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装饰板材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38138发布日期:2023-11-17 17:1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装饰板材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室内装修,特别涉及一种建筑装饰板材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1、伴随着社会的进步,房地产产业的迅速发展,带动室内装修行业,人们对室内装修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室内装修采用装饰面板,近年来伴随装饰行业的发展,装饰木质墙板、金属板已经成为重要的一种装修方式,而其安装方式也显得尤为突出。在传统的装饰装修工程中,装饰墙板及其它墙面板和墙体的连接方式,大多数是依靠工人采用气泵及气钉枪、射钉枪连接在墙上。

2、在公开号为cn21516753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建筑装饰板材的安装结构,属于装饰板安装结构相关技术领域,包括墙体,所述墙体右侧壁开设有第一卡孔和第二卡孔,所述墙体右侧壁安装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右侧壁安装有第一固定螺栓和伸缩器且第一固定螺栓有多个,所述伸缩器右侧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左侧壁安装有第二固定螺栓且第二固定螺栓有多个,所述装饰板左侧壁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

3、上述装置中装饰板与墙体之间通过伸缩器相互连接,此时,当工作人员需安装装饰板时,工作人员需滑动活动杆,进而使活动杆滑入伸缩孔内,从而使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相互连接,在此过程中,装饰板与墙体之间通过第一磁块与第二磁块相互连接,进而提高了装饰板与墙体相互分离的概率,从而降低了装置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装饰板材安装结构。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3、一种建筑装饰板材安装结构,包括主墙体,所述主墙体的侧壁上安装有装饰墙体,所述装饰墙体包括安装在主墙体侧壁上的隔音板、固定设置在隔音板远离主墙体侧壁上的防潮板以及固定设置在防潮板远离隔音板侧壁上的装饰板,所述主墙体靠近隔音板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靠近隔音板的侧壁与隔音板相互固定,所述滑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滑杆的固定组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安装装饰墙体时,工作人员需使滑杆与滑槽正对。随后,工作人员需向靠近主墙体的方向移动装饰墙体,进而使滑杆在装饰墙体的作用下向靠近主墙体的方向滑动,从而使滑杆在装饰墙体的作用下滑动至滑槽内,在此过程中,固定组件自动启动,进而对装饰墙体进行固定,从而降低了装饰墙体与主墙体相互分离的概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5、进一步的,所述滑杆的上表面与底面均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滑槽的内顶壁与内底壁上均开设有与固定槽正对的限位槽,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两个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固定槽内的固定块以及两个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固定块上表面的第一弹簧,两个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固定槽的内顶壁上,两个所述固定块分别与临近的限位槽滑动连接,两个所述固定块相互靠近的侧壁与其靠近装饰墙体的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均开设有第一倾斜面。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滑杆在装饰墙体的作用下向靠近主墙体的方向滑动时,滑杆逐渐靠近并最终抵紧第一倾斜面,进而使固定块在滑杆的作用下向远离限位槽的方向滑动,从而使固定块在滑杆的作用下滑入滑槽内。随后,当固定槽与限位槽正对时,固定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靠近固定槽的方向滑动,进而使固定块的一端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滑动至限位槽内,从而降低了滑杆与滑槽相互分离的概率,进而降低了装饰墙体与主墙体相互分离的概率,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7、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限位槽相互靠近的内壁上均贯穿开设有复位槽,所述复位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滑动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上表面与底面均开设有与复位槽正对的活动槽,两个所述活动槽内均滑动设置有活动块,两个所述活动块分别与临近的复位槽滑动连接,两个所述活动块相互靠近的侧壁上均固定设置有第二弹簧,两个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活动槽相互靠近的内壁上。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拆除装饰墙体时,工作人员需滑动安装杆,在此过程中,当复位槽与活动槽正对时,活动块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向靠近固定槽的方向滑动,进而使固定块在活动块的作用下向靠近固定槽的方向滑动,从而使固定块与限位槽相互分离,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拆除装饰墙体的难度,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9、进一步的,所述装饰板的侧壁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壁上螺纹贯穿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螺纹贯穿隔音板、防潮板以及滑杆并与安装杆转动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滑动安装杆时,工作人员需转动螺纹杆,进而使螺纹杆向远离装饰墙体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安装杆在螺纹杆的作用下向远离装饰墙体的方向滑动,进而使降低了工作人员滑动安装杆的难度,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11、进一步的,所述容纳槽的内顶壁上开设有阻挡槽,所述阻挡槽内滑动设置有阻挡板。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无需使螺纹杆时,工作人员需向下滑动阻挡板,进而使阻挡板的底面与阻挡槽的内底壁抵接,进而提高了装置整体的美观性。

13、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活动块相互远离的侧壁与其靠近装饰墙体的侧壁相交的棱边上均开设有第二倾斜面。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需反向滑动安装杆时,第二倾斜面与复位槽的内壁抵接,进而使活动块向远离固定槽的方向滑动,从而使复位块滑入活动槽内,在此过程中,降低了工作人员滑动安装杆的难度,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15、进一步的,所述阻挡板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设置在阻挡槽的内顶壁上。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弹簧降低了工作人员滑动阻挡板的难度,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17、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技术中,当工作人员需安装装饰墙体时,工作人员需使滑杆与滑槽正对。随后,工作人员需向靠近主墙体的方向移动装饰墙体,进而使滑杆在装饰墙体的作用下向靠近主墙体的方向滑动,从而使滑杆在装饰墙体的作用下滑动至滑槽内,在此过程中,固定组件自动启动,进而对装饰墙体进行固定,从而降低了装饰墙体与主墙体相互分离的概率,进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19、2、本技术中,当滑杆在装饰墙体的作用下向靠近主墙体的方向滑动时,滑杆逐渐靠近并最终抵紧第一倾斜面,进而使固定块在滑杆的作用下向远离限位槽的方向滑动,从而使固定块在滑杆的作用下滑入滑槽内。随后,当固定槽与限位槽正对时,固定块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向靠近固定槽的方向滑动,进而使固定块的一端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滑动至限位槽内,从而降低了滑杆与滑槽相互分离的概率,进而降低了装饰墙体与主墙体相互分离的概率,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20、3、本技术中,当工作人员需拆除装饰墙体时,工作人员需滑动安装杆,在此过程中,当复位槽与活动槽正对时,活动块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向靠近固定槽的方向滑动,进而使固定块在活动块的作用下向靠近固定槽的方向滑动,从而使固定块与限位槽相互分离,进而降低了工作人员拆除装饰墙体的难度,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