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清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3255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清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清洁地面、工作面、厨房台面等使用的蒸汽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蒸汽清洁设备构造成用于清洁多种常见的家用表面,诸如推杆式蒸汽拖把能对裸露的地面(包括瓷砖、实木地板、复合地板、乙烯基地板以及油地毡地面)进行蒸汽清洁,诸如手持式蒸汽清洗机能够对瓷砖墙壁、工作台面、灶台面、等表面进行蒸汽清洁。蒸汽清洁设备按照加热方式,分为预热型和即热型。对于预热型蒸汽清洁设备,蒸汽清洁设备内具有一用于将水转化成蒸汽的预热型蒸汽锅炉,预热型蒸汽锅炉内部带有一个容积较大的汽化室,用户在使用该设备之前,需要预先在该汽化室内注水进行预热,汽化室内的蒸汽压力达到一设定值时,用户方可开始用该蒸汽设备。对于即热型蒸汽清洁设备来说,蒸汽清洁设备上设置一即热型蒸汽锅炉和一用于储存液体(通常为水)的水箱,该水箱通过流动控制机构(诸如泵或阀)与即热型蒸汽锅炉相连通,用户在使用该即热型蒸汽清洁设备时,无需提前预热,当需要使用时,只要操作流动控制机构将水箱内的少量水注入到即热型蒸汽锅炉中,这股少量的水在蒸汽锅炉内瞬间转化成蒸汽从蒸汽出口逸出。对于推杆式蒸汽拖把来说,其下底部带有一清洁底座,清洁底座上设置有清洁垫。无论是预热型还是即热型,蒸汽都会被导向到此清洁垫上,蒸汽浸透清洁垫,潮湿的清洁垫在待清洁表面上进行擦拭,以去除灰尘、碎屑以及存在于表面上的其他污物。对于手持式蒸汽清洗机来说,其通常会在蒸汽出口处附接一个蒸汽清洁工具(如蒸汽刷头、蒸汽喷嘴等),蒸汽最终从这些蒸汽清洁工具中逸出用于进行如清洁窗帘、清洁瓷砖墙壁等工作。现有技术中,无论哪种蒸汽设备,使用时功能都比较单一,对于推杆式蒸汽拖把来说,其通常只能清洁地面。对于手持蒸汽清洁机来说,通常只能对小区域场合进行清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对多种表面进行清洁的蒸汽清洁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蒸汽清洁装置,包括:一清洁基座,能够沿待清洁表面移动,所述清洁基座的下底部设置有一第一工作面,所述的第一工作面构造成能够附接清洁垫以接触所述的待清洁表面,所述清洁基座上设置有用于向所述的待清洁表面与/或附接在所述第一工作面的清洁垫施加蒸汽的第一蒸汽喷嘴,所述的清洁基座上设置有第一接口以及用于连通所述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的第一蒸汽喷的第一流体通道;一推杆组件,所述推杆组件包括一下部与所述清洁基座相连接的立杆,所述立杆的上部设置有一供用户手握持的第一把手;一手持式清洁设备,所述的手持式清洁设备包括用于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器、第二蒸汽喷嘴和第二把手,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具有入水口、蒸汽出口以及汽化室,所述的第二蒸汽喷嘴与所述的蒸汽出口相连通,所述的手持式清洁设备能够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的清洁基座上,所述的手持式清洁设备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所述的手持式清洁设备处于所述的第一位置时,所述的手持式清洁设备固定在所述的清洁基座上,所述的第二蒸汽喷嘴与第一接口相接,所述的蒸汽出口、所述的第二蒸汽喷嘴、所述的第一流体通道以及所述的第一蒸汽喷嘴依次相连通;当所述的手持式清洁设备处于所述的第二位置时,所述的手持式清洁设备从所述的清洁基座上脱开。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手持式清洁设备配置成能够在一待清洁平面上移动,所述的手持式清洁设备上设置有第二工作面,所述的第二工作面配置成能够附接清洁垫以接触待清洁平面。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第二蒸汽喷嘴设置在所述的第二工作面上。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第一蒸汽喷嘴位于所述清洁基座的下底部并靠近所述的清洁基座的前侧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手持式清洁设备包括一用于盛装水的水箱。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清洁基座上设置有用于向外部喷水的喷水孔、第二接口以及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喷水孔的第二流体通道。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蒸汽清洁装置还包括一泵以及一驱动所述泵工作的第一开关机构,所述的泵设置在所述第二流体通道的流通路径上,所述的第一开关机构至少有部分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把手上。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水箱设置成能够与所述手持式清洁设备的其余部分相脱离,所述的水箱具有适于进行蒸汽清洁的第一安装位置和适于溶液清洁的第二安装位置;当所述的水箱处于所述的第一安装位置时,所述的水箱与所述手持式清洁设备的其余部分相连接,所述的水箱与所述的入水口相连通;当所述的水箱处于所述的第二安装位置时,所述的水箱支撑在所述的清洁基座上,所述水箱、第二接口、所述的第二流体通道以及喷水孔依次相接通。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泵为手动泵。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水箱具有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当所述的水箱处于所述的第一安装位置时,所述的水箱与所述手持式清洁设备的其余部分相连接,所述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的入水口相连通;当所述的水箱处于所述的第二安装位置时,所述的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的第二接口相连通。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水箱在所述的第一出水口处设置有第一水箱盖,所述的第一水箱盖上设置有第一阀,所述的第一阀包括第一阀座以及通过第一弹簧支撑在所述第一阀座上的第一阀芯,所述的手持式清洁设备上设置有第一抵紧块;当所述的水箱处于所述的第一安装位置时,所述的第一抵紧块与所述的第一阀芯相抵紧,所述的第一阀被打开,所述的水箱内外相流体贯通。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手持式清洁设备上设置有一水涌出通道和一用于供空气流通的进气口,所述的水涌出通道位于所述第一出水口的下游,所述的进气口与所述的水涌出通道相连通;当所述的水箱处于所述的第一安装位置时,所述的水箱内部与所述的水涌出通道相连通。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蒸汽发生器的汽化室具有一最高水位线,所述的进气口设置成与所述的最高水位线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当所述的水箱处于所述的第一安装位置时,所述的水箱位于所述最高水位线的上方。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手持式清洁设备上还设置有一第二阀以及控制所述的第二阀打开的第二开关机构,所述的第二阀设置在所述水箱的第一出水口与所述蒸汽发生器的入水口之间。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开关机构至少有部分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把手处。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蒸汽清洁装置还包括一转动接头以及驱动所述的第二阀打开的第三开关机构,所述的转动接头能够绕一水平轴心线转动的安装在所述的清洁基座上,所述立杆的下部安装在所述的转动接头上,所述的第三开关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的清洁基座上的一传动部件和一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一端部与所述的第二阀芯相抵,所述的传动部件具有一输入部和一输出部,所述的立杆具有直立状态和倾斜状态;当所述的立杆处于直立状态时,所述传动部件的输入部与所述的转动接头分离;当所述的立杆处于倾斜状态时,所述传动部件的输入部与所述的转动接头相抵紧,所述传动部件的输出部与所述转动块的另一端部相抵紧,所述的转动块推动所述的第二阀芯移动,所述的第二阀被打开。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水箱在所述的第二出水口处设置有一第二水箱盖,所述的第二水箱盖上设置有第三阀,所述的第三阀包括第一阀座以及通过一第三弹簧支撑在所述第一阀座上的第三阀芯,所述的第二接口处设置有一第二抵紧块;当所述的水箱处于所述的第二安装位置时,所述的第二抵紧块与所述的第三阀芯相抵紧,所述的第三阀被打开。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蒸汽清洁设备还包括所述的清洁垫。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清洁垫为可洗且可重复使用的垫或者一次性垫。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的清洁基座上设置有一收纳槽,当所述的手持式清洁设备处于所述的第一位置时,至少部分所述的手持式清洁设备收容在此收纳槽内。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获得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在清洁基座上设置一能够分离的手持式清洁设备,并且清洁基座和手持式清洁设备上均可工作。因此,本方案的蒸汽清洁装置使用也较为方便,而且由于能适应多种表面的清洁,具有更多清洁功能。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蒸汽清洁装置的立体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蒸汽清洁装置的拆解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洁基座的立体示意图(俯视视角);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洁基座的另一立体示意图(仰视视角);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洁基座顶部部分拆解示意图;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清洁基座底部部分拆解示意图;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推杆组件的立体示意图;附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推杆组件的纵向剖视示意图;附图9为附图8中P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推杆组件与清洁基座连接后的部分剖视示意图;附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清洁设备的立体示意图(俯视视角);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清洁设备的另一立体示意图(仰视视角);附图13本实用新型的手持式清洁设备的拆分示意图;附图14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的立体示意图(仰视视角);附图15附图13沿A-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附图16为手持式清洁设备的剖视示意图;附图17本实用新型的水箱与清洁基座上连接后的剖视示意图;附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接头与第二阀之间的关系示意图;附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接头与第二阀之间的另一关系示意图;附图20本实用新型的水箱处于第一安装位置时蒸汽清洁装置工作示意图;附图21为附图19沿B-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省略部分推杆部分);附图22为附图19沿C-C方向的剖视示意图(省略部分推杆部分);附图23为附图19沿D-D方向的剖视示意图(省略部分推杆部分);附图24为附图23中立杆向后转动后的示意图;附图25本实用新型水箱处于第一安装位置时手持式清洁设备立体示意图;附图26本实用新型的水箱处于第一安装位置时手持式清洁设备的工作示意图(第一阀关闭);附图27本实用新型的水箱处于第一安装位置时蒸汽清洁装置的另一工作示意图(第一阀打开);附图28本实用新型的水箱处于第二安装位置时的立体示意图;附图29本实用新型的水箱处于第二安装位置时的工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的蒸汽清洁装置100,蒸汽清洁装置100包括清洁基座10、下部与清洁基座10转动设置的推杆组件20以及手持式清洁设备30,清洁基座10能够沿待清洁表面移动。如图2所示,手持式清洁设备30能够拆卸的安装在清洁基座10上。蒸汽清洁装置100用于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洁和消毒,该装置100通过将蒸汽施加到待清洁表面上并且使用清洁垫来擦洗待清洁表面。如图3、4所示,清洁基座10是一个中空的组件,大体呈长方形状,其具有顶盖11、底板12以及底盖板13,顶盖11与底板12上下相卡合固定,底盖板13大致呈三角形并固定安装在底板12下底部的中部位置。顶盖11上开设有一长方形的开口14,清洁基座10在此开口14处能够形成一收纳槽141,前清洁基座10内部在位于收纳槽141处设置有第一接口19和第二接口110。清洁基座10的下底部上设有第一工作面15,第一工作面15构造成能够附接清洁垫(图中未示出)以接触待清洁表面。第一工作面15上设置有若干倒刺结构的粘接部17,清洁垫可以直接粘接在粘接部17上。清洁基座10的下底部在靠近前侧边部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蒸汽喷嘴16,清洁基座10的前侧壁面上设置有左右两个喷水孔18。清洁基座10的后端部还设置有一刷子113,此刷子113的一端部铰接在清洁基座10上。清洁基座10的后部还设置有一转动接头114,此转动接头114能够相对于清洁基座10的其余部分绕一水平转动轴转动。如图5、6所示,第一蒸汽喷嘴16上设有一排喷汽孔161,喷气孔161的孔口朝前,一排喷气孔161的前侧设置有挡板162,挡板162能有效防止蒸汽涌到清洁基座10的前方。清洁基座10的内部还设置连通第一接口19与第一蒸汽喷嘴16的第一流体通道111以及连通第二接口110与喷水孔18的第二流体通道112。如图7所示,推杆组件20包括一中空的立杆21,立杆21的上部设置有一第一把手22,立杆21的内下部设置有一手动泵23。如图8、9所示,手动泵23包括泵体231和活塞杆232,泵体231具有进水嘴233、出水嘴234和设于泵体231内部的水泵阀芯235,水泵阀芯235上对应进水嘴233和出水嘴234分别设置有进水球阀236和出水球阀237。泵体231内部具有一活塞腔238,活塞杆232通过一弹簧239支撑在活塞腔238内,弹簧239的一端部固定在活塞杆232上、另一端部支撑在水泵阀芯235上。推杆组件20上还设置有驱动手动泵23工作的第一开关机构25。第一开关机构25包括设在中空立杆21内部一操作杆24、设置在第一把手22上的第一扳机251,操作杆24的下端部抵在活塞杆232上、上端部与一第一扳机251相传动设置。在使用过程中,用户扣动或松开第一扳机251时,操作杆24下端部的下压或者复位使手动泵23的活塞杆232相对于泵体231相对运动,从而实现泵水的目的。如图10所示,立杆21的下部固定在转动接头114上,第二流体通道112包括沿流体流通路径设置的第一连接管1121和第二连接管1122,手动泵23设在第一连接管1121和第二连接管1122之间,第一连接管1121的一端部与第二接口110相连接、另一端部与进水嘴233相连接,第二连接管1122的一端部与出水嘴234相连接、另一端部与喷水孔相连通。如图11、12所示的手持式清洁设备30,其能够实现蒸汽抹布的功能。手持式清洁设备30包括一手持式基座31、固定在手持式基座31内部的蒸汽发生器(图中未示出)、水箱33以及用于与外部电源电连接的电源连接线34,手持式基座31的顶部具有第二把手35。手持式基座31配置成能够在一待清洁平面上移动,手持式基座31的底部具有一能够附接清洁垫以接触待清洁平面的第二工作面36以及第二蒸汽喷嘴37。第二工作面36上设置有若干倒刺结构的粘接部38,清洁垫能够直接粘接在粘接部38上。本例中,第二蒸汽喷嘴37具有单一喷孔,该喷孔位于第二工作面36上。如图13、14所示,水箱33能够拆卸的安装在手持式基座31上,水箱33具有第一出水口331和第二出水口332,第一出水口331处配置有第一水箱盖333,第二出水口处配置有第二水箱盖334。如图15所示,第一水箱盖333内侧设置有第一阀335,第一阀335包括第一阀座3351以及通过一第一弹簧3352支撑在第一阀座3351上的第一阀芯3353。第二水箱盖334内侧设置有第三阀336,第三阀336包括第三阀座3361以及通过第三弹簧3362支撑在第三阀座3361上的第三阀芯3363。如图16所示,蒸汽发生器32具有入水口321、蒸汽出口322以及汽化室323,蒸汽出口322与第二蒸汽喷嘴37相连通,手持式基座31上配置有能够与第一阀芯3353相抵第一抵紧块311。此图中,水箱33位于安装在手持式基座31上的第一安装位置,第一抵紧块311与第一阀芯3353相抵紧,第一阀335被打开,水箱33在位于第一出水口331的下游形成一与水箱33内部相连通的水涌出通道312。手持式基座31上还设置有用于供空气流通的进气口313,进气口313与水涌出通道312相连通。蒸汽发生器32的汽化室323具有一最高水位线X1,进气口313设置成与最高水位线X1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将二者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能够有效防止蒸汽腔323内一次涌入过多的水,而单次涌入过多的水会导致汽化室323内部来不及将水转化成蒸汽,从而导致从蒸汽出口322处逸出的蒸汽夹带水分,影响清洁效率。手持式基座31上还设置有第二阀314以及控制第二阀314打开的第二开关机构315,第二阀314设置在第一出水口331与蒸汽发生器32的入水口321之间,第二阀314包括第二阀座3141以及通过第二弹簧3142支撑在第二阀座3141上的第二阀芯3143,第二阀座3141上设置有入口3144和出口3145,入口3144与水涌出通道312相连通,出口3145与蒸汽发生器32的入水口321相连接。第二开关机构315包括第二扳机3151和传动杆3152,传动杆3151的上端部与第二扳机3151相抵、下端部抵在第二阀芯3143的上端部。当扣动第二扳机3151时,传动杆3152向下移动,推动第二阀芯3143打开,入口3144和出口3145相贯通,水涌出通道312的水能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涌至蒸汽发生器32的入水口321处。为了保证水箱33内的水持续涌至入水口321处,水箱33安装在高于最高水位线X1上方。如图17所示,此时水箱33位于安装在清洁基座10上的第二安装位置,清洁基座10在位于第二接口110处配置有一第二抵紧块115,第二抵紧块115与第三阀芯3363相抵紧,第三阀336被打开,水箱33内部与第二接口110的内部贯通。借由推杆组件20上的手动泵23和第一开关机构25的作用,水箱33内的水能够被输送至喷水孔18处向外喷射。如图18、19所示,为了使得当手持式清洁设备30安装在清洁基座10上时,用户仍然能顺利开启第二阀314,在清洁基座10上还设置有控制第二阀314打开的第三开关机构116,第三开关机构116包括设置在清洁基座10上的一传动部件1161和一转动块1162,转动块1162的中部铰接在清洁基座10上,转动块1162的上端部与第二阀芯3143相抵,传动部件1161具有一输入部11611和一输出部11612,立杆21具有直立状态和倾斜状态。当立杆21处于直立状态时(如图18中所示),传动部件1161的输入部11611与转动接头114分离;当立杆21处于倾斜状态时(如图19中所示),传动部件1161的输入部11611与转动接头114相抵紧,传动部件1161的输出部11612与转动块1162的下端部相抵紧,转动块1162推动第二阀芯3143向下移动,第二阀314被打开。为了顺利进行清洁工作,蒸汽清洁装置100还包括用于清洁垫,清洁垫可以以可拆除的方式附接至清洁基座10底部的第一工作面15或手持式清洁设备30底部的第二工作面36上。清洁垫可以由微细纤维、毛圈织物、棉织品、聚酯、它们的任何组合物、或任何其他适当的材料制成。清洁垫还可以包括翼部,翼部在蒸汽可清洁垫附接至第一工作面15或第二工作面36时延伸超出工作面的周界,从而允许用户通过仅触碰清洁垫的未使用部分而从第一工作面15或第二工作面36移除该清洁垫。例如,用户可以踩在翼部并且在电器上向上拉以移除垫。本例中,由于水箱33可以单独安装在清洁基座10上使用,因此本例的清洁垫还需要另外配置在水清洁时亦能使用的清洁垫或者将蒸汽清洁使用的清洁垫配置成在水清洁时亦能使用的所用途清洁垫(即清洁垫具备吸水性能,如可以为编织织物或非编织织物、或其他适当的材料)。因此,在不同实施方式中,蒸汽清洁装置可以配备能通过蒸汽进行蒸汽清洁和渗透过水并吸起污水进行水清洁的两种不同规格清洁垫,或者配备即能配合蒸汽也能配合水进行清洁的多用途清洁垫。由于本例中第一工作面和第二工作面在工作时均需要清洁垫,因此可以配备不同尺寸的清洁垫以供不同工作面的使用。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清洁垫可以设置一次性的垫,如无纺布垫;也可以设置可清洗且可重复使用的垫,例如,由微细纤维制成的垫。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清洁垫既可以是扁平状清洁片材,也可以是清洁套。下面结合附图阐述一下本例的蒸汽清洁装置在不同清洁场的拆装方式和工作过程:第一种工作方式:清洁基座10、推杆组件20以及手持式清洁设备30组合在一起构成类似于“蒸汽拖把”的装置,整个蒸汽清洁装置类似于“蒸汽拖把”的工作方式进行拖地工作。如图20所示,水箱33固定在手持式基座31,手持式清洁设备30固定在清洁基座10上,手持式清洁设备30的下部收纳在收纳槽141中。如图21、22所示,第二蒸汽喷嘴37与第一接口19相接,蒸汽出口322、第二蒸汽喷嘴37、第一流体通道111、第一蒸汽喷嘴16依次连通,第一阀335的第一阀芯3353被第一抵紧块311顶起,第一阀335被打开。参见图23、24所示,向后转动立杆21使其倾斜,转动接头114带动传动部件1161和转动块1162动作,第三开关机构将第二阀314打开。水箱33的第一出水口331、水涌出通道312、蒸汽发生器32的入水口321依次接通,水箱33内的水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流入汽化室323内转化成蒸汽,蒸汽依次从蒸汽出口322、第二蒸汽喷嘴37、第一流体通道111流过,最后从第一蒸汽喷嘴16处喷射到清洁地面上,用户手持第一把手22推动清洁基座10在地面上移动,粘接在第一工作面15上的清洁布40即能够在清洁基座10的移动过程中清洁地面。第二种工作方式:手持式清洁设备30从清洁基座10上分离,作为一单独的蒸汽清洁工具使用,手持式清洁设备30类似于“蒸汽抹布”的工作方式进行擦拭平面的工作。如图25所示,水箱33固定在手持式基座31上。如图26所示,第二工作面36上粘接有清洁布40’,第二蒸汽喷嘴37被清洁布40’遮蔽,第一阀335的第一阀芯3353被第一抵紧块311顶起,第一阀335被打开,水箱33的第一出水口331与水涌出通道312相连通。如图27所示,扣动第二开关机构上的第二扳机3151,即可将第二阀314打开,水涌出通道312与蒸汽发生器32的入水口321相连通,水箱33内的水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流入汽化室323内转化成蒸汽,蒸汽依次从蒸汽出口322、第二蒸汽喷嘴37喷射到清洁布40’上。用户手持第二把手35推动手持式清洁设备30在桌面、台面等待清洁平面上移动,被蒸汽软化的清洁布40’即能够在手持式清洁设备30移动过程中对待清洁平面进行清洁。第三种工作方式:清洁基座10、推杆组件20以及水箱33组合在一起使用,三者构成的装置类似于“普通清洁拖把”的装置,整个装置在使用时按照“普通清洁拖把”的工作方式进行拖地工作。如图28所示,水箱33安装在清洁基座10上,此时,水箱33的下部收纳在收纳槽141中。如图29所示,清洁基座10底部的第一工作面15上粘接有清洁垫40”,水箱33的第二出水口332与第二接口110相接,扣动第一扳机251,手动泵23开启工作,第二连接通道中的第一连接管1121和第二连接管1122贯通,水箱33的第二出水口332、第二连接通道、喷水孔18依次相连通,水箱33内的水从喷水孔18喷射到清洁基座10的前侧地面上,推动清洁基座10在地面上向前移动,即可利用清洁布40”进行地面工作。本例的蒸汽清洁装置,具有三种工作方式,其结构简单,使用范围更广泛。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附图所示实施例中的手持式清洁设备也可以由预热型的蒸汽设备来替代。对于预热型的蒸汽设备来说,其无需设置水箱,蒸汽发生器中的汽化室同时也是储水腔,在该种实施方式下,蒸汽清洁装置仅能实现“蒸汽拖把”和“蒸汽抹布”的功能,但是由于蒸汽发生器为预热型,其在使用时较易获得更大的蒸汽压力,蒸汽的清洁能力更强。在其他实时方式中,附图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阀、第二阀、第三阀以及手动泵均可以由其他部件来替代,如在手持式清洁设备中,水箱与蒸汽发生器之间直接设置泵将水箱内的水泵至蒸汽发生器内。无论用哪种部件来提到,其主要是为了实现流体通道的贯通与截断,因此,一切能实现相同功能的部件均可以替换。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