的材料制成,例如混凝土,如此,一方面可通过第三墙板对第一阻燃层和第一保温层进行防护,另一方面可通过第三墙板进一步提升复合墙板整体的强度。

29、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