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卫生间隔断构造系统。
背景技术:
1、卫生间隔断在施工时,要满足连接稳定牢固且结实耐用的基本要求。现有吊挂式卫生间隔断一般采用吊杆与隔断连接,将隔断吊起,但这种隔断的吊挂方式在隔断的底端不与地面连接加固的情况下,会造成隔断板晃动,吊挂连接不牢固,使用寿命短。
2、例如一种吊挂式卫生间隔断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吊挂式卫生间隔断系统包括与结构梁连接的竖向次钢龙骨,连接在竖向次钢龙骨底面之间的横向次钢龙骨,通过连接板与横向次钢龙骨连接的支撑板,连接在支撑板与墙体之间的分隔板本体,连接在相邻支撑板之间的门板;支撑板、门板和分隔板本体围合形成多个卫生间隔间。分隔板本体的顶沿和底沿均套设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为矩形长条筒状结构。分隔板本体的一侧沿与墙体连接,另一侧沿与支撑板连接。分隔板本体与墙体连接的一侧沿上契合包覆有通长设置的u形铝槽,u形铝槽的两竖直部的外侧面上粘贴有加固条。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卫生间隔板本体吊挂不牢固,隔板本体易出现晃动,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3、但是上述卫生间隔断系统均为永久性隔断构造系统,不便于拆装和组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使卫生间隔断系统便于拆装和组合,本技术提供一种卫生间隔断构造系统。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卫生间隔断构造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卫生间隔断构造系统,包括
4、隔板本体;
5、固定构件,所述固定构件包含设置在所述隔板本体顶部的顶部构件、设置在所述隔板本体底部的底部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隔板本体侧边且与墙壁固定连接的墙壁构件,所述顶部构件、所述底部构件以及所述墙壁构件均设置挡板,所述挡板抵接在所述隔板本体板面两侧。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隔板本体顶部、底部以及与墙壁相抵接的侧壁设置固定构件,通过固定构件将隔板本体卡接固定,不使用时可将隔板本体直接拆下,便于隔板本体的拆装和组合,隔板本体可二次利用。
7、优选的,所述顶部构件包含与天花板顶壁固定连接的第一构件和将所述隔板本体固定的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一构件呈l型,一边与天花板固定连接,另一边与所述隔板本体顶部侧壁抵接,所述第一插接件包含第一插接板和第一抵接板,所述第一抵接板与所述第一插接板垂直设置并与所述隔板本体顶部另一侧壁抵接,所述第一插接板插设在所述第一构件与所述天花板固定的内侧侧边以及所述隔板本体顶部之间。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部构件的第一构件与第一插接件设置在隔板本体顶部两侧壁,防止隔板本体顶部倾斜,并通过第一插接板插接在第一构件与天花板固定的内侧侧边以及隔板本体顶部之间,通过插接的方式将隔板本体顶部固定,固定拆装更简单,便于对隔板本体的拆装和组合。
9、优选的,所述第一插接板与所述隔板本体顶部抵接的一侧设置倒钩,所述隔板本体顶部设置供所述倒钩钩紧的凹槽。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插接板与隔板本体顶部抵接的一侧设置倒钩,并在隔板本体顶部设置供倒钩钩紧的凹槽,在第一插接板插入第一构件和隔板本体之间时,通过凹槽防止第一插接板脱落,隔板本体安装更稳定。
11、优选的,所述第一插接板顶部与所述第一构件抵接的一侧设置齿槽,所述第一构件设置与所述齿槽对应的齿块。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插接板与第一构件抵接的一侧设置齿槽和齿块,第一插接件的第一抵接板稳定的设置在隔板本体一侧,防止脱落,提升隔板本体顶部的固定性。
13、优选的,所述底部构件包含与底面固定连接的第二构件以及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二构件设置为开口向上的u型架,所述u型架一侧内壁与所述隔板本体底部一侧侧面抵接,且与所述隔板本体抵接的侧壁设置对所述隔板本体支撑的支撑台,所述u型架另一侧侧壁高度低于所述支撑台高度,所述第二插接件包含第二抵接板以及与所述第二抵接板垂直设置的第二插接板,所述第二抵接板与所述隔板本体底部另一侧侧面抵接,所述第二插接板插接在所述隔板本体底端与所述u型架短边一侧顶面之间,且所述第二插接板与所述u型架短边抵接的一侧设置倒钩。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部构件的第二构件对隔板本体进行支撑和与隔板本体一侧抵接,第二插接件的第二抵接板对隔板本体另一侧壁抵接,且第二插接板同时对隔板本体进行支撑,对隔板本体底部进行插接固定,安装方式简单,且可对隔板本体底部进行拆卸。
15、优选的,所述第一插接件与所述第二插接件位于所述隔板本体同一侧,同时位于安装时所述隔板本体的外侧。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隔板本体安装时先通过第二构件对隔板本体进行支撑,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同时对隔板本体同一侧壁进行抵接,之后通过安装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对隔板本体另一侧壁进行抵接,可方便的对隔板本体进行安装固定;将第一插接件与第二插接件设置在隔板本体的外侧,在对隔板本体进行拆卸时拆卸空间大,方便拆卸。
17、优选的,所述墙壁构件包含第三构件,所述第三构件与墙壁固定设置且远离墙壁一侧设置挡条,所述挡条设置在所述隔板本体侧边两侧。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构件将隔板本体侧边进行固定,可直接对隔板本体一侧进行固定,不需要其他的固定方式即可实现对隔板本体的安装,安装简单。
19、优选的,所述第三构件还设置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三构件与所述隔板本体抵接的一侧,对应的所述隔板本体抵侧边开设安装槽,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安装槽侧边设置对应的第二齿槽和第二齿块。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隔板本体在与第三构件抵接时通过在第三构件上设置固定板在隔板本体侧边开设安装槽,且固定板和安装槽侧边设置对应的第二齿槽和第二齿块,固定性更好,防止隔板本体安装后发生脱落。
21、优选的,所述隔板本体四周开设凹槽,所述凹槽上设置几字形固定件,所述固定件沿所述隔板本体周向设置并与固定构件抵接,所述固定件开口内部设置齿块。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隔板本体四周设置固定件,并通过固定件与固定构件抵接,通过固定件对隔板本体四周进行加固,固定件与固定构件安装时降低隔板本体的损伤。
23、优选的,还包括收边构件,所述收边构件与所述固定件抵接,且所述收边构件上设置与所述固定件插接的插板,所述插板两侧设置与所述齿块对应的齿槽。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板本体固定时有一侧不与墙固定,通过设置收边构件将不与墙固定的一侧包裹,防止固定件直接裸露在外侧积灰,简洁美观。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在隔板本体顶部、底部以及与墙壁相抵接的侧壁设置固定构件,通过固定构件将隔板本体卡接固定,不使用时可将隔板本体直接拆下,便于隔板本体的拆装和组合,隔板本体可二次利用;
27、2.将第一插接件与第二插接件位于隔板本体同一侧,同时位于安装时隔板本体的外侧,在隔板本体安装时先通过第二构件对隔板本体进行支撑,第一构件与第二构件同时对隔板本体同一侧壁进行抵接,之后通过安装第一插接件和第二插接件对隔板本体另一侧壁进行抵接,可方便的对隔板本体进行安装固定;将第一插接件与第二插接件设置在隔板本体的外侧,在对隔板本体进行拆卸时拆卸空间大,方便拆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