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48772发布日期:2018-07-03 19:56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过滤水杯。



背景技术:

喝水是生命体通过口腔摄入水分的方式,人体每天通过口腔摄入的液体大约有2升。水主要在胃部吸收,进入人体后,水分主要用于补充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参与人体各种生理活动,因此,喝水是维持生命体新陈代谢的重要一环。然而,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水质下降越来越严重,目前我国各地的水质都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如北方地区普遍水质较硬,易致结石病等影响人体健康;南方地区普遍重金属超标,对人的肝、胆、肾等造成危害。目前家庭饮用水主要来源有:自来水烧开;桶装水接饮水机;直接购买瓶装水用于日常生活等。1、自来水烧开后,依然无法去除水垢、重金属、挥发性物质及细菌尸体等污染。污染一:自来水经氯气消毒后,可以杀灭病毒、细菌,但无法去除水垢、重金属、挥发性物质等,而且病毒和细菌的尸体也依然存在,并且经氯气杀毒后,会有余氯存在于水中。污染二:自来水经管道长途运送后,易受二次污染,铁锈、泥沙、细菌等会再次对自来水的水质造成影响,特别是对于高层住宅来说,因为要进行二次加压,所以楼顶一般都有水箱,这种水箱会使入户的自来水被泥沙、铁锈、细菌等污染。所以自来水基本都会选择烧开了再喝,但烧开只能解决细菌问题,无法解决泥沙、铁锈、水垢、重金属、挥发性物质和细菌尸体等问题,所以只是烧开,饮用水的水质不会得到根本改善。2、桶装水接饮水机,成本高、有效期短、更易受二次污染。弊端一:桶装水成本高,桶装水一桶约为七~十元不等,成本较高,而且这种水多数都是用大型净水器或者纯水机加工的自来水,很少有天然井水面市。弊端二:存在安全隐患,回收塑料垃圾做的筒,千家万户重复使用不消毒、运输、搬运过程的污染,同时桶装水存放时间短,易变质,与饮水机连接使用后处于开放状态,会被空气中的污染物污染,因此不是理想的饮用水解决方案。弊端三:使用不方便,电话预约、等候。3、瓶装水成本极高,不适合家庭日常使用。瓶装水被少数富贵家庭列为日常用水,但这种方法成本太高。4、使用净水器,可有效过滤各类污染物质,达到生饮标准。但是,净水机难以随身携带,野外活动,不在家中时净水难以实现。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专利cn103767466a中公开了一种过滤水杯,包括储水杯和上盖,所述的储水杯和上盖之间还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过滤装置外壳内部,过滤装置包括上过滤网和下过滤网,,上过滤网和下过滤网容置在于过滤装置外壳内部,过滤装置外壳下端口旋接在储水杯杯口,上盖旋接在过滤装置外壳上端口;该发明使用时水储存在储水杯内,饮用水时,水分别通过下过滤网,上过滤网,最后通过上盖下面的出水口,通过下过滤网时实现第一次过滤,再通过上过滤网时,实现第二次过滤,上下过滤网之间的内部空腔可以填充活性炭,对水进行更深入的过滤净化,具有简单实用,使用方便的特点。

但是,这种水杯的过滤装置只有一种过滤材料活性炭,可滤出的杂质种类有效,无法出去病原微生物这种比较小的有害物质。另一方面,这种水杯,水流只能经过滤芯过滤后饮用,如果用于饮用已经净化过的水,造成浪费。并且这种水杯,需要用水打开杯盖,才可饮水,手比较脏时也会午安杯盖,进而再次污染净化后的水,因此,设计一种既可以用于直接饮用净化后的水,又可以高效的净化其他水源的杯子,具有重要的意义。

鉴于此,出于安全、健康和节约环保的考虑,需要设计一种既可以高效净化水,又可以防止手脏污染杯盖的水杯,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净化功能一般,饮水时会因手脏污染水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过滤水杯,包括杯盖、吸管和杯体,其中,所述杯盖和杯体螺纹连接;

所述杯盖包括防尘盖、饮水口、螺纹连接部和弹开机构,所述防尘盖罩在饮水口上,所述饮水口连接在螺纹连接部上部,所述螺纹连接部用于与杯体连接,所述螺纹连接部上的螺纹与杯体上的螺纹相匹配,所述弹开机构位于螺纹连接部上部和防尘盖下边缘之间,弹开机构包括弹片和卡槽,弹片与卡槽相接触,所述防尘盖下部还具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卡槽卡合在一起;

所述杯体为双层杯壁结构,杯体内壁内部为盛水腔;

所述杯体为双层杯壁结构,杯体内壁内部为盛水腔;

所述吸管放置在所述盛水腔内部,并且所述吸水管的下端到达所述盛水腔底部,所述吸管的上端与所述饮水口连通;

所述杯体的盛水腔上部卡接喇叭形的漏斗,所述漏斗的尾部连接三通结构,所述三通结构包括,三孔塞、手柄、开口a开口b和开口c,所述三通结构的开口a与漏斗的尾部插接,开口b与杯体内腔直接连通,开口c与滤芯插接;

所述滤芯为四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最外层为超滤膜、第二层为活性炭过滤层、第三层为陶瓷滤芯、第四层为离子交换树脂。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过滤水杯中,所述超滤膜由中空纤维膜制成,孔径0.1微米。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过滤水杯中,所述杯体的外壁中部设有把手。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过滤水杯中,所述杯体的外壁上边缘下方设有背带扣。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过滤水杯中,还包括长度可调的背带,所述背带为柔性织物,背带挂扣在背带扣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过滤水杯中,具有防尘盖和弹开机构,不需要用手打开防尘盖,就可以喝到水,避免了手脏时污染杯盖进而污染饮用水;

2、本发明的过滤水杯中,滤芯具有四层结构,可以有效除去水中的固体颗粒、悬浮杂质、病原微生物、金属离子、自来水中的余氯、颜色、异味;

3、本发明的过滤水杯中,具有手柄,便于抓握;

4、本发明的过滤水杯中,具有背带,可以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带药盒的智能水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杯盖、2-杯体、3-防尘盖、4-螺纹连接部、5-弹开机构、6-弹片6、7-卡槽、8-背带扣、9-盛水腔、10-喇叭形漏斗、11-三通结构、12-三孔塞、13-手柄、14-开口a、15-开口b、16-开口c16、17-滤芯、18-超滤膜、19-活性炭过滤层、20-陶瓷滤芯、21-离子交换树脂、22-把手、23-背带、24-凸起、25-吸管、26-饮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具体实施例:

参照图1,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过滤水杯,包括杯盖1、杯体2和吸管25,其中,杯盖1和杯体2螺纹连接;杯盖1包括防尘盖3、饮水口26、螺纹连接部4和弹开机构5,防尘盖3罩在饮水口26上,饮水口26连接在螺纹连接部4上部,螺纹连接部4用于与杯体2连接,螺纹连接部4上的螺纹与杯体2上的螺纹相匹配,弹开机构5位于螺纹连接部4上部和防尘盖3下边缘之间,弹开机构5包括弹片6和卡槽7,弹片6与卡槽7相接触,防尘盖3下部还具有凸起24,凸起24与卡槽7卡合在一起。

向内按下弹片6时,凸起24向内运动,离开卡槽7,防尘盖3自动弹开。杯体2为双层杯壁结构,杯体2内壁内部为盛水腔9。

杯体2的外壁上边缘下方设有背带扣8。水杯还配有长度可调的背带23,背带23为柔性织物,具有挂钩,背带23可以挂在背带扣8上,方便将水杯挂在身上。

杯体2为双层杯壁结构,杯体2内壁内部为盛水腔9;吸管25放置在盛水腔9内部,并且吸水管25的下端到达盛水腔9底部,吸管25的下端与饮水口26直接连通。

杯体2的盛水腔9上部卡接喇叭形的漏斗10,漏斗10的尾部连接三通结构11,三通结构包括三孔塞12、手柄13、开口a14开口b15和开口c16,三通结构11的开口a14与漏斗10的尾部插接,开口b与杯体2内腔直接连通,开口c16与滤芯17插接。

滤芯为四层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最外层为超滤膜18、第二层为活性炭过滤层19、第三层为陶瓷滤芯20、第四层为离子交换树脂21。超滤膜18由中空纤维膜制成,孔径0.1微米。多种过滤层的结构保证了充分完全的实现,滤除固体颗粒、悬浮杂质、病原微生物、金属离子、自来水中的余氯,除去颜色、异味。

杯体2的外壁中部设有把手22,方便饮水时抓握。

使用本发明的过滤水杯饮水时,如果是在家中,饮用已经净化过的水,可以将三通结构中的三孔塞12旋转至其中两个孔分别对准开口a14和开口b15,第三孔封闭状态,这样水不经过滤芯17,水杯作为普通吸管水杯使用。当需要对水进行过滤时,将三通结构中的三孔塞12旋转至其中两个孔分别对准开口a14和开口c16,第三孔封闭状态,水经过滤芯过滤后再进入盛水腔9中供饮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