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结构模块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8379422发布日期:2024-06-19 12:36阅读:12来源:国知局
集成结构模块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核工程土建的模块化设计及施工,具体涉及一种集成结构模块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1、核工程土建的钢覆面与钢筋施工一般采用现场独立施工的方法。目前,随着土建产业化、模块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存在一种模块化程度比较高的施工方法,是将钢筋在工厂绑扎成钢筋笼,将钢覆面在工厂整片预制,然后分别在现场吊装钢筋笼和钢覆面,最后在现场支模板浇筑混凝土。然而,上述施工方法在现场吊装钢筋笼和钢覆面过程中,钢筋笼与钢覆面的碰撞风险较大,吊装困难;高空作业时模板作业困难、施工不安全;同时,还存在钢覆面结构施工周期长、人工投入量大、焊接量大且质量无法保证等诸多问题,现场作业量较大,施工效率较低;尤其是在空间狭小区域、高空作业区域、安全风险大区域、支模和绑筋困难区域等位置存在较大的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

2、为了加快推进核工程土建工业化进程,优化核工程土建的钢覆面与钢筋施工方法,解决钢覆面、钢筋、模板的施工困难和安全风险大的问题,同时也为了减少现场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有必要开发一种集成结构模块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结构模块及其安装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核工程土建的钢覆面与钢筋施工方法,钢覆面、钢筋、模板施工困难,安全风险较大,同时现场施工周期较长,施工效率较低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结构模块,包括:

3、钢筋笼单元;

4、钢覆面单元,设置于钢筋笼单元沿第一方向的一侧;

5、连接定位板,设置于钢覆面单元沿第一方向靠近钢筋笼单元的一侧,连接定位板适于将钢覆面单元与钢筋笼单元进行定位和连接;

6、侧模板单元,设置于钢筋笼单元沿第一方向远离钢覆面单元的一侧;

7、拉钩组件,其沿第一方向的一端与连接定位板和/或钢覆面单元相连接,另一端与侧模板单元相连接;连接定位板和拉钩组件适于将钢覆面单元、钢筋笼单元和侧模板单元共同连接形成整体集成结构模块。

8、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集成结构模块,通过将钢覆面单元、钢筋笼单元、连接定位板、拉钩组件和侧模板单元在工厂预制加工形成整体集成结构模块,实现在工厂全预制加工,然后整体吊装至现场连接后浇筑混凝土,避免了现场钢筋笼和钢覆面分别单独施工作业,减少了人工投入和焊接量,缩短了施工周期,避免了在现场吊装过程中钢筋笼与钢覆面的碰撞,降低了吊装难度和施工风险;通过设置连接定位板,实现了钢覆面单元与钢筋笼单元之间的定位和连接;整体集成结构模块中的拉钩组件,可以为钢覆面单元、钢筋笼单元和侧模板单元提供连接支撑和混凝土浇筑受力支撑,也可以根据需要将拉钩组件与钢筋笼单元的钢筋绑扎,形成可靠约束;通过连接定位板和拉钩组件共同配合,实现了钢覆面单元与钢筋笼单元和侧模板单元之间的连接和紧固;侧模板单元为拉钩组件提供了对拉平台,从而将钢覆面单元、钢筋笼单元与侧模板单元通过拉钩组件连接集成;所形成的整体集成结构模块,钢覆面单元与侧模板单元可以作为现场混凝土浇筑的模板,实现了免模,避免了现场模板作业,进一步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施工风险,同时缩短了现场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快了核工程土建工业化进程。

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钢覆面单元包括:

10、覆面板;

11、第一加劲肋,设置于覆面板沿第一方向靠近钢筋笼单元的一侧;第一加劲肋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加劲肋在覆面板上沿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第一加劲肋适于与连接定位板相连接;

12、第二加劲肋,设置于覆面板沿第一方向靠近钢筋笼单元的一侧;第二加劲肋设置于两个第一加劲肋之间;

13、第三加劲肋,设置于第一加劲肋和/或第二加劲肋沿第一方向远离覆面板的一侧;第一加劲肋、第二加劲肋和第三加劲肋与覆面板共同连接形成整体结构。

14、有益效果:通过在覆面板上设置第一加劲肋、第二加劲肋和第三加劲肋,以使第一加劲肋、第二加劲肋和第三加劲肋与覆面板形成整体受力结构;通过第一加劲肋与连接定位板相连接,从而实现连接定位板与钢覆面单元之间的定位连接。

1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拉钩组件包括:

16、第一拉钩,其沿第一方向的一端与连接定位板相连接,另一端与侧模板单元相连接;

17、第二拉钩,其沿第一方向的一端与钢覆面单元相连接,另一端与侧模板单元相连接。

18、有益效果:通过在钢覆面单元沿第一方向靠近钢筋笼单元的一侧连接定位板,以通过连接定位板将钢覆面单元与钢筋笼单元进行定位和连接,同时通过第一拉钩将连接定位板与侧模板单元相连接,以及第二拉钩将钢覆面单元与侧模板单元相连接,从而解决了钢覆面单元与侧模板单元的连接问题。

1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钢筋笼单元包括若干第一钢筋,若干第一钢筋在钢筋笼单元上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

20、连接定位板上开设有若干定位孔,若干定位孔在连接定位板上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定位孔适于与第一钢筋相连接,以实现钢覆面单元与钢筋笼单元之间的定位。

21、有益效果:连接定位板固定设置于钢覆面单元上,通过在连接定位板上开设定位孔,在工厂预制加工过程中,可将钢筋笼单元的第一钢筋插设于定位孔内,从而实现钢覆面单元与钢筋笼单元之间的定位。

2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连接定位板上还开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若干第一连接孔在连接定位板上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

23、第一拉钩沿宽度方向靠近连接定位板的一端折弯形成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一连接孔相连接。

24、有益效果:通过在连接定位板上开设第一连接孔,以使第一连接孔与第一拉钩的第一连接部相卡扣,从而实现第一拉钩的一端与钢覆面单元之间的拆卸连接,便于在工厂组装集成。

2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加劲肋上开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孔,若干第二连接孔在第二加劲肋上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

26、第二拉钩沿宽度方向靠近连接定位板的一端折弯形成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二连接孔相连接。

27、有益效果:通过在第二加劲肋上开设第二连接孔,以使第二连接孔与第二拉钩的第二连接部相卡扣,从而实现第二拉钩与钢覆面单元之间的拆卸连接,便于在工厂组装集成。

2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侧模板单元上开设有若干第三连接孔;

29、拉钩组件还包括螺母;第一拉钩和/或第二拉钩沿宽度方向远离钢覆面单元的一端适于穿过第三连接孔并与螺母螺纹连接。

30、有益效果:通过设置连接定位板和拉钩组件,并通过在连接定位板上开设定位孔、在连接定位板上开设第一连接孔、在第二加劲肋上开设第二连接孔以及在侧模板单元上开设第三连接孔,再通过第一拉钩和第二拉钩将钢覆面单元与侧模板单元相连接,既解决了钢覆面单元与钢筋笼单元的定位连接问题,同时又解决了钢覆面单元与侧模板单元的连接问题。

3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侧模板单元为钢覆面单元、普通钢模板和木模板中的任意其中一种。

32、有益效果:侧模板单元可以为钢覆面单元,从而形成双钢覆面-钢筋笼整体集成结构模块,实现免模;侧模板单元也可以为普通钢模板,从而形成单钢覆面-钢筋笼-钢模板整体集成结构模块,实现免模;侧模板单元也可以为木模板,从而形成单钢覆面-钢筋笼-木模板整体集成结构模块,实现免模。

33、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述的集成结构模块的施工方法,包括:

34、在工厂分别预制成型钢覆面单元、钢筋笼单元、连接定位板、拉钩组件和侧模板单元;

35、通过连接定位板将钢覆面单元与钢筋笼单元相连接;

36、安装拉钩组件,将第一拉钩与第一连接孔相连接,将第二拉钩与第二连接孔相连接;

37、安装侧模板单元,将第一拉钩和第二拉钩与侧模板单元通过螺母连接紧固,形成集成结构模块;

38、吊装集成结构模块至现场,通过机械接头连接钢筋笼单元,完成全部浇筑工作。

39、有益效果:本发明所提供的集成结构模块的施工方法,钢覆面单元、钢筋笼单元、连接定位板、拉钩组件和侧模板单元以及所共同形成整体集成结构模块均在工厂全预制加工,然后整体吊装至现场连接后浇筑混凝土,避免了现场单独施工作业,减少了人工投入,降低了施工风险,极大程度的优化了现场绑筋、现场支模、现场贴钢覆面等工期,形成了对不同模块的集成,减少了现场作业,推进了模块化进程。

4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连接定位板将钢覆面单元与钢筋笼单元相连接包括:

41、在钢覆面单元的其中一个第一加劲肋上设置一个连接定位板;

42、安装钢筋笼单元,将第一钢筋沿第二方向的一端从连接定位板的定位孔穿过;

43、在第一钢筋沿第二方向的另一端设置另一个连接定位板,并将连接定位板与钢覆面单元的另一个第一加劲肋相连接。

44、有益效果:通过先在钢覆面单元上位于下方的第一加劲肋上设置连接定位板,将第一钢筋的底端从位于下方的连接定位板的定位孔穿过,再在第一钢筋的顶端设置上方的连接定位板,并使得第一钢筋的顶端穿入上方的连接定位板的定位孔内,再将上方的连接定位板与钢覆面单元上位于上方的第一加劲肋相连接,从而通过连接定位板实现钢覆面单元与钢筋笼单元之间的定位连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