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餐具及与餐具配套的筷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4280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餐具及与餐具配套的筷枕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餐具,具体涉及一种餐具及与餐具配套的筷枕。

技术背景

中西方由于饮食文化和习惯不同,导致餐具存在很大的区别,例如中餐一般使用筷子,而西餐则使用刀、叉、匙等。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中西方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西方国家的人们对中餐也越来越感兴趣,但在品尝中餐美味的同时如何使用中餐必备的筷子常常成为外国人头痛的问题,经常出现拿不稳掉筷子的情况。实际上对于中国人来说,同样存在如何使用筷子的难题,如小孩学使用筷子,也会出现掉筷子的情况。现有的筷子和刀、叉、匙等均是单独的餐具,用餐时学用筷子,往往要同时具备中西两套餐具,由此带来不便。现有的一次性筷子,用餐时必须将两根筷子分离,否则不能直接用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使用、适合不同餐食的餐具及与餐具配套的筷枕。

实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餐具,包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有两根具有一定间距的条状体,连接部的另一端设有叉或匙或刀,其特征是所述条状体靠近所述连接部的部位设有凹凸部。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餐具,包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设有两根具有一定间距的条状体,连接部的另一端设有叉或匙或刀,其特征是所述条状体采用可拆卸结构与所述连接部活动连接。

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位于所述两根条状体之间的扦子。

所述扦子采用可拆卸结构或可折断结构与所述连接部活动连接。

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位于所述两根条状体之间的两根并列的小条状体。

所述小条状体采用插接方式或可折断结构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与所述餐具配套的筷枕,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侧面上设有与所述餐具的条状体相配合的第一插孔或者设有分别与所述餐具的条状体和扦子相配合的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

所述本体的上面设有与所述餐具的西餐餐具相配合的凹陷部。

本发明提供的与所述餐具配套的筷枕,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侧面上设有与所述餐具的条状体相配合的第一插孔或者设有分别与所述餐具的条状体和扦子相配合的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

所述本体的上面设有凹陷部。

有益效果

本发明由于具有可作为筷子的条状体和叉或匙或刀,两根条状体连接在一起且具有一定的间距,可直接用餐,克服了现有技术必须将筷子分离才可用餐的缺陷,一件餐具就可满足中西等不同餐食的需要。作为筷子使用时,无论怎么用都不会出现拿不稳掉筷子的情况,同时条状体也可作为夹子使用,因此,非常适合不会用筷子的人学习用筷子。对于会用筷子的人,既可以使用两根条状体作为筷子,也可以使用在连接部上设有位于所述两根条状体之间的两根并列的小条状体,用餐时将餐具中的小条状体取下即可作为普通筷子。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图8分别是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图11是本发明采用不同西餐餐具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筷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13、图14分别是筷枕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餐具,包括一连接部1,所述连接部1的一端设有两根具有一定间距L的条状体2,连接部1的另一端设有可作为西餐餐具的叉a,所述条状体2靠近所述连接部1的部位设有凹凸部202,间距L最好为大于2至3.5厘米,间距L的作用是便于条状体2加持食物。条状体2与连接部1的连接可采用一体式的固定连接或弹簧连接。本发明可采用竹、木、金属、高分子等适合用于餐具的材料制作。

本实施例餐具可将条状体2作为筷子用于中餐,也可将叉a用于西餐,一件餐具适合中西两种餐食。作为筷子使用时,由于两根条状体2连为一体,不会出现拿不稳掉筷子的情况,同时条状体2也可作为夹子使用,因此,非常适合不会用筷子的人学习用筷子。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条状体2采用可拆卸结构3与所述连接部1活动连接,可拆卸结构3包括螺纹连接、插接等连接方式。本餐具中的叉a和条状体2分别可用于西餐和中餐,条状体2从连接部1卸下后,可作为普通筷子使用。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上设有位于两根条状体2之间且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条状体2的扦子4,扦子4的一端401与连接部1的连接方式,既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开折断槽可折断方式连接或弹簧连接或螺纹连接或插接等。用餐时,对于不会用筷子的人,可以先用扦子4将两根条状体2之间的食物固定,再用两根条状体2夹取食物。扦子4也可单独取下,方便扦食物和水果。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扦子4的一端401采用螺纹方式与连接部1活动连接,条状体2采用可拆卸结构3如螺纹方式与连接部1活动连接。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扦子4的一端401采用插接方式与连接部1活动连接,条状体2的一端201也采用插接方式与连接部1活动连接。

实施例6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1上设有位于两根条状体2之间且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条状体2的扦子4,条状体2靠近所述连接部1的部位设有凹凸部202,方便手指加持条状体2。

实施例7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上设有位于两根条状体2之间的扦子4为牙签,扦子4的一端401与连接部1的连接方式,既可以是固定连接或开折断槽可折断方式连接或弹簧连接或螺纹连接或插接等。餐后,可将扦子4取下签牙。

实施例8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上设有位于所述两根条状体2之间且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条状体的两根并列的小条状体5,小条状体5的一端501采用插接方式或可折断方式与所述连接部1连接,小条状体5的另一端设有刀刃502或尖头。本实施例餐具既适合不会用筷子的人使用,用餐时可以先用小条状体5的刀刃502或尖头将两根条状体2之间的食物固定,再用两根条状体2夹取食物;也适合会用筷子的人使用,只需将小条状体6从连接部1取下即可作为普通筷子使用。

实施例9

本发明中,连接部1上作为西餐餐具的还可以是叉b和刀c等,如图9——图11所示。

实施例10

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条状体2的外端部设有平面的夹板203,当条状体2作为夹子时,方便加持食物。

实施例11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筷枕6包括本体601,所述本体601的侧面上设有分别与所述餐具的条状体2和扦子4相配合的第一插孔603和第二插孔604,所述本体601的上面设有与所述餐具上的叉或匙或刀或条状体2相配合的凹陷部602。

筷枕6与本发明餐具配套使用,不用餐具时,可将其上的条状体2插入本体601侧面上的第一插孔603内,也可将餐具上的匙b(或者叉、刀、条状体等)搁在本体601上面的凹陷部602内,如图13所示。如果餐具上带有扦子4,在插入条状体2时,可同时将扦子4插入本体601上的第二插孔604内,如图14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