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致变色的夹层玻璃、窗户及幕墙显示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8690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电致变色的夹层玻璃、窗户及幕墙显示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玻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致变色的夹层玻璃、窗户及幕墙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是指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材料的反射率、透射率以及吸收率等特性能够根据电场的大小与极性发生可逆的变化。在玻璃表面设置电致变色结构形成电致变色玻璃,能够通过电压控制实现对玻璃透光性能的控制。

根据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报告,建筑物的能量消耗占整体能源消耗的近40%:隔离性能不好的窗户所损失的热量占建筑物冬季热损失的10%~30%;而夏天穿透窗户进入建筑物内部的光线,则增加室内制冷所需要的能量。据估算,美国每年由于建筑物玻璃窗而造成的能量损失价值约200亿美元。

电致变色的夹层玻璃可以控制玻璃的透光量和眩光量,可以对玻璃的透光量及透过玻璃的热量进行优化,保持室内条件舒适,从而能够减少维持建筑物室内温度的能量消耗。因此,随着材料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致变色的夹层玻璃已经开始逐步应用于汽车防眩光反射镜、汽车天窗、高铁窗户、飞机窗户、高档大厦的幕墙玻璃等领域。而且随着综合使用成本的逐步降低,电致变色玻璃能够逐步替代低辐射(low-e)玻璃,在节能环保的智能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随着电致变色的夹层玻璃在建筑领域应用的扩大,大面积电致变色的夹层玻璃使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现有技术中电致变色的夹层玻璃存在功能单一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致变色的夹层玻璃、窗户及幕墙显示系统,以扩展夹层玻璃的显示功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致变色的夹层玻璃,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位于所述第一玻璃和所述第二玻璃之间的第一电致变色结构;位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与所述第一玻璃或所述第二玻璃之间的光源。

可选的,所述光源为发光二极管。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包括中心区域和包围所述中心区域的边缘区域;所述光源设置于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边缘区域对应位置处。

可选的,所述中心区域为方形,所述边缘区域为包围所述中心区域的方环形;所述光源在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表面的投影位于所述方环形的边缘区域内。

可选的,靠近所述光源的所述第一玻璃或所述第二玻璃为内玻璃,所述夹层玻璃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和所述内玻璃之间的导光层,用于使所述光源发出的光入射至第一电致变色结构。

可选的,所述导光层包括玻璃层,所述玻璃层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或内玻璃相接触。

可选的,所述玻璃层为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的支撑玻璃,所述玻璃层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的相接触。

可选的,所述玻璃层为导光玻璃层。

可选的,所述导光层为导光板或导光膜,所述导光层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或所述内玻璃相贴合。

可选的,所述导光层为导光板,所述导光板包括朝向所述内玻璃的反射面和与所述反射面相对的出射面,以及位于所述反射面和所述出射面之间的端面;所述导光板的出射面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相接触;所述导光板的反射面与所述第二玻璃相接触;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端面。

可选的,所述导光层为导光板,所述导光板朝向所述内玻璃的面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光源设置于所述安装孔。

可选的,靠近所述光源的第一玻璃或第二玻璃为内玻璃,所述夹层玻璃还包括:位于所述光源和所述内玻璃之间的第二电致变色结构。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窗户,包括:

本发明所提供的夹层玻璃;包围所述夹层玻璃的窗框。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包括中心区域和包围所述中心区域的边缘区域,所述窗框覆盖区域与所述边缘区域相对应。

可选的,所述窗户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相连的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的透光率。

可选的,靠近所述光源的第一玻璃或第二玻璃为内玻璃,所述夹层玻璃还包括:位于所述光源和所述内玻璃之间的第二电致变色结构,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二电致变色结构相连,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致变色结构的反射率。

可选的,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所述光源相连,用于控制所述光源的发光亮度。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具有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氧化物,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所述透明导电氧化物向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施加电压,控制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的透光率;所述窗框与所述夹层玻璃之间设置有连接导线,所述控制单元通过连接导线控制所述光源的发光亮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幕墙显示系统,包括:

多个本发明所提供的窗户。

可选的,所述多个窗户呈矩阵式排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在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与所述第一玻璃或所述第二玻璃之间设置光源,使所述夹层玻璃能够发出与所述光源相一致颜色的光。通过所述光源的设置,能够使所述夹层玻璃实现全彩色显示功能。此外,由于电致变色结构能够改变夹层玻璃的透光性,所以可以通过对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的控制实现对所述夹层玻璃发光亮度的控制,从而实现对所述夹层玻璃全彩色显示功能的控制。所以所述光源的设置,增加了电致变色夹层玻璃的功能,扩大了电致变色夹层玻璃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致变色夹层玻璃第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电致变色夹层玻璃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电致变色夹层玻璃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电致变色夹层玻璃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电致变色夹层玻璃第五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窗户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沿b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背景技术可知,现有技术中电致变色的夹层玻璃存在功能单一的问题。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致变色的夹层玻璃,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玻璃和第二玻璃;位于所述第一玻璃和所述第二玻璃之间的第一电致变色结构;位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与所述第一玻璃或所述第二玻璃之间的光源。

本发明通过在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与所述第一玻璃或所述第二玻璃之间设置光源,使所述夹层玻璃能够发出与所述光源相一致颜色的光。通过所述光源的设置,能够使所述夹层玻璃实现全彩色显示功能。此外,由于电致变色结构能够改变夹层玻璃的透光性,所以可以通过对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的控制实现对所述夹层玻璃发光亮度的控制,从而实现对所述夹层玻璃全彩色显示功能的控制。所以所述光源的设置,增加了电致变色夹层玻璃的功能,扩大了电致变色夹层玻璃的应用范围。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和图2,示出了本发明电致变色夹层玻璃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是所述夹层玻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沿aa线的剖视图。

所述电致变色的夹层玻璃包括:

相对设置的第一玻璃110和第二玻璃120;位于所述第一玻璃110和所述第二玻璃120之间的第一电致变色结构130;位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130与所述第一玻璃110或所述第二玻璃120之间的光源140。

所述第一玻璃110和所述第二玻璃120用于夹合形成夹层玻璃。本实施例中,所述夹层玻璃用于构成建筑物的窗户,也就是说,所述夹层玻璃应用于建筑物窗户,所以所述第一玻璃110和所述第二玻璃120用于构成所述建筑物窗户的夹层玻璃。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所述夹层玻璃的强度,提高所述夹层玻璃对冲击的抵抗强度,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玻璃110和所述第二玻璃120为钢化玻璃。

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130用于在电压控制下改变透光性能,从而实现对所述夹层玻璃透光性能的改变。具体的,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130包括第一导电层131和第二导电层132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层131和第二导电层132之间的变色叠层133。

所述第一导电层13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32用于加载电压,以形成电场。所述第一导电层13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32的材料包括透明导电氧化物(transparentconductiveoxide,tco)。

具体的,所述第一导电层13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32的透明导电氧化物材料可以选自氧化铟锡(ito)、氧化锌锡(izo)、氧化锌铝(azo)、氟掺氧化锡(fto)、镓掺杂氧化锡(gto)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也可以是导电的透明氮化物包括氮化钛、氮氧化钛、氮化钽以及氧氮化钽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也可以是透明导电的石墨烯材料;还可以是其他透明的金属或合金材料。

所述变色叠层133用于在所述第一导电层131和所述第二导电层132所形成电场的作用下改变透光性,以改变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130的透光性能。具体的,所述变色叠层133包括一个或多个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括电致变色层、离子存储层以及位于电致变色层和离子存储层之间的离子传导层。

其中,所述电致变色层用于在电场作用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改变透光性能。具体的,所述电致变色层的材料可以为阴极电致变色金属氧化物,即离子注入后透光性能发生变化的金属氧化物,如欠氧氧化钨(wox,2.7<x<3)、氧化钛(tio2)、氧化钒(v2o5)、氧化铌(nb2o5)、氧化钼(moo3)、氧化钽(ta2o5)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也可以是锂、钠、钾、钒或钛掺杂的阴极电致变色金属氧化物。

所述离子传导层用于传输离子,可以为li2o、li2o2、li3n、lii、lif、sio2、al2o3、nb2o3、litao3、linbo3、la2tio7、li2wo4、富氧氧化钨(wox,3<x<3.5)、hwo3、zro2、hfo2、latio3、srtio3、batio3、lipo3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离子存储层用于存储电性相应的离子,保持整个体系的离子平衡,可以为阳极电致变色金属氧化物,即离子析出后颜色发生变化的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钒(v2o5)、氧化铬(cr2o3)、氧化锰(mn2o3)、氧化铁(fe2o3)、氧化钴(co2o3)、氧化镍(ni2o3)、氧化铱(iro2)、氧化镍钨、氧化镍钒、氧化镍钛、氧化镍铌、氧化镍钼、氧化镍钽等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也可以是混合金属氧化物lixniymzoa,其中0<x<10,0<y<1,0<z<10,(0.5x+1+0.5y+z)<a<(0.5x+1+0.5y+3.5z),其中m可以是al、cr、zr、w、v、nb、hf、y、mn等金属元素。

所述光源140用于产生不同颜色的光,使所述夹层玻璃发出与光源140相对应颜色的光,从而实现全彩色显示的功能。具体的,所述光源140可以为红色、绿色、蓝色或者白色等各种颜色的光源,本发明对所述光源的颜色不限制。此外,所述光源140可以为点光源、线光源或面光源等各种形状的光源。

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源140为发光二极管。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140的做法,能够有效降低形成所述夹层玻璃的成本,还能够降低所述夹层玻璃的能耗。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130包括中心区域130c和包围所述中心区域130c的边缘区域130e;所述光源140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130边缘区域130e对应位置处。也就是说,所述光源140在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130表面的投影位于所述边缘区域130e内。

在所述边缘区域130e对应位置处设置光源140能够减小光源140设置对所述夹层玻璃透光性能的影响,还有利于隐藏所述光源140的连线,提高所述夹层玻璃的美观性能。

但是这种光源的设置方式仅为一示例。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光源也可以设置于所述中心区域内。在所述光源设置于中心区域时,可以借助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中靠近所述光源的导电层实现光源连线的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130的中心区域130c为方形(包括正方形或长方形),所述边缘区域130e为包围所述中心区域130c的方环形;所述光源140设置于所述方环形的边缘区域130e所对应的位置,也就是说,所述光源140在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130表面的投影位于所述方环形的边缘区域130e内。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光源可以为仅包括一个发光二极管的点光源,或者所述光源为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发光光二极管。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发光二极管在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130表面的投影位于所述方环形边缘区域130e一个环边内的做法仅为一示例。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光源的设置方式,可以为分布于所述边缘区域的多个环边内,也可以为围绕所述中心区域等其他方式。

所述光源140发出的初始光,投射至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130上,经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130的透射,从所述第一玻璃110出射。当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130在电压的控制下透光性能发生变化时,从所述第一玻璃110出射光的强度也会发生变化。所以通过对加载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130电压的控制能够改变从所述第一玻璃110出射光强度的控制,从而改变所述夹层玻璃显示颜色的灰度。

参考图3,示出了本发明电致变色夹层玻璃第二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之处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夹层玻璃还包括导光层250。

具体的,靠近所述光源240的所述第一玻璃210或所述第二玻璃220为内玻璃,所述夹层玻璃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230和所述内玻璃之间的导光层250,用于使所述光源240发出的光入射至第一电致变色结构230。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玻璃220为靠近所述光源240的内玻璃,所述第一玻璃210为与所述内玻璃相对设置的外玻璃。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230位于所述光源240和所述外玻璃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夹层玻璃用于构成建筑物的窗户,所述第一玻璃210和所述第二玻璃220用于构成所述窗户玻璃。所述内玻璃为靠近室内的玻璃,所述外玻璃为靠近室外的玻璃。但是所述夹层玻璃的用途并不限于建筑物的窗户玻璃。

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夹层玻璃还可以有其他用途,例如汽车玻璃等。当所述夹层玻璃用于构成车窗玻璃时,所述内玻璃为靠近车内的玻璃,所述外玻璃为靠近车外的玻璃。本发明对所述夹层玻璃的用途不做限定。

所述导光层250位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230和所述内玻璃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层250位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230和所述第二玻璃220之间。所述光源240产生的初始光投射至所述导光层250内,经所述导光层250传导入射至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230,进而从所述第一玻璃210出射。

在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230和所述内玻璃之间设置导光层250能够有效增加从所述外玻璃出射的光的强度,减少从所述内玻璃出射光的损耗量,提高所述光源240产生初始光的利用率,降低所述夹层玻璃的能耗。

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层250为玻璃层,所述玻璃层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230或内玻璃相接触。具体的,所述导光层250为导光玻璃层。所述导光玻璃层表面具有微观光散射结构,即所述导光玻璃层表面分布有微小光学棱镜或光学透镜结构。所述微观光散射结构能够使光线向所述导光玻璃层靠近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230的表面发生反射或者折射,从而增强所述导光玻璃层内传导光线的散射情况,进而提高入射至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230的光强和均匀程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玻璃层为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230的支撑玻璃,所述玻璃层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230相接触。也就是说,所述导光层250在形成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230的过程中作为支撑玻璃,用于提供工艺平台,起机械支撑的作用。采用支撑玻璃作为导光层250的做法能够有效简化所述夹层玻璃的结构,降低所述夹层玻璃的成本,而且还能够降低所述夹层玻璃的自重,降低所述夹层玻璃的加工难度和加工成本。

但是采用支撑玻璃作为玻璃材质导光层250的做法仅为一示例,在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玻璃材质的所述导光层也可以是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不相接触的玻璃层,或者所述导光层也可以与所述内玻璃相接触。

参考图4,示出了本发明电致变色夹层玻璃第三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层350为导光板或导光膜。具体的,所述导光层350为导光板,所以所述导光层350为光学级的亚克力或pc板材。

所述导光板包括朝向所述内玻璃(第二玻璃320)的反射面352和与所述反射面352相对的出射面351,以及位于所述反射面352和所述出射面351之间的端面。所述导光板的出射面351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330相接触,所述导光板的反射面352与所述第二玻璃320相接触。所述光源340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端面。

具体的,所述导光板的出射面351为平面。因此所述导光板还可以在形成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330的过程中作为基板,也就是说,在形成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330时,直接在所述导光板的出射面上形成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330。但是这种做法仅为一示例,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所述导光板贴付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朝向所述内玻璃(第二玻璃)的一面上。

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也可以与所述外玻璃(第一玻璃)相接触。此外,所述导光层除了可以采用导光板以外,还可以采用导光膜。也就是说,所述导光层还可以为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或所述内玻璃(第二玻璃)相接触的软质导光膜层。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光源340位于所述导光板(导光层350)的一端,且所述光源340的发光面朝向所述导光板。所述光源340产生的初始光从所述导光板的端面入射所述导光板,经所述导光板的反射面352反射,从所述出射面351出射,经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330,从所述外玻璃(第一玻璃310)出射。

参考图5,示出了本发明电致变色夹层玻璃第四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与前述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层450为导光板,且所述导光板450朝向所述内玻璃的面上开设有安装孔453,所述光源440设置于所述安装孔453内。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内玻璃为所述第二玻璃420,所述导光板(导光层450)朝向所述内玻璃(第二玻璃420)的反射面452上设置有开口朝向所述内玻璃的安装孔453。

所述光源440设置于所述安装孔453内,且所光源440的发光面朝向安装孔453的侧壁。所述光源440产生的初始光从所述安装孔453的侧壁入射至所述导光板内,从所述导光板出射面451出射。

参考图6,示出了本发明电致变色夹层玻璃第五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夹层玻璃还包括:第二电致变色结构532。

靠近所述光源540的第一玻璃或第二玻璃为内玻璃;与所述内玻璃相对设置的为外玻璃。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玻璃520为所述内玻璃,所述第一玻璃530为与所述外玻璃。所述夹层玻璃还包括:位于所述光源540和所述内玻璃之间的第二电致变色结构532。所述第二电致变色结构532用于在所述夹层玻璃进行显示时,遮挡所述光源540产生的光线。

当户外光线较强时,电压的调解下,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531反射户外进入室内的光线,从而实现对夹层玻璃透光量的控制,特别是对于红外线的反射,能够有效减少经所述夹层玻璃进入室内的热辐射,从而降低建筑物的能耗。

当户外光线较弱,所述夹层玻璃用于发光显示时,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531在电压的控制下提高对所述光源540产生光线的透射量,从而实现显示功能;此外,通过控制加载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531的电压,实现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531对光线透射量的控制,从而控制所述夹层玻璃的发光亮度。

所述第二电致变色结构532在电压的控制下降低透光率,从而降低所述夹层玻璃在实现显示时对室内环境的影响;此外,所述第二电致变色结构532还可以通过增强反射率的方式实现透光率的降低,从而还能够增强向室外出射光线的强度,从而实现提高所述夹层玻璃的发光亮度,降低所述夹层玻璃的能耗。

参考图7和图8,示出了本发明窗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7是所述窗户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沿b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所述窗户包括:本发明所提供的夹层玻璃600和包围所述夹层玻璃的窗框601。

所述夹层玻璃600为本发明所提供的夹层玻璃,具体方案参考前述实施例,本发明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靠近所述光源640的第一玻璃610或第二玻璃620为内玻璃,与所述内玻璃相对设置的为外玻璃。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玻璃610为外玻璃,用于朝向户外;所述第二玻璃620为内玻璃,用于朝向室内。

所述窗框601用于保护所述夹层玻璃,形成窗户。

具体的,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631包括中心区域630c和包围所述中心区域630c的边缘区域630e,所述窗框601覆盖区域与所述边缘区域630e相对应。

此外,所述光源640在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631表面的投影位于所述边缘区域630e内,因此所述窗框601的设置能够遮挡所述光源640,从而降低光源640的设置对所述夹层玻璃透光性能的影响。此外采用窗框601覆盖所述光源640还能够对所述光源640起保护作用,提高所述光源640的稳定性,延长所述光源640的寿命。

参考图8,本实施例中所述夹层玻璃还包括控制单元650,所述控制单元650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631相连,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631的透光率。此外,所述控制单元650还与所述光源640相连,用于控制所述光源640的发光亮度。

在所述窗户用于显示时,所述控制单元650既可以通过控制所述光源640的发光亮度,实现对所述窗户显示灰度的控制;也可以通过改变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631的透光率,实现对所述窗户显示灰度的控制。这种做法,能够有效提高对所述窗户显示灰度控制的能力,提高所述窗户显示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631具有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材料为透明导电氧化物,所述控制单元650通过所述透明导电氧化物向所述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施加电压,从而控制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的透光率。所述窗框601与所述夹层玻璃600之间设置有连接导线,所述控制单元650通过所述连接导线控制所述光源640的发光亮度。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述夹层玻璃还包括:位于所述光源640和所述内玻璃之间的第二电致变色结构632,所述控制单元650还与所述第二电致变色结构632相连,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致变色结构632的透光率;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致变色结构632的反射率,从而实现对所述窗户显示灰度的控制。

类似的,所述第二电致变色结构632具有第三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所述第三导电层和所述第四导电层的材料也为透明导电氧化物,所述控制单元650通过所述透明导电氧化物向所述第三导电层和所述第四导电层施加电压,从而控制所述第二电致变色结构的透光率和反射率。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幕墙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本发明所提供的窗户。

所述窗户为本发明所提供的窗户,具体技术方案参考前述实施例,本发明在此不再赘述。

所述多个窗户呈矩阵式排列。根据窗户的位置,每个窗户设置有唯一对应的显示地址。所述窗户还包括: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相连,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的透光率;与所述光源相连,用于控制所述光源的发光亮度。

所述幕墙显示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根据窗户的显示地址,控制与所述显示地址相对应窗户的控制单元,从而控制对应窗户中夹层玻璃内光源颜色、发光亮度以及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的透光性和第二电致变色结构的反射率,从而实现所述玻璃幕墙的显示功能。

综上,本发明通过在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与所述第一玻璃或所述第二玻璃之间设置光源,使所述夹层玻璃能够发出与所述光源相一致颜色的光。通过所述光源的设置,能够使所述夹层玻璃实现全彩色显示功能。此外,由于电致变色结构能够改变夹层玻璃的透光性,所以可以通过对所述第一电致变色结构的控制实现对所述夹层玻璃发光亮度的控制,从而实现对所述夹层玻璃全彩色显示功能的控制。所以所述光源的设置,增加了电致变色夹层玻璃的功能,扩大了电致变色夹层玻璃的应用范围。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