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生产装饰装修材料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41381372发布日期:2025-03-21 15:36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垃圾生产装饰装修材料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垃圾生产装饰装修材料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装配式墙体的应用日益广泛,部分用于装饰用途的装配式墙体存在凹刻图案,导致成品墙体存在厚度不均匀以及墙体内部结构不连续的情况,而目前现有的针对装饰用装配式墙体的制造方法往往没能考虑到成品墙体厚度不均匀或内部结构不连续对于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的影响,因此,如何根据实际成品墙体的凹刻图案的分布针对质量检测过程做出针对性的调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2、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11809863a公开了一种竹纹理饰面混凝土墙体的浇筑模具,包括两面相对峙设置的集成模板,集成模板由多个单个模板拼合形成,单个模板包括若干根竖肋与若干根水平龙骨相互垂直交叉,两侧竖边上固设边框,一侧面上固设胶合板,胶合板外侧面上粘接若干条pvc板,若干条pvc板外侧排列固设若干排竹片板,竹片板两边檐上还插设若干枪钉,竹片板与pvc板的接缝间隙内填设密封胶,相邻排竹片板之间设置间隔空隙,间隔空隙中露出pvc板,两面集成模板上呈对峙开通若干组固定孔,每组固定孔内贯穿一根对拉螺杆,对拉螺杆中部套接两个堵头,堵头封堵内衬上的固定孔,对拉螺杆的两外端上均套接夹具,两个夹具由外侧向内压紧集成模板,上述方案存在以下问题:未能针对目标成型构件的凹刻图案的实际分布情况确定针对性的区域分析方式,以针对不同区域采取针对性的质量检测方式,导致目标成型构件的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低下,进而导致无法对于制备过程做出及时有效的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垃圾生产装饰装修材料的制造方法,用以克服现有技术未能针对目标成型构件的凹刻图案的实际分布情况确定针对性的区域分析方式,以针对不同区域采取针对性的质量检测方式,导致目标成型构件的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低下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生产装饰装修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

3、采用预设生产工艺制备包括再生微粉的目标材料,并使用目标材料制造目标成型构件;

4、获取目标成型构件的预设构件图像;

5、根据所述预设构件图像的凹刻区域占比确定区域分析方式,区域分析方式为根据各子图像区域之间的凹刻图案重合度以及成型难度系数确定相似区域集合,或,根据一类凹刻图案占比确定凹刻区域的区域划分方式以获取关键检测区域;

6、根据目标成型构件的预设构件图像是否存在凹刻图案确定质量检测方式,其中,质量检测方式为针对目标成型构件进行超声波检测或射线检测;

7、根据目标成型构件的质量异常区域与凹刻区域的重合系数选择目标成型构件的制备调节策略,制备调节策略为调节目标材料制备过程中的制备研磨时长或调节目标材料制备过程中的激发剂掺量。

8、进一步地,所述预设生产工艺,包括:

9、针对筛选完成的建筑垃圾进行研磨以得到再生微粉;

10、根据预设材料配比针对骨料、再生微粉、粉煤灰、水泥、水以及激发剂进行混合搅拌,以获取目标材料。

11、进一步地,若预设构件图像的凹刻区域占比大于预设凹刻区域占比,针对预设构件图像进行区域划分,获取若干子图像区域;

12、针对各子图像区域对应的凹刻图案重合度以及成型难度系数进行检测,并根据各子图像区域对应的凹刻图案重合度以及成型难度系数确定相似区域集合。

13、进一步地,若预设构件图像的凹刻区域占比小于或等于预设凹刻区域占比,针对预设构件图像的一类凹刻图案占比进行检测,根据一类凹刻图案占比确定凹刻区域的区域划分方式,其中,

14、若一类凹刻图案占比大于预设一类凹刻图案占比,根据凹刻深度差异值确定若干关键检测区域;

15、若一类凹刻图案占比小于或等于预设一类凹刻图案占比,根据凹刻图案对应的间隔距离针对预设构件图像进行划分,以获取关键检测区域;

16、所述一类凹刻图案为凹刻深度大于预设凹刻深度的凹刻区域图案。

17、进一步地,根据目标成型构件的预设构件图像是否存在子图像区域确定质量检测方式,

18、若目标成型构件的预设构件图像中存在子图像区域,则判定针对目标成型构件进行射线检测,并根据凹刻区域占比确定质量分析策略;

19、若目标成型构件的预设构件图像中不存在子图像区域,则判定针对目标成型构件进行超声波检测。

20、进一步地,第一检测条件下,针对各相似区域集合的对应构件部分分别进行射线检测,其中,针对单个相似区域集合的对应构件部分的射线检测图像的图像质量系数进行检测,若图像质量系数小于或等于预设图像质量系数,则根据图像质量系数对检测该相似区域集合的检测管电流进行增大调节;

21、所述检测管电流的增大值与图像质量系数为负相关关系;

22、所述图像质量系数根据射线检测图像的对比度参考值以及清晰度参考值确定;

23、第一检测条件为预设构件图像的凹刻区域占比大于预设凹刻区域占比。

24、进一步地,第二检测条件下,针对各关键检测区域的对应构件部分分别进行射线检测,并根据各关键检测区域的划分参数针对对应构件部分进行检测的成像角度丰富度进行设置,其中,

25、若关键检测区域的划分参数为凹刻深度差异值,则根据该关键检测区域的平均凹刻深度参考值确定成像角度丰富度;

26、若关键检测区域的划分参数为间隔距离,则根据该关键检测区域的平均间隔距离确定成像角度丰富度;

27、所述第二检测条件为预设构件图像的凹刻区域占比大于预设凹刻区域占比。

28、进一步地,针对目标成型构件的质量异常区域与凹刻区域的重合系数进行检测,并根据重合系数确定目标成型构件的制备调节策略,制备调节策略为针对制备研磨时长或激发剂掺量进行增大调节。

29、进一步地,若质量异常区域与凹刻区域的重合系数大于预设重合系数,根据质量异常区域占比针对再生微粉的制备研磨时长进行增大调节;

30、所述制备研磨时长的增大值与质量异常区域占比为正相关关系。

31、进一步地,若质量异常区域与凹刻区域的重合系数小于或等于预设重合系数,根据质量异常区域占比针对激发剂掺量进行增大调节;

32、所述激发剂掺量的增大值与质量异常区域占比为正相关关系。

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针对目标成型构件的预设构件图像进行分析,以获取相似区域集合或关键检测区域,并以此确定针对性的质量检测方法,本发明提高了针对目标成型构件的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针对目标成型构件的制备过程的调节方式的有效性。

34、进一步地,本发明中根据目标成型构件的预设构件图像的凹刻区域占比确定预设构件图像的区域分析方式,若凹刻区域占比大于预设凹刻区域占比,通过凹刻图案重合度以及成型难度系数确定相似区域集合,后续针对单个相似区域集合采取相同的质量检测方式以及检测参数,在保证质量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同时,提高了针对目标成型构件的质量检测效率。

35、进一步地,本发明中在凹刻区域占比小于或等于预设凹刻区域占比时,根据一类凹刻图案占比确定区域划分方式,若一类凹刻图案占比大于预设一类凹刻图案占比,根据凹刻深度差异值划分得到关键检测区域,以避免单个关键检测区域内的目标成型构件的厚度差异较大影响该部分目标成型构件的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若一类凹刻图案占比小于或等于预设一类凹刻图案占比,根据各凹刻图案之间的间隔距离进行划分,以保证后续不同区域的质量检测方法针对性。

36、进一步地,本发明中根据质量异常区域与凹刻区域的重合系数确定目标成型构件的制备调节策略,结合前期的凹刻区域分析以及质量检测结果确定针对性的调节策略,使得针对目标成型构件的调节策略更加符合实际情况,本发明提高了针对目标成型构件的制备过程的调节方式的有效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