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餐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4466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餐桌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家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组合餐桌。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餐桌,其所用支架大都不能旋转。为了使餐桌上的菜可以方便地移动到进餐者面前,一般采取在餐桌上另设一旋转台面,将餐具、菜品摆放在其上,进餐者需要推动旋转台面来使餐桌上的菜移动。这种方式在使用时,由于进餐者施力大小的不同,会使旋转台倾斜,从而造成餐具滑落,使用不便。通常餐桌只有一个旋转台面,菜品较多的话还是会放不下。而且在吃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弃物,譬如皮、骨头之类的,在桌子上很占地方,也会影响食欲。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组合餐桌,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组合餐桌,包括桌面、立柱、底座和转轴,所述立柱连接于桌面和底座之间,桌面包括底层桌面、中层桌面和上层桌面,底层桌面与立柱之间连接有支撑块,支撑块和底层桌面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底层桌面的边缘设有竖直方向的通孔,底层桌面的底部设有抽屉,通孔与抽屉连通。

所述立柱的中间位置设有圆饼状的连接块,连接块的边缘处设有环状滑槽,底层桌面与连接块之间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在滑槽内滑动,滑动杆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杆体、第二杆体和第三杆体,所述第一杆体平行于第三杆体,第三杆体在滑槽内滑动,第一杆体连接于底层桌面的底部。

进一步,所述中层桌面的边缘设有倾斜板,上层桌面的边缘设有挡板。

进一步,所述第二杆体与第一杆体之间所呈夹角为钝角,第一杆体的长度大于第三杆体。

进一步,所述底座与立柱之间通过加强筋连接固定。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组合餐桌有以下优势:结构合理,多层旋转台面可放置很多菜品,可防止菜品在转动过程中滑落,防止废弃物存在于桌面上,方便清理。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中层桌面;2-通孔;3-支撑块;4-抽屉;5-第一杆体;6-第二杆体;7-第三杆体;8-连接块;9-挡板;10-上层桌面;11-转轴;12-倾斜板;13-底层桌面;14-轴承;15-立柱;16-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组合餐桌,包括桌面、立柱15、底座16和转轴11,所述立柱15连接于桌面和底座16之间,桌面包括底层桌面13、中层桌面1和上层桌面10,底层桌面13与立柱15之间连接有支撑块3,支撑块3和底层桌面13之间通过轴承14转动连接,底层桌面13的边缘设有竖直方向的通孔2,底层桌面13的底部设有抽屉4,通孔2与抽屉4连通;

所述立柱15的中间位置设有圆饼状的连接块8,连接块8的边缘处设有环状滑槽,底层桌面13与连接块8之间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在滑槽内滑动,滑动杆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杆体5、第二杆体6和第三杆体7,所述第一杆体5平行于第三杆体7,第三杆体7在滑槽内滑动,第一杆体5连接于底层桌面13的底部。

所述中层桌面1的边缘设有倾斜板12,上层桌面10的边缘设有挡板9。

所述第二杆体6与第一杆体5之间所呈夹角为钝角,第一杆体5的长度大于第三杆体7。

所述底座16与立柱15之间通过加强筋连接固定。

使用时,将用餐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通过通孔2落入到抽屉4内,餐后需要清理时只需打开抽屉4即可将废弃物清理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