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施工用工具式外架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47653发布日期:2023-11-17 18:57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施工用工具式外架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操作平台,具体的是涉及一种改进的施工用工具式外架操作平台,主要是适用于对建筑工程施工外立面进行粉刷、涂装、线条装饰和线条安装及其外墙空洞修补时作为支撑平台进行使用,属于建筑施工用品辅助。


背景技术:

1、众所周知,建筑工程施工外立面需要进行粉刷、涂装、线条装饰、线条安装及其外墙空洞修补,以上外立面施工的操作平台经常依靠传统的外架搭设木跳板,木跳板拼缝较大、不稳固和搬运不便。木板搭设在外加上一般不采取稳固措施,且纵向铺设弹性变形大,人员走动就会引起晃动。操作平台会临时堆放施工材料,如果平台拼缝不严、跳板不采取固定措施,材料极易发生坠落侧翻等安全事故。使用普通钢质脚手板一般未设置相互拼接措施,整体性较差,与外架连接的固定措施不可靠,一般用在活动脚手架及临时楼梯。

2、作业面施工完成后,由于木跳板较长,搬运不便,且木质跳板经过雨淋、水浸后风吹日晒造成腐蚀加快,损耗量极大,操作工经常随意切割,周转率大大降低。木质材料易燃、需砍伐树木不利于环保,不提倡使用。

3、目前,上述传统的木跳板或脚手板的使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是最为简便、成本最为低廉和相对快捷的方式,因此,为了实现方便安全对木跳板或脚手板进行安装固定,施工人员往往采取直接再次对木跳板进行额外加固的方式进行固定,如再次采用中国专利cn203160674u中公开的一种脚手板固定卡具,该方式虽然实现了对脚手板或是木跳板的加固,但是还需要进行额外的安装固定,效率极低,安拆费时费力,很可能由于施工处的人员素质低下,直接将该卡具挪用它处使用,造成安全隐患发生,总之,往往很不便。

4、因此,需研制一种安全性较高和安拆快速的改进的施工用工具式外架操作平台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与不足,本实用新型对此进行了改进和创新,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构造简易、设计新颖合理,通过将外架操作台本体与卡钩相结合,实现无需采用铁丝绑扎固定,拆除时直接将外架操作台本体拆卸堆码,省去目前市场中常见脚手板的绑扎固定及拆卸时拆除固定构件工序,规范建筑工程脚手架搭设质量标准,简化了脚手板施工工艺,提高了施工效率,增强了脚手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保障,省时高效的同时也最大限度的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2、为解决上述问题并达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施工用工具式外架操作平台是通过采用下列的设计结构以及采用下列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施工用工具式外架操作平台的改进,它包括:

4、操作平台本体(1),用于供施工人员站立施工;

5、固定卡钩(2),固定卡钩(2)连接于操作平台本体(1)一端底部,用于与外架固定卡合连接;

6、活动卡钩(3),活动卡钩(3)转动连接于操作平台本体(1)另一端底部,用于与外架活动卡合连接;

7、限位插销(4),限位插销(4)连接于操作平台本体(1)的一侧底部,用于与相邻的操作平台本体(1)一侧吻配连接;

8、插孔(5),插孔(5)开设于操作平台本体(1)的另一侧底部,用于与相邻的操作平台本体(1)另一侧吻配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改进,所述操作平台本体(1)整体为长形板状体构件,该板状体构件的一侧顶端向外延伸设有翼板(11);另一侧向外延伸设有沉台(12),沉台(12)与翼板(11)相搭接吻配;

10、在操作平台本体(1)的一端中部贯通开设有安装孔(13),安装孔(13)为沉孔,该沉孔的上段内直径大于下段内直径,在安装孔(13)内环形开设有数道卡槽(14),用于安装活动卡钩(3)。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卡钩(2)固定连接于操作平台本体(1)宽度方向的一端下方中部;所述活动卡钩(3)转动连接于操作平台本体(1)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下方中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卡钩(2)整体为“l形”或“j形”或者是向外弯曲形成钩状。

13、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又进一步改进,所述活动卡钩(3)包括:

14、活动卡钩本体(31),活动卡钩本体(31)上开设有连接槽;

15、限位连接块(32),限位连接块(32)卡接于连接槽内;

16、手动旋钮(33),手动旋钮(33)连接于活动卡钩本体(31)固定端;其中,在手动旋钮(33)的下部两侧对称设有数个弧形状的卡块(34),卡块(34)与卡槽(14)对应卡合连接。

17、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再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插销(4)对称连接于翼板(11)的底部。

18、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插销(4)为棒状体钢筋或者是外壁设有外螺纹段的螺杆或是丝杆。

19、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又再更进一步改进,所述插孔(5)为圆孔或者是螺纹孔,该圆孔或者是螺纹孔贯通沉台(12)的正反面。

20、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又再更加进一步改进,所述操作平台本体(1)首尾依序成排地布置为多个,在各操作平台本体(1)上贯通开设有数个形状相同或是不同的减重孔(15),构成镂空结构的钢板,在该钢板的顶面设有数个带有防护突起物的防滑凸起。

21、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还更加进一步改进,在固定卡钩(2)和活动卡钩(3)上均套设有与之相吻配的防滑护套,防滑护套为橡胶防护套,在该橡胶防护套的外部设有数个连体结构的橡胶防护突起物。

22、工作原理是:上述设计结构的一种改进的施工用工具式外架操作平台在进行使用之前,需要将其加以安装作为备用。

23、安装之前,操作人员(6)只需将本实用新型通过人工或者是相应的搬运设备将本实用新型搬运至指定的建筑物(8)位置处进行安装待为使用。

24、使用时,操作人员(6)预先根据建筑物(8)的施工需要,准备合理数量的多个操作平台本体(1),并将多个操作平台本体(1)首尾依序通过相邻的操作平台本体(1)上分别设置的限位插销(4)和插孔(5)实现将多个操作平台本体(1)拼搭连接为一整体,构成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操作平台。

25、使用连接时,操作人员(6)只需首先将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平台本体(1)一端设置有固定卡钩(2)的一端卡合安装于外架(7)一侧的水平横杆上进行固定,随后,将操作平台本体(1)另一端通过手动旋转设置于活动卡钩(3)上的手动旋钮(33)实现将活动卡钩本体(31)快速准确地卡合于装于外架(7)另一侧的水平横杆上进行固定,使用过程中,该活动卡钩(3)能够实现360°旋转,旋转至合适位置处时停止转动,且该活动卡钩(3)最终通过限位连接块(32)和卡块(34)的配合达到将活动卡钩(3)较为可靠稳固地进行固定,使其不会出现转动或是发生晃动位移,其他多个操作平台本体(1)首尾依序通过相邻的操作平台本体(1)上分别设置的限位插销(4)和插孔(5)实现将多个操作平台本体(1)拼搭连接为一整体,构成完成的操作平台。

26、安装完成后,操作人员即可站立在由多个操作平台本体(1)构成的操作平台上对建筑物(8)进行相应的施工工作。

27、在本实用新型中,建筑物(8)为墙体或者是楼道或者是结构梁。

28、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施工完成后,操作人员(6)只需将本实用新型通过手动转动活动卡钩(3)上的手动旋钮(33)将操作平台本体(1)一端从外架(7)上取出,随后将操作平台本体(1)另一端上的固定卡钩(2)从外架(7)上取出,同时,将各个相邻拼搭的操作平台本体(1)上的限位插销(4)从插孔(5)内向上取出,实现对多个操作平台本体(1)的分离,随后。对各个部件加以清理修复后搬运至指定的工具存储仓库进行存储,以备下次循环周转使用。

2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30、1、本实用新型单块外架操作台本体通过销轴首尾依序拼搭连接为一体,实现了整体性好,与外架通过卡钩固定稳固性高,采用该设计结构的操作台不仅安装简便,搬运方便,经久耐用,周转率高,在周转运输时,堆码、打包方便,而且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

31、2、本实用新型构造简易、设计新颖合理,通过将外架操作台本体与卡钩相结合,实现无需采用铁丝绑扎固定,拆除时直接将外架操作台本体拆卸堆码,省去目前市场中常见脚手板的绑扎固定及拆卸时拆除固定构件工序,规范建筑工程脚手架搭设质量标准,简化了脚手板施工工艺,提高了施工效率,增强了脚手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保障;

32、3、本实用新型拼接方便、操作简便,搬运方便,整体性好,稳固性高;

33、4、本实用新型省工、省时安装简便,周转率高;

34、5、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建筑工程,根据现场拼装成外架操作平台,可多次周转重复使用,降低工程成本;

35、6、本实用新型的外部上涂防锈层和防水层,因此可以防止生锈的同时也延长了整个操作平台的使用寿命,实现环保的同时也节省了资源,同时,在操作平台的外部涂有可以自发光的荧光材料,可以在夜间或者黑暗室内以及地下施工环境清楚地标示该操作平台的位置,能有效地起到安全提示的作用,提高醒目度,易于人们辨别,增加施工和生活中的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