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9049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电饭煲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饭煲,更详细而言,涉及研究内置的内胆的形状的电饭煲。



背景技术:

关于内置在电饭煲中的内胆,一直以来已知在该内胆的周壁上的高度方向中间设置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突起部(环肩部)的内胆(例如,专利文献1~5)。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内胆中,公开了通过设置在内胆的上端部以及高度方向中间的位置这两处的突起部(第一以及第二定位部)来稳定地支承内胆的情况。另外,通过不仅对内胆的底部,还对第二定位部进行加热,从而抑制加热的不均。

另外,在专利文献2~5中公开了如下内容:在上述突起部、内胆、外胆之间形成加热空间,以通过向该加热空间放出的辐射热来包围内胆的下部的方式均匀地进行加热。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1208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15006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8-3834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8-332145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9-3793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实用新型以上述现有技术的存在为前提,其目的在于,在内胆的周壁具有环肩部的电饭煲中,进一步有效地利用该环肩部来将米饭蒸煮得美味。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以及实用新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具备:“在壁面上具有环状的环肩部的内胆”和“具有从下方对该内胆的环肩部进行支承的载置部的电饭煲主体”,并形成有由内胆的壁部、电饭煲主体的内壁、以及环肩部围成的隔热空间。并且,所述环肩部的下表面随着从内胆壁面朝向外侧而向下方倾斜,倾斜的该下表面的前端区域与所述载置部接触。

根据具备所述结构的本实用新型的电饭煲,能够扩大所述隔热空间,从而隔热空间的热容量增加。其结果是,即便煮饭时间相同加热量也变大,煮好的米饭中的氨基酸增加,甜味增加,能够蒸煮得美味。另外,保温性能也与热容量增大的量相应地提高。

此外,倾斜的环肩部的下表面前端区域与载置部接触,因此在异物存在于载置部上的情况下,与环肩部下表面向水平方向外侧突出的结构相比,夹入异物的可能性降低,由此,能够提高隔热空间的密封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在所述电饭煲主体上设置有从下方对内胆进行加热的下部加热机构、以及对环肩部进行加热的环肩部加热机构,并且环肩部在与内胆的最大水位大致一致的高度位置形成在内胆的壁面上。

在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在煮饭时能够始终以从上端侧和下端侧将成为加热对象的内胆内的“米+水”夹在之间的方式对其加热,能够提高煮饭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在所述内胆的壁部的上端设置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该凸缘部向外侧突出的最大突出量比凸缘部的突出量小。

在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能够维持如上述那样倾斜的环肩部带来的隔热空间的大型化这一优点,同时内胆上端的凸缘部(周边的结构)更加小型,能够实现外观的简洁性(紧致性)。并且,能够将电饭煲的上表面附近设计为小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内胆的壁部至少包括:底部中央附近的平坦壁部、以及从该平坦壁部的周围朝向上方倾斜的倾斜壁部。

在采用这样的结构的情况下,首先,由于存在平坦壁部,因此能够使温度传感器与该平坦壁部可靠地抵接,能够提高基于温度数据的各种控制的可靠性。此外,由于存在从平坦壁部的周围朝向上方倾斜的倾斜壁部,从而能够利用该倾斜来防止在加热后水的对流中产生停滞处,增大对流而以大致均匀的温度进行蒸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饭煲的主视图。

图2是仅将图1中的内胆取出而图示的说明图。

图3是将图2(b)中的圆A所示的区域放大示出的放大图。

图4是通过与比较例的对比来对在本实用新型中增大对流而均匀地蒸煮的效果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电饭煲

20 电饭煲主体

21 电饭煲主体的内壁

22 下部加热机构

26 载置部

27 环肩部加热机构

30 内胆

31 平坦壁部

32 倾斜壁部

33 外壁

36 环肩部

38 凸缘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饭煲10的主视图。在图1中,用虚线示出电饭煲主体20的外观,用实线示出包括收容在电饭煲主体20的内部的内胆30在内的内部结构。另外,图2仅示出内胆30,图2(a)是侧视图,图2(b)是中央纵剖视图。

内胆30具备:底部中央区域的平坦壁部31、从该平坦壁部31的周围朝向上方倾斜的倾斜壁部32、从该倾斜壁部进一步以陡峭的角度立起的外壁33、以及设置在外壁的上端(上部开口的周缘)处的凸缘部38。在外壁33上设置有朝向外侧突出的环状的环肩部36。

在图3中将内胆30的环肩部36周缘放大示出。图3是在图2(b)中由圆A示出的部分的放大图,一并示出了作为电饭煲主体20的内部结构而设置的载置部26。载置部26从下方支承环肩部36,由此,内胆30稳定地收容在电饭煲主体20内。

并且,如图1所示,构成由内胆的壁部(31、32、33)、电饭煲主体侧的内壁21、以及环肩部36围成的隔热空间R。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附图标记S为测定胆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环肩部的下表面36a倾斜带来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中,其特征在于,环肩部36的下表面36a随着从内胆壁面朝向外侧而向下方倾斜(该倾斜角例如为17°)。其结果是,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在图3中的放大图中的由L示出的位置处,下表面36a与载置部26线接触。其结果是,如图3所示,形成剖视观察时呈三角形形状的空间r1(隔热空间R的一部分),与之相应地,能够将隔热空间R构成为较大。

在图3中,若考虑假设下表面36a不倾斜而平行地延伸的情况,则隔热空间R的容积与不存在上述r1的量相应地变小。在本实用新型中,隔热空间R变大,因此热容量增加,即便煮饭时间相同加热量也变大。其结果是,煮好的米饭中的氨基酸增加,甜味增加,变得美味。另外,保温性能也与热容量增大的量相应地提高。

此外,环肩部36的下表面36a与载置部26线接触,因此即便在环肩部36与载置部26之间存在异物的情况下,也能够使该异物位于由倾斜产生的间隙部分(图3中的r1)而维持隔热空间的密封性。

在图示的例子中,倾斜的环肩部36的下表面前端与载置部26线接触。然而,在本实用新型中,即便不是严格的线接触,只要倾斜的下表面36a的具有一定宽度的前端区域与载置部26相接,即能够得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此外,倾斜面先与载置部26接触再朝向上方弯曲返回的结构也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环肩部36的形成位置〉

电饭煲主体20具备:从下方对内胆30进行加热的下部加热机构22、以及对环肩部36进行加热的环肩部加热机构27(参照图1)。

下部加热机构22例如为加热线圈等适当的加热机构,设置在内壁21的附近,将隔热空间R加热,主要从下方侧对内胆30进行加热。另一方面,环肩部加热机构27为加热器等适当的加热机构,经由载置部26并通过环肩部36对内胆30进行加热。

并且,环肩部36在与内胆上显示的水位线的最大水位大致一致的高度位置处形成在内胆的壁面上。最大水位是指该内胆蒸煮预定的最大的煮饭量(例如0.5升)时的水面的位置。

通过这样构成,能够始终以从上端侧和下端侧将成为加热对象的“米+水”夹在之间的方式对其进行加热,能够提高煮饭效率。

〈设置直径比环肩部36小的凸缘38的特征〉

在图示的例子中,内胆30在上部开口的周缘(壁部的上端)上设置有凸缘部38。凸缘部38是为了在放入取出内胆30时供使用者抓握而形成的。这种凸缘部的存在本身是已知的,但在本实用新型中,其特征在于,环肩部36以超过这种凸缘部38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量的方式向外侧突出。换言之,与凸缘部38相比,环肩部36向外侧多突出图2(a)中用附图标记M示出的距离。

由此,能够维持如上述那样的环肩部36带来的隔热空间R的大型化这一优点,同时内胆上端的凸缘部38与环肩部36相比更加小型,能够实现外观的简洁性(紧致性)。并且,实际上能够将电饭煲的上表面附近设计为小型。

〈内胆30的壁部结构的一例〉

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内胆30的壁部至少包括:底部中央附近的平坦壁部31、以及从该平坦壁部31的周围朝向上方倾斜的倾斜壁部32(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外壁33以比倾斜壁部32陡峭的角度立起)。

首先,由于存在平坦壁部31,因此能够使温度传感器S与该平坦壁部31可靠地抵接(图1),能够提高基于温度数据的各种控制的可靠性。并且,设置从平坦壁部31的周围朝向上方倾斜的倾斜壁部32,从而能够利用该倾斜来防止在加热后水的对流中产生停滞处。

图4对其效果进行说明。图4(a)示出图1~图3中说明的本实用新型的内胆30,图4(b)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比较例,示意性地描绘出底壁整体平坦的内胆。

在图4(a)的本实用新型中,在胆底产生的气泡沿着倾斜面顺畅地向上方移动,能够将煮饭温度的偏差抑制得较低。与之对照地,若使用如图4(b)那样整体完全平坦的底壁,则尤其在角部产生几乎不流动的停滞处,导致产生蒸煮不均。

倾斜壁部32的倾斜角度α例如相对于平坦壁部31为10°以上且20°以下。

〈其他实施方式〉

(1)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环肩部36的整体具有大致均匀的厚度,其上表面也向下方倾斜。但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只要环肩部36的下表面36a向下方倾斜即可,上表面不需要一定倾斜。

(2)

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凸缘部38遍及内胆30的壁部上端的整周而形成为环状。但是,凸缘部38只要能够供使用者抓握而取出放入内胆即可,因此无需遍及整周而存在,也可以局部地形成。在注重内胆以及作为电饭煲整体的紧致性的情况下,优选将凸缘部38的大小设为最低限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