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便携门式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88028发布日期:2024-02-02 21:21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便携门式脚手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门式脚手架结构的改进,特别一种改进的便携门式脚手架。


背景技术:

1、脚手架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建筑界的通用术语,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干活或外围安全网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脚手架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

2、传统脚手架在实施的过程中具有便于拆卸和安装的功能,但是难以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对脚手架进行水平固定,工作人员在脚手架上施工时,由于地面本身的不平整容易导致脚手架发生倾斜或侧翻。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便携门式脚手架,其结构合理,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对脚手架进行水平固定,由于地面本身的不平整容易导致脚手架发生倾斜或侧翻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施工安全。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的便携门式脚手架,在两根立柱之间的上部固接着横梁,在横梁上部的两根立柱之间连接着可伸缩护栏和在立柱上设置着护栏限位装置,在两根立柱的下部设置着弹簧控制定位的固定支腿,在立柱的下端设置着滚轮构成门架装置,在两片门架装置相对应的两根立柱之间的上端分别连接着连接杆,在两根立柱的内侧面上分别设置着相对应的上挂耳和下挂耳,铰接的剪刀撑的撑杆外端设置的挂钩分别与上挂耳、下挂耳相配合连接,两端分别设置有挂接弯钩的作业平台通过挂接弯钩连接在门架装置的横梁上,弹簧控制定位的固定支腿的结构为方形的立柱下端沿立柱中心线设置着下端开口的盲孔,在立柱下端的四面柱上分别设置着纵向通槽,四只纵向通槽分别与盲孔连通,在盲孔内动配合安装着滑动柱,从立柱下端面伸出滑动柱的下端通过设置的轮支架安装着滚轮,位于纵向通槽内的立柱中空腔室的滑动柱上固接着方形支撑块,在位于方形支撑块上面的滑动柱上安装的压缩弹簧的上端与上部盲孔的下端面相配合,下端与方形支撑块的顶面相配合,在方形支撑块四个立面的下部分别设置着伸出纵向通槽,并且向下折弯的固定腿,在固定腿的下端分别设置着圆锥台形支腿,在立柱外侧面的纵向通槽上部设置着纵向均布的调节插孔,在与该立柱外侧面的纵向通槽相对应的方形支撑块立面上设置着与调节插孔相对应的插接管,u型调节把手的两只插柱分别与插接管和相对应的调节插孔相配合。

3、本实用新型包括作业平台,作业平台的上方设置有两个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对作业平台起到支撑和稳定作用的立柱,连接杆与立柱都是插接,在工作人员站在作业平台上进行工作时,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防护,防止工作人员因脚滑等意外事故从脚手架上摔落,增大了装置的安全性,而在装置使用完毕后可以进行拆除,方便装置的搬运和组装。

4、立柱的下端均设置有起加固作用的固定支腿,固定支腿包括开设在立柱下端外表面呈圆周阵列的四个纵向通槽和等距离排列的调节插口。

5、纵向通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柱,滑动柱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远离支撑块的一端与纵向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接管,插接管的内部安装有拉力弹簧,能够对u型调节把手拉拽的作用,使u型调节把手在不受外力时,始终保持插接在调节插口内部的状态,防止因工作人员在脚手架上工作造成的晃动等原因致使u型调节把手从调节插口内部滑出,最终导致脚手架发生侧翻或坍塌的情况的发生。

6、作业平台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横梁,两个横梁分别与作业平台的两端固定的挂钩挂接,插接管远离支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型调节把手,u型调节把手与调节插口相适配,支撑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固定腿,四个固定腿分别位于四个纵向通槽的内部,安装人员可以根据地面的平整性自行调节u型调节把手与调节插口的插接位置,从而达到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固定安装脚手架的目的,固定腿的底部呈半圆锥状,能够有效增大固定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装置的稳定性,为作业人员在脚手架上作业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7、横梁为作业平台提供稳定和支持。两个立柱之间均安装有两根交叉铰接的剪刀撑,剪刀撑与立柱表面设置的挂耳挂接,能够对装置起到稳定和支撑的作用。

8、立柱分别通过横梁与立柱固定连接,每个立柱的下端均安装有滚轮,使整个脚手架装置可以移动。

9、每个立柱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爬梯,爬梯的上端与横梁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工作人员通过爬梯可以攀爬到作业平台上。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方便,降低了工作人员从地面达到作业平台处所需要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10、立柱的内部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的外部设置有上折叠杆与下折叠杆,上折叠杆与下折叠杆通过销轴铰接,上折叠杆和下折叠杆可以收缩在收纳槽的内部。

11、上折叠杆和下折叠杆的一端铰接在收纳槽的内部,上折叠杆和下折叠杆远离收纳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挂钩,立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卡钩相挂接的连接耳,卡钩对上折叠杆和下折叠杆起到固定作用。当工作人员站在作业平台上准备开始作业时,先将转动限位杆从固定柱处打开,将上折叠杆和下折叠杆从收纳槽中延展开来,然后将卡钩挂在立柱外表面固定连接的连接耳上,从而实现对上折叠杆和下折叠杆的固定,折叠能够有效的为作业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防止工作中的作业人员因脚滑等意外事故的发生从脚手架上跌落下来,提高了本装置的安全性。

12、每个立柱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座,支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承轴,支承轴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限位杆,支承轴远离支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立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挡板防止限位杆从支承轴上滑落。固定柱的材料是金属铁的合金,转动限位杆适配于固定柱的卡接口处表面安装有一层吸铁石薄片,能够对固定柱起到吸附作用,防止转动限位杆在与固定柱卡接的状态下,因搬运时的震动或倾斜的原因,与固定柱断开连接,致使折叠从收纳槽中掉落,避免折叠掉落影响搬运速度或误伤工作人员等意外的发生。

13、支撑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伸缩弹簧远离支撑块的一端与纵向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支撑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接管,插接管远离支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u型调节把手,u型调节把手与调节插口相适配,u型调节把手通过插接在不同高度的调节插口来调整固定支腿的高度。

14、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在安装脚手架时,抽出u型调节把手,在根据地面的平整性自行选择所需插接的调节插口的位置将u型调节把手插入,这时固定腿在支撑块的带动下也随之在滑动柱上滑动,从而调节脚手架安装的高度,避免地面本身的不平整导致的脚手架倾斜或者侧翻等意外事故的发生,增大了装置的安全性,为工作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安全保障。

15、有益效果

16、1、该实用新型通过作业平台、立柱、固定支腿和横梁的设置,安装人员可以根据地面的平整性自行调节u型调节把手与调节插口的插接位置,从而达到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固定安装脚手架的目的,固定腿的底部呈半圆锥状,能够有效增大固定腿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装置的稳定性,为作业人员在脚手架上作业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17、2、通过收纳槽、上折叠杆、下折叠杆、挂钩、限位杆和固定柱的设置,当工作人员站在作业平台上准备开始作业时,先将限位杆从固定柱处打开,将上折叠杆和下折叠杆从收纳槽中延展开来,然后将挂钩挂在立柱外表面固定连接的连接耳上,从而实现对上折叠杆和下折叠杆的固定,折叠能够有效的为作业人员的安全提供保障,防止工作中的作业人员因脚滑等意外事故的发生从脚手架上跌落下来,提高了本装置的安全性。

18、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对脚手架进行水平固定,由于地面本身的不平整容易导致脚手架发生倾斜或侧翻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施工安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