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理石智能修复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375328发布日期:2024-06-19 12:29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理石智能修复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大理石修复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理石智能修复设备。


背景技术:

1、申请号为202110561382.5的中国专利公开一种大理石裂缝修补设备,包括机体外壳,壳体上设置有喷水机构、喷粉机构、喷胶机构和打磨机构,操作时,需要人为将该设备搬运至缺陷处,由人工进行定位,接着依次进行喷水、喷粉和喷胶作业,待上述三种物质的混合物干化后,打磨工具进行打磨。

2、上述结构存在以下可优化的地方:一、现有的修补用的填充物是水、料粉和胶的混合物,喷水、喷粉和喷胶三个模块形成修补总成,需要三个模块依次协同运行才能实现大理石表面坑洼处的修补,会严重增加结构的复杂性;二、修补用的填充物一般均带有胶,特性是在空气中会快速硬化,胶在喷涂时,一旦空气与出胶口内的胶长时间接触,会导致胶硬化并堵塞出胶口,甚至导致内部储胶腔内的胶全部硬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的大理石裂缝修补设备,需要三个不同组件协同作业才能实现缺陷处的填料填充且喷胶料的喷胶机构的出胶口易堵塞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利用单组件快速修补缺陷且显著延缓该组件携带的胶凝填料硬化的大理石智能修复设备。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3、一种大理石智能修复设备,包括机体和设置于机体上的修补组件,修补组件包括:

4、料仓,位于机体内,用于密封储存金刚泥浆;

5、泥浆输入导出组件,包括位于机体下端的壳体、设置于壳体远离机体一端的泥浆喷嘴以及设置于壳体靠近机体一端的泥浆输入孔,泥浆输入孔与料仓之间密封连接有传输管;

6、泥浆单向泵送机构,包括在壳体内于泥浆喷嘴和泥浆输入孔之间密封往复移动的活塞板、设置于活塞板上用于将活塞板靠近泥浆输入孔一侧的泥浆单向导入至活塞板靠近泥浆喷嘴一侧的单向件以及用于启闭泥浆输入孔的启闭组件,启闭组件打开或封闭泥浆输入孔受控于活塞板在壳体内的往复移动,活塞板的往复移动受控于驱动机构,活塞板的一次往复移动周期形成泥浆喷嘴的一次喷射周期;

7、封堵组件,可靠近并封堵泥浆喷嘴或远离并打开泥浆喷嘴,封堵组件的运动受控于活塞板的往复运动且在泥浆喷嘴完成一次喷射周期后封堵泥浆喷嘴。

8、采用上述方案,现有技术是原料(水、粉、胶)单独储存,先后灌入缺陷处后混匀形成填料,本方案则将金刚泥先人工兑水形成金刚泥浆,再将该金刚泥浆注入料仓进行密封储存,接着利用泥浆喷嘴直接注入到大理石缺陷内形成填料,金刚泥作为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形成的金刚泥浆在空气中会快速硬化,但能长久储存在密闭的空间内,这种独立出料的方式更加快捷稳定,不会出现相互干涉影响的现象,而泥浆单向泵送机构和封堵组件,则能够形成多模块运动的联动,首先,当活塞板做靠近泥浆输入孔的运动时,泥浆输入孔从逐渐关闭至完全关闭,活塞板的继续运动使活塞板与泥浆输入孔之间的腔室压力不断增加,进而将该腔室内的金刚泥浆自单向件挤压至活塞板与泥浆喷嘴之间的腔室内;当活塞板做靠近泥浆喷嘴的运动时,泥浆输入孔一开始处于封闭状态,活塞板与泥浆输入孔之间的腔室内的负压不断增加,待活塞板运动至指定行程,泥浆输入孔打开,料仓内的金刚泥浆受负压吸附进入活塞板与泥浆输入孔之间的腔室内,活塞板的每往复一次周期都能将定量的金刚泥浆泵入至活塞板与泥浆喷嘴的腔室内,一旦该腔室满了后,就能开始定量间断式喷料,喷料的量与活塞板往复的行程呈正比,喷料的频率与活塞板往复的频率呈正比,而每个定量周期内金刚泥浆挤完的同时,封堵组件同时封住泥浆喷嘴,该修补组件仅驱使活塞板往复运动就能实现金刚泥浆的定量输送且在输送后自动实现封堵,显著延缓壳体、传输管以及料仓内的金刚泥浆的硬化。

9、作为优选,活塞板(31)的一次往复移动周期形成泥浆喷嘴(15)的一次喷射周期,包括:

10、活塞板(31)靠近泥浆喷嘴(15)时,启闭组件先保持泥浆输入孔(262)处于封闭状态直至活塞板(31)移动至指定行程后启闭组件逐渐打开泥浆输入孔(262),单向件始终处于封闭活塞板(31)的状态;

11、当活塞板(31)远离泥浆喷嘴(15)时,启闭组件逐渐封闭泥浆输入孔(262)且当活塞板(31)运动至指定行程后泥浆输入孔(262)完全封闭,单向件打开并将活塞板(31)与泥浆输入孔(262)之间的金刚泥浆导入至活塞板(31)与泥浆喷嘴(15)之间并自泥浆喷嘴(15)导出,活塞板(31)的一次往复移动周期形成泥浆喷嘴(15)的一次喷射周期。

12、作为优选,启闭组件包括于泥浆输入孔的内壁一侧或对称的两侧上凹陷的容置槽、可全部缩入容置槽或局部弹性伸出容置槽并封闭泥浆输入孔的封闭件以及嵌入导向滑移于壳体内壁上且位于活塞板靠近泥浆喷嘴一侧的拨动件,在容置槽内设置有驱使封闭件处于封闭泥浆输入孔状态的第一弹性件,在拨动件和封闭件之间设置有当活塞板靠近泥浆喷嘴时驱使拨动件拉动封闭件并使之打开泥浆输入孔的拉动部件。

13、作为优选,壳体内壁上设置有导向滑槽,拨动件凸设有与导向滑槽导向配合的第一滑块,活塞板上凸设有与导向滑槽密封导向配合的第二滑块,拉动部件为密封穿过第二滑块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滑块以及封闭件固定连接的拉绳,在导向滑槽靠近封闭件的一端设置有改变拉绳方向的换向轮。

14、采用上述方案,第一弹性件驱使封闭件在常态下局部伸出容置槽并封闭泥浆输入孔,拨动件通过拉绳与封闭件连接,当活塞板顶压拨动件时,拉绳牵拉封闭件驱使封闭件回缩,泥浆输入孔逐渐打开,可供料仓内的金刚泥浆经传输管、泥浆输入孔进入壳体内,换向轮可降低拉绳换向导致的磨损。

15、作为优选,在壳体上设置有避免拉绳松弛的防松机构,防松机构包括在壳体内壁上凸设的凸块以及两端分别与凸块和拨动件固定的第二弹性件。

16、采用上述方案,第二弹性件驱使拨动件弹性连接在凸块上,当活塞板远离拨动件后,拨动件受第一弹性件的牵拉发生移动,拨动件在弹力拉动下移动的行程可超过第一弹性件复位的行程,导致拉绳松弛,拉绳的松弛可能会干涉活塞板的流畅运行,而第二弹性件可用于拨动件的自动复位,驱使拉绳始终处于绷直状态。

17、作为优选,在壳体内于泥浆喷嘴和活塞板之间导向移动有一可供金刚泥浆流畅通过的过流板,封堵组件凸设于过流板远离活塞板的一端,拨动件位于过流板和活塞板之间,驱动机构驱使过流板和活塞板做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运动。

18、采用上述方案,增设过流板且封堵组件设置在过流板上,过流板与活塞板做相互靠近或远离的运动,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封堵组件相较于直接设置在活塞板上,其设置长度可明显缩小,活塞板的单向运动行程可显著减小,由于封闭件打开泥浆输入孔所做出的运行行程较小,一旦活塞板单向运动行程变大,则打开泥浆输入孔之前活塞板的运行行程也将变大,需要驱动机构存在足够大的驱动力才能抵消活塞板与泥浆输入孔之间存在的负压值,故,活塞板单向运动行程的减小能够显著降低对驱动机构驱动力的需求。

19、作为优选,驱动机构包括在壳体外于壳体靠近泥浆输入孔的一端转动设置的第一同步轮以及驱使第一同步轮转动的驱动电机,第一同步轮上绕设有第一同步带,第一同步带的一端密封穿过壳体且与活塞板固定连接,第一同步带的另一端密封穿过壳体内壁或依次密封穿过壳体和活塞板后与过流板固定连接,在过流板和壳体靠近泥浆喷嘴的一端之间设置有驱使过流板向泥浆喷嘴方向移动的弹性拉件,在活塞板和壳体靠近泥浆输入孔的一端设置有驱使活塞板向泥浆喷嘴方向移动的弹性顶件。

20、采用上述方案,弹性拉件、弹性顶件、同步带、同步轮以及驱动电机形成驱动机构,驱动电机的正反转动实现同步轮的正反转动,实现同步带的往复移动,当同步带的运动驱使活塞板靠近泥浆输入孔时,弹性顶件受压,同时过流板在弹性拉件驱使下靠近泥浆喷嘴;当同步带反向运动时,过流板克服弹性拉件的拉力向远离泥浆喷嘴的方向移动,活塞板在弹性顶件做用下远离泥浆输入孔。

21、作为优选,机体下端转动有双轴机械臂,双轴机械臂包括首尾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第一转臂远离第二转臂的一端与机体转动连接,第一转臂位于机体和第二转臂之间,在机体上设置有驱使第一转臂相对机体转动的第一电机,在第二转臂内设置有驱使第二转臂相对第一转臂转动的第二电机,壳体内置于第二转臂内且泥浆喷嘴位于第二转臂远离机体的端面上。

22、采用上述方案,将修补组件设置在双轴机械臂上,通过第一转臂和/或第二转臂的运动,在机体静止时,修补组件能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缺陷的修补。

23、作为优选,第二转臂的下端面于泥浆喷嘴的一侧设置有去毛刺组件和打磨组件,去毛刺组件包括修边刀以及与修边刀中心固定的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可自转或相对第二转臂伸缩运动且受控于第一切换驱动组件;打磨组件包括磨砂轮以及与磨砂轮中心连接的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可自转或相对第二转臂伸缩运动且受控于与第一切换驱动组件结构一致的第二切换驱动组件。

24、采用上述方案,去毛刺组件能够修平缺陷侧边以及缺陷底部,使缺陷更加便于计算体积,还能减少金刚泥浆注入缺陷后形成的气泡量;打磨组织能够打磨掉多余的金刚泥浆,确保缺陷修补后表面光滑平整且与大理石表面齐平。

25、作为优选,第一切换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第二转臂内的固定座、第二转臂内固定的第三电机以及与第三电机的电机轴同轴固定的丝杆,第一连接轴远离修边刀的一端设置有与丝杆配合的螺纹槽,在丝杆和固定座之间设置有可限位或允许第一连接轴的配合结构。

26、作为优选,配合结构包括在第一连接轴的外环壁上沿轴向凹陷的导槽、于固定座上凹陷的凹槽以及伸缩设置于凹槽内且局部伸出凹槽后可插入导槽的导块,导块的伸缩受控于一电磁控制机构,电磁控制机构包括固定于凹槽底部的电磁铁以及两端与电磁铁和导块固定的第三弹性件。

27、采用上述方案,丝杆与螺纹槽配合,在导块脱离导槽后,实现的是第一连接轴与丝杆的同步转动,也就是与第一连接轴连接的修边刀做转动运动;在导块与导槽插接配合后,由于第一连接轴无法转动,第一连接轴只能沿丝杆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实现修边刀的伸缩,电磁铁得电时,驱使导块回缩,实现导块与导槽的自动脱离;电磁铁失电时,驱使导块自动局部伸出,实现导块与导槽的自动插接导向配合。

28、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修复过程包括大理石缺陷处修边、缺陷处金刚泥浆填充以及填充物干化后打磨等过程,分别由去毛刺组件、修补组件和打磨组件完成,这些组件均设置在一双轴机械臂上,在控制器控制下自动进行,智能化程度显著提升;修补组件直接将液态金刚泥浆注入至缺陷进行修补,与现有技术相比,简化了修补流程,且修补组件中的泥浆单向泵送机构以及封堵组件,既能够自动实现泥浆的定量间断式往复输送,还能在每个输送周期结束后自动实现对泥浆喷嘴的封堵,显著延缓由空气进入泥浆喷嘴内导致的泥浆输入导出组件内、输入管以及料仓内的金刚泥浆的固化现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