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模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48081阅读:547来源:国知局
建筑模板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模板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建筑工程中,为了实现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大量使用利用建筑模板并采用浇筑方式成形墙体的建造方式。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用的模板系统,主要由模板和对拉螺杆两部分组成。模板是直接接触新浇混凝土的承力板,由模板拼接构成内模板墙和外模板墙,从而在内模板墙和外模板墙之间形成用于灌注混凝土并成形墙体的墙体空间;对拉螺杆用于将内模板墙和外模板墙连接,从而保持内模板墙和外模板墙的间距并承受混凝土的侧压力和荷载。模板墙和外模板墙之间还需要设置用于控制内模板墙和外模板墙之间距离的套管,所述套管一般套设在对拉螺杆上。
[0003]现有的模板系统,安装方式如下,将模板拼接成内模板墙和外模板墙,其中内模板墙和外模板墙均设置有用于穿设对拉螺杆的安装孔,操作者通过手持套管,将套管送入内模板墙和外模板墙之间,并将对拉螺杆从安装孔穿入内模板墙和外模板墙之间的空间并穿入套管,对拉螺杆从另一个相应的安装孔穿出,此时操作者可以放开套管,将对拉螺杆上锁上螺母,从而将套管固定在内模板墙和外模板之间。
[0004]现有的模板系统,通过模板拼接成的内模板墙和外模板墙,模板往往需要通过固定在模板外侧的支架实现固定连接,导致整个模板系统不仅需要安装大量的支架还需要在浇筑完成后拆卸支架,导致整个工时很长,效率不高。
[0005]现有安装方式,操作上非常不便,因为若采用单人操作,需要一只手手持套管,另一只手操作插入对拉螺杆,必须两只手协同操作才能完成,并且由于内模板墙和外模板墙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因为人的手臂长度有限,人的手往往无法直接手持放入内模板墙和外模板墙之间,因此增加了操作难度。
[0006]现有的模板多采用实心钢材或者模板,重量较重,导致搬运以及安装过程中,都给操作者带来很大的劳动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无需通过支架进行加固的建筑模板连接结构。
[0008]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一种建筑模板连接结构,包括若干块用于拼接成模板墙的模板,其特征在于:模板的竖直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插接块、第一插接槽或模板的竖直两端均设置第一插接块和第一插接槽,模板的水平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插接块、第一插接槽或模板的水平两端均设置第一插接块和第一插接槽,其中,第一插接块和第一插接槽相配合,使得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模板之间以及水平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模板之间均通过第一插接块和第一插接槽实现相互拼接,从而通过模板拼接成模板墙。通过上述结构,可以人工实现快速拼接,无需采用支架进行加固,减少了安装、拆卸工时,提高了工作效率,模板可反复拆装,重复使用,提高了产品利用率。
[0010]作为优选,模板的竖直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插接块、两个的第一插接槽,模板的水平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插接块、两个的第一插接槽,模板的竖直两端以及水平两端均设置有半圆柱形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位于两个第一插接块之间或两个的第一插接槽之间,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模板的第一凹槽拼接成安装孔,水平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模板的第一凹槽拼接成安装孔。
[0011]作为优选,模板采用一体式注塑成型,模板的外侧为网格状的第一加强筋。采用此种结构,在大大减小注塑用料,减小制造成本的同时,保证了整体的强度,使得产品更加轻便、结实耐用,提高了重复使用率,并且在安装过程中,还可方便手持第一加强筋进行模板安装,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
[0012]作为优选,第一插接槽采用燕尾槽结构。
[0013]作为优选,模板的内侧面为平面结构,使得模板的内侧面易于和混泥土脱离。
[0014]作为优选,模板的长度为20cm-50cm,模板的宽度为20cm-50cm,模板的厚度为2cm-10cm。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可以人工实现快速拼接,无需采用支架进行加固,减少了安装、拆卸工时,提高了工作效率,模板可反复拆装,重复使用,提高了产品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模板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其中一种端部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另一种的端部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对拉螺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其中一种端部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另一种的端部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其中一种端部板的另一视角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另一种的端部板的另一视角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模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其中一种端部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另一种的端部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模板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其中一种端部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2]图1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另一种的端部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3]图1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对拉螺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34]图2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模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5]图2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其中一种端部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6]图2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另一种的端部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7]图2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2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其中一种端部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9]图2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另一种的端部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40]图2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其中一种端部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41]图2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另一种的端部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43]实施例一
[0044]参见图1-图14,本实施例用于浇筑墙体的模板系统,包括内模板墙1、外模板墙2以及对拉螺杆3,内模板墙1、外模板墙2上开设有用于穿设对拉螺杆3的安装孔4,所述对拉螺杆3穿入内模板墙1、外模板墙2上的安装孔4,从而连接内模板墙I和外模板墙2,所述内模板墙I以及外模板墙2均由若干块模板5拼接而成,模板5的内侧面为平面结构,使得模板的内侧面易于和混泥土脱离。模板5的竖直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插接块51、两个的第一插接槽52,模板5的水平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第一插接块51、两个的第一插接槽52,其中,第一插接块51和第一插接槽52相配合,使得竖直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模板5之间以及水平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模板5之间均通过第一插接块51和第一插接槽52实现相互拼接,从而通过模板5拼接成内模板墙1、外模板墙2。模板5的竖直两端以及水平两端均设置有半圆柱形的第一凹槽53,第一凹槽53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